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游戏 二 冰上的欢乐
——老徐讲老故事之四
童年的游戏
二、冰上的欢乐
雨水较多的年份,村边河里的水从夏天、秋天一直到入了冬也不断流。这样,等到了三天寒天,河里的冰连结成片,这时候,结了冰的河面,就成了我们孩子们冬日的“乐园”。
那还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期。那些年份,我们沂蒙山区的气温比现在要低多了。到了数九寒冬,零下十三、四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冬季的一天,是个星期天,广播匣子里播报的最低温度是零下十八度——而我和我的伙伴们,在冰封已久的河面上,玩得热火朝天呢!
(一)“出溜滑”
在河里冰面上第一要玩也是第一好玩的游戏,自然是滑冰了。当然,叫“滑冰”,是“学名”;按照我们家乡的土语,是叫“出溜滑”。
当经过了好多天的等待、“侦察”和“勘测”,等到我们家西屋后面堰墙下那条被我们称为“大河”的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们这些孩子们,还有许多大小伙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涌到冰面上,大展身手了。
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滑,自然要经过好多回的摔“屁股蹲”,甚至有了被摔得龇牙咧嘴、一瘸一拐的“惨痛”经历,我们才逐渐掌握了“出溜滑”的要领。
我一般是用“侧滑”,就是侧着身子向前滑行:在经过了精心选择并且进行过简单清理而格外光滑的长长的一段冰面前,先碎步快跑几步,然后,左脚在早已经选择(或者安放)好了的小石块上一登,与此同时,右脚脚尖迅速探出,随之,整个脚掌踏向冰面,左脚随即跟进,右臂用力地往前挥出,左臂潇洒地摆向身后,就听脚下“唰”的一声,耳边是清冽的风,夹杂着伙伴们的喊叫声,我幽雅潇洒的姿势在冰面上形成一道一掠而过的美丽的“剪影”,最后,在几十米以外的冰道尽头“定格”!随即,响起伙伴们叫好、赞叹的“画外音”——那自豪,那骄傲!简直无法用言辞来形容啦!
当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的哥哥,还有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出溜滑”的技艺更加高超!他们先是侧滑而出,到了中途,身资调整变化,成了脚一前一后而脸面、身体朝前,依旧飘然前行;更有厉害的,侧身滑出以后,双手抱着脑袋,曲起腿蹲下身,照常急速滑进!这两种滑法,我和小伙伴们眼热的不行,模仿了好多次。可是,每次不是摔了个四仰八叉,就是滚了个“刺猬下山”!于是,我们几个只好用“这两样滑法真难看”而自我安慰,然后,继续排成一溜,一个接一个地鱼贯而出,继续上演我们的“剪影”和“造型”,继续我们的侧滑之旅。
当然,也有“演砸了”的时候。有的时候,滑得高兴,很有些忘乎所以了,在该“刹闸”的时机没有刹,结果,一刺溜,脚掉进了冰窟窿,把唯一的一双棉鞋湿透了(当然没有性命之忧,因为水浅),一瘸一拐溜回家,不是挨母亲几句数落,就是挨父亲一顿很“刻”;可前脚儿挨了训,后脚儿立时就忘记了,瞅个空挡,换上单鞋,一溜烟儿又跑到了冰面上……
(二)“打转儿”
在河里冰上第二有趣好玩的游戏就是打陀螺了。当然,称“打陀螺”,这自然还是“学名”,我们当时的土语称之为“打转儿”(儿,读重音,声调是第三声,接近我们的方言“耳”的读音)。
打“转儿”,首先要做“转儿”。截(砍或者锯)一截儿长和直径都在六、七厘米左右的圆木棒儿,拿斧头或者小刀,把其中的一头砍、削成圆锥形状,然后,刮削得光光滑滑,一只“转儿”就算做好了。如果你有条件,或者你比较讲究,还可以拿红墨水给它着色上彩——我们一般很少有如此讲究的。然后,找一根拇指粗细两揸来长木棍,一头系上长长的用布条或者麻拧成的细绳,一条用来打“转儿”鞭子就做好了。
手里提了鞭子,兜里装了“转儿”,来到冰面上,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要打“转儿”,首先要“发”“转儿”,就是先让陀螺转动起来。当时,我们一般用两种办法来“发”。第一种办法,也是比较笨拙的办法,就是把“转儿”小头朝下立在冰面上,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转儿”的上半部分的部位,或者向右或者向左一用力,使得“转儿”转动起来,然后,赶紧挥动鞭子,顺着“转儿”转动的方向抽打它,使它在冰面上不停地快速转动。第二种方法就比较高级了:把“转儿”放在鞭绳的末梢部位,然后,用鞭绳把“转儿”缠绕起来,小心地放到冰面上,猛一用力望前摔动鞭子,那“转儿”就凭借了这个力量飞出几步远的距离,飞速旋转着落到冰面上,快速地转动起来,这时候,要赶紧一个助跑,滑向前去,用鞭子继续抽动“转儿”,使其不停歇地快速旋转!
