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吧 关注:19,516贴子:159,385

回复:张氏家族大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槐树移民家乘提要之张氏家族
031【平定】张氏世谱
民国张奎三修。奎三,平定西锁簧村人。是谱修于民国十一年(1922)。张氏一派,于明朝时代,张财由平阳府洪洞县迁居乐平县城西梁庄入在城都五甲。历传凡九世至张美于清初顺治年间由梁庄迁居平定州西锁簧入东会都下八甲。是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为乐平梁庄张氏开宗,记述张财由洪洞迁居乐平梁庄,著录九世五十九人。第二部份为平定西锁簧张氏开宗,记述乐平梁庄九世张美始居平定西锁簧后传四子:邦政、邦教、邦礼、邦治。下按长宗、次宗世系分别著录。长宗世系续至九世,著录132人。其张氏由于社会变迁有外迁于河北曲阳、山西太原、平定西白岸等地者,皆为西锁簧张氏流派。其谱间或有事略记载。第三部分为乐平梁应张氏迁居四方录。迁居地有直隶衡水高庄村、井陉县、土岭村、石叠村、王卞村、陶居村、青城村、平定西锁簧、柏木井等地。民国十一年写本。
032【长垣】张氏家谱
1956年修,修谱人不详,家谱记载:“吾族本山西洪洞人,明初迁民徙来河南长
033【临清】张氏族谱
清乾隆年间修,六世孙张辉林撰,由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溥作谱序,张辉林作谱叙。族谱记载:“张氏系出于山西之洪洞,发源有自,世代无穷。自有明奉迁徒清源,遂聚族而家焉。兹已历尽五世,其间祖若考,伯若叔,兄若弟,子若孙,浸昌浸炽,峥嵘日茂。或则名列成均,或则躬入胶痒,或则蜚腾上苑,或则诞膺中枢,彬彬郁郁,不可胜纪。斯族盛也。”
034【临清】增修张氏族谱
清光绪十九年增修,由十世孙张式金作序,族谱记载:“余张氏系出于山西之洪洞县,自前明奉迁徙临清城内,遂聚族而成家焉,人无显仕,家无殷实,至三世祖伊姓名列成均……”
035【兖州】张氏家谱
清同治十三年修,十四世孙张观光、张锦堂撰,由十六世孙张蕴朴作谱序。家谱记载:“张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山东滋阳县三百余年矣。始祖考讳马荣、妣马氏,始居马家村,距兖州城25里,后历数代,移东名村为张家楼。清初,建茔于村南永康地,修祠于舍东朝阳地,祠堂地基或买或捐三大分有余,其后买地11亩有奇,又买地亩半,以供春秋祭祀,乾隆三十五年,祠前立碑为志。四世祖遇春、遇时、遇道分为3大支,乾隆七年立碑,有嘉庆四年立碑,有二标名记,派毫无错讹。乾隆五十四年,十一世祖文达,曾祖照南,重修后殿以妥先灵,十三世祖北随,先叔全普牧地存账,按平年出息修东庑以竖碑,修西庑以立学。咸丰九年北随族祖虽老弗倦,重修拜殿,鸠工庀材,大其规模,前后辉映,庙貌巍然,四方观之,咸称望族焉。”
036【定陶】湾子张张氏家谱
清道光十四年修,家谱记载:“遐稽我始祖张公讳三老配王氏,固山西人也,住泽州府阳城县岗张家,自明时洪武年间,奉旨迁民居于此土,三面临河俱未满里许,因河命为湾子张……。当其时自郡县领席片耕县,顺东南而来,至沙山寺北里许,芦席为室,掘地为灶,蔓草荒野四无居人,是夜之间不胜凄凉矣!至五更忽闻东南角下有更鸡报晓之声,我始祖闻之暗之思曰:“有畜必有人也。”至明天望东南而寻之,果有人焉,乃李氏始祖(李庆)固我始祖表兄也……,乃徙居一处……。”


IP属地:江苏322楼2019-05-22 17:54
回复
    金溪张氏分布
    张姓为主的村有:秀谷镇大桥、丁家寨、墩上、张家、塘东、杨坊桥、里蔡源村。合市镇黄联桥、大耿张家、大桥、上堡村。左坊镇东排、东坑村。双塘镇乌石村。浒湾镇付塘、庄子上村。琅琚镇张家、张芳、岭上张家、陈家源、项山张家、黎家、高峰村。石门乡横源、白沿村。对桥乡张家村。黄通乡熊家村。何源镇张家、张家湾村。琉璃乡晨岭、水江口、游溪张家村。陈坊积乡上张、下张、石溪头、高坪村。


