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的儿女》
一开始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确实被名字吸引到了,心里想古今往来都是写大房的居多,谁会写妾的孩子呢?
打开书粗略一翻,匆匆的翻了几页觉得这本书挺符合我的胃口,有点跨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与《喜福会》给人的感受不一样。
作者作为第三代加拿大华裔,讲述了自己外婆也就是陈山小妾及其儿女的故事。
20世纪初期,一名叫梅英的中国女孩无奈被卖去旧金山给陈山当小妾。而陈山付不起梅英过来的路费手续费,又和餐馆老板商量好等梅英过来后以梅英的工资抵债。。债务还清后梅英还把所有工资上交给丈夫寄回中国给大房,盖房子啥的。真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觉得不可思议极了,但在当时,这种情况也是迫不得已理所当然的。
梅英了不起的是靠自己的劳动在金山活了下来,即使丈夫回国好几年也照样活得比较肆意,还把自己的小女儿执意生在了金山(虽然当时误以为是个儿子,坐轮船时已经快要临盆)。虽然她不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见过了大海的人怎么会甘心与江河作伴。
个人比较欣赏的一点是梅英后来谈了男朋友也没有要男朋友养她之类的能力,这点看来比当代大多数女性强多了,但也因此确实比较吃亏,活得有点累。
一开始确实工作很苦很累,看到梅英的小女儿也就是作者目前因为华人歧视辍学去当护工的时候真正感觉到了当时对华人歧视的糟糕氛围,这种现象当今仍然存在只不过那么严重而已。平等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积累阶级跃迁亦是如此。从梅英到郑霭龄,她们的工作经历了从餐馆服务工到医院护工再到政府高级顾问的变化。别人花了好几代人的努力菜完成的阶级跃迁凭什么你寒窗苦读十年就要求和人家平起平坐?何况你在寒窗苦读的时候别人也在苦读只不过是豪窗而已。发展还是要慢慢来,不能贪心不足蛇吞象,读了十几年书就什么都想要,先问问自己读的书够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