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3年进入武邑中学的,来自全县最北部的马台中学,当时隶属马台公社,后来改成了马台乡,再后来并入了韩庄镇。
我们那一年,马台中学进入武中共计7人。有两三个成绩更优秀的同学进入了中专、技校。时隔三十年,我和媳妇(她是天津市人)谈论起此事,还是理解相左:天津市,成绩不好的不允许上高中、考大学只能上中专、技校,咱们老家则是优秀的才能上中专、技校,可以早吃商品粮、变成城镇户口。
学校概况:
那时的武邑中学,还在老城墙东南角外侧、太平庄旁边的老监狱,学校南侧和西侧的高墙上仍然架着没有拆除的铁丝网;每个年级6个班,远没有现在的规模,更距离示范校的范儿很远;
教室:
我们上高二的时候,学校开始盖楼,也只是最简单的条形楼。我不知道咱们老家现在怎么称呼那种简易楼,在天津这里这种楼房几年前都已经被拆迁、改造了。高中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在楼上上过课,看着师弟、师妹们进出上下教学楼,很羡慕。我们班的教室是老式平房,从房顶延伸下来的檐子很长,甚至可以避雨。教室前面靠近墙根一侧有约一米宽的砖铺路,和学校南北向的两条甬路相连接。甬路,也是进了县城才接触的一种称呼。教室里有两排日光灯,是那种带着启动器的灯管。
我们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度过:早上六点多起来跑步,班主任回去宿舍监督,没有人能够睡懒觉;7——8点,早自习。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个晚自习。有时灯管坏了、有时停电,晚上或光线暗时,我们会拿出准备好的蜡烛,烛火有时会烧到发梢,透出一股糊味儿。
课桌是可以翻盖的抽屉木桌,我比别人多了一件“奢侈品”:塑料笔筒,大哥一个当兵的同学用炮弹壳做的。桌面上,有木匠姐夫给我做的书夹,从两边挤得书紧紧的。钢笔日常都是有两支,一支常用的;一支收藏的,大哥用过的,送给我的,我视为珍物,三十几年过去了,仍然珍藏着。现在,尽管我已经很轻松地拥有了一件件国际级奢侈品,但大哥送给我的那支钢笔却让我极为珍惜!连同以后考上大学后大哥送我的东风表一起珍藏着。
宿舍:
我们在武中住过两种宿舍:大宿舍、小宿舍。
高一时住的是小宿舍,十个人一间屋,通铺。住在窗户一侧的比较艰苦,冬天比较冷、夏天经常进水。夏天,宿舍的蚊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常客,但是由于空间狭小,没有蚊帐,也没有空间支起蚊帐。威胁最大的不是蚊子,而是臭虫和老鼠,臭虫白天躲进墙缝里、钉子眼里或者房梁上,到了晚上纷纷出动,被他们咬上那叫惨啊,毒性较强,每个包都比玉米粒大,直径接近1厘米,奇痒!有一段时间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是挠破的痕迹,一度,我们白天用针扎墙上的钉子眼,都能扎死几个臭虫。臭虫喝我们的血,老鼠则抢我们的口粮;由于定额口粮不够吃的,都会从家里带些馒头来,开始放在自行车车筐里、放在床下,都防不住老鼠;干脆挂在墙上,结果老鼠还是能够去偷食。
