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吧 关注:2,864贴子:229,096

【原创】关于刘强“辞太子”和“辞东海”前后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对刘强不感兴趣,所以没怎么看书。现在梳理一下,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IP属地:河南1楼2017-10-20 14:54回复
    一、刘强“辞太子”


    IP属地:河南2楼2017-10-20 14:55
    回复
      (一)我们先分析一下废后诏书的“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这句话
      ①《关雎》之德
      《关雎》描述的是文王和文王妃的故事,诗人描写文王听到雎鸠的叫声,就想求一位内心安祥、文静、坚贞专一的好女人,帮助他治家教化国民。文王用真诚心待后妃,后妃亦用真心待文王,故夫妻能和谐互助。
      《毛诗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这一首诗告诉我们要重视男女这一伦。文王作为一国之君,他让他的臣子要尊敬他,他自己首先得把夫妻这一伦摆正,把父子这一伦摆正,这样臣子对文王才真正是心悦诚服。
      无《关雎》之德,用现代的话说,夫妻有不可调节的矛盾致使感情破裂,离婚。


      IP属地:河南3楼2017-10-20 14:56
      收起回复
        ②吕、霍之风
        “无《关雎》之德”还比较平和,那么“吕、霍之风”就是致命的罪名了。
        我们先看一下景帝废太子的过程:
        栗姬拒绝长公主的联姻—长公主日谮栗姬短---栗姬拒绝景帝托付意愿---栗姬有罪----栗太子废---杀太子舅父等----郅都逮捕栗氏族人---郅都逼刘荣自杀
        长公主给景帝说的坏话是什么?要是立了栗姬为皇后,你百年之后,恐怕咱们家又要出人彘了。
        景帝认定栗姬有罪的依据是什么?拒绝了“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
        刘荣被废的导火索是什么?大臣上书"'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下令论罪处死大臣,又废掉太子刘荣,改封临江王。
        栗姬的罪就是“吕氏之风”,刘荣被废因为什么?因为他是栗姬的儿子。
        景帝的废天子诏书已经失传,我们依据汉章帝废5岁的太子刘庆的诏书参考一下:
        【乃下诏曰:“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训怀衽,导达善性,将成其器。盖庶子慈母,尚有终身之恩,岂若嫡后事正义明哉!今以肇为皇太子。”】


        IP属地:河南4楼2017-10-20 14:57
        收起回复
          这里我们要普及一下司法理念,有罪推定。
          在进入现代社会前,人类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无论中西,实行的都是有罪推定。
          有罪推定的表现形式就是主观上对被追诉人的有罪判断,就是所谓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盐铁论刑德》中所说“《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一个人如果首先被认定有罪,然后他所作的任何事都是犯罪证明。在这样的司法理念下,栗姬没有干杀害景帝孩子的事,但是被认定未来会干这样的事,因此她是有罪的。
          我们进入现代社会的司法理念是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准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强调的审判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被指控的被告人的罪行成立,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案件的真实性,那么只能根据“宁可放走一千个罪犯,也不冤枉一个好人” 的司法原则,宣告被告人犯罪不能成立。
          我们按照现代无罪推定的原则,当然是认为栗姬是无罪的,因为她没有犯罪事实。但是在当时,栗姬的罪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所以司马迁说:"栗姬负罪,王氏乃遂。"《史记·太史公自序》


          IP属地:河南5楼2017-10-20 14:58
          回复
            【光武[一]建武九年七月乙丑,金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金又犯轩辕。[二]轩辕者,后宫之官,大星为皇后,金犯之为失势。是时郭后已失势见疏,后废为中山太后,阴贵人立为皇后。】
            注:
            [一]古今注曰:“建武六年九月丙戍,月犯太微西藩。十一月辛亥,月犯轩辕。
            七年九月庚子,土入鬼中。”汉史:“镇星逆行舆鬼,女主贵亲有忧。”巫咸曰:“有土功事。”是岁太白经太微。八年四月辛未,月犯房第二星,光芒不见。
            九年正月乙卯,金犯娄南星。甲子,月犯轩辕第二星,壬寅,犯心大星。七月戊辰,月并犯昴。黄帝星占:“土犯鬼,皇后有忧,失亡其势。”河图:“月犯房,天子有忧,四足之虫多死。”汉史曰:“其国有忧,将军死。”又案严光传,光与帝卧,足加帝腹上,太史奏客星犯帝坐甚急。
            [二]孟康曰:“犯,七寸以内光芒相及也。”韦昭曰:“自下往触之曰犯。”
            [译文]
            光武帝建武九年七月乙丑日,金星靠近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日,金星再次靠近轩辕。轩辕是主后宫的星官,大星代表皇后,金星靠近它表示皇后失势。那时郭后已经失势,被皇帝疏远,后来被废为中山太后,阴贵人被册立为皇后。
            根据天文志的记载,郭圣通和刘秀在六年、七年、八年、九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这其中真的就没有符合“吕霍之风”话和行为吗?
            不是没有,是不愿意找这样的罪状罢了!
            “吕霍之风”不仅是罪名,而且是可以死人的罪名。


