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弧菌所导致疾病包括红腿病、烂眼病、烂鳃病、荧光病及幼体菌血症等。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已知的细菌性虾病病原菌中,除少量气单胞菌或假单胞菌外,多为弧菌。少量弧菌的存在并不一定发病,当养殖环境恶化,对虾体内抗病能力下降时,弧菌就会大量繁殖蔓延,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和继发感染。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虾感染到一定的量或对虾体质差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易发病,弧菌数量多,发病机率高。感染了弧菌的对虾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死亡率高、死亡快、生长慢、免疫功能低下。
对虾养殖过程中,随水温升高、投饵量不断增加,相应的残饵以及生物代谢物的积累也不断加大,使虾池底质环境恶化,成为弧菌的天然培养基,有利于弧菌的大量增殖。
在养殖过程中始终把水体弧菌的数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就能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定期监测虾塘中细菌数量的变化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对预防虾病暴发及生态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