大宿舍,是高二、高三时住的,三十几个男生统一住在一起。存放替换衣服放在纸箱子或从家里带来的木头箱子,我的木头箱子是从大姐家借来的,一直陪了我整个高中生活。宿舍里是没有炉子的,冬天冷,大家挤在一起。白天累了,晚上入睡大多挺快。但有时赶上重要日子,譬如要考试了,总有人失眠,悄悄说话、甚至吵架打架,一个晚上睡不了多少时间。大宿舍离厕所很远,就配了个尿桶,每天有值日生打扫卫生;有调皮的同学,起夜小便,连床也不下,走到尿桶对着的同学枕头边,站着往桶里尿;第二天,宿舍里就臊气熏天。
宿舍空间小,另外一个矛盾就是自行车存放,那个时候自行车是家里的大件物品,不是每个同学都有自行车,但即便这样,自行车还是放的很挤。高一和高二,好像是两周回家一次,到了高三,好像是一个月回家一次。那时公交远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那么多钱坐车。同学们就拼车——自行车,如果能够人手一辆车就潇洒了,像我们离家远,差不多要骑两个小时才能到家,路上的心情往往非常享受:轻松、自由、路两边的风景还不错啊。平时不骑时,自行车就在宿舍挤着,有碍来往,但没有办法。
饮食: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同学每个月伙食费是12元,每天四毛;每天定量一斤伙食,开始是三两细粮(馒头)、七两粗粮(玉米面),后来国家改为了六两细粮、四两粗粮;一个馒头或一个咕咕(玉米面团子)为二两,早晚的一碗玉米面粥为一两。每周有一次的面龙是我们的改善日,面龙里能够吃到肉啊。
那个时候,每个人有自己的道道儿,我经常去蹭大哥的伙食;偶尔和同学奢侈一次,就是去县城老十字街的第一饭店下饭馆,第一饭店坐落在老十字街的东南角,西南角是全县最奢华的购物场所——百货商场。三十年后,我在巴黎“老佛爷”购物时都找不到当年进百货商场的怯生生感觉。第一饭店最吸引我们的是:焖饼或烩饼,半斤一份,那味道是我一生中难得品尝的珍馐,即便后来的各种大餐、高档宴席都没有那时那么享受。当然,肯定吃不饱的,估计真吃饱,差不多需要三份,那可是1.5元啊,三天多的伙食费,没有人会舍得。
学校的伙食确实很差,有人说学校没有菜地,所以吃得差;有人说学校后勤人员克扣,所以吃不好;其实,在那个年代,恐怕有很多方面的问题,远不是我们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到的。三十年后,女儿毕业,邀请我去她们南开大学用餐,感觉吃的不够习惯了,但南开的伙食,在我们上学时,估计省长都吃不到。人啊,变了。当然,天变了、时代变了、物是人非啊!
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餐厅的,用餐的地方就是各自的教室,各自的座位上,或者在教室前面;洗个人餐具时,会有值日生去学校的大水池子去洗完饭桶打回水来。说到洗饭桶,有个小段子。那时农村几乎家家养猪,旁边的太平庄村民某天某人过来主动帮我们洗饭桶,洗过的泔水他们养猪;以后,别人看到这种“商机”,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干这种没本买卖,有时为了抢饭桶洗,他们还会争吵起来。穷啊!——太平庄有个村长的弟弟,叫书立,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烧鸡,时过几十年,同学们聊起来连很多老师都忘记了,但对于“烧鸡”记忆犹新。
升学成绩:
那时武中的升学成绩是相当厉害的,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由于信息闭塞,缺乏比较,说不太准,至少比当时的衡水中学差不了多少。同学们说起来,河北省最好的中学,首推辛集中学!
