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哮喘培训
胰粉特性:药性热、无毒,正常人吃是食物,病人吃是药,所以病人不可多吃,尤其是处于排病期间,可能导致排病期症状加重。治病原理,胰粉主要通过充分激发病症,帮助免疫系统恢复,修复受损器官使治哮喘得到彻底。
治疗步骤
确诊,通过ct、肺功能、口痰、血常规检测、激发试验,集合病历表反应信息等确诊。
先期控制,确诊后视病人症状,特别严重应先用雾化吸入激素控制病情,病情稳定后,再用胰粉观察反应,症状不严重的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胰粉观察反应。
确认病人对药是否有反应 ,病人症状稳定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胰粉后观察病人的反应,病人多数会出现好转,少部分会出现病情加重,视为有反应。
出现反应后确定总体治疗方案,方案的制定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依靠激素控制的病人,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为自开始使用胰粉到排病反应出现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激素的用量应保持相对稳定,病情出现好转可适当减少激素使用,排病反应过后治疗处于中期,这时候激素的作用起到辅助作用,这时候应逐渐减少激素的使用,在减量的过程中应多注意病人症状是否稳定,如出现病人症状加重,视严重程度处理,(如特别严重,可采用喷雾激素临时控制)通常只会出现病人感觉比之前不舒服,这时候应停止减药,比如病人开始是每天三次,一次一片氨茶碱,减药后改为一天两次,一次一片,这个时候病人出现比之前难受但不严重时,应保持一天两次,一次一片,等病人症状稳定后再减药。进入后期通常病人是不需要再服用激素,如病人进入后期后继续服用激素,这个病是没有办法治愈的。间断使用激素控制的病人,治疗难度较小,也不会有明显的排病反应,通常症状稳定后,可以让病人减少激素药的使用,所有症状消失后巩固十天即可实现根治。
治疗结束后对病人进行激发试验,判断是否根治
关于治疗过程中减药的问题
应了解病人目前所有服用的药物;
判断哪一些是直接治疗哮喘相关药物,对药物的作用效果按有效成分含量排先后顺序以唐总为例氨茶碱2片、红药片2片、头孢3片、止咳宝2片,直接相关的为氨茶碱、头孢、止咳宝,红药片判定为辅助类,视最后治疗结果看是否可以不服用,相关药品中药性最强的为氨茶碱其次是头孢、其次是止咳宝;
按药性弱的先减强的后减的原则制定减药顺序,开始止咳宝一天减一片,不断跟踪减药后的反应,如病症出现不稳定,应停止继续减药,等症状恢复稳定后再减药,其次是头孢,这里考虑到氨茶碱药性太强,为使减药过程比较平稳,应保留一片头孢,作为缓冲,当药量减到氨茶碱2片,头孢一片的时候,接下来就开始对氨茶碱减量,考虑到氨茶碱的药性,这时候可以采取减掉一片茶碱,增加一片头孢的做法,使总体减药量不至于出现过大变化,使症状保持平稳,至此药量变为茶碱1片,头孢两片,观察症状稳定后再继续开始减头孢一片,观察稳定后,减氨茶碱一片,增加头孢一片,至此药量变为头孢两片,观察稳定后,再开始减量,直至全部减完为止;
对于长期依赖激素的患者,所有药物减量完毕,继续服用十天左右就可以停掉所有相关的药,对治疗结果进行判断,最终能否根治,由病人自身决定,长期激素对器官造成伤害,无法恢复正常的,最终会导致无法彻底治愈,仍然会保留一部分症状。
关于哮喘病例表中信息的使用
第一栏得病原因最为关键,这一栏如果病人第一次发病前有长时间感冒、咳嗽、气管炎、肺炎等应可以基本确定其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
