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丘饮壑吧 关注:158贴子:5,459
  • 18回复贴,共1

【把酒祝东风】从二剧本修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8-16 16:41回复
    前情:东南各大家小族之间世代仇雠,难分难解,民事械斗久矣,初时或请官断案,然多因处置不公,渐生械斗私解纠纷。以宗族之间频出雀角小故之事酿为械斗大案,械斗时当地大族倾族相助,常有百千家聚于一处,小族之中也成百十家若干相互,若成矛盾,择纠结众多互斗,而壮丁不足则出钱募招,或通贿州县官衙,聘兵丁携枪炮相加殴斗,械斗之事进而衍成难除之恶弊,地方衙门同驻军对此束手无策,更甚者因宗族械斗相互贿赂而从中获利。而民间私斗之凶,以至常有千余人纠集械斗,常逾数年方见平息,械斗愈烈,弊习蚀侵官将,终为朝廷所知。
    第一幕:沿海夷寇大肆猖獗,东南海警渐频,因水师军械人员有缺而日疲难敌,提督陈某奏充军备调员加习水事以御敌,后敕谕工部备设军械等事并移水师自给,又近调防军五营数千员充入水师加训守海,却因两营旧有仇雠,几难用抵夷寇。而工、户所给至,为防军营等悉挪于己营,未济水师用急。
    第二幕:海商李某、张某因用港行船斗械,屡有不让,两家积恶久矣难治,又连结商、族等外姓互为所用,势成旗鼓相当。旧因斗械多出雀小之事酿为繁案,大多至府衙贿以银钱,为其方便纠雇相争,因此助长斗械之风,至其多目无律宪。商李某于水师将陈某有私交,故向水师大营出借火铳旧器与营中百余员,私为李某雇用与张某斗械所用,因而李某恃人事等皆盛,几次张某不敌,李某尽使港口为私用,复张某以港口之争未纳银钱为由报与府衙,府衙核实李某纠集多众,难以剿罚,请出役防军营调员来助剿乱匪李某。
    第三幕:防军营助府衙剿李某,见李某之众有千余人之多,俱执利刃火铳,行动有素,因旧有营兵为财帛所驱,受雇于乡野私斗,疑心为水师大营暗为李某所驭使,伺机暗示张某疏财,助张某争利,张某应允。两营携私暗自相斗,死伤颇重,恰夷寇来犯,两营于海上并陆路不能出兵抵御,至沿海诸县损失巨大,终酿祸事。夷寇来袭之事为朝廷知悉,派工部官员A为钦差理抚恤等事。
    第四幕:扬佳廷玉授命前往东南任职,兼安排抚恤一事与工部官员A一同前往。复至水师与防军营两处核查伤损,见两营之中军备失损状况颇为严重,与近时奏与朝廷之数额大有出入,更有兵将在籍多有偏差,几番调查之下,派人暗中调查兵员册籍,择营走访询问之下遂见端倪。
    第五幕:二人暗中派人查明防军下营册籍之上核载人数,见错漏近百余人,其中有年龄不符者十余甚者以年方十四少年冒名为册上年逾三十的丙丁。于是派人便逐一询问,见几人口径一致,知营中对此早有准备应对,一连数日之久拒不改口。二人商量之后,对其人几番劝导,其中一张姓小子方吐实情。方知防军营与水师为李、张二人所雇,为李张抢占港口行商相争,有因夷寇来袭伤损过重,朝廷派人虽为抚恤,缺也必详实知悉军中损失,恐怕核查兵员有缺,便叫李张二人族中或与之相交的外姓家族中选入男丁充数。
    第六幕:因由疏奏,二人只闻夷寇滋扰受损,而不知其中另有原因,进而详询之下得知此地民间械斗一事追溯久矣,衙门等处自来无所作为,便与驻地大营等皆对此事默认,而械斗频起,若斗狠,则出钱雇人相争,请用营兵皆因训练有素,且多携用火铳利刃,复形容械斗之时惨重,因成民俗便不以为怪。
    第七幕:复提及夷寇事,张姓小子因年幼,言辞之间对李某颇有微词,以其借行商之事私占港口,阻断张氏与倭商生意往来,故意引起纷争。而两家械斗之时,有雇水师携带火铳相助,张家不低便求助府衙与防军营,又因水师擅用火铳,不得已与倭商处购得火器,不料倭商见两家私斗,又因生意往来知其中实情,便借着交易火器时勾连海寇趁机掳掠。众人械斗之中,无力抵御外敌,以至损失惨重。
    第八幕:二人听完实情不免心惊,沿海各省以水师不防御敌海上为要,又辅防营固防,岂知此地民间私斗成风,府县州隶治乃至防止见弊如此严峻,抢助民间私斗一事,借此机会贿供成风,牵扯之众,腐毁之广不可数计。复因械斗一事,泄与外夷,恐东南防事毁溃至无可救补,当即将张某所言附奏朝中。
    第九幕:闻东南实况,朝中震栗,即派刑部官员C某与某营将D携兵至,即将总督H、水师提督X、陈某与防军营总兵Y与府县官/员数十人撤职羁押回京,李、张二人因械斗并通敌羁押受审、商行查封,众人事毕回京。朝中复调任东南者百余,并整饬军中防务,除弊民间私斗,重修通商令法。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8-16 16:42
    收起回复
      ID:扬佳廷玉
      吧内职位:右翼步军翼尉
      用途:晋级、减免
      剧本梗概:
      参与人物:肃王、安王、靖王、都善宗震、扬佳廷玉、扬佳延郎等
      剧本链接: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8-16 17:18
      回复
        【第一幕】嘉正四年南海泛寇,朝中派剿毕,归招郭、张二人领职水师大营。此役后,粤南海事暂息。各水师奏防务事在即,以更张军器阔防海事所用。沿海等处,以东南海警仍有待安定,张保出任总兵,与营中加训时,见水师军械人员有缺,恐无备难以御敌。时至嘉正六年外官述职,总兵张保奏请增备水师,提督陈某奏充军备调员加习水帅以安防务。


