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吧吧 关注:5,224贴子:21,867
中华道家修炼,古代有很多名称,如修道、修真、修仙、修身、修为、修养、修丹、修持、修功、内丹、内养、内炼、内修、内功、摄养、寿养、炼养、养修、摄修、丹鼎、炉鼎、炼丹、丹道、仙道、摄生、养生、卫生、仙学、长生学、神仙学。天人之学、金丹大道等等,不—而足。现在—般称为修道、修真、修炼或养生等。
中华道家修炼,究际天人,体合宇宙,是关于人体生命和宇宙环境的学说。它要通过数千年来薪火相传的方式方法,对于人体生命(包括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即性与命)在宇宙大环境中进行自我修为,直至达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的最高境界,我命由我,不属天地。
中华道家修炼,乃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术体系。这门学说稍稍往前再迈一步,就会堕入单纯精神性的神学范畴;微微向后退出一步,又会落入单纯物质性的科学范畴。神学和科学两大阵营,自古以来,各执一端,互不相让,而各有偏弊,难以融通。惟有中华道家修炼之举,讲究性命双修,生道合一,身神合一,天人合一。通过精神与肉体、人身与大道的结合修证,使得人心与宇宙合为一体,人生与大道同归一源。真修实证,脚踏实地,知行并进,理法统摄。既能避免偏执精神与肉体某一端之弊病,又能够包容二者之所长而升华现实人生。因此,中华道家修炼乃是一门独立存在的“生”的学说。它要通过对于今生今世的切实修证,达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的崇高境界。“宇宙有坏,这个不坏。”这也正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独特感力之所在。


IP属地:贵州1楼2017-08-20 15:59回复
    中华道家修炼,提倡修德。修炼特别强调每个人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道德修养。修德是为修炼培养根基,直接决定修炼品位之高低成败。而且提倡道德修养,同时具备匡正人心之社会效力,故为中华道家修炼所—贯重视。
    修道先修德
    中华道家认为,修德是修道的前提。我们的本来天性,原是一片纯洁,下生之后,因为产生种种后天欲望和贪求,逐渐使得本来天性受到蒙蔽和破坏,成为修炼性命的桎梏和障碍。修炼之时,为了达到净化和完善个体生命的目的,就必须逐步清除这些障碍。这就需要做到积功培德,与人为善,常行方便,助人为乐,以培养自己柔弱,谦下、不争、慈善、宽容的中华道家情怀,才能合于大道。须知行得分善事,即多—分光明;行得十分善事,即多十分光明;时时处处行善事,则时时处处皆光明。如此逐渐扫除迷障,使自已的本我天性恢复纯净,阴豁尽去,而神光常存,则无时无处,不在大道之中,合于先天,与道为一,自为修炼之坦途,足可了证今生大事。道谚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中华道家《玄日诵早晚功课经》中诗云:
    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
    净扫迷云无点羽,一轮光满太虚空。
    从修德的角度来说,纵使今生暂且不能够修持到最高境界,也足可使人完善人道,慈光日生,而增福延寿。所以生来而往修道之人,都有一定的德修根基,不可自暴自弃。古人云:“道不远人”明白了修德,大道就在眼前,修炼人人可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因此,中华道家修炼之学,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绝非是—种狭隘的个人了脱。《抱朴子》曰:“欲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若非功德到处,亦不可能修到最高层次。从
    社会角度来说,如果人人都去清修,那么社会谁来建设?家庭如何维系?中华道家这种广义的修德观,就是以修德为重,提倡道德并行,以德合道。所以中华道家修炼,不是一门消极的避世哲学。从立身行世的角度而言,提倡修德,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融洽,和睦、真诚、互助的文明关系,有利于杜会秩序的建立和生存环境的安定,对于杜会道德文明是一种有益的建设。
    中华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诚万物,经云:“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提倡以好生之德,保护大自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环境,仍有可资汲取的现实意义。


    IP属地:贵州2楼2017-08-20 16:03
    回复
      修德与修炼
      这种广义的修德观,概括起来只有—“德”,这是一字真经。这种广义的修德观道家出世与入世并重的鲜明特点。
      对于修炼来说,修德就修心,修性、修念。在丹道之中,修德、修性、修心、修念至关重要。因为德修的深浅,直接关乎心性的变化。《黄帝内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了种种心性之变化与内部气机的感应关系,古时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发;《说岳全传》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典故。于此可见人的心性交化,影响之大,足以关系人的祸福生死,不可忽视。
      俗活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道德修养高深的人,与人为善,乐于奉献,对于内心世界是—大财富,精神上必然充实,心胸自然开阔,内炁平和,毫无芥蒂。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与此相反,假如心地不纯,德行欠佳,甚至心术不正,道德败坏,必使心神经常处于不安定状态,往往妄念起伏,心火炽盛,难得清静,对于修炼是绝大障碍,即使从事功修,亦难以见到效验。
      中华道家修炼认为:“性主七分,命主三分。”“修心入手,修心了手。”在性命双修的丹道体系之中,心性的修养至关重要。假如缺乏一定的德修作为根基,就难以承当修炼大事,甚至炉倾鼎覆,带来生命危险。这方面,过去的修炼者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不可不慎。 总而言之,欲要探求中华道家修炼之秘奥,首先必须明白,修德是其根基。由此入手修炼,注重培养道德根基,才能逐步领会中华道家修炼之真实义谛。


      IP属地:贵州3楼2017-08-20 16:08
      回复
        以上论述在《叹道歌》《悟真篇》开头以论述,起到练己筑基之用,世人常常因放不下权利,美色,利益,从而跳过。这等断章取义岂能成道,可知万丈楼平地起。
        《叹道歌》
        已矣乎,道不明,性命谁能认的清?
        角胜场中争上下,羊肠路里讲声名。
        恩爱牵缠难解脱,机谋识见乃偏精。
        如此俱皆寻死事,能知悔悟是豪英。
        《悟真》
        不求大道出迷途,
        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
        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
        不顾形容暗悴枯。
        试问堆金如岱岳,
        无常买的不来无?


        IP属地:贵州4楼2017-08-20 16:16
        回复
          要得不老,还精补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29 21:37
          收起回复
            蓬莱有仙何人住,
            星河江海无门路。
            秦王汉帝难瞑目,
            方叹蓬莱悬心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1 02:31
            回复
              我在网上拜师学得很多网络工具,我把一些基本的知识都整理成文档,比如有道笔记,小米便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18 23:34
              回复
                书本用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干脆直接拿ipad看书,环保又方便整理修改,字多又清晰,但是做笔记还是自己亲笔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8 23:36
                收起回复
                  谁知道修道从哪里入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1-12 21:43
                  回复
                    德,一字,说起来简单,真正身体力行的做起来好难。而且要发自内心的为无为。心中无欲无求,只是对于怎么具体的做,有些迷茫,困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2-06 11:38
                    收起回复
                      收徒吗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2-25 00:05
                      回复
                        可以建个群 一起讨论啊、


                        14楼2018-06-13 17:06
                        回复
                          师承数千年古道脉修持之法入世传授,寻师访道的朋友可通过https://tieba.baidu.com/p/5696915312中的信息详细了解。


                          IP属地:山东15楼2018-06-17 16:19
                          回复
                            性者,天赋予明性,心者,地授予命曰心,藏于心窍。身者,父母生身,尽孝尽悌,是存理之具,载道之体,应答万事。佛家的心性,道家的精神,都归于阴阳,存乎于气,修正其身,合于中庸之道。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8-07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