            IP属地:河南6楼2017-10-20 14:59
            收起回复
              (二)郅恽的上书
              1.郅恽的上书的时间是【及郭皇后废】,现代进行时。
              2.【“臣闻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
              我听说夫妇关系融洽与否这类事,做儿子的不该管,更何况做臣子的呢?这就是为何我不敢过问。
              郅恽这句话就是首先承认被废事实,认下 “无《关雎》之德”的事实。
              3.【虽然,愿陛下念其可否之计,无令天下有议社稷而已。】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陛下衡量事情的轻重,不要让天下的人横加议论。
              郅恽这句话就是希望能够为了社稷为了舆论,淡化“吕霍之风”的罪名。
              4. 刘秀的回答【“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也。”】
              郅恽善于用自己的心去推想主上的心思,他知道我一定不会有失偏颇而忽略国家大事。


              IP属地:河南7楼2017-10-20 15:00
              收起回复
                (三)刘秀的做法
                刘荣作为汉朝第一个废太子,景帝的做法是刘秀要参考的,思路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首先栗姬不是皇后,其次景帝有14个儿子,栗姬生景帝的前三个长子,幼子废太子前已经夭折,也就是说栗姬只有太子刘荣、河间王刘德两个儿子。郭圣通就不一样了,首先郭是皇后,其次光武帝有11个儿子,郭生了5个,废后之前刘衡夭折了,也就是说光武帝的儿子有一半是郭所生。
                景帝废刘荣立刘彻的做法,刘秀情感上不能接受,社稷也经不起这样的损失。
                景帝的做法是栗姬有罪,所以刘荣有罪,栗家有罪。
                刘秀的做法是郭圣通有罪,但是郭子无罪,郭家无罪。
                1.首先郭子无罪
                【冬十月辛巳,废皇后…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食常山郡。其余九国公,皆即旧封进爵为王。】
                2.其次郭家无罪
                【徙封况大国,为阳安侯。后从兄竟,以骑都尉从征伐有功,封为新C745侯,官至东海相。竟弟匡为发干侯,官至太中大夫。后叔父梁,早终,无子。其婿南阳陈茂,以恩泽封南B1 71侯。】


                IP属地:河南8楼2017-10-20 15:01
                收起回复
                  法律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是不断完善的。像栗姬,郭,汉章帝的第一个太子,这三人都是被认定以后会犯罪,不过在2000年前,他们就是有罪。在现代他们必须有犯罪事实才能被认定有罪,没有犯罪事实就无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0-20 17:33
                  回复
                    厉害,先顶再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20 18:34
                    回复
                      蒙恩无罪VS平反无罪
                      ①蒙恩无罪,强调的是因为司法认定无罪所以无罪。
                      【帝怜扬、让谋未发,并封其子,复故国。】为了社稷不追究是皇恩浩荡,不代表刘扬、刘让谋反的事实不存在。
                      【帝怜郭氏】改变不了郭圣通因罪被废的事实,只是不株连,官方认定郭氏无罪。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朱鲔被认定无罪,改变不了杀刘演的事实;刘恭被认定无罪改变不了他杀降的事实;吴汉屠四川无罪,改变不了杀人事实;张绣被曹操认定无罪改变不了曹昂因他而死的事实。


                      IP属地:河南13楼2017-10-23 13:04
                      收起回复
                        ②平反无罪,强调的是因为冤假错案的平反所以无罪。
                        A章帝时期,梁贵人因为梁竦有罪忧死。
                        永元九年,窦章德崩,梁贵人姐上书【为窦宪兄弟所见谮诉,使妾父竦冤死牢狱,骸骨不掩。】
                        【上尊谥曰恭怀皇后,追服丧制,百官缟素,与姊大贵人俱葬西陵,仪比敬园。】
                        【其追封谥皇太后父竦为褒亲愍侯,】
                        【征还竦妻、子,封子棠为乐平侯,棠弟雍乘氏侯,雍弟翟单父侯,】
                        梁家从章帝时获罪到平反前都是以罪人的身份存在,梁家在和帝时期被平反,东汉官方认定章帝时期所有的罪名都是诬陷,是不存在的。
                        B章帝时期:
                        宋贵人【挟邪媚道】【凶恶之风】因罪自杀,连累刘庆罪废。
                        和帝时期:
                        永元九年,窦章德崩。
                        刘庆有功跟和帝关系亲密,希望母亲被平反,但是不敢提,因为一旦宋贵人平反,就代表废太子是错误的,是对和帝继承法理的动摇。【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怀梁后之嫌,遂不敢言。】
                        和帝一边加强与窦后的联系证明自己是嫡子,一边蒙恩宽恕宋氏【诏宋氏悉归京师,除庆舅衍、俊、盖、暹等皆为郎。】
                        安帝时期:
                        汉安帝是刘庆的儿子,皇太后邓绥临朝。所以刘庆就国时,说【蒙恩大国,职惟籓辅】,遗言是和母亲宋贵人葬到一块,【命在呼吸,愿蒙哀怜。】因为他知道等到安帝执政,他们母子会真正的被平反。但是邓绥把他和安帝母左姬葬到一块,意思是搁置争议,让安帝做这件事。
                        刘庆葬礼(106年)【赐龙旂九旒,虎贲百人,仪比东海恭王。】
                        建光元年(121年),三月皇太后邓氏崩,同月安帝【追尊皇考清河孝王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祖妣宋贵人曰敬隐皇后。】【尊耿姬为甘陵大贵人。又封女弟侍男为涅阳长公主,别得为舞阴长公主,久长为濮阳长公主,直得为平氏长公主。余七主并早卒,故不及进爵,追赠敬隐后女弟小贵人印绶,追封谥宋杨为当阳穆侯。杨四子皆为列侯,食邑各五千户。宋氏为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吏十余人。】
                        至此宋贵人的所有罪名都不存在,被官方认定为诬陷。刘庆从公元82年因罪被废,直到121年才真正的平反了。
                        C废太子刘保就更不用说了,【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构,遂令陛下龙潜蕃国,群僚远近莫不失望。】一年多的废太子期间确实是有罪被废。