我所在的三十六班,第一年考出去多少,我一直没有统计,我只知道,最高分的583,好像够清华大学。那个时候没有985、211,没有一本、二本,只有提前录取、第一批(重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后面的就是中专之类的。那个时候考研的风气还不是那么浓,但我们班上后来出了两个博士、几个硕士,这几位到现在都成了正高级。
那时的学习气氛相对就比较紧张了,但很多同学并没有信心。我1986年毕业,没有考中;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大专。1987年的情况是:全省13万考生(应该是预选之后的数据),大专以上录取1.6万,还有中专技校录取5千。相对比我女儿2013年的高考,我觉得真的没有什么难度,只是选择哪所学校而已。
那时的高考,有些人锲而不舍,但最终伤心欲绝:我复习一年后考上大学,我姐姐的同学比我大5岁,还在参加高考;同村一起上武中的同学,复习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差,最终人变得有些恍惚,只好放弃。还有就是预选,为了确保高考升学率,那时,学校都要预选(我们县周围学校都如此),预选不上,就失去了高考资格,这种制度现在看来不太合理,但教育资源的紧张,搞得老师们也很无奈吧。
体育:
我在武中时,很少有体育课,为数不多的保护垫子也只给体育生使用了,学校有个篮球场,没有操场,曾经使用多太平庄的打麦场,后来在学校西侧填水垫起一个操场。
整个学校只有三个体育老师,吕、杜、鲍。学校没有足球队,有个篮球队。也没有乒乓球、羽毛球等课程。
但考试时体育成绩必须达标:立定跳、短跑、跳远。
老师:
武邑中学最让我难忘的是老师群体,我入校的1983年,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26班班主任沈振宏老师做了校长,沈校长做人做事严谨,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至今成为遐迩闻名的教育家;他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八十几岁高龄时,我去看他,张嘴就叫出了我的名字。
沈校长在任期间开启了武邑中学的辉煌起步阶段,是令我们敬重的老师、长者。
班主任、化学老师白老师讲话干脆,表达简洁、明了;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数学老师孟老师很潇洒、帅气,亦师亦兄的感觉至今难忘;物理老师换过三个,好像都姓王,都很敬业,可惜我物理课学得很不好;语文老师都说普通话,一个是天津味道,一个是武邑味道,给我很好的启示;英语老师和我们年龄相仿,懒洋洋的白面书生,让彼此没有距离感;生物老师有两任,前一任是位比较泼辣的女士,后一位温文文雅,表达幽默,就是现在的校长白老师。........
三十多年过去了,有时想想:武邑中学让我们魂牵梦绕,到底是为什么?是那个大门紧闭的“老监狱”、近似危房的老教室,还是严谨校长带队下的严谨教师团队,该不会是那一辈子梦魇的咕咕团子吧?同学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些人、物、事。但我依稀觉得,最难让我们忘怀的是那一届届穷且愈坚的拳拳赤子集体,是那个新老交替、不断充实的执着教师团队,是那种冲出穷乡僻壤的坚定意志,是一批批衣锦还乡的关注和鼓励。
几十年过去,武邑中学风采依旧、璀璨依然;遍洒世界、遍布各个领域的游子对武邑中学的那份情怀依旧,那份眷恋更深。
我们那一年,马台中学进入武中共计7人。有两三个成绩更优秀的同学进入了中专、技校。时隔三十年,我和媳妇(她是天津市人)谈论起此事,还是理解相左:天津市,成绩不好的不允许上高中、考大学只能上中专、技校,咱们老家则是优秀的才能上中专、技校,可以早吃商品粮、变成城镇户口。
学校概况:
那时的武邑中学,还在老城墙东南角外侧、太平庄旁边的老监狱,学校南侧和西侧的高墙上仍然架着没有拆除的铁丝网;每个年级6个班,远没有现在的规模,更距离示范校的范儿很远;
教室:
我们上高二的时候,学校开始盖楼,也只是最简单的条形楼。我不知道咱们老家现在怎么称呼那种简易楼,在天津这里这种楼房几年前都已经被拆迁、改造了。高中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在楼上上过课,看着师弟、师妹们进出上下教学楼,很羡慕。我们班的教室是老式平房,从房顶延伸下来的檐子很长,甚至可以避雨。教室前面靠近墙根一侧有约一米宽的砖铺路,和学校南北向的两条甬路相连接。甬路,也是进了县城才接触的一种称呼。教室里有两排日光灯,是那种带着启动器的灯管。
