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小说吧 关注:46,144贴子:1,092,697
  • 1回复贴,共1

欢迎阅读少年成长类小说——少年壮志不言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生活其实就像空气流动,总是会形成风雨,想让空气停止运动,保持风平浪静,那几乎不可能。与人交往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人本身自带社会属性,如果畏惧不前或者有意退避,那是与自己过不去。因此只有鼓励自己,砥砺前行,才能创造成活,活出人生。
一个精彩的人生里只有放飞自己,才会慢慢形成信仰,才能越飞越高。所谓的困难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无所畏惧的人,只要方法得当,注意尺度,一定可以活的很精彩。退避者的生活有很多理由,其实都是畏惧造成的,只有战胜畏惧,挑战自己,你才能无所畏惧,获得自由。
人生毕竟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与其畏缩不前不如放胆拼搏,与其哀哀怨怨,不如坦坦荡荡。


IP属地:河北1楼2017-10-10 14:24回复
    第一章 最美不过少年时
    第一节 小村
    这是一个小村,名叫义务村。在岭东省有很多这样的小村,此村东北西三面环山,唯有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一条被车马压实的路弯弯曲曲的通向离村子约5哩的泥丸乡。道路两旁是种植着花花绿绿的各色农田。
    村子不大,也就八九十户人家,三四百号人口,村子里的房子错落有致地排成三四行,房屋大多是土坯房,仅有几户是新盖的砖瓦房,突兀地顶立在错错落落的土坯房旁边,显得很高大,红红的砖墙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极为灿烂。
    村子里的姓氏众多,多寡不一,其中林家人口最多,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林家老大林越峰还是村书记;史家人口也不少,约有五六十号人,余下的便是何家,约有三十多号人,兄妹七八家,剩余胡、王、杨、张、凌、岳、仇、李、寂。。。不过是先后从别地迁徙过来进入本村的,此地虽然不像中国民族聚居特征那样,但也是从姓氏方面说明了中国人口“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小村虽不大,也热闹非凡,秉承农忙闲歇,春种秋收,早出晚归的特点,小村南面的平原便是村庄种植庄稼的集中地,从东山上的泉眼流出的小溪流经这一带,村书记林跃峰前年组织村民挖的几口水井是村庄种植水田的来源,这时候没有滴水、喷水技术,有的只是大水漫灌。夏季时候,雨水多的时候,从东面小山上咆哮而下的过山水也是庄稼所需的水源之一。因此,小村的水田不多,也就千亩左右,其余的旱地由村民按户、按人口分而种植。
    此时正是九十年代,还存在集体经济,水田所获就收归村大队所有,除去村大队集体归仓外还能按户均分给村民。清明前后是种田时分,各家各户牛马齐上,拉着一车车的人畜粪便,均匀撒在田地里,然后以牛、马拉犁耕种,一时间牛嘶马鸣,中间夹杂着人的呵斥声、议论声、田间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夏季的时候,太阳几乎当头照射,人的影子几乎和脚跟重叠,太阳光热辣辣地射在大地上,村里的人们除了给田地除草外便没有别的活动,都集中在村中央的大广场上聊家常。说是大广场,其实上面什么也没有,只是由于人们经常在这里歇息,座谈,村民大会也经常在这里举行,大家都习惯席地而坐,久而久之这块地就显得又平整又光滑。
    村民寂文成他们家就在广场西边,四间高大的土木房,明亮宽敞,沿着东侧屋墙的边上人工垒砌成一道土石墙,高约两米,整个墙体以土泥抹上,显得光滑而整齐。
    要说起寂文成,本来不是本地人,大约八年前由岭东省的新集市,孤身来到这个破落的小山村里,凭借着能说会道和吃苦耐劳,软磨硬泡硬是娶上了老汉何中达的大女儿何金凤。
    这一年,村大队号召村民进行土地承包,无人敢应。寂文成咬咬牙承包了五百亩地,队里出于鼓励,将这五百亩地就放在了东山脚下紧挨着水田的旱田上,紧挨着寂文成旱田的是村书记林跃峰承包的三百亩旱田。
    没办法,由于气候不好,夏天降雨很不充沛,有时候连续两年没有降水,而旱田完全靠天气供给水分,如果田地的收成不好,就会广种薄收,没人敢冒这个险,寂文成缴纳了五百亩土地的租金,家中所剩不多,也就百十块钱。加上妻子刚生下小女儿,一时间万分惆怅。
