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1-1 考试科目
考试的科目包括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第一天早上考英语,第一天下午考专业一,第二天早上考专业二。
1-2 考试题量
英语的话,比起四六级考试来说时间大致相当,算是比较充裕的,虽然说题目不算少但是由于难度不大所以没啥问题。专业课的话则是取决于复习情况以及临场发挥如何了,不过因为题目不多所以总的来说时间也是够用的。
1-3 考试时期
初试是在三月中旬左右,复试则是五月上旬到五月中旬期间,中间间隔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了,建议想去玩的话初试之后赶紧去玩。
2.报名注意事项
2-1 联系导师
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要找到愿意带你的老师,每年博士的指标很少,除非是才华横溢到逆天的情况才可以在没有事先联系的情况下报名考博;否则通常都是联系到有导师愿意接收再报名考试。
2-1-1 联系导师的时间
博士考试报名大概在过年的时候,可以说是不让人过个安稳年了;联系导师的时间至少要往前推算上八九个月甚至更长,有个一年半载是很正常的事情。
2-1-2 联系导师的方式
第一要务是想清楚自己想要进行哪个方面的研究,其次才是找老师。在期望上的学校里面寻找方向与自己期望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师,并且通过学校官网给出来的联系方式(通常是发邮件)跟其进行联系。如果在相关的刊物发表过论文那就再好不过了。
要先问清楚对方是否在下一年有指标;如果说情况不明的话就需要考虑换个导师了。
2-2 报名相关
联系到了导师的话考博的完成度就差不多可以达到2/5甚至更多了(考虑到部分学校联系到导师就可以直接上),但还是有其他的一些报名事情需要注意。
2-2-1 单位相关
应届生的话这个部分可以跳过。
在单位工作有时候会面临这一个问题,像今年某高校招的博士生里面,但凡在党政机关工作的最后都来不了,原因是单位不肯放档案——相当于说之前白费了很多心思。所以如果是往届生的话一定要注意事先了解一下自己单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2-2-2 扶持相关
部分项目比如说定向就业、支持西部开发以及对口培养等等是不占用正常的指标和名额的,如果条件适合并且自身想参加这些项目的话也需要提前了解。
3 初试复习注意事项
3-1 英语
3-1-1 题型
英语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中英互译以及作文;实话说就跟四六级考试没啥区别我觉得。
3-1-2 复习策略
英语的话就是刷题了,博士英语本身的难度不是很大,如果底子还ok的话基本上不用在它上面花费太多时间。考试前两个月每天抽出俩小时做做习题就差不多了。
因为我自己在考博两个月前考托福去了,所以基本上是觉得英语挺容易的。但托福毕竟是老美的考试,跟国内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没有翻译题;所以做的时候感觉比较生疏。不过生疏归生疏也没觉得有啥难……
3-2 专业课
3-2-1 题型
专业课的题型就比较随意了。大体都是问答题,题目数量不定,依据各个研究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有些题目还是选答题。
我考试的时候专业一是两道题,专业二是一道题。写完两门考试之后我觉得自己知识水平(或者说话唠水平)确实比硕士的时候好,因为硕士入学考试十二页纸我写七道题差不多刚好,而博士入学考试的时候一道题我就能写十二页纸……
3-2-2 复习策略
3-2-2-1 老师的意见
如果老师有给出具体的复习范围那就很方便了,就照着老师给的范围复习就好了。如果没有的话参见下一条。
3-2-2-2 自行复习
3-2-2-2-1 专业上的知识点
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博士入学考试不仅考得很广而且考得很细,有些知识点在本科硕士的时候上课根本不会讲到——事实上还有某些科目也是。
所以就专业知识部分只能采取比较笨但是有用的方法,那就是背课本。以某本黄皮法学教材为例:该本教材总共592页,将其制作为思维导图提取其中的逻辑脉络以及知识点花了我7x10hrs的时间,整本书背的话花去了5x10hrs的时间;对其中整理成思维导图后看着篇幅像能出题的部分重点背诵花去了2x10hrs的时间。
