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燕吧 关注:44贴子:627
  • 14回复贴,共1

【阿史那燕】我看《唐》剧——那燕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那燕的名字,剧迷朋友已说过多次。阿史那燕是颉利可汗的女儿,她的姓是阿史那(突厥王室的姓氏),单名一个燕字。可能是照顾现代汉语称呼人名的特点,叫着顺口,将错就错,成了那燕。 
      阿史那燕貌似是虚构的人物,史书并未记载李世民娶过突厥的公主。第12集抗婚那段,那燕以她的经典牛角造型亮相。这个牛角造型十分深入人心,颇得“黑燕”们的“垂青”。出场虽晚,气势不小,三言两语推掉了颉利可汗给她安排的婚事,扬鞭策马,绝尘而去。尽显不同于汉家女子的凌厉作派。之后她从突利口中得知世民、吉儿与突利的故事。从此开始了对世民一生的追逐。见到吉儿之后,更点燃了她要见世民的想法。眼前倾国倾城的吉儿心心念念想的是世民,对那燕眼中已足够优秀的阿哥突利却不为所动,倾心吉儿的突利竟甘于将所爱拱手相让,不予争夺。未见其人,世民在那燕心里扎了根。受到这一心理暗示,那燕对世民的追寻几乎成了按图索骥。李渊大战河东守将屈突通,那燕率突厥援兵前来助战,路遇建成被敌兵围困,那燕战退敌兵,救了建成。建成与随后赶到的世民一同向那燕致谢,各报姓名之后,那燕恍然大悟:“闹了半天我弄错了人,原来你才是李世民,我就说嘛,我阿哥口里的李世民神勇的不得了,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眼前英姿飒爽的世民一下子成了那燕心目中撼不动的真神,从此每战必与世民并肩作战,片刻不肯相离。同时展开了“狂轰滥炸”般的追求。 



1楼2009-02-05 14:16回复
    那燕对爱情的认知是有问题的。她认为爱情就是简单的耕耘,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殊不知痴心了半天,换取的不过是对方的感激,更大程度上是对方的为难。一者,根据世民的审美取向,显然更偏爱娇巧伶俐、温婉动人的女子,而不是跨马挽弓、舞刀弄枪的“花木兰”,那燕完全不是世民的理想型,这还不算,更何况世民对她的感觉从一开始就弄拧了,很不巧,建成对那燕居然钟情的不得了,世民为了成就大哥的幸福愿意帮助建成赢得那燕的芳心(有点可笑,这事儿可怎么帮呢)。世民不仅对那燕不感冒,更把她看成是建成的人,这无疑在那燕与世民之间又设置了一层莫名其妙的“人伦”障碍,岂非天意?


    2楼2009-02-05 14:16
    回复
      天道深远。一条蛇成了她与世民的媒人。一次作战间隙,二人在野外探讨军事,世民的手意外被毒蛇咬伤,危急时刻,那燕用嘴将伤口的毒液吸出,自己却不慎吸入毒液。望着直打冷颤的那燕,世民将她拥入怀中,正是这次使两人的关系迈出了质的一步。事后的世民直言对不起大哥建成,那燕此时才如梦初醒,兄弟俩暗地里达成协议把她当成了缓和关系的工具。这对那燕是不公平的,但不公还远没有结束。在世民心中,夺兄长所爱始终是个难解的心结,以至于世民在与那燕两度缠绵后竟说出“让我们结为异姓兄妹”这句令那燕几乎崩溃的话来。总感觉世民对那燕的感情是最难定位的。说是真正的爱情,太不像了,说是纯粹的利用,不符合世民的本性,说是感激或怜悯,又未免过头了。爱情有一点,利用也是明摆着的,感激、怜悯的成分更大于前两者,总之就是这些因素一综合,成就了这个原本不可能有的姻缘。


      3楼2009-02-05 14:16
      回复
        很多剧迷朋友一定不同意世民对那燕有爱的成分。因为那燕实在太令人讨厌了,她固执任性,脾气暴躁,一厢情愿,死缠烂打,喜欢妒忌,打压吉儿,不知谦恭,行事极端,她简直可以当作无垢《女则》的反面教材。或者单论她的容貌与牛角扮相,就可成为配不上世民的铁证。可是《唐》剧中就是有她这个人,戏分还着实不少,让剧迷在沉醉于世民与吉儿的柔情与无垢的温情之余还要定期定量忍受那燕出现带来的折磨,每次重温《唐》剧为的是看世民、吉儿,偏偏那燕是贯穿剧集后半部的主线之一,想绕都绕不开。难道编剧制造这么个人物是存心倒观众胃口的?


