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37、 选C。
解释:题干问题不太容易理解,结合选项,大概可以知道问的是控制上下限的临界值如何确定。控制临界值是规划过程中事先确定的,用以对比实际情况,发现偏差。本题用排除法,A选项的滚动式规划意味着结合本项目实际数据确定,这个不合适;B中的挣值数据也是实际情况,本末倒置了;CD比较接近,C强调了组织过程资产,即历史数据以及经验教训,D强调的是事业环境因素和经验教训,控制上下限离不开历史数据,因此相对C更好。
38、 选D。
解释:审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而质量审计目的有较具体的描述,即PMBOK247页第1行:质量审计是用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的一种结构化的、独立的过程。这是一道考书上概念的直来直去的题目。
39、选A。
解释:本题考三点估算。没有特殊提醒,都按贝塔分布来计算预期值,即(最悲观+4X最可能+最乐观)/6,不解释了。
40、 选D
解释:PMP考试中出现的中文“启动大会”即我们常说的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会上,项目经理要向大家展示项目计划,本考的就是这个考的,用排除法。A中的审计报告不是计划;B中的风险减轻计划太具体,或者说是陌生词汇;C中的偏差分析不是计划;D相对较好。 参见“石泉老师PMP考试秘笈之十三:关于PMP考试中的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
37、 选C。
解释:题干问题不太容易理解,结合选项,大概可以知道问的是控制上下限的临界值如何确定。控制临界值是规划过程中事先确定的,用以对比实际情况,发现偏差。本题用排除法,A选项的滚动式规划意味着结合本项目实际数据确定,这个不合适;B中的挣值数据也是实际情况,本末倒置了;CD比较接近,C强调了组织过程资产,即历史数据以及经验教训,D强调的是事业环境因素和经验教训,控制上下限离不开历史数据,因此相对C更好。
38、 选D。
解释:审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而质量审计目的有较具体的描述,即PMBOK247页第1行:质量审计是用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的一种结构化的、独立的过程。这是一道考书上概念的直来直去的题目。
39、选A。
解释:本题考三点估算。没有特殊提醒,都按贝塔分布来计算预期值,即(最悲观+4X最可能+最乐观)/6,不解释了。
40、 选D
解释:PMP考试中出现的中文“启动大会”即我们常说的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会上,项目经理要向大家展示项目计划,本考的就是这个考的,用排除法。A中的审计报告不是计划;B中的风险减轻计划太具体,或者说是陌生词汇;C中的偏差分析不是计划;D相对较好。 参见“石泉老师PMP考试秘笈之十三:关于PMP考试中的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