        4楼2017-08-16 18:26
        收起回复
          【第二幕】后敕谕工部备设军械等事,并与军器增设事务移水师自给,又由近调防军五营,核数千员充入水师加训守海。此令下至,却因两营旧有仇雠,几难用抵夷寇。而工、户所给至,为防军营等悉挪于己营,未济水师用急。张保再奏未抵,因军需事重,而闽府台都衙据报予东南所需早抵营中,朝中有疑,恰靖王奏水师军器扩增章程,故派靖王随肃、安同往,扬佳廷玉、都善宗震护从。


          5楼2017-08-16 18:36
          回复
            【第三幕】途中逢驿官携报,获知海商李某、张某因用港行船斗械,屡有不让,两家积恶久矣难治,又连结商、族等外姓互为所用,势成旗鼓相当。旧因斗械多出雀小之事酿为繁案,大多至府衙贿以银钱,为其方便纠雇相争,因此助长斗械之风,至其多目无律宪。而今次争讼,又逢海寇来扰,致民间受扰严重,水师大损。几人有疑案中涉有阴私,故派人先往打探。


            6楼2017-08-16 18:47
            回复
              【第四幕】而实因商李某与水师将陈某有私交,故向水师大营出借火铳旧器与营中百余员,私为李某雇用与张某斗械所用,因而李某恃人事等皆盛,几次张某不敌,李某尽使港口为私用,复张某以港口之争未纳银钱为由报与府衙,府衙核实李某纠集多众,难以剿罚,请出役防军营调员来助剿乱匪李某。防军营助府衙剿李某,见李某之众有千余人之多,俱执利刃火铳,行动有素,因旧有营兵为财帛所驱,受雇于乡野私斗,疑心为水师大营暗为李某所驭使,伺机暗示张某疏财,助张某争利,张某应允。两营携私暗自相斗,死伤颇重,恰夷寇来犯,两营于海上并陆路不能出兵抵御,至沿海诸县损失巨大,终酿祸事。(架空)


              7楼2017-08-16 18:47
              回复
                【第五幕】待至闽省,招知府等诸员询争讼是由,并抚恤被扰。择日向水师与防军营两处核查伤损,见两营之中军备失损状况颇为严重,与近时奏与朝廷之数额大有出入,更有兵将在籍多有偏差,几番调查之下,派人暗中调查兵员册籍,择营走访询问之下遂见端倪。