3-2-2-2-2 专业上的重大事件
这个比上一个还要尴尬。有时候考试题目会让大家评析最近某一领域某一现象的学界观点,但是这种题目鬼知道它会考哪。
所以同样只能采取笨但是有用的方法:把该领域近10年的重大事件都给捋一遍;如果是基础理论学科的话还要从它的起源开始捋一遍……这件事情的工作量比较大,真的大……复习的时候搜索学科领域内立法背景文件以及说明大概花去了3x10hrs的时间;搜索论文花去了3x10hrs的时间;写文献综述以及整理思维导图花去了10x10hrs的时间。全部背下来花去了7x10hrs的时间。
前前后后一个来月背下来了一本课本以及几百篇论文和几十个立法文件的要点……在此之后的感觉大概就是“高中要是效率这么高只要读一年就够了哪用花那么多时间”。
4 复试的复习
理论上来说经过了联系导师并且通过初试之后复试会比较简单,然而并没有。复试的时候完全是没有给出考试范围的,唯一清楚的就是复试要考英语口语以及专业知识。
4-1 复试的英语
除去国际法的还要考翻译之外其他专业的英语都很简单。就是普通的英语口语自我介绍和对话,完全没有难度,一个正常水平的本科生去考都没问题我觉得。相比较之下托福对着电脑瞎扯几分钟简直是令人发指。
4-2 复试的专业课
这部分真的是看几个面试老师心情了。我复试的时候还是说“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那就问容易一点吧”,接着就问到了某某文件在某某机构中应该待几天为什么要这么多天的问题,当时内心千万匹羊驼奔驰而过;完全没有料到问到这种问题,又偏又细……
对此的唯一建议大概就是“保持镇定并与老师瞎扯”了……或者干脆就说不知道。当时出来之后几个复试的同学聊了一下发现大家被问到的东西都很神奇,基本上都是一脸懵逼。
4-3 复试的研究计划
研究路线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虽然说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就得写一个近万字的研究路线,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跟考试以及以后的研究生涯没有必然联系。要做的事情是尽量让研究计划符合自己要做的研究方向,并且自圆其说。
复试时会问到研究计划的相关内容,不过没啥难度。
1-1 考试科目
考试的科目包括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第一天早上考英语,第一天下午考专业一,第二天早上考专业二。
1-2 考试题量
英语的话,比起四六级考试来说时间大致相当,算是比较充裕的,虽然说题目不算少但是由于难度不大所以没啥问题。专业课的话则是取决于复习情况以及临场发挥如何了,不过因为题目不多所以总的来说时间也是够用的。
1-3 考试时期
初试是在三月中旬左右,复试则是五月上旬到五月中旬期间,中间间隔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了,建议想去玩的话初试之后赶紧去玩。
2.报名注意事项
2-1 联系导师
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要找到愿意带你的老师,每年博士的指标很少,除非是才华横溢到逆天的情况才可以在没有事先联系的情况下报名考博;否则通常都是联系到有导师愿意接收再报名考试。
2-1-1 联系导师的时间
博士考试报名大概在过年的时候,可以说是不让人过个安稳年了;联系导师的时间至少要往前推算上八九个月甚至更长,有个一年半载是很正常的事情。
2-1-2 联系导师的方式
第一要务是想清楚自己想要进行哪个方面的研究,其次才是找老师。在期望上的学校里面寻找方向与自己期望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师,并且通过学校官网给出来的联系方式(通常是发邮件)跟其进行联系。如果在相关的刊物发表过论文那就再好不过了。
要先问清楚对方是否在下一年有指标;如果说情况不明的话就需要考虑换个导师了。
2-2 报名相关
联系到了导师的话考博的完成度就差不多可以达到2/5甚至更多了(考虑到部分学校联系到导师就可以直接上),但还是有其他的一些报名事情需要注意。
2-2-1 单位相关
应届生的话这个部分可以跳过。
在单位工作有时候会面临这一个问题,像今年某高校招的博士生里面,但凡在党政机关工作的最后都来不了,原因是单位不肯放档案——相当于说之前白费了很多心思。所以如果是往届生的话一定要注意事先了解一下自己单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2-2-2 扶持相关
