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郑区新起点的发展建言#
2017年9月28日身为千年古县的南郑终于蝶变为南郑新区,成为汉中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身处异乡的南郑南郑人还是感觉真是可喜可贺!南郑终于迎来的新的起点和机遇,但是仍然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在此,身为心系家乡的游子总结这几年的建议,再提出以下几点建言:
1、 区域定位方面和旅游方面的规划建言
1)按照汉中市2010~2020城市总体规划,南郑纳入汉中中心城区版块只有大河坎和梁山片区,而汉山片区只是作为组团(和柳林及褒河组团一个级别,而这两个只是一个镇)成为汉中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其实这个规划定位和现在南郑区的身份地位完全不符,南郑区政府驻地汉山街道,而且南郑区以北阳春片区以西片协税、高台、新集片区还有大片平原地区还处于乡村待开发状态,而且南郑城区(汉山片区)城市建设面积太小和周围的县城比都还相差甚远,本人觉得南郑应积极争取,在本轮城市规划定位上要把南郑更多的区域纳入中心城区,尤其是汉山片区必须纳入中心城区,南郑区近期规划除了推动汉山、大河坎、梁山片区城市一体化,还应兼顾经南郑的西片区尤其是平原地区(协税、高台、新集)、北片区(阳春)的发展,才能让城区做大做强;目前南郑区应积极从市政府或者外界的招商引资方面争取更多的学校、企业、投资等落户汉山片区附近带动其城市化建设,比如:着手规划按工业布局北部阳春片区,增加附近居民收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城,带动汉山片区经济,居住、商贸产业,尽早规划一河两岸景观布局;对梁山的龙岗文化和旧石器遗址应该发展旅游和农业为主,注重保护;
2)南郑的工业版块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由于南郑这这些年一直主打的旅游这个王牌,旅游方面在本届政府主导的带领下还是有取得不错的成绩,新建了大汉山景区1期、黎坪公园也成为了4A景区,龙头山景区也在加紧建设中等等。虽然境内景点不少,但是还需做大做优,就拿南湖来说把,前几天我旅途遇见一位西安的游客,她说:“去汉中旅游就觉得南湖景色不错,还是什么诸葛古镇没意思等等”,最后当天去当天就回去了。我听着又有些欣慰有有些失落,南湖素有陕西第一胡之美誉,前些前更是汉中对外旅游的一张名片,风景也算得上秀色可餐;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景区内道路设施陈旧、景观大门及宾馆服务设施跟不上时代、停车位少、交通不方面,去的游客基本都是自驾游为主、并且景区内景点太少进去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逛完,留不住游客,二次消费等缺点,望政府多吸纳一些优秀类似的旅游景点的经验,开发一个景点,在规定的年限内倒排工期,采取问责制度、把各项事宜做到位,景点在于精而不在多,希望以后汉中对外的旅游名片还是我们南郑区的景点。
2、关于南郑区城市基础建设方面
不管是从汉台区还是从汉山片区的城市主要街道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出行需求,道路宽度、停车场越来越是城市病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提前做好规划设计:
1)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希望按照:快速路、主干道应按照双向8车道或6车道设置(四幅路或三幅路),次干道和支路按照双向6车道或4车道设置(可设为三幅路或单幅路),做好每条道路的绿化、美化;
2)每个新建区域的小区或者商场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或者一些地方规划设置综合停车场;
3)南郑区尤其是政府驻地汉山街道至今没有一条步行街区、客运站、电影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体中心等满足居住城区人民业余生活的场所,这些一般都是一个县区的标配场所。希望早日提上规划建设日程;各个区域建设时配套的幼儿园、中小学力争配套建设。
4)地下管廊的建设,每到雨季城市内涝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在后续的城市管网和道路建设中,希望有关部门把该项内容放在重点来建设,减少避免城市内涝和其他管网的二次施工,造福子孙后代;
5)城市建设方面,城市的各个建筑严格按照规划来建设,建筑间距、立面、外形、高度合理规划,符合城市区域建设要求,注重城市绿地的建设合理使用,保证“5步一广场,10步一绿地”打造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可以参考苏州园区模式。