        4楼2009-02-05 14:17
        回复
          不过那燕貌似也不是这么讨人厌。她的个性有很多可爱之处。无垢就曾对世民直言她很喜欢那燕开朗率真的个性。那燕看到刚出生的承乾,细数其五官哪些像世民,哪些像无垢,还主动申请当承乾的干妈,让世民夫妇开心不已。元吉为帮助建成把那燕弄到手,欲加挟持。气愤不已的那燕声称要回突厥,众人无奈,派世民前去劝其留下来。在世民的致歉以及陈说利害之后,原本无意离开的那燕答应留下来,世民告辞就要走人,那燕拦住世民说:“怎么我一答应,你就要走呢。”那燕的直性子还映衬出了世民在礼节上的疏失,那燕还开玩笑要世民替她多抱抱她的干儿子。是很好笑的情节。


          5楼2009-02-05 14:17
          回复
            那燕救下突利与吉儿,知道吉儿还活在世上,她不想让吉儿与世民就在自己眼前相聚,把吉儿支到了长安。无垢从那燕随身副将口中得知原委,聪明的无垢竟然被那燕的“小伎俩”逗乐了,笑说:“你们那位公主可真调皮啊!”无垢是何等人,岂能不分善恶,在她眼中这就是一个小孩子在使性子而已。果然那燕立即后悔了,对世民深感愧疚,就像小孩子做错了事不敢对家长承认,竟然写下遗书,准备自尽。世民是从她的遗书中知道吉儿仍在人世的,竟来不及高兴,因为他得先去处理眼前这个幼稚可笑的孩子。在悬崖边,世民以怎么寻找以及处理尸体来吓唬那燕,世民看人同样明察秋毫,这分明是唬弄孩子的“攻心术”。果然有效。那燕随世民赶回长安,吉儿与世民相聚,那燕还是难掩一脸的落寞。吉儿也是心细之人,加上之前被那燕的一番折腾,她多少看出那燕对世民的心意,临别时,或许出于安慰,或许有着某种预感,吉儿婉转的表示自己并不介意她与世民在一起。那燕有些傻傻的说:“吉儿姐,我很高兴听你这么说,真的很高兴。”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不饶弯子也不说假话。


            6楼2009-02-05 14:17
            回复
              建成想那燕快发疯了,竟然派手下(好像是宇文士及,不明白他怎会干这缺德事)趁那燕不备以毒镖将其麻醉,掳到密室之中,威胁如若不从就杀了她。那燕誓死不从,建成忽然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马告罪讨饶,祈求那燕不要将事情说出去。看着建成可怜巴巴的样子,那燕很爽快地答应不予追究,并语作深沉地说“其实你只是追求的方式太极端。”就强人所难这方面,她自己实在不比建成好多少,却浑然不觉,还语重心长地教育别人,看来她死缠烂打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打娘胎里就认准的死理。建成也是以痴浑呆傻为招牌的主儿,傻人喜欢傻人,那燕其实与建成一样,傻的可爱。总之,细细体味后会发现,那燕的真,那燕的直,那燕的痴,那燕的傻实在超过了她那些讨人厌的毛病。


              7楼2009-02-05 14:17
              回复
                世民继位后,终于大举进攻突厥,那燕选择回到突厥,与世民成为对手。此时的突厥国力衰弱,兵弱粮缺,眼看支持不住,那燕建议颉利向大唐称臣纳贡,以为缓兵之计,以备来年卷土重来。接到奏报,世民不无忧虑地对无垢和吉儿说:“我与那燕征战多年,深知她的能耐,无论勇气、谋略,均不同常人,此番突厥向我称臣,不知是颉利的意思还是那燕之意,如若是那燕之意,则不可不防。她很可能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大唐派唐俭为使前去商讨突厥称臣事宜,李靖则率大军枕戈待旦。果不其然,那燕与颉利对唐俭虚与委蛇,采取拖延战术,不肯就范。这边李靖决定用韩信下齐国之计,出奇兵夜袭驻军铁山的颉利主力。那燕曾建议颉利在铁山山谷两侧预设伏兵,以防偷袭,可惜颉利没有采纳。终于被李靖歼灭主力,颉利被俘,突厥灭亡。虽然那燕回天乏术,但足见其预料之精准。