                8楼2017-08-16 18:57
                回复
                  【第六幕】暗查防军下营册籍之上核载人数,见错漏近百余人,其中有年龄不符者十余甚者以年方十四少年冒名为册上年逾三十的丙丁。于是派人便逐一询问,见几人口径一致,知营中对此早有准备应对,一连数日之久拒不改口。又与张保再询水师事务,因其粤海归抚,其在水师内多以防训营练事务为主,言下之意为水师诸员所外排,复指此次争讼与来寇不敌事有相关。


                  9楼2017-08-16 18:57
                  回复
                    【第七幕】待商量之后,由张保提见营中人,从中诱劝,其中一张姓小子方吐实情。方知防军营与水师为李、张二人所雇,为李张抢占港口行商相争,有因夷寇来袭伤损过重,朝廷派人虽为抚恤,缺也必详实知悉军中损失,恐怕核查兵员有缺,便叫李张二人族中或与之相交的外姓家族中选入男丁充数。


                    10楼2017-08-16 18:57
                    回复
                      【第八幕】虽疑夷寇滋扰受损与争讼事务有相关连,然详询之下得知此地民间械斗一事追溯久矣,衙门等处自来无所作为,便与驻地大营等皆对此事默认,而械斗频起,若斗狠,则出钱雇人相争,请用营兵皆因训练有素,且多携用火铳利刃,复形容械斗之时惨重,因成民俗便不以为怪。而军中牵涉其中,皆因银钱贪弊所致,使军中俸银亏放,或以此用补。


                      11楼2017-08-16 19:25
                      回复
                        【第九幕】询问之下,复提及夷寇事,张姓小子因年幼,言辞之间对李某颇有微词,以其借行商之事私占港口,阻断张氏与倭商生意往来,故意引起纷争。而两家械斗之时,有雇水师携带火铳相助,张家不低便求助府衙与防军营,又因水师擅用火铳,不得已与倭商处购得火器,不料倭商见两家私斗,又因生意往来知其中实情,便借着交易火器时勾连海寇趁机掳掠。众人械斗之中,无力抵御外敌,以至损失惨重。


                        12楼2017-08-16 19:25
                        回复
                          【第十幕】沿海各省以水师不防御敌海上为要,又辅防营固防,岂知此地民间私斗成风,府县州隶治乃至防止见弊如此严峻,抢助民间私斗一事,借此机会贿供成风,牵扯之众,腐毁之广不可数计。复因械斗一事,泄与外夷,恐东南防事毁溃至无可救补,当即将张某所言附奏朝中。


                          13楼2017-08-16 19:25
                          回复
                            【十一幕】闻东南实况,朝中震栗,即派刑部官员C某与某营将D携兵至,即将总督H、水师提督X、陈某与防军营总兵Y与府县官/员数十人撤职羁押回京,李、张二人因械斗并通敌羁押受审、商行查封,众人事毕回京。朝中复调任东南者百余,并整饬军中防务,除弊民间私斗,重修通商令法。


                            14楼2017-08-16 19:26
                            回复
                              ID:扬佳廷玉
                              吧内职位:右翼步军翼尉
                              用途:晋级、减免
                              剧本梗概:
                              东南各大家小族之间世代仇雠,难分难解,民事械斗久矣,初时或请官断案,然多因处置不公,渐生械斗私解纠纷。以宗族之间频出雀角小故之事酿为械斗大案,械斗时当地大族倾族相助,常有百千家聚于一处,小族之中也成百十家若干相互,若成矛盾,择纠结众多互斗,而壮丁不足则出钱募招,或通贿州县官衙,聘兵丁携枪炮相加殴斗,械斗之事进而衍成难除之恶弊,地方衙门同驻军对此束手无策,更甚者因宗族械斗相互贿赂而从中获利。而民间私斗之凶,以至常有千余人纠集械斗,常逾数年方见平息,械斗愈烈,弊习蚀侵官将,终为朝廷所知。
                              参与人物:肃王、安王、靖王、都善宗震、扬佳廷玉、扬佳延郎等
                              参与npc:张保,陈疏、张双荃、李老二
                              剧本链接: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8-16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