3、关于南郑区城市交通及建设方面
1)铁路方面:目前汉中平川县区中只有南郑未通火车,但是南郑的新集设有一个目前未办理客运的车站,而且未来兰州至汉中的高铁预计2019年开始建设,还有至四川至南充的铁路都可能经过南郑,南郑现在既然成为已撤县设区,希望抓住机会争取在南设站,为南郑人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出行选择;
2)公交方面:希望有关部门积极推推汉南公交一体化,办理市民公交一卡通;居住在南郑的市民,去汉中市区不外乎去购物、逛街、坐火车或者高速等等,但是目前汉中通往汉中中心区的公交线路共计3趟:分别是103路、501路、501路;本人建议为更方便于居住县城或者选择从县城从发的人们出行,建议对其进行优化:
(1)对于103路公交线路中,从3201医院至火车站这段线路建议,直接从3201医院走天汉大道经万邦时代广场、中心广场、汉中汽车站,然后终点抵达火车站汉中综合枢纽站;这样的线路改变的好处:1)居住县城的人们乘坐103路会更快捷的抵达火车站(以后高铁通车后,坐的人会更多),2)公交103路走大汉大道途径汉中CBD万邦、中心广场等购物中心,方便居住县城的人们去市中心购物、逛街;
(2)对于502路公交线路,建议502路公交汉台方向的终点延伸至火车站,方便居住梁山片区和县城居民出行火车站更多的出行选择;
(3)对于501路公交线路,建议501路公交汉台方向的终点延伸至汉中高客站,方便居住县城居民出行高客站出行;(本人2015年给有关部门反映,至今没有解决)
(4)对于503公交车起点可以延伸至汉山广场,方便居民去汉山广场游玩。
3)公交、轨道交通建设方面
1、开通周家坪至青树的公交,目前周家坪至青树的一级公路已通车,沿途经过南湖、青树古镇等,远期可开至红寺湖或者陕川革命纪念馆;
2、开通周家坪至新集的公交,沿途经过协税、高台等地
这样既方便当地几万居民出行,又可以让更多的外来游客穷游南郑,感受南郑交通的便捷,又能使更多的人口聚集城区,带动当地经济。
3、 在周家坪建设南郑客运站(公交枢纽),方便居民换乘。
4、 可以把汉山片区通往汉中中心城区或者火车站开通建设BRT公交,拉近两区距离,更快捷的到达市中心区;
5、 争取建设汉山片区经中心城区去往机场的轨道交通,方便南郑居民去往机场的便利。
希望新的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共同努力把南郑建设成为高端的宜居家园!欢迎大家补充为家乡建言献策,希望有关部门积极采纳!
2017年9月28日身为千年古县的南郑终于蝶变为南郑新区,成为汉中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身处异乡的南郑南郑人还是感觉真是可喜可贺!南郑终于迎来的新的起点和机遇,但是仍然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在此,身为心系家乡的游子总结这几年的建议,再提出以下几点建言:
1、 区域定位方面和旅游方面的规划建言
1)按照汉中市2010~2020城市总体规划,南郑纳入汉中中心城区版块只有大河坎和梁山片区,而汉山片区只是作为组团(和柳林及褒河组团一个级别,而这两个只是一个镇)成为汉中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其实这个规划定位和现在南郑区的身份地位完全不符,南郑区政府驻地汉山街道,而且南郑区以北阳春片区以西片协税、高台、新集片区还有大片平原地区还处于乡村待开发状态,而且南郑城区(汉山片区)城市建设面积太小和周围的县城比都还相差甚远,本人觉得南郑应积极争取,在本轮城市规划定位上要把南郑更多的区域纳入中心城区,尤其是汉山片区必须纳入中心城区,南郑区近期规划除了推动汉山、大河坎、梁山片区城市一体化,还应兼顾经南郑的西片区尤其是平原地区(协税、高台、新集)、北片区(阳春)的发展,才能让城区做大做强;目前南郑区应积极从市政府或者外界的招商引资方面争取更多的学校、企业、投资等落户汉山片区附近带动其城市化建设,比如:着手规划按工业布局北部阳春片区,增加附近居民收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城,带动汉山片区经济,居住、商贸产业,尽早规划一河两岸景观布局;对梁山的龙岗文化和旧石器遗址应该发展旅游和农业为主,注重保护;
2)南郑的工业版块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由于南郑这这些年一直主打的旅游这个王牌,旅游方面在本届政府主导的带领下还是有取得不错的成绩,新建了大汉山景区1期、黎坪公园也成为了4A景区,龙头山景区也在加紧建设中等等。虽然境内景点不少,但是还需做大做优,就拿南湖来说把,前几天我旅途遇见一位西安的游客,她说:“去汉中旅游就觉得南湖景色不错,还是什么诸葛古镇没意思等等”,最后当天去当天就回去了。我听着又有些欣慰有有些失落,南湖素有陕西第一胡之美誉,前些前更是汉中对外旅游的一张名片,风景也算得上秀色可餐;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景区内道路设施陈旧、景观大门及宾馆服务设施跟不上时代、停车位少、交通不方面,去的游客基本都是自驾游为主、并且景区内景点太少进去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逛完,留不住游客,二次消费等缺点,望政府多吸纳一些优秀类似的旅游景点的经验,开发一个景点,在规定的年限内倒排工期,采取问责制度、把各项事宜做到位,景点在于精而不在多,希望以后汉中对外的旅游名片还是我们南郑区的景点。