    IP属地:江苏323楼2019-05-23 16:31
    回复
      六安寿县回族张
      他们是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东枣林庄、老鸹巷迁至此地的回族后代。


      IP属地:江苏324楼2019-05-24 16:13
      回复
        山东济宁
        西张庄
        位于县城西北19.4公里、孟姑集乡驻地西4公里,西张庄村民委员会驻地。
        据《张氏族谱》载:张氏祖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南旺湖张井居住。二世祖于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张庄。因孟姑集公社内有两个张庄,于1962年将此村更名为西张庄。


        IP属地:江苏326楼2019-05-25 17:18
        回复
          广西玉林
          凤山,新田张姓始祖张化孙,因仕寄寓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后于明洪武年间迁上杭县城东四十里西洋村开基。公生十八子,第四子祥云留守老居,130代文裕公迁入广东程乡县桃源埔庵堂,生校政。校政生70、71、72、73、74郎。74郎生惠良、仁良。仁良、惠良迁武平汀州生志亮;志亮生原达、德禄。长子张原达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迁博白蕉麻(现凤山新田),后裔居新田上马垌、腾埇;志亮次子德禄入迁博白之第三支张氏兄弟,乃是同化孙公下至113代惠良之弟仁良,字天柱,由程乡县(今属梅州)迁闽上杭县猪市街瓦子巷,生金、玉、美三公,于明成化七年(1472年)因天灾被迫迁居,长子金公迁浦北张黄六罗;次子玉公迁灵山石狗;三子美公迁博白田心(今菱角盐墟)。


          IP属地:江苏327楼2019-05-26 16:39
          回复
            汕尾张氏
            “一嗣双祧存两姓 张廖原本是一家”
            张、廖本是两个姓氏,为什么有“张廖”氏的称呼呢?故事的由来是发生在诏安县二都官陂的事,时间约在1333—1370年间。
            “张廖”氏发祥地在福建漳州诏安县二都官陂。当时,元朝廷恐怕汉人造反,重申汉人不能执寸铁的禁令(三家人用一把菜刀)。元丞相伯颜等还以起义大都是汉人作为借口,奏请重申执行禁命,重点要尽杀张、王、刘、李、赵等5个姓氏的汉人。
            这时候,汉人有个叫张元子的,又名愿仔,字再辉,原籍云霄西林和尚塘人。父亲名叫张天正,为避祸害逃到官陂僻居教读。适遇当时官陂村里有一名叫廖化者,养有一女,品行端庄,聪明贤淑,是一个知书达礼的闺秀。廖化见来村执教的张愿仔,忠厚朴实,英姿飒爽,遂赘他为东床,成亲之后,家庭和睦,十分融洽。
            正当愿仔48岁的时侯,廖族有一人犯了国法,情实有枉,愿仔为伸张正义,挺身冒险,上京为他申辩,在归途中得病危殆,临终前嘱其子张友来吩咐说:吾一生深受汝外祖父母之怜爱,恩惠难忘,今生未能报答,在我死之后,你等当为父报答亲恩。后代子孙,在生时应当姓“廖”,以光母族;谢世之后,则回归姓“张”,以存父姓,才入祖祠。张友来凛遵父命,“活廖死张”,历代不改,从此一嗣双祧存两姓,张廖原本是一家。“张廖”氏从此便自成一个家族,人们都叫他“活廖死张”或“张骨廖皮”了。
            官陂“烟成堂”即“张廖氏的大宗祠”,也即“张廖”一嗣双祧的祖祠。
            遂后至今,“张廖”氏的称谓已不存在了,在姓氏名字上基本统用“张”姓了。


