
传统祭祀---凸洞土王节
自古以来,高酿人民都有过土王节的习俗, “土王节”又称“土皇节”。这“土王”或“土皇”,都是指管理“土”的最高长官。它把握着极大的权柄,是统治“土”属的君王。
传说在远古时代,玉皇大帝召集管人间香火的金木水火土五王上天廷,商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各分管的时间。金木水火四王都按时到了。而土王因好酒贪杯,醉卧难起。玉帝及四王等啊等,一直不见土王的到来。于是就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王主管春季,火王主管夏季,木王主管秋季,金王主管冬季。又根据四王的不同性格,把四季分为温凉寒热的不同气候。沿袭历史的俗习,迄今为止,侗族人民每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第18天就定为土王祭祀日,为了不触犯土王,这天有诸般禁忌,不准耕种、采伐、修造等破坏生态的动土、动草等一系列农事活动。
每年六月土王节,高酿人民自筹资金,杀猪烹羊,祭祀土王神,摆下百桌盛宴,款待八方来客,举行土王节系列活动。设席摆酒唱歌、民间艺人表演、打篮球、三五成群的对山歌、讲白话、侃三国,斗牛、斗鸟,观赏篮球友谊赛,晚上还举行传统文艺节目表演晚会,男女老少尽情娱乐。真是“哥长俊俏妹长乖,放歌打马下金街;一曲木叶吹万里,男女老少乐开怀。”
祈求幸福---优勒三月三甜粑节
相传远古时候,优洞、勒洞一带的侗家儿女经常受到一种疟疾的伤害,特别是农历三月前后,疟疾暴发,很难医治,群众苦不堪言。人们发现用甜藤汁与糯米、黄花野菜拌制成的粑不但十分可口香甜,而且能治疗疟疾,此粑用猴栗叶包粑团蒸熟,效果更佳。从此,这里的侗族群众每到农历三月三,就要制作甜藤粑,一来祭祀苍天神灵,祈福侗乡儿女不生病,身体健康,二来作为走亲访友的必带礼品,三是嫁出门的姑姑们都要回娘家过三月三,把甜藤粑带到夫家,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把好运带到千山万水。
如今,每年三月三,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在勒洞高岑贵里歌场,扎台唱戏,举办制作甜粑比赛、山歌对唱,斗鸟比赛等系列民族风情活动。这歌的海洋、鸟的世界,就象甜藤粑一样,把甜美的日子洒满了侗乡。
神仙救世---木杉泥鳅节
相传在尧舜时期,一条恶龙在人间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与恶龙作战。恶龙战败,玉皇大帝将其打入地底,成为地龙,令其为人间民众世代服务,以此将功补过。
公元前约600年,人间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尸横遍野,饿虎如山。一位叫不过五的神仙路过人间,对人们说:“有个叫木杉的地方,那里有种动物叫地龙,可帮你们度过这个难关。”于是众人不远万里,爬山涉水,纷纷奔赴木杉,在地底下找到了不过五所说的地龙。人们食用过后,便病痛解除,灾难消除。有些人难舍木杉的锦绣山川,便定居于此,世代繁衍,人丁兴旺,生生不息……
每年八月中旬,木杉及其周边的人们都习惯于抓泥鳅,吃泥鳅……也不知什么时候起,渐渐地,“泥鳅节”便在民间形成,并慢慢演化为一个纪念不过五神仙的一个民间节日。
古歌神韵---地良七夕滚山坡
传说在远古时代,地良村遭遇一场特大洪水,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洪水才消退,方圆几百里的侗寨就只剩下同族兄妹俩,两人想结婚又不敢违背人伦,兄妹俩人就这样克己而过,直至有一天,兄妹俩得了一场梦,说是七月七日这一天,一人带着一片磨盘登上高高的情布丘山上去,从山的两边同时滚下去,如果磨盘到山脚合了,俩人可顺天意结婚。一年,七月七日,俩人照着去办,磨盘滚到山脚下果然合拢扣在一起。
为感谢山神,俩人就包饭到山上唱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歌,然后结为夫妻。从此,情布丘坡称为滚山坡。每年七月七日,当地侗族男女青年都到这里去唱情歌,纪念祖先,传承文化,延续至今。
网友评论;
网友侗乡主人;
2小的时候到过高酿一次,对唱山歌真的唱赢了一对姑娘。那时对小伙有好感就给一张大绒帕子。日后好相约。从那时起,得了帕子的我因学业再也没转回高酿。对不起了,两位姑娘。美丽的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孕育了这里纯朴的人。我希望能再次回到那美酒飘香的高酿小镇,再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风情。何不美哉。
网友阿强1535396;
热闹吗?想去看看。
网友武陵之龙;
热闹啊,在以前更热闹! // @阿强1535396: 热闹吗?想去看看。
网友愤怒的小何;
还记得老太和奶奶说土王动土会长尾巴
网友武陵之龙;
有机会再去啊! // @侗乡主人: 小的时候到过高酿一次,对唱山歌真的唱赢了一对姑娘。那时对小伙有好感就给一张大绒帕子。日后好相约。从那时起,得了帕子的我因学业再也没转回高酿。对不起了,两位姑娘。美丽的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孕育了这里纯朴的人。我希望能再次回到那美酒飘香的高酿小镇,再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风情。何不美哉。
运营人员:黔东南特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