在冰面上打“转儿”,是把“出溜滑”和打“转儿”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游戏,脚一边快速滑动,追逐着“转儿”,一边潇洒地挥动着鞭儿。此时,再放声唱上一口,或者喊上几声“得儿——驾!”那可就是闲情逸致,自在逍遥,飘飘欲仙了……
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气温一年比一年升高;雨水,也已经没有当年那样的充沛。所以,家乡的孩子们,现在已经绝少能玩这冰上的游戏。况且即使有当年那样的天气和冰面,如今的孩子,都娇贵的不得了,有几个家长舍得让他们的孩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去河面上“挨冻受罪”?
如今,城里的孩子们,自然是花钱去“旱冰场”滑“旱冰”了。可那水泥铺成的“冰面”,那尖声做响的“溜冰”鞋,那拥挤的人群,那嘈杂的环境,那狭小的场地。。。。如何与我们当年滑冰的广阔天地和纯天然的环境相比?
如此看来,河里冰上的游戏,也许就只能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了?
——老徐讲老故事之四
童年的游戏
二、冰上的欢乐
雨水较多的年份,村边河里的水从夏天、秋天一直到入了冬也不断流。这样,等到了三天寒天,河里的冰连结成片,这时候,结了冰的河面,就成了我们孩子们冬日的“乐园”。
那还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期。那些年份,我们沂蒙山区的气温比现在要低多了。到了数九寒冬,零下十三、四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冬季的一天,是个星期天,广播匣子里播报的最低温度是零下十八度——而我和我的伙伴们,在冰封已久的河面上,玩得热火朝天呢!
(一)“出溜滑”
在河里冰面上第一要玩也是第一好玩的游戏,自然是滑冰了。当然,叫“滑冰”,是“学名”;按照我们家乡的土语,是叫“出溜滑”。
当经过了好多天的等待、“侦察”和“勘测”,等到我们家西屋后面堰墙下那条被我们称为“大河”的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们这些孩子们,还有许多大小伙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涌到冰面上,大展身手了。
当然,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滑,自然要经过好多回的摔“屁股蹲”,甚至有了被摔得龇牙咧嘴、一瘸一拐的“惨痛”经历,我们才逐渐掌握了“出溜滑”的要领。
我一般是用“侧滑”,就是侧着身子向前滑行:在经过了精心选择并且进行过简单清理而格外光滑的长长的一段冰面前,先碎步快跑几步,然后,左脚在早已经选择(或者安放)好了的小石块上一登,与此同时,右脚脚尖迅速探出,随之,整个脚掌踏向冰面,左脚随即跟进,右臂用力地往前挥出,左臂潇洒地摆向身后,就听脚下“唰”的一声,耳边是清冽的风,夹杂着伙伴们的喊叫声,我幽雅潇洒的姿势在冰面上形成一道一掠而过的美丽的“剪影”,最后,在几十米以外的冰道尽头“定格”!随即,响起伙伴们叫好、赞叹的“画外音”——那自豪,那骄傲!简直无法用言辞来形容啦!