                        IP属地:河南14楼2017-10-23 13:11
                        收起回复
                          (四)刘强的做法
                          1.做法
                          【太子从之】《后汉书》
                          【彊遂因左右陳誠,願備藩輔。】《后汉纪》
                          【十七年而郭后废,彊常戚戚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蕃国。】《后汉书》
                          分析:
                          刘强的做法被定性为【引愆退身】。
                          2.结果
                          【世祖遲迴者久之,乃許焉。】《后汉纪》
                          【光武不忍,迟回者数岁,乃许焉。】
                          【帝竟听许】
                          3.分析【因左右】
                          这里有两种含义:
                          ①刘强左右,意思是刘强主动约束自己的左右随从及诸王,表达愿备蕃国的意愿。
                          ②帝左右,意思是依靠皇帝的近臣和诸王来表达愿备蕃国的意愿。
                          结合郅恽的劝言,我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肯定的是,刘强没有直接上书辞太子的记载,更加没有一辞二辞三辞的行为。
                          刘强多次表达出愿备蕃国的意愿,刘秀因为【父子之情】【不忍】,很久没有回答,违背了他的意愿,最后终于听许,应允。


                          IP属地:河南19楼2017-10-23 15:27
                          回复
                            二、分析废立太子诏书
                            建武十九年【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籓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IP属地:河南21楼2017-10-23 15:31
                            收起回复
                              1.【《春秋》之义,立子以贵。】
                              前文已经说明,《春秋》经义是两汉的法理依据。
                              这里的【立子以贵】就是隐含着“母子一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意思,是废立太子的法理依据,现任皇后之子尊贵于废后之子。
                              2.【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
                              这里的意思是立刘阳的法理是因为他是皇后之子。
                              阳在前强在后,强调的是刘阳得立的当仁不让,不是因为刘强辞让才轮到刘阳,而是因为刘强已经丧失第一顺位继承人资格了。
                              3.【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籓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
                              分析同19楼
                              分析这句话时,可以和刘秀另一个诏书相对照,用词习惯和语言环境。
                              【乃下诏曰:“梁前将兵征伐,众人称贤,故擢典京师。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F530,谈者F446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后汉书王梁传》
                              4.评论:
                              汉景帝废刘荣,光武帝废刘强,汉章帝废刘庆。
                              无论有多么大的差别,核心的“因为母亲有罪所以儿子有罪”思路是没有改变的。
                              刘强被废的关键字是:
                              【引愆退身、愿备蕃国】【崇执谦退,愿备籓国】【去就有礼】
                              【臣蒙恩得备籓辅】
                              至于【废不以过】、【君王无罪】说法,后续另行分析。
                              “谦退是保身之法”刘强主动引退对刘强而言是明哲保身之法;如果刘强不主动引退,废太子诏书可参见汉章帝废刘庆,一句【恐袭其母之风】就能搞定。
                              对刘秀而言,作为皇帝虽然有绝对的权利支配权,但是也有无力不安和抗拒,因为父亲在能力和意愿上都无法改变父子的事实,无法消灭或无视儿子的存在。
                              因此父亲虽然有权利支配儿子,同样儿子也有权利让父亲无法完全的我行我素,这就是权利抗衡。
                              抗衡来源于内心的在乎,是爱与恨,一体两面的事实。爱真正的相反是冷漠。
                              父亲不能对儿子视而不见才是儿子能抗衡父亲的唯一原因
                              刘强能抗衡刘秀的最大本钱就是【父子之情】,否则【大义灭亲,况降退乎!】就搞定,更别提景帝那一套了!


                              IP属地:河南22楼2017-10-23 17: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