第二栏症状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辅助判断治疗的难易程度,类型大致有1、只有长期咳嗽2、既有咳嗽又有出气困难3、只有出气困难4、既没有咳嗽也没有感觉出气困难,只感觉胸闷,以上四类治疗难易程度排立顺序2,1,3,4,同时也作为治疗过程中观察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栏发病频率,由发病频率这一栏可以判断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长期发病,可以说明病人症状比较严重。间接性发病,说明病症还比较轻。发病频率一年一次,有比较固定的时间,时间过后迅速好转,这里可以辅助判断病人的哮喘类型。发病2次以上,频率逐年增加,可以判断病人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时间发病后治疗难度越来越大。一个月一次,频率较高,这时病症应该还不算太严重,只是由于长期激素治疗,体质下降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发病频率也可以辅助判断治疗的难度,频率少和频率高一样都属于不容易治疗的,发病频率在一年3到6次这段期间治疗相对容易。同时发病频率也可以辅助判断哮喘的类型,时间5年以上频率高不严重,频率少不严重,就有可能是过敏性哮喘。
第四栏得病时间多长,这一栏起到辅助判断治疗难度,同时如果10年长时间发病用激素治疗病症却没有出现恶化迹象,也可以间接判断是过敏性哮喘。
第五栏,每次发病规律及原因,再次判断哮喘类型,第六栏同第五栏。
第七栏现在用药治疗及效果,这一栏根据病人用药及治疗效果,可以辅助判断治疗的难度,通常长期用茶碱含量较高的药物治疗的,治疗难度较大,长期用喷雾激素治疗的难度更大。
第八栏,治疗历史,可以辅助判断治疗的难度,病人用的特效药越多治疗难度越大。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关于使用胰粉观察病人反应的问题,通常病人会在3天内会出现反应,反应的形势有三种。1.1症状感觉加重(占比很小,大约在5%左右),出现大量咳痰,停药后症状减轻,这是因为病人的病症部分处于未激发状态,与激素的治疗和个人体质有关,通常病人经过长期的激素治疗后,表面症状咳嗽、喘气困难得到改善,实际的病症仍然存在,这是胰粉提前激发未充分激发的病症 。1.2症状感觉好转,这种情况比较多。1.3无任何反应。以上三种情况中出现1.1、1.2这两种情况视为对症。
排病反应(排毒反应),排病反应是对于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才会出现,不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不会出现。排病反应的出现是胰粉充分激发病症的表现,同时随着器官功能的逐渐修复,病人自身对外排毒反应,毒素以大量咳痰方式排除体外,这时症状看上去加重了,但是排病结束后病人会感觉症状缓解较快。
关于排病期时间、次数、处理方法的问题,正确用药病人出现排病反应只会出现一次,排病反应是病人整个治疗中症状最严重的时段,以后均不会再出现比排病反应期严重的症状,通常持续1-3天,过后逐渐缓解,排病期间可以通过激素吸入控制症状(会使排病期延长),使用激素应注意用量不易过大,应确保有一定的症状,用量过大相当于阻止排病反应,导致胰粉疗效减弱,排病期延后,过几天还会出现排病反应,排病反应是患者绕不过去的,老年体质较弱患者也可以采取胰粉用量减半或者暂停使用的方法延长排病时间达到排病期症状平稳不出现严重恶化的目的。排病反应出现的时间最多集中在用胰粉10-15天左右出现,也有可能提前或延后出现。
病人感觉初期症状缓解明显,后期感觉症状缓解较慢,甚至有几天感觉处在停滞状态,后又开始缓慢缓解,这是因为早期病人病情较重,所以对于病症的减缓比较敏感,后期症状减轻以后,症状虽有缓解,但对病人来说感觉不明显,这有心里因素的原因,时间跨度扩大到一个周即可观察到疗效。同时随着症状的减轻,西药用药量减少,病人体内长期存在的药物环境发生改变,因此整个身体系统需要逐渐适应新的药物环境,适应后病人感觉到症状缓解。
病人连续服用十天左右,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困难,口腔溃烂等因药物内热发生的上火症状,可以通过暂停用药缓解,同时可以让病人服用板蓝根、清火栀麦片等降火,也可以输液快速缓解,保证病人正常用药。
以上介绍的是长时间用激素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对于间断发病,不连续使用激素的患者,确诊胰粉有反应后,通常只需按照相应年龄段持续用药,即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通常不会出现以上常见问题。