                9楼2009-02-05 14:18
                回复
                  那燕与吉儿最相似的是她们都是亡国的公主,只是吉儿的亡国之痛来的早,去的也快。隋末天下大乱,揭竿而起、拥兵自重者多达百余,隋朝不是李唐直接推翻的,实际终结者是弑君的宇文化及。将支离破碎的江山重新收归一统的正是李唐。李唐亦为中原王朝,同族同种,李家原本就是隋朝的臣民,又与隋杨皇室沾亲带故,所以对吉儿来说,所谓亡国,其实不过是杨家的衰微,她的国还是原来的国,只是换了主人。吉儿嫁给世民,有何耻辱可言?又怎能说是背叛大隋?虽会为自己家族的没落伤感,但她又成了新王朝的皇室成员,未来的皇妃,膝下有子,这已是吉儿最好的归宿。反观那燕则不然。那燕是突厥公主,当时的突厥与大唐名义上属于不同的政权。那燕一直是两个政权之间的纽带。只要一有风吹草动,那燕立即陷入两难的境地。大唐视突厥为心腹之患,早晚必欲除之。这是李渊在位时就制定的国策,之所以厚待那燕,目的是以安其心进而争取备战时间。那燕对此不可能一无所知,因此她常感叹希望自己不是公主,这样自己与世民的感情才可以不掺杂任何政治因素。随着大唐一天天强盛,她越发感到突厥危机的来临。如果说吉儿的亡国之痛一天轻似一天,那燕的亡国之忧却一天重似一天。那燕虽为世民的嫔妃,却得不到世民的真爱,且膝下空空,于国于家都凄凄惨惨,与吉儿相比,毫无幸福可言。


                  10楼2009-02-05 14:18
                  回复
                    突厥主力被歼的那天晚上,那燕在篝火晚宴上跳起了热烈奔放的突厥舞。感觉那一身蓝衣是她最美的造型,仿佛是在尽情释放所有的生命热情,美极了,可惜世民没有看到。 
                     对于那燕最后选择自杀,颇有意外之感。对本民族的责任感超越了对世民的留恋,她希望凭自己对世民的那一点恩情换取突厥遗民的未来,但是天平两边太不对等,她只好把自己的生命也加上了,但是天平还是不能持平的,因为如何安置突厥人关乎大唐的国运,世民怎会为满足一个妃子的遗愿而不顾国家利益?最终世民采纳温彦博的建议,把突厥人安置在河南一带的朔方地区,“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世民的选择是否受到那燕死谏的影响,有待探讨。但世民对那燕的死确实至为痛心,那燕临终时,世民竟言:“只要你能醒来,朕宁愿不当皇帝。”这是任何一个女人也没有过的殊荣。从这里,剧迷朋友们能看到世民对那燕的那一点点爱了吧。


                    11楼2009-02-05 14:18
                    回复
                      阿敏的肺腑之言~我看得就像跑了马拉松一样~支持你拉!


                      12楼2009-02-05 14:36
                      回复
                        缘缘
                        这是唐吧转来的
                        忽忽~~


                        13楼2009-02-05 14:38
                        回复
                          倒,我说呢,今天终于知道阿史那燕这个名字的由来了,
                          ⊙﹏⊙b汗
                          阿史那 燕~~~


                          14楼2009-02-27 17:37
                          回复
                            • 218.19.163.*
                            蛮客观的!!或许长大了后,对问题的看法也成熟了点!!对那燕的不喜欢,也仅限于感情戏!除了这点,别的还可以接受的


                            15楼2009-06-09 22:20
                            回复
                              记得她经典的牛角造型!好喜欢她的~


                              IP属地:浙江16楼2009-11-26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