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充电之常规充电法
本文转自银河电气(点击查看原文)https://www.vfe.cc/NewsDetail-2307.aspx
1、恒流充电法
恒流充电法是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大小不变,充电曲线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充电电流的不变,需随时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或与蓄电池串联的电阻大小。此法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于控制,但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充电电流较大,则容易出现过充现象,对电池的极板冲击非常大,会导致电池的损坏,缩短电池的寿命;如果选择的充电电流较小,则会延长电池的充电时间。

图1 恒流充电法充电曲线
恒流充电法充电效率较低,一般不会超过65%,因此除了根据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小电流激活充电外,已很少使用此方法。
2、恒压充电法
恒压充电法采用恒定不变的电压值给蓄电池充电,其充电曲线如图2所示。在充电初期,电池的电压较低,充电电流较大,容易对电池的极板造成冲击,使极板弯曲变形、活性物质大量脱落及蓄电池温度迅速升高而影响电池寿命。随着充电的持续进行,在充电中后期,电池的电压升高,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会导致充电时间增加。

图2 恒压充电法充电曲线
恒压充电法在充电过程中无需调整电流大小,电池析气少,充电效率可高达80%。缺点是如果选择的充电电压过高,则会使充电初期的充电电流过大,容易损坏电池;如果选择的充电电压过低,则会使蓄电池充电不足,降低蓄电池的容量,减少使用寿命。
3、阶段式充电法
阶段式充电法一般分为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二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初期先采用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达到预定值时,再改为恒压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其充电曲线如图3所示。三阶段充电法则是在充电初期和充电后期采用恒流充电,中间采用恒压充电。

图3 二阶段充电法充电曲线
采用阶段式充电法,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基本能满足电池的充电要求,且在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它不能避免恒流充电法和恒压充电法各自的缺陷,不能达到真正高速、高效率的快充要求。
银河电气为您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
本文转自银河电气(点击查看原文)https://www.vfe.cc/NewsDetail-2307.aspx
1、恒流充电法
恒流充电法是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大小不变,充电曲线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充电电流的不变,需随时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或与蓄电池串联的电阻大小。此法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于控制,但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充电电流较大,则容易出现过充现象,对电池的极板冲击非常大,会导致电池的损坏,缩短电池的寿命;如果选择的充电电流较小,则会延长电池的充电时间。

图1 恒流充电法充电曲线
恒流充电法充电效率较低,一般不会超过65%,因此除了根据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小电流激活充电外,已很少使用此方法。
2、恒压充电法
恒压充电法采用恒定不变的电压值给蓄电池充电,其充电曲线如图2所示。在充电初期,电池的电压较低,充电电流较大,容易对电池的极板造成冲击,使极板弯曲变形、活性物质大量脱落及蓄电池温度迅速升高而影响电池寿命。随着充电的持续进行,在充电中后期,电池的电压升高,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会导致充电时间增加。

图2 恒压充电法充电曲线
恒压充电法在充电过程中无需调整电流大小,电池析气少,充电效率可高达80%。缺点是如果选择的充电电压过高,则会使充电初期的充电电流过大,容易损坏电池;如果选择的充电电压过低,则会使蓄电池充电不足,降低蓄电池的容量,减少使用寿命。
3、阶段式充电法
阶段式充电法一般分为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二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初期先采用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达到预定值时,再改为恒压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其充电曲线如图3所示。三阶段充电法则是在充电初期和充电后期采用恒流充电,中间采用恒压充电。

图3 二阶段充电法充电曲线
采用阶段式充电法,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基本能满足电池的充电要求,且在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它不能避免恒流充电法和恒压充电法各自的缺陷,不能达到真正高速、高效率的快充要求。
银河电气为您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