胰粉特性:药性热、无毒,正常人吃是食物,病人吃是药,所以病人不可多吃,尤其是处于排病期间,可能导致排病期症状加重。治病原理,胰粉主要通过充分激发病症,帮助免疫系统恢复,修复受损器官使治哮喘得到彻底。
治疗步骤
确诊,通过ct、肺功能、口痰、血常规检测、激发试验,集合病历表反应信息等确诊。
先期控制,确诊后视病人症状,特别严重应先用雾化吸入激素控制病情,病情稳定后,再用胰粉观察反应,症状不严重的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胰粉观察反应。
确认病人对药是否有反应 ,病人症状稳定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胰粉后观察病人的反应,病人多数会出现好转,少部分会出现病情加重,视为有反应。
出现反应后确定总体治疗方案,方案的制定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依靠激素控制的病人,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为自开始使用胰粉到排病反应出现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激素的用量应保持相对稳定,病情出现好转可适当减少激素使用,排病反应过后治疗处于中期,这时候激素的作用起到辅助作用,这时候应逐渐减少激素的使用,在减量的过程中应多注意病人症状是否稳定,如出现病人症状加重,视严重程度处理,(如特别严重,可采用喷雾激素临时控制)通常只会出现病人感觉比之前不舒服,这时候应停止减药,比如病人开始是每天三次,一次一片氨茶碱,减药后改为一天两次,一次一片,这个时候病人出现比之前难受但不严重时,应保持一天两次,一次一片,等病人症状稳定后再减药。进入后期通常病人是不需要再服用激素,如病人进入后期后继续服用激素,这个病是没有办法治愈的。间断使用激素控制的病人,治疗难度较小,也不会有明显的排病反应,通常症状稳定后,可以让病人减少激素药的使用,所有症状消失后巩固十天即可实现根治。
治疗结束后对病人进行激发试验,判断是否根治
关于治疗过程中减药的问题
应了解病人目前所有服用的药物;
判断哪一些是直接治疗哮喘相关药物,对药物的作用效果按有效成分含量排先后顺序以唐总为例氨茶碱2片、红药片2片、头孢3片、止咳宝2片,直接相关的为氨茶碱、头孢、止咳宝,红药片判定为辅助类,视最后治疗结果看是否可以不服用,相关药品中药性最强的为氨茶碱其次是头孢、其次是止咳宝;
按药性弱的先减强的后减的原则制定减药顺序,开始止咳宝一天减一片,不断跟踪减药后的反应,如病症出现不稳定,应停止继续减药,等症状恢复稳定后再减药,其次是头孢,这里考虑到氨茶碱药性太强,为使减药过程比较平稳,应保留一片头孢,作为缓冲,当药量减到氨茶碱2片,头孢一片的时候,接下来就开始对氨茶碱减量,考虑到氨茶碱的药性,这时候可以采取减掉一片茶碱,增加一片头孢的做法,使总体减药量不至于出现过大变化,使症状保持平稳,至此药量变为茶碱1片,头孢两片,观察症状稳定后再继续开始减头孢一片,观察稳定后,减氨茶碱一片,增加头孢一片,至此药量变为头孢两片,观察稳定后,再开始减量,直至全部减完为止;
对于长期依赖激素的患者,所有药物减量完毕,继续服用十天左右就可以停掉所有相关的药,对治疗结果进行判断,最终能否根治,由病人自身决定,长期激素对器官造成伤害,无法恢复正常的,最终会导致无法彻底治愈,仍然会保留一部分症状。
关于哮喘病例表中信息的使用
第一栏得病原因最为关键,这一栏如果病人第一次发病前有长时间感冒、咳嗽、气管炎、肺炎等应可以基本确定其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
第二栏症状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辅助判断治疗的难易程度,类型大致有1、只有长期咳嗽2、既有咳嗽又有出气困难3、只有出气困难4、既没有咳嗽也没有感觉出气困难,只感觉胸闷,以上四类治疗难易程度排立顺序2,1,3,4,同时也作为治疗过程中观察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栏发病频率,由发病频率这一栏可以判断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长期发病,可以说明病人症状比较严重。