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
晋级赛文稿
主题-极点
文-秋天
00
刚经历过台风的海滨小城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天空一碧如洗,蓝的不像话;风吹来时树叶簌簌的声音轻极了,轻轻的卷起了人们的衣角,带着万种柔情拂过人们脸庞。草地里带着丝丝湿潮的味道,窗台前初开的花摇曳生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猫惺忪着睡眼寻找着它的毛线球,妇女们坐在树荫下纳着鞋底叨着家常,是一派恬适和谐的模样。
这样的下午,原本是最适合窝在家里午睡的,从窗户外投射进来的暖融融的阳光总会叫人觉得懒洋洋的,然后变得越发好睡起来。
然而我却收拾好了行李,告别了父母亲人,乘船离开了这座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小城,我的眼眶有些红了。固然有对家、对亲人的不舍,但我终于成了自由翱翔于天际的鸟儿,不再像以往一样只能在熟悉的领空盘旋了。
飞鸟,终究是要离巢的。
理想,就是离乡。
01
读初中的时候,我想大学读国际政治,或者法律。这个念头刚一开始把一些亲戚吓了一跳,随后便对我的想法嗤之以鼻。我没有生气,我能理解,因为我知道,法律和政治的前景有多不好。更何况,有很多亲戚世代生活在小城里,读书读到一半便辍学了,对这些也没有概念,也许他们只当这是个乱七八糟的冷门专业罢了。
有小部分人,听到“法律”和“政治”四个字,突然对我肃然起敬。我想他们一定是以为,碰上了“了不起”的字眼的人都会变得了不起吧。我只是对这个有兴趣而已,更何况,就算我真的怀有一颗想要为国效力的心,也不是学了政治就一定能管理国家了。
再剩下的人,没有对我的想法给予评价。爸爸听了只是沉默,妈妈不懂这些,没有发表意见。好朋友子瞻拍了拍我的肩膀,良久,吐出一句,自己开心最重要。
然而——我攥紧了手里的录取通知书,低头看了看上面印刷的宋体字。
“白虞同学:恭喜您,您已经成功被我校金融学系录取,请于9月3日前来我校报道”——
好不容易离了巢,鸟儿却没敢飞向那片自己所憧憬的天空。
我没了勇气去面对自己最喜欢的政治,长大后的我比以前更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出来以后的工作,实在是不好找。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其实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
于是高二读到一半,我转去了理科班,高中毕业,读了理科的我自然和政法无缘了。
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曾经的自己,站在距现在的自己所处之地极远的地方。我和她,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分别站在地球的两极。明明离我那么远,我却清楚地听见站地球另一端的少女铿锵有力地说:
“我以后考了大学,是一定要读政治的。”
“真遗憾啊——”我叹口气,蹭了蹭手腕上的红绳,迈步走进学校。
和理想一并被我丢弃的,还有年少时的承诺。
于是我时常会在我们学校政法系学生上课的时候去他们教室看看,在门口兜兜转转。我不知道在木已成舟之后,这样做还有什么用。也许只是去见识一下,站在另一个极点的小女孩儿曾经最喜爱的事物。也许只是一种对过往的缅怀,以及对小女孩过去放在心尖上的人儿的一种怀恋。
他现在在哪儿呢——初中毕业以后就没了音讯了。也许他遵守了我们的约定,考取了政法大学。罢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日子总要接着过的。
02
去学校报道,搬进租好的公寓,购置生活品,和同学们打交道,来到这座城市之后的一切都挺顺利。只是初次离家的兴奋很快被消磨殆尽,重新过上了和在小城时一样古井无波的日子,没有找着什么新鲜的事情,也没有人往这平静的湖中扔一粒石子。
秋意渐浓了,这座北方城市的寒意也愈加浓了。
只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在梦里看见,我和那女孩儿分别站在地球的两个极点,过着不同的生活。她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而我成了臣服于现实安排的普通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此,踏出最重要的一步,之后的日子便截然不同了。
就像选择飞向不同地方的两只鸟儿。所到之处,所见风景,都是不一样的。
04
大一结束,我拎着行李终于回到曾经最想离开的家乡。没有目标地孤独地在大城市翱翔了半年,竟也有些疲倦了。家乡本应该最熟悉的小径也变得有点陌生起来,是我太久没走了?
