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公布答案吧:这是我前天去河北卢龙县(传说中的商周孤竹古国所在地)遇到的金代石雕,官方名称:大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幢。本为辽代所建,后毁于雷击。金大定年间重建,从飞天和经幢下部人物的形态、发饰和服饰风格及兽之形制可以断代。但此经幢又绝非单纯金代之物。大家细看基座白色雕龙柱中龙的风格可知,此诸多顶柱实为明代后添之物,另可参看经幢第三重交界处却与其他地方不同(为塔状飞檐结构),这使得经幢整体风格发生变化,似幢非幢,似塔非塔。另从各部材料的颜色和风华痕迹可以进一步印证上述结论。

那么为什么明代要重修、加固金代的建筑呢?除了延承宗教统治需要外,也有本身的地理条件和信仰等方面的原因。据当地老年人讲,此经幢为镇海眼而立,文革时期险被推倒,经老人劝说,幸免于难。

此去卢龙,心得颇丰。研究玉器不能止于玉器,必须放大到具体时代中去综合看待文化的关联。缺乏广度的深度是很容易走向盲目自信的。与吧友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