间接性发病,说明病症还比较轻。发病频率一年一次,有比较固定的时间,时间过后迅速好转,这里可以辅助判断病人的哮喘类型。发病2次以上,频率逐年增加,可以判断病人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时间发病后治疗难度越来越大。一个月一次,频率较高,这时病症应该还不算太严重,只是由于长期激素治疗,体质下降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发病频率也可以辅助判断治疗的难度,频率少和频率高一样都属于不容易治疗的,发病频率在一年3到6次这段期间治疗相对容易。同时发病频率也可以辅助判断哮喘的类型,时间5年以上频率高不严重,频率少不严重,就有可能是过敏性哮喘。
第四栏得病时间多长,这一栏起到辅助判断治疗难度,同时如果10年长时间发病用激素治疗病症却没有出现恶化迹象,也可以间接判断是过敏性哮喘。
第五栏,每次发病规律及原因,再次判断哮喘类型,第六栏同第五栏。
第七栏现在用药治疗及效果,这一栏根据病人用药及治疗效果,可以辅助判断治疗的难度,通常长期用茶碱含量较高的药物治疗的,治疗难度较大,长期用喷雾激素治疗的难度更大。
第八栏,治疗历史,可以辅助判断治疗的难度,病人用的特效药越多治疗难度越大。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关于使用胰粉观察病人反应的问题,通常病人会在3天内会出现反应,反应的形势有三种。1.1症状感觉加重(占比很小,大约在5%左右),出现大量咳痰,停药后症状减轻,这是因为病人的病症部分处于未激发状态,与激素的治疗和个人体质有关,通常病人经过长期的激素治疗后,表面症状咳嗽、喘气困难得到改善,实际的病症仍然存在,这是胰粉提前激发未充分激发的病症 。1.2症状感觉好转,这种情况比较多。1.3无任何反应。以上三种情况中出现1.1、1.2这两种情况视为对症。
排病反应(排毒反应),排病反应是对于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才会出现,不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不会出现。排病反应的出现是胰粉充分激发病症的表现,同时随着器官功能的逐渐修复,病人自身对外排毒反应,毒素以大量咳痰方式排除体外,这时症状看上去加重了,但是排病结束后病人会感觉症状缓解较快。
关于排病期时间、次数、处理方法的问题,正确用药病人出现排病反应只会出现一次,排病反应是病人整个治疗中症状最严重的时段,以后均不会再出现比排病反应期严重的症状,通常持续1-3天,过后逐渐缓解,排病期间可以通过激素吸入控制症状(会使排病期延长),使用激素应注意用量不易过大,应确保有一定的症状,用量过大相当于阻止排病反应,导致胰粉疗效减弱,排病期延后,过几天还会出现排病反应,排病反应是患者绕不过去的,老年体质较弱患者也可以采取胰粉用量减半或者暂停使用的方法延长排病时间达到排病期症状平稳不出现严重恶化的目的。排病反应出现的时间最多集中在用胰粉10-15天左右出现,也有可能提前或延后出现。
病人感觉初期症状缓解明显,后期感觉症状缓解较慢,甚至有几天感觉处在停滞状态,后又开始缓慢缓解,这是因为早期病人病情较重,所以对于病症的减缓比较敏感,后期症状减轻以后,症状虽有缓解,但对病人来说感觉不明显,这有心里因素的原因,时间跨度扩大到一个周即可观察到疗效。同时随着症状的减轻,西药用药量减少,病人体内长期存在的药物环境发生改变,因此整个身体系统需要逐渐适应新的药物环境,适应后病人感觉到症状缓解。
病人连续服用十天左右,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困难,口腔溃烂等因药物内热发生的上火症状,可以通过暂停用药缓解,同时可以让病人服用板蓝根、清火栀麦片等降火,也可以输液快速缓解,保证病人正常用药。
以上介绍的是长时间用激素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对于间断发病,不连续使用激素的患者,确诊胰粉有反应后,通常只需按照相应年龄段持续用药,即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通常不会出现以上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