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银家吧 关注:6,031贴子:7,705
  • 5回复贴,共1

来看看一个笑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
心取米”四个大字。
满朝文武大臣,
没有一个解得此谜。
皇上无法可想,
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
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
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
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
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
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IP属地:山东1楼2017-10-09 20:21回复
    众银家团队V心:18669662612


    IP属地:山东2楼2017-10-09 20:21
    回复
      唐代有个武则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个新的名字,却又觉得现有的这些字都不足
      以表达她现在的光辉,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个字,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
      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
      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IP属地:山东3楼2017-10-09 20:22
      回复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幼儿园开学了,老师让大家把自己名字写在纸上交上去,方便点名
        互相认识。刚一点名老师就一愣,喊道:“黄肚皮!”没人应,“黄肚皮!”还没人应,于是老师说:“算了,最后再说吧。”最后老师说:“还有谁没点到名?”一个小女孩怯怯地站起来,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我叫„黄月坡„”


        IP属地:山东4楼2017-10-09 20:22
        回复
          看到同学们作业、作文上常常出现的别字,有时候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每每这个时侯,
          我都会想起那位白字县令。 据说有位县官不大识字,总是胡乱猜的去读,要不就是见字识半边。
          这天坐堂问案,师爷递给他的状子上写了四个人名,一个原告叫郁土耒,一个被告叫金卞丢,两个证人,一个叫于斧,一个叫新釜。 县官看了郁土耒的名字,错喊道:“都上来!”
          三个人听到叫“都上来”,急忙跑到堂前听审。县官生气的说:“我是喊原告,你们干嘛一起上堂?”
          他看到金卞丢的名字,错喊道:“全下来!”
          三人听到喊“全下去”,又急忙跑到堂下。县官更生气了,说:“我喊被告,你们干么一起下去了?”
          师爷知道县官又读别字了,又不敢直说,故意说:“原告名字,另有一种念法,叫郁土耒,不叫‘都上来’;被告名字,也有另一种念法,叫金卞丢,不叫‘全下去’。” 县官问:“那么证人的名字,另一种念法叫什么呢?”师爷说:“一个叫‘于斧’,一个叫‘新釜’。”
          县官说:“我就估计他有另一种念法,要不然我就喊他们‘干爷’、‘新爹’了。”


          IP属地:山东5楼2017-10-09 20:24
          回复
            像这样的白字先生又何止在古代有,文革时期,知识青年(说是知识青年,其实整天搞
            运动,没认识几个字。)上山下乡,有一个大城市的女青年来到一个大山里的小山村,和一个老大娘睡在一个炕上。结果她在一封家信中写成了这样:“„„我和一个老大狼睡在一个坑里„„”父母接到这样的家书可急坏了,忙千里迢迢、风风火火去看女儿,自然是虚惊一场。


            IP属地:山东6楼2017-10-09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