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吧 关注:8,273贴子:96,138

【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9-26 12:52回复
    童靴们,话说又一部毁灭三观的剧上映了,这回我们的祖龙终于躲过了被黑的命运,但素,被直接塑造成了情圣(°_°),好吧,虽然热巴和张彬彬我都很喜欢。。。。。所以今天的议题,究竟在历史当中,祖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论点+论据,进行论证吧,大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9-26 13:00
    回复
      借楼笑一笑,把秦皇弄成少女偶像剧男主也是笑死,明明是那么暴虐的人 下一步是不是打算改编汉武这个宇宙级渣男为纯爱男主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26 13:09
      收起回复
        始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问题很简单,同时也很复杂。
        给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拟定一个贴切的谥号,不是一件难事——何况嬴政一早就决定好后人对他的称呼。难的是给他这个人下定义,因为人性太复杂了,一个人是多面体,在不同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
        秦始皇帝是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
        首先,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且十分明显——聪明权变的人。
        其次,他是一个自视甚高,不与众生平等的人。
        最后,他还是一个贪得无厌,刻薄寡恩的人。
        他一生的作为足以担起千古一帝的名号,他的性情锻造了他伟大的前期与自欺欺人的末期。他既是秦这个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同时也是这个诸生合一的国度的毁灭者。
        伟大与可悲,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生而为嬴政,就注定这样的道路,无可改变。
        其实这才是最令人扼腕的,毁灭他和秦朝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在始皇帝的一生中,我们很难看到运气或是天赐恩泽,有的是无穷的谋划以及缜密的逻辑因果——
        他生而为嬴政,就注定了这条道路。
        关于始皇帝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不作详考,没有任何意义,当影响已造成时,真正的结果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关于始皇帝的童年,有一段比较血腥的记载,也正是通过这段史料,让我们知道,他幼年在赵度过的童年,至少在他本人的印象里不是那么愉快的:
        【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嬴政个性上的第一个特点——情感激烈,容易走极端。
        他很冷血,几近狞酷暴戾,但这样的人,有时并非无情,反而是感情太浓烈了。当他受到伤害时,才会变本加厉的反弹回去,用尽一切手段去报复伤害过他的人。
        而你会发现,在始皇早期,这些背叛他的,无一例外,都是身边最亲的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9-26 22:31
        收起回复
          在这里,我先插一嘴秦国历史,以供大家科普。
          秦,在建国之初,实际上是一个悲催到不能再悲催的国家——
          秦的祖先究竟是西戎还是黄帝子嗣,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但近年来随着文物不断出土,普遍还是采用“东来”一说。即其先祖是当时为了替周王朝抵御西戎入侵,被强制迁到了甘肃陕西一带的土地。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局面。
          由于秦周血缘相差较远,并且其先祖恶来是商纣余孽,因此,秦人被周人当作护卫自己的盾,被迫搬迁到与西戎比邻而居的大地上。他们活着的惟一价值就是,帮周人抵御西戎。
          周是一个奉行血缘的国家,所有人一生下来,地位就已经因由各自血缘而确定下来——周之子孙永远是最高统治阶层,然后顺着血缘到亲疏远近依次往下。
          这血缘制的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由标记血缘而形成到姓与氏。
          简单来说,姓标记血缘,而氏族区分同姓。
          以方为例(不好意思,各位,自己的姓氏举起来顺手一点)
          方姓出于炎帝,炎帝以姜为姓,也就是说炎帝对子孙们都是姓姜哒~~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同姓的子孙会慢慢分家,去往不同的地方,有的建立了功业,因此又产生了氏——
          氏就是这些姓姜的孩子们用来区分自己与同姓的方法。虽然我们血缘相同,但是毕竟人是在不断繁衍,不断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家族,这一个个家族就被打上氏的标志,用以区分。
          不过,要注意的是,家族中的女儿是不能够继承氏这个名号的,她去世后,仍会被冠以本来的姓,男儿继氏,女儿冠姓。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9-26 23:13
          收起回复
            马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27 08:13
            回复
              狮子果然不同凡响,连吐槽电视剧都能这么专业。。。咕咚一下想起之前与人讨论“统一度量衡”这个伟大的举动。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9-28 11:23
              收起回复
                先列个表
                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战争的顺序: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与秦武遂(在今山西南部)地方二百里。
                  前280年楚与秦汉北(今湖北西北部)及上庸(今湖北西部)。
                  前275年魏与秦温(在今河南温县一带)。
                  前273年魏与秦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
                  〔提示〕从上表可以看出,秦在统一中国的前六七十年间,其军事势力已扩展到中原地带。
                  ②秦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③战国末期六国抗秦大事记:
                  前269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47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秦攻赤丽、宜安,被李牧击退。
                  前232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前227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由此可见“六国论”中“六国互丧”、“(齐)终继五国迁灭”、“燕虽小国而后亡”等语,都是以上述史实为依据的。