时光总是在不着痕迹地改变着一切。
刚经历过台风的海滨小城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天空一碧如洗,蓝的不像话;风吹来时树叶簌簌的声音轻极了,轻轻的卷起了人们的衣角,带着万种柔情拂过人们脸庞。草地里带着丝丝湿潮的味道,窗台前初开的花摇曳生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猫惺忪着睡眼寻找着它的毛线球,妇女们坐在树荫下纳着鞋底叨着家常,是一派恬适和谐的模样。
这样的下午,原本是最适合窝在家里午睡的,从窗户外投射进来的暖融融的阳光总会叫人觉得懒洋洋的,然后变得越发好睡起来。
临海的小城,阳光和时间都过得特别缓慢。
晋级赛文稿
主题-极点
文-秋天
00
刚经历过台风的海滨小城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天空一碧如洗,蓝的不像话;风吹来时树叶簌簌的声音轻极了,轻轻的卷起了人们的衣角,带着万种柔情拂过人们脸庞。草地里带着丝丝湿潮的味道,窗台前初开的花摇曳生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猫惺忪着睡眼寻找着它的毛线球,妇女们坐在树荫下纳着鞋底叨着家常,是一派恬适和谐的模样。
这样的下午,原本是最适合窝在家里午睡的,从窗户外投射进来的暖融融的阳光总会叫人觉得懒洋洋的,然后变得越发好睡起来。
然而我却收拾好了行李,告别了父母亲人,乘船离开了这座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小城,我的眼眶有些红了。固然有对家、对亲人的不舍,但我终于成了自由翱翔于天际的鸟儿,不再像以往一样只能在熟悉的领空盘旋了。
飞鸟,终究是要离巢的。
理想,就是离乡。
01
读初中的时候,我想大学读国际政治,或者法律。这个念头刚一开始把一些亲戚吓了一跳,随后便对我的想法嗤之以鼻。我没有生气,我能理解,因为我知道,法律和政治的前景有多不好。更何况,有很多亲戚世代生活在小城里,读书读到一半便辍学了,对这些也没有概念,也许他们只当这是个乱七八糟的冷门专业罢了。
有小部分人,听到“法律”和“政治”四个字,突然对我肃然起敬。我想他们一定是以为,碰上了“了不起”的字眼的人都会变得了不起吧。我只是对这个有兴趣而已,更何况,就算我真的怀有一颗想要为国效力的心,也不是学了政治就一定能管理国家了。
再剩下的人,没有对我的想法给予评价。爸爸听了只是沉默,妈妈不懂这些,没有发表意见。好朋友子瞻拍了拍我的肩膀,良久,吐出一句,自己开心最重要。
然而——我攥紧了手里的录取通知书,低头看了看上面印刷的宋体字。
“白虞同学:恭喜您,您已经成功被我校金融学系录取,请于9月3日前来我校报道”——
好不容易离了巢,鸟儿却没敢飞向那片自己所憧憬的天空。
我没了勇气去面对自己最喜欢的政治,长大后的我比以前更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出来以后的工作,实在是不好找。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其实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
于是高二读到一半,我转去了理科班,高中毕业,读了理科的我自然和政法无缘了。
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曾经的自己,站在距现在的自己所处之地极远的地方。我和她,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分别站在地球的两极。明明离我那么远,我却清楚地听见站地球另一端的少女铿锵有力地说:
“我以后考了大学,是一定要读政治的。”
“真遗憾啊——”我叹口气,蹭了蹭手腕上的红绳,迈步走进学校。
和理想一并被我丢弃的,还有年少时的承诺。
于是我时常会在我们学校政法系学生上课的时候去他们教室看看,在门口兜兜转转。我不知道在木已成舟之后,这样做还有什么用。也许只是去见识一下,站在另一个极点的小女孩儿曾经最喜爱的事物。也许只是一种对过往的缅怀,以及对小女孩过去放在心尖上的人儿的一种怀恋。
他现在在哪儿呢——初中毕业以后就没了音讯了。也许他遵守了我们的约定,考取了政法大学。罢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日子总要接着过的。
02
去学校报道,搬进租好的公寓,购置生活品,和同学们打交道,来到这座城市之后的一切都挺顺利。只是初次离家的兴奋很快被消磨殆尽,重新过上了和在小城时一样古井无波的日子,没有找着什么新鲜的事情,也没有人往这平静的湖中扔一粒石子。
秋意渐浓了,这座北方城市的寒意也愈加浓了。
只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在梦里看见,我和那女孩儿分别站在地球的两个极点,过着不同的生活。她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而我成了臣服于现实安排的普通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此,踏出最重要的一步,之后的日子便截然不同了。
就像选择飞向不同地方的两只鸟儿。所到之处,所见风景,都是不一样的。
04
大一结束,我拎着行李终于回到曾经最想离开的家乡。没有目标地孤独地在大城市翱翔了半年,竟也有些疲倦了。家乡本应该最熟悉的小径也变得有点陌生起来,是我太久没走了?
时光总是在不着痕迹地改变着一切。
刚经历过台风的海滨小城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天空一碧如洗,蓝的不像话;风吹来时树叶簌簌的声音轻极了,轻轻的卷起了人们的衣角,带着万种柔情拂过人们脸庞。草地里带着丝丝湿潮的味道,窗台前初开的花摇曳生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猫惺忪着睡眼寻找着它的毛线球,妇女们坐在树荫下纳着鞋底叨着家常,是一派恬适和谐的模样。
这样的下午,原本是最适合窝在家里午睡的,从窗户外投射进来的暖融融的阳光总会叫人觉得懒洋洋的,然后变得越发好睡起来。
临海的小城,阳光和时间都过得特别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