我们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度过:早上六点多起来跑步,班主任回去宿舍监督,没有人能够睡懒觉;7——8点,早自习。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个晚自习。有时灯管坏了、有时停电,晚上或光线暗时,我们会拿出准备好的蜡烛,烛火有时会烧到发梢,透出一股糊味儿。
课桌是可以翻盖的抽屉木桌,我比别人多了一件“奢侈品”:塑料笔筒,大哥一个当兵的同学用炮弹壳做的。桌面上,有木匠姐夫给我做的书夹,从两边挤得书紧紧的。钢笔日常都是有两支,一支常用的;一支收藏的,大哥用过的,送给我的,我视为珍物,三十几年过去了,仍然珍藏着。现在,尽管我已经很轻松地拥有了一件件国际级奢侈品,但大哥送给我的那支钢笔却让我极为珍惜!连同以后考上大学后大哥送我的东风表一起珍藏着。
宿舍:
我们在武中住过两种宿舍:大宿舍、小宿舍。
高一时住的是小宿舍,十个人一间屋,通铺。住在窗户一侧的比较艰苦,冬天比较冷、夏天经常进水。夏天,宿舍的蚊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常客,但是由于空间狭小,没有蚊帐,也没有空间支起蚊帐。威胁最大的不是蚊子,而是臭虫和老鼠,臭虫白天躲进墙缝里、钉子眼里或者房梁上,到了晚上纷纷出动,被他们咬上那叫惨啊,毒性较强,每个包都比玉米粒大,直径接近1厘米,奇痒!有一段时间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是挠破的痕迹,一度,我们白天用针扎墙上的钉子眼,都能扎死几个臭虫。臭虫喝我们的血,老鼠则抢我们的口粮;由于定额口粮不够吃的,都会从家里带些馒头来,开始放在自行车车筐里、放在床下,都防不住老鼠;干脆挂在墙上,结果老鼠还是能够去偷食。
大宿舍,是高二、高三时住的,三十几个男生统一住在一起。存放替换衣服放在纸箱子或从家里带来的木头箱子,我的木头箱子是从大姐家借来的,一直陪了我整个高中生活。宿舍里是没有炉子的,冬天冷,大家挤在一起。白天累了,晚上入睡大多挺快。但有时赶上重要日子,譬如要考试了,总有人失眠,悄悄说话、甚至吵架打架,一个晚上睡不了多少时间。大宿舍离厕所很远,就配了个尿桶,每天有值日生打扫卫生;有调皮的同学,起夜小便,连床也不下,走到尿桶对着的同学枕头边,站着往桶里尿;第二天,宿舍里就臊气熏天。
宿舍空间小,另外一个矛盾就是自行车存放,那个时候自行车是家里的大件物品,不是每个同学都有自行车,但即便这样,自行车还是放的很挤。高一和高二,好像是两周回家一次,到了高三,好像是一个月回家一次。那时公交远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那么多钱坐车。同学们就拼车——自行车,如果能够人手一辆车就潇洒了,像我们离家远,差不多要骑两个小时才能到家,路上的心情往往非常享受:轻松、自由、路两边的风景还不错啊。平时不骑时,自行车就在宿舍挤着,有碍来往,但没有办法。
饮食: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同学每个月伙食费是12元,每天四毛;每天定量一斤伙食,开始是三两细粮(馒头)、七两粗粮(玉米面),后来国家改为了六两细粮、四两粗粮;一个馒头或一个咕咕(玉米面团子)为二两,早晚的一碗玉米面粥为一两。每周有一次的面龙是我们的改善日,面龙里能够吃到肉啊。
那个时候,每个人有自己的道道儿,我经常去蹭大哥的伙食;偶尔和同学奢侈一次,就是去县城老十字街的第一饭店下饭馆,第一饭店坐落在老十字街的东南角,西南角是全县最奢华的购物场所——百货商场。三十年后,我在巴黎“老佛爷”购物时都找不到当年进百货商场的怯生生感觉。第一饭店最吸引我们的是:焖饼或烩饼,半斤一份,那味道是我一生中难得品尝的珍馐,即便后来的各种大餐、高档宴席都没有那时那么享受。当然,肯定吃不饱的,估计真吃饱,差不多需要三份,那可是1.5元啊,三天多的伙食费,没有人会舍得。
学校的伙食确实很差,有人说学校没有菜地,所以吃得差;有人说学校后勤人员克扣,所以吃不好;其实,在那个年代,恐怕有很多方面的问题,远不是我们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到的。三十年后,女儿毕业,邀请我去她们南开大学用餐,感觉吃的不够习惯了,但南开的伙食,在我们上学时,估计省长都吃不到。人啊,变了。当然,天变了、时代变了、物是人非啊!
