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安置吧 关注:286贴子:860
  • 0回复贴,共1

你必须得修炼的招式与内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排长踏入军营,必然会有些许不适应。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些部队里应该学会的招式。
这些招式,也可以被认为是行业规矩,它保证各位有资格进入这个领域,按照这个领域的方式运行,至少可以平平安安。
今天与各位分享的是招式,愿各位新人好好体会,这是保证咱们进入部队的基础。
在部队有一句俗话叫做“露脸不露屁股”,其实就是告诫我们每一个人——面上的东西你得先做好,你首先得“金玉其外”,而后再谈用自己的“内功”去把握机会,获得长远的发展!
这个“金玉其外”,便是你在部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一招半式”。
在部队有一句老话,叫作:“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
在部队,无论是新兵下连,还是新排长任职,初到一个连队、一个排,一定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新人”。
一个人到连队摊开的床铺、叠的被子、铺的床单,出门之后所走的队列,连队的“老人”会据此在心中打一个分,这也类似于社会上所说的“第一印象”。
无论在战士还是在领导的眼里,一个言谈举止精干利索、自然大方的新排长,远远比一个唯唯诺诺、疲沓散漫的愣头青要受欢迎得多。
前者即使开始没被注意,但长期保持总有领导会青睐。而后者,则很有可能在一开始就被领导打上“形象气质不行,不值得培养”的标签,而且日后很难撕掉。
因此,想在部队立足,第一招就是“好好走路,叠好被子”。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
这个“武”字,绝不仅限于我们日常中所理解的“武术”或者格斗之类的对抗性的技术。在部队,“习武”二字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
首先,基础体能至少得合格。现在部队对干部的要求愈发严格,体能考核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因此基础体能也是一名军官在部队谋求发展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干部提拔使用甚至有被“一票否决”的影响,不得不高度重视。
技能也是一样,或许干部在体能上比起那些年轻的战士,很难拔得头筹,但是在技能上完全有机会令战士心服口服、刮目相看。
相比较战士而言,干部的理论功底更加扎实、对装备的原理掌握的更为透彻,倘若能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按照部队的节奏扎实地训练两年,那么技能上突飞猛进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且,无论未来是走上政工岗位还是走上军事岗位,一个优秀的军事技能水平,是你成长进步,成为一名合格指挥员的基础条件。
队列内务是门面,技能体能是基础,那么做人则是艺术。
身处军营,人员成分复杂,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初入军营的新排长,因此,就必须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这个“形形色色”可谓内涵丰富。既有极度单纯的、涉世未深的“小孩”,也有修炼成精、套路极深的老士官;既有努力拼搏的奋进者,也有混沌度日的平庸者……学会与各类人员相处、共事,在各种人脉缝隙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姿势”,是军队这个特殊群体对每一个人的要求。
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以诚心待人肯定不会有错。在“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训诫之下,虽然自己不去套路别人,但也得防止别人套路自己。
这一招单独要求修炼,足见此招的重要性。
这里需要强调几点原因:
一是因为每一个上级,特别是营连这两级,看上去不能决定排长多少东西,但是有一句话叫,“不能帮你忙,但可以坏你事”。
而且有时候,会坏你坏得很彻底,诸如6年、8年排长,还有35岁的副指导员、副连长,确实有时是体制问题所导致,但更多的时候可能还是拜自己的执拗脾气所致。
二是因为,每一个上级之所以是上级,那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连长指导员不如自己,对他们的一些决策判断和工作方法很不满意,因而心里很是瞧不起。
可是,行为心生,许多时候心里的不认同和瞧不起会带来具体工作中的不服从、不买账,如果长期表露在外,于个人而言,很多时候无异于在给自己缝制“小鞋”。
厚黑,厚黑,厚字在前,也是在教导各位脸皮得厚一点。
现在很多人,特别是新人,不是脸皮薄的问题,是太过于要面子,觉得去争去抢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要所谓的“尊严、个性”,许多时候违背自己的初衷。其实,初入军营,不用顾及脸皮,该厚就厚,毕竟你不干自然有别人来干,抓住每一个点滴去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为后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但关于厚黑学,还得多说一句,就是只能用前一半的“厚”,而不能用后面那个“黑”,一方面是道德问题,另一方面,“黑”是一把双刃剑,几乎所有用的人最后都把自己给伤了。
招式的分享到此为止,下一期,要给各位分享的则是内功的修炼!
-END-


1楼2017-08-23 14: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