当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的哥哥,还有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出溜滑”的技艺更加高超!他们先是侧滑而出,到了中途,身资调整变化,成了脚一前一后而脸面、身体朝前,依旧飘然前行;更有厉害的,侧身滑出以后,双手抱着脑袋,曲起腿蹲下身,照常急速滑进!这两种滑法,我和小伙伴们眼热的不行,模仿了好多次。可是,每次不是摔了个四仰八叉,就是滚了个“刺猬下山”!于是,我们几个只好用“这两样滑法真难看”而自我安慰,然后,继续排成一溜,一个接一个地鱼贯而出,继续上演我们的“剪影”和“造型”,继续我们的侧滑之旅。
当然,也有“演砸了”的时候。有的时候,滑得高兴,很有些忘乎所以了,在该“刹闸”的时机没有刹,结果,一刺溜,脚掉进了冰窟窿,把唯一的一双棉鞋湿透了(当然没有性命之忧,因为水浅),一瘸一拐溜回家,不是挨母亲几句数落,就是挨父亲一顿很“刻”;可前脚儿挨了训,后脚儿立时就忘记了,瞅个空挡,换上单鞋,一溜烟儿又跑到了冰面上……
(二)“打转儿”
在河里冰上第二有趣好玩的游戏就是打陀螺了。当然,称“打陀螺”,这自然还是“学名”,我们当时的土语称之为“打转儿”(儿,读重音,声调是第三声,接近我们的方言“耳”的读音)。
打“转儿”,首先要做“转儿”。截(砍或者锯)一截儿长和直径都在六、七厘米左右的圆木棒儿,拿斧头或者小刀,把其中的一头砍、削成圆锥形状,然后,刮削得光光滑滑,一只“转儿”就算做好了。如果你有条件,或者你比较讲究,还可以拿红墨水给它着色上彩——我们一般很少有如此讲究的。然后,找一根拇指粗细两揸来长木棍,一头系上长长的用布条或者麻拧成的细绳,一条用来打“转儿”鞭子就做好了。
手里提了鞭子,兜里装了“转儿”,来到冰面上,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要打“转儿”,首先要“发”“转儿”,就是先让陀螺转动起来。当时,我们一般用两种办法来“发”。第一种办法,也是比较笨拙的办法,就是把“转儿”小头朝下立在冰面上,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转儿”的上半部分的部位,或者向右或者向左一用力,使得“转儿”转动起来,然后,赶紧挥动鞭子,顺着“转儿”转动的方向抽打它,使它在冰面上不停地快速转动。第二种方法就比较高级了:把“转儿”放在鞭绳的末梢部位,然后,用鞭绳把“转儿”缠绕起来,小心地放到冰面上,猛一用力望前摔动鞭子,那“转儿”就凭借了这个力量飞出几步远的距离,飞速旋转着落到冰面上,快速地转动起来,这时候,要赶紧一个助跑,滑向前去,用鞭子继续抽动“转儿”,使其不停歇地快速旋转!
在冰面上打“转儿”,是把“出溜滑”和打“转儿”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游戏,脚一边快速滑动,追逐着“转儿”,一边潇洒地挥动着鞭儿。此时,再放声唱上一口,或者喊上几声“得儿——驾!”那可就是闲情逸致,自在逍遥,飘飘欲仙了……
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气温一年比一年升高;雨水,也已经没有当年那样的充沛。所以,家乡的孩子们,现在已经绝少能玩这冰上的游戏。况且即使有当年那样的天气和冰面,如今的孩子,都娇贵的不得了,有几个家长舍得让他们的孩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去河面上“挨冻受罪”?
如今,城里的孩子们,自然是花钱去“旱冰场”滑“旱冰”了。可那水泥铺成的“冰面”,那尖声做响的“溜冰”鞋,那拥挤的人群,那嘈杂的环境,那狭小的场地。。。。如何与我们当年滑冰的广阔天地和纯天然的环境相比?
如此看来,河里冰上的游戏,也许就只能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