                10楼2017-09-30 13:13
                回复
                  徵敛无度,赋税奇重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 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 能忍受。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 箝制思想,焚书坑儒
                    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禁书令,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综合点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评论的:“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但秦仅二世而亡,其中的历史教训足以警世后人,引以为鉴。


                  11楼2017-09-30 13:14
                  回复
                    1.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或理解的尺度: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主要尺度有: (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具体分析:自觉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不能简单、全盘的肯定或否定,还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避免出现以偏盖全。例如拿破仑、孔子等 (2)以“事迹分类”、“时间分期”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后,再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12楼2017-09-30 13:17
                    回复
                      应该说,作为诸侯国的秦国,已具备了傲视天下的软硬实力。
                      作为灭六国,始建统一王朝的秦国。强大的虎狼之师横扫天下,加之秦国执行了高明的外交政策,这两条始终是秦国强大符号的主旋律。


                      14楼2017-09-30 13:19
                      回复
                        秦朝花样作死大赛
                        秦朝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关于日常生活的规定细致到丧心病狂,稍有出格,等待你的就是各种处罚。身为穿越者,你如果不事先对此有详细了解,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许随意享受。爱好享受的穿越者快回21世纪吧,商鞅认为,禁止骄奢淫逸能保证民众“气不淫,行作不顾”,有着蓬勃朝气,因此秦朝禁止一般民众随便听音乐、喝酒吃肉、穿华丽衣着等,就连穿丝织的鞋上街都不可以。
                        不能乱倒垃圾。传言秦朝有“弃灰于道者黥”的规定,为了市容的整洁,如果你在街道上乱倒灰烬,脸上就要被刺字。不过据考证,这项规定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
                        偷一钱就要劳动改造。“不拿一针一线”真不是说着玩的,哪怕你偷摘了价值不过一钱的桑叶,都要被罚服徭役30天。
                        举报不实要“反坐”。正如现代社会不能随便拨打报警电话一样,你举报别人杀人,事实上对方没有,那么官府就按杀人罪应受的处罚来对付你,这是为了防止诬告成风、冤枉好人。
                        不受理匿名信。你看你的邻居不顺眼,想靠着告密整倒他,这是不可能的,官府任何人收到匿名信,都不许拆开看,而是要第一时间把它一烧了之;如果你投匿名信时刚好被抓,不管内容是否属实,都要受罚,这也是为了防止诬告。