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餐厅的,用餐的地方就是各自的教室,各自的座位上,或者在教室前面;洗个人餐具时,会有值日生去学校的大水池子去洗完饭桶打回水来。说到洗饭桶,有个小段子。那时农村几乎家家养猪,旁边的太平庄村民某天某人过来主动帮我们洗饭桶,洗过的泔水他们养猪;以后,别人看到这种“商机”,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干这种没本买卖,有时为了抢饭桶洗,他们还会争吵起来。穷啊!——太平庄有个村长的弟弟,叫书立,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烧鸡,时过几十年,同学们聊起来连很多老师都忘记了,但对于“烧鸡”记忆犹新。
升学成绩:
那时武中的升学成绩是相当厉害的,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由于信息闭塞,缺乏比较,说不太准,至少比当时的衡水中学差不了多少。同学们说起来,河北省最好的中学,首推辛集中学!
我所在的三十六班,第一年考出去多少,我一直没有统计,我只知道,最高分的583,好像够清华大学。那个时候没有985、211,没有一本、二本,只有提前录取、第一批(重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后面的就是中专之类的。那个时候考研的风气还不是那么浓,但我们班上后来出了两个博士、几个硕士,这几位到现在都成了正高级。
那时的学习气氛相对就比较紧张了,但很多同学并没有信心。我1986年毕业,没有考中;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大专。1987年的情况是:全省13万考生(应该是预选之后的数据),大专以上录取1.6万,还有中专技校录取5千。相对比我女儿2013年的高考,我觉得真的没有什么难度,只是选择哪所学校而已。
那时的高考,有些人锲而不舍,但最终伤心欲绝:我复习一年后考上大学,我姐姐的同学比我大5岁,还在参加高考;同村一起上武中的同学,复习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差,最终人变得有些恍惚,只好放弃。还有就是预选,为了确保高考升学率,那时,学校都要预选(我们县周围学校都如此),预选不上,就失去了高考资格,这种制度现在看来不太合理,但教育资源的紧张,搞得老师们也很无奈吧。
体育:
我在武中时,很少有体育课,为数不多的保护垫子也只给体育生使用了,学校有个篮球场,没有操场,曾经使用多太平庄的打麦场,后来在学校西侧填水垫起一个操场。
整个学校只有三个体育老师,吕、杜、鲍。学校没有足球队,有个篮球队。也没有乒乓球、羽毛球等课程。
但考试时体育成绩必须达标:立定跳、短跑、跳远。
老师:
武邑中学最让我难忘的是老师群体,我入校的1983年,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26班班主任沈振宏老师做了校长,沈校长做人做事严谨,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至今成为遐迩闻名的教育家;他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八十几岁高龄时,我去看他,张嘴就叫出了我的名字。
沈校长在任期间开启了武邑中学的辉煌起步阶段,是令我们敬重的老师、长者。
班主任、化学老师白老师讲话干脆,表达简洁、明了;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数学老师孟老师很潇洒、帅气,亦师亦兄的感觉至今难忘;物理老师换过三个,好像都姓王,都很敬业,可惜我物理课学得很不好;语文老师都说普通话,一个是天津味道,一个是武邑味道,给我很好的启示;英语老师和我们年龄相仿,懒洋洋的白面书生,让彼此没有距离感;生物老师有两任,前一任是位比较泼辣的女士,后一位温文文雅,表达幽默,就是现在的校长白老师。........
三十多年过去了,有时想想:武邑中学让我们魂牵梦绕,到底是为什么?是那个大门紧闭的“老监狱”、近似危房的老教室,还是严谨校长带队下的严谨教师团队,该不会是那一辈子梦魇的咕咕团子吧?同学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些人、物、事。但我依稀觉得,最难让我们忘怀的是那一届届穷且愈坚的拳拳赤子集体,是那个新老交替、不断充实的执着教师团队,是那种冲出穷乡僻壤的坚定意志,是一批批衣锦还乡的关注和鼓励。
几十年过去,武邑中学风采依旧、璀璨依然;遍洒世界、遍布各个领域的游子对武邑中学的那份情怀依旧,那份眷恋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