部分项目比如说定向就业、支持西部开发以及对口培养等等是不占用正常的指标和名额的,如果条件适合并且自身想参加这些项目的话也需要提前了解。
3 初试复习注意事项
3-1 英语
3-1-1 题型
英语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中英互译以及作文;实话说就跟四六级考试没啥区别我觉得。
3-1-2 复习策略
英语的话就是刷题了,博士英语本身的难度不是很大,如果底子还ok的话基本上不用在它上面花费太多时间。考试前两个月每天抽出俩小时做做习题就差不多了。
因为我自己在考博两个月前考托福去了,所以基本上是觉得英语挺容易的。但托福毕竟是老美的考试,跟国内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没有翻译题;所以做的时候感觉比较生疏。不过生疏归生疏也没觉得有啥难……
3-2 专业课
3-2-1 题型
专业课的题型就比较随意了。大体都是问答题,题目数量不定,依据各个研究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有些题目还是选答题。
我考试的时候专业一是两道题,专业二是一道题。写完两门考试之后我觉得自己知识水平(或者说话唠水平)确实比硕士的时候好,因为硕士入学考试十二页纸我写七道题差不多刚好,而博士入学考试的时候一道题我就能写十二页纸……
3-2-2 复习策略
3-2-2-1 老师的意见
如果老师有给出具体的复习范围那就很方便了,就照着老师给的范围复习就好了。如果没有的话参见下一条。
3-2-2-2 自行复习
3-2-2-2-1 专业上的知识点
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博士入学考试不仅考得很广而且考得很细,有些知识点在本科硕士的时候上课根本不会讲到——事实上还有某些科目也是。
所以就专业知识部分只能采取比较笨但是有用的方法,那就是背课本。以某本黄皮法学教材为例:该本教材总共592页,将其制作为思维导图提取其中的逻辑脉络以及知识点花了我7x10hrs的时间,整本书背的话花去了5x10hrs的时间;对其中整理成思维导图后看着篇幅像能出题的部分重点背诵花去了2x10hrs的时间。
3-2-2-2-2 专业上的重大事件
这个比上一个还要尴尬。有时候考试题目会让大家评析最近某一领域某一现象的学界观点,但是这种题目鬼知道它会考哪。
所以同样只能采取笨但是有用的方法:把该领域近10年的重大事件都给捋一遍;如果是基础理论学科的话还要从它的起源开始捋一遍……这件事情的工作量比较大,真的大……复习的时候搜索学科领域内立法背景文件以及说明大概花去了3x10hrs的时间;搜索论文花去了3x10hrs的时间;写文献综述以及整理思维导图花去了10x10hrs的时间。全部背下来花去了7x10hrs的时间。
前前后后一个来月背下来了一本课本以及几百篇论文和几十个立法文件的要点……在此之后的感觉大概就是“高中要是效率这么高只要读一年就够了哪用花那么多时间”。
4 复试的复习
理论上来说经过了联系导师并且通过初试之后复试会比较简单,然而并没有。复试的时候完全是没有给出考试范围的,唯一清楚的就是复试要考英语口语以及专业知识。
4-1 复试的英语
除去国际法的还要考翻译之外其他专业的英语都很简单。就是普通的英语口语自我介绍和对话,完全没有难度,一个正常水平的本科生去考都没问题我觉得。相比较之下托福对着电脑瞎扯几分钟简直是令人发指。
4-2 复试的专业课
这部分真的是看几个面试老师心情了。我复试的时候还是说“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那就问容易一点吧”,接着就问到了某某文件在某某机构中应该待几天为什么要这么多天的问题,当时内心千万匹羊驼奔驰而过;完全没有料到问到这种问题,又偏又细……
对此的唯一建议大概就是“保持镇定并与老师瞎扯”了……或者干脆就说不知道。当时出来之后几个复试的同学聊了一下发现大家被问到的东西都很神奇,基本上都是一脸懵逼。
4-3 复试的研究计划
研究路线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虽然说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就得写一个近万字的研究路线,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跟考试以及以后的研究生涯没有必然联系。要做的事情是尽量让研究计划符合自己要做的研究方向,并且自圆其说。
复试时会问到研究计划的相关内容,不过没啥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