                        15楼2017-09-30 13:20
                        回复
                          打架要被判刑。你和别人打架,拔光了他的胡须和眉毛(天知道你怎么这么恶趣味),或者拔剑砍断对方发髻,都要被罚去当劳改犯“城旦”;或者你苏亚雷斯附体,咬断了对方的鼻子或耳朵,就要被罚耏刑——刮掉胡子;如果杀死对方就更严重了,这叫“斗杀人”,肯定是要偿命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10988509_1.html/ ]
                          不许指桑骂槐。一般人印象里,秦朝不能批评“体制”,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官府对言论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以古非今”之上,也就是禁止以吹捧古代的形式来影射朝政。这一规定是由“焚书”事件引起的,当时一批被秦始皇请到咸阳当智囊团的儒家学者鼓吹分封制,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们与六国复辟贵族有联系,于是秦始皇下达了这一禁令。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只是一种威慑性政策,并没有实际执行,至少史书中还没有发现因此而被处决的案例。
                          不许歌功颂德。真的,秦朝政府不仅不许批评,连表扬都不许。商鞅变法时,很多民众一开始怨声载道,体会到变法好处后又开始赞扬新法,结果商鞅把他们全都流放了;秦昭王有一次生病,有民众杀牛为他祈祷,也反过来受到处罚。有学者认为,秦朝政府这样做,是因为担心民众的歌功颂德会促使官吏们热衷做秀,不踏实做事。临潼出土的铁质农具
                          务农,三无穿越者最优选
                          作为一个无常识、无技能、无节操的“三无”穿越人员,你在秦朝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找个正当职业。
                          走游说君王的路子不大现实。《商君书》认为,如果那些舌辩之士(辩知者)、游说跑官(游宦者)、传播私学的学者(文学私名)发达显贵了,那叫“淫道”,就像用喵星人当诱饵来抓老鼠一样危险;尽管徐福、卢生等学(wu)术(liang)大(pian)师(zi)也给你树立了榜样,不过你也一样听说过焚书坑儒对吧?
                          靠谱的选择还是务农。秦朝极为重视农业,哪怕你两手空空地移民到这里,官府也会无偿为你分配田地和盖房的宅基地,这叫授田制;一同分配给你的还包括耕牛、铁制农具和作为种子的粮食。不会种田没关系,照着《田律》学就可以,还有田典等吏员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虎狼秦军需要你
                          身为男人,又穿越到秦朝,怎么能不从军,战场上一显身手?带着这样的想法,你成了虎狼秦军中的一员。
                          秦军编制以“什伍制”为基础: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屯”……各设伍长、什长、屯长等,直至一万人组成一个基本战斗单元,由一将统领。连坐制自然更被贯彻到了军中,你们每个人都要签保证书:如果伍内有一个人触犯禁令,其他四人必须揭发,否则全体都要受罚。
                          你在军中认识了两位同袍,他们是兄弟,哥哥叫黑夫,弟弟叫惊,两人都在因没有夏天的衣服发愁,于是各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希望母亲把夏天穿的衣服寄来,越快越好;如果家乡的布贵的话,就多寄些钱,他自己买布做夏衣。这两封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家信或许表明,秦军的军服是自己筹备的。


                          16楼2017-09-30 13:20
                          回复
                            在经历了严酷训练之后,你终于真正走上战场。你也许习惯了电视上常见的那种战争场面:武将骑着马、挥舞着兵器单挑,士兵们杂乱无章地蜂拥前冲,千万不要试图效法,否则等待你的必定是第一时间就慷慨捐躯。
                            古代战争其实更像是大规模的团体操:将军们并不亲自上阵,而是站在高处以便看清战局,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不同声响和频率的金鼓发出号令。你们则事先在训练中熟记这些信号,到时候根据指令排列成不同的战斗队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战斗胜利了,你和同袍们将斩获的敌军人头血淋淋地排列在空地上,军吏们捏着鼻子赶着苍蝇逐一进行鉴定,这道程序叫“暴首”或者“验首”:“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评比结束后你换回了“公士”的爵位。
                            商鞅变法时推出了军功爵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军衔制,它分为从“公士”到“彻侯”的二十级,级别越高,地位和待遇就越高,有爵位的人有更多机会当官、为吏;一旦犯法,爵位还可以用来赎罪和减刑,就连不同爵位的伙食都不一样;即使你战死沙场,爵位以及与爵位挂钩的各种待遇,也可以由家人继承。


                            17楼2017-09-30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