    寂文成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叫寂如风,今年六岁,小女儿叫刚出生还没起名字。岳父何中达去年过世,何中达的二女儿何银凤要早于大姐成家,嫁给了同村的王许虎,老岳母暂住在大姐何金凤家中看护孩子。家中实在是人丁不多,劳力不够,生存堪忧。
    所幸第二年雨水旺盛,加上村大队引导得当,寂文成承包的五百亩地收成很好,来到地头,远远望去,近1米高的黄澄澄的麦浪一波接一波的随风飘荡,形成金子一般的波浪,轻轻敲打在寂文成心头,他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好收成”。
    “嗯,连续旱了三年,可逮到个好年景”,听到有人说话,寂文成回头一看,原来是村书记林跃峰,他家今年承包的三百亩地全部种上了土豆,也是好收成,远远望去,土豆苗和土豆花组成的白绿色相间的海洋也是非常惹眼。
    两人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话,寂文成回家了。刚进院门就听见一阵鸡鸣狗叫,抬头一看原来是六岁的儿子寂如风在院子里丢石子追着鸡跑,满院子的鸡都让他撵到了院墙上、草垛后、马车下、猪窝里、有几只跳到东院墙边上的羊圈房顶上了,还有的还跑到了院外,整个院子一片混乱,小狗钻到猪窝里直叫唤,小猪也哼唧着不敢出来。。。
    寂文成连忙喝止住儿子,说;“别闹了,看看你闹得,哎 ,你妈去哪了也不管你”。
    寂如风看见爸爸,高兴地跑了过来,“妈妈去了二姨家”。此时的他一张小脸上全是汗水、都快笑成一朵花了。天快黑了,远远地听见羊倌的响鞭声。寂如风欢快地跑出院门去迎接羊群,一路向西,就看见小学老师杨明亮在隔壁院门口站着,就叫了声杨老师,杨、寂两家关系不错,寂文成这几年为了生活勤恳努力,两家作为邻居没少互相帮忙,杨明亮听到叫声,转过身就微笑着说,“是风风啊,你妈妈什么时候让你上学啊”。“我不知道”,寂如风继续向西跑,再向南转了弯,迎面赶来的羊群让他不禁后退了几步,一下子靠在了一个坚实的肩膀上,远远望去,奔腾而来的羊群就像是一朵大大的黑云猛扑过来,被羊群踩踏飞溅的乡村泥土掀起了滚滚烟尘顿时弥漫了整个世界,一股浓重的泥土味夹杂着羊骚味随风扑面而来。
    “呸,呸,往后点”寂如风被身后的人拉着向墙根走去,抬头看,原来是二姨何银凤,何银凤不满地骂道,“你妈也不管管你,又让你跑出来,让羊群踩坏了怎么办,都快上学了,还这么野”。寂如风顿时焉了下来。
    一群羊有上千只,奔跑渐渐平息了下来,庞大的羊群顺着村里的街街巷巷有秩序地分流,一股股分流的羊群就像是从东山上咆哮而下的过山水在山下遇到了阻挡,无奈的被人工砌成的沟渠分化流入农田的水流,温顺地进入各个街巷。寂如风恹恹地跟在羊群后面,想起自己就要上学了,再不能自由地玩了,就不由地叹了口气。
    回到家,爸爸往羊食槽里倒满了料,又往羊圈了填了草,四十只羊吃完了料就去喝水,然后就三三两两分散在院子里卧着。
    “就要上学了,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吗,来,给爸爸背诵一到一百”。“一、二、三。。。。。”院落里响起了寂如风忽快忽慢的背诵声,过了一会背完了,寂文成满意地摸了摸儿子的头,“好好学,别给爸爸丢人”
    回到屋里,妈妈何金凤正在摆弄一桌子饭菜,外婆牛玉兰也在炕上坐着,看到外甥,就把他拉到饭桌前,溺爱地摸了摸头说“风风啊,就要上学了,去学校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啊”,说着又拿出亲手缝制的花布小书包,从里面拿出几个田字格本和一支铅笔,“你还不会写名字吧,一会儿让你妈妈教你,一定要努力啊,一定要像咱们村的史胜利那样有出息。”寂如风小小的心里开始打鼓,他觉得史胜利就是他心中的一块丰碑,他羡慕、向往、模仿,却不敢想去超越。
    说起史胜利,在这个不大的小村里可是个传奇人物,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无论春夏秋冬,人们总会感叹上几句
    “人家史胜利家里多穷,但是人家努力,终于换来今天的成就!”
    “是啊,看看人家,小学、初中门门功课第一,还是学校里的三好学生,真给父母长脸”
    “谁说不是啊,人家从小就爱学习,你看现在都去美国留洋了”
    “说的是啊,也难怪,咱村、不、咱乡三十年就出这么一个人才,就让他把村子里的灵气给吸光了”
    “也是,也就是他才能把方圆几十里灵气吸光了,也把咱们的孩子给坑了”
    。。。 。。。
    吃完了饭,寂如风在妈妈的督促下,歪歪斜斜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妈妈耐心的纠正错误的笔画,爸爸边喝酒边咂嘴说“咱的孩子,也不会差的”


    IP属地:河北2楼2017-10-10 1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