2、关于南郑区城市基础建设方面
不管是从汉台区还是从汉山片区的城市主要街道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出行需求,道路宽度、停车场越来越是城市病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提前做好规划设计:
1)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希望按照:快速路、主干道应按照双向8车道或6车道设置(四幅路或三幅路),次干道和支路按照双向6车道或4车道设置(可设为三幅路或单幅路),做好每条道路的绿化、美化;
2)每个新建区域的小区或者商场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或者一些地方规划设置综合停车场;
3)南郑区尤其是政府驻地汉山街道至今没有一条步行街区、客运站、电影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体中心等满足居住城区人民业余生活的场所,这些一般都是一个县区的标配场所。希望早日提上规划建设日程;各个区域建设时配套的幼儿园、中小学力争配套建设。
4)地下管廊的建设,每到雨季城市内涝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在后续的城市管网和道路建设中,希望有关部门把该项内容放在重点来建设,减少避免城市内涝和其他管网的二次施工,造福子孙后代;
5)城市建设方面,城市的各个建筑严格按照规划来建设,建筑间距、立面、外形、高度合理规划,符合城市区域建设要求,注重城市绿地的建设合理使用,保证“5步一广场,10步一绿地”打造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可以参考苏州园区模式。
3、关于南郑区城市交通及建设方面
1)铁路方面:目前汉中平川县区中只有南郑未通火车,但是南郑的新集设有一个目前未办理客运的车站,而且未来兰州至汉中的高铁预计2019年开始建设,还有至四川至南充的铁路都可能经过南郑,南郑现在既然成为已撤县设区,希望抓住机会争取在南设站,为南郑人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出行选择;
2)公交方面:希望有关部门积极推推汉南公交一体化,办理市民公交一卡通;居住在南郑的市民,去汉中市区不外乎去购物、逛街、坐火车或者高速等等,但是目前汉中通往汉中中心区的公交线路共计3趟:分别是103路、501路、501路;本人建议为更方便于居住县城或者选择从县城从发的人们出行,建议对其进行优化:
(1)对于103路公交线路中,从3201医院至火车站这段线路建议,直接从3201医院走天汉大道经万邦时代广场、中心广场、汉中汽车站,然后终点抵达火车站汉中综合枢纽站;这样的线路改变的好处:1)居住县城的人们乘坐103路会更快捷的抵达火车站(以后高铁通车后,坐的人会更多),2)公交103路走大汉大道途径汉中CBD万邦、中心广场等购物中心,方便居住县城的人们去市中心购物、逛街;
(2)对于502路公交线路,建议502路公交汉台方向的终点延伸至火车站,方便居住梁山片区和县城居民出行火车站更多的出行选择;
(3)对于501路公交线路,建议501路公交汉台方向的终点延伸至汉中高客站,方便居住县城居民出行高客站出行;(本人2015年给有关部门反映,至今没有解决)
(4)对于503公交车起点可以延伸至汉山广场,方便居民去汉山广场游玩。
3)公交、轨道交通建设方面
1、开通周家坪至青树的公交,目前周家坪至青树的一级公路已通车,沿途经过南湖、青树古镇等,远期可开至红寺湖或者陕川革命纪念馆;
2、开通周家坪至新集的公交,沿途经过协税、高台等地
这样既方便当地几万居民出行,又可以让更多的外来游客穷游南郑,感受南郑交通的便捷,又能使更多的人口聚集城区,带动当地经济。
3、 在周家坪建设南郑客运站(公交枢纽),方便居民换乘。
4、 可以把汉山片区通往汉中中心城区或者火车站开通建设BRT公交,拉近两区距离,更快捷的到达市中心区;
5、 争取建设汉山片区经中心城区去往机场的轨道交通,方便南郑居民去往机场的便利。
希望新的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共同努力把南郑建设成为高端的宜居家园!欢迎大家补充为家乡建言献策,希望有关部门积极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