            IP属地:江苏329楼2019-05-28 16:59
            回复
              四川雅安张氏
              卫干村四组张氏
              原籍:待访 入川始祖:不详,
              世系:不详
              排行:不详
              祠堂:祠堂在卫干村刘家坪,已残破不全。 族谱:不详
              家族迁徙史:不详
              家族人物:张锡衡,字与九。光绪丙子(1876)科举人。家饶于财好施与。
              性和易,多识旧典,言行宽厚。终身无喜怒色,即遇横逆,不
              校也。以故人心向往,左右县局数十年。
              资料来源:民国《名山新县志》和采访。
              家族佚事:①卫干村的“卫干”实为“桅杆”,缘由该张氏祠堂门前曾立有一对桅杆。
              ②当地有一关于该张氏祖辈的离奇传说:张氏祖上有一人做官曾“贪墨”了大批银子,被朝廷发
              觉,皇帝下旨,要么留头退银子,要么留银子不留头。张家最终选择了留银子。疑此支张氏为宋
              末四川制置使张珏、明玉珍大夏政权知院张文炳后裔。
              红岩乡
              张氏
              原籍:麻城孝感乡张公桥耶菜埂
              入川始祖:张守仁 入名始祖:张朝信 入红岩乡祖:张荣泰
              世系:一世张守仁妣彭氏
              二世张举妣尤氏
              三世张定寅妣周氏、张定安
              四世长张仲仁,次张仲孝妣尤氏,三张仲悌妣骆氏
              五世(以下单叙仲悌一支)长张尚智妣彭氏,次张尚信(朝信)妣郑氏
              六世(以下单叙朝信一支)长张应才妣林氏,次张应举妣廖氏、罗氏,三张应登妣蔡氏,经献乱。
              七世(又单叙应才公一支)应才公长子张玉鳌妣任氏,生长张荣泰妣余氏,次张荣福妣彭氏,三张荣禄妣韩氏,四张荣寿妣宋氏。应才公次子张玉祥妣黄氏。
              排行:才华云耀 丰大超祥(强) 朝臣正直 万世永昌
              由丹棱迁名山马岭排:
              朝应玉荣永 文开尚万登 光宗廷大显 述明绍重兴
              二○○一年续排:
              清政维世启 昌达承祖吉 美华志象义 学代传宇仁
              祠堂:不详 谱谍:一册。裔孙以嘉庆二十一年和光绪二年老谱续编
              家族迁徙史:由祖籍江西泰和县西门外小水池迁麻城县孝感乡。元末,一世祖张兴好学武艺,得武举。二世张昭也武艺过人。洪武初,张守仁、张守礼兄弟二人曾参与蓟县平乱,洪武十二年(1379)二人安居四川成都府双流县,为该支张氏入川始祖。张守仁继迁眉州丹棱张彭坝(今丹棱县张坝镇)。张守礼仍居双流,一世一人传至数代,得中武举,升为协镇,以官回楚后不知所踪。守仁公第五世尚信(又名:朝信)公迁名山县马岭乡观音堂大河坡,七世荣泰公迁太平乡(今红岩乡)深沟子居焉。迁徙时间及原因不详。
              资料来源:据《张氏族谱》和采访
              附录:《应试公本末》
              祖公讳应试字玉环者,太祖定寅公之曾孙,丹邑之乡人也。负文武姿情迈众,胆量过人,乡人皆推重焉。与表兄彭公讳万丰字玉吾者。□相莫逆,及献贼据蜀,遣刘文秀屠丹。二人各聚乡勇数百,保境一方,锐不□近。后见贼居丹三月,竟无去志,乃备牛酒,名为犒军,实欲刺贼。因上下分坠,贼觉不果,以辨付免。归誓名勇,严加防备,贼□岁久,打量入境,二人舍而战之,贼怒,又令三百余人复来打量,仍以埋伏擒之,而杀于三溪。只贼惧乃徙雅州,方赖以保全,声名大振。当事闻之,就而问计与作响导。彭公自邛赴雅,应试公由洪上雅,两兵会合,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大破贼营,斩杀甚众。当事者悉以上闻,俱封都督签事。彭公辞归,应试公官至数年,平定后简授奉政大夫。因前县志失漏,不知官处,于今辛未年县主刘公增修志书,采访入志。公生于明朝万历庚戍,年八十五岁。卒于清之康熙甲戌年,葬于张坝狮子坎。


              IP属地:江苏330楼2019-06-07 17:36
              回复
                韶关珠玑巷张族
                可说是珠玑巷第一世家。据新会《清河族谱》载,珠玑巷张族是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后裔。唐开元间,张九龄的第五世孙张纲,吉州刺史,致仕后卜居珠玑巷,传至张兴,七世同居,得唐敬宗旌表,赐珠玑绦环,珠玑巷因此而得名。张兴曾孙张喾任唐运使,掌岭南道平籴事,居冈州并入赘冈州知州崔昱家。后唐同光五年(923年),朝廷敕令冈州交纳贡税四万余石,而冈州民困已久,苦无征收,官民为之惊恐。张喾乃回珠玑巷与家族商议解救之法。众议以安民为重,将祖上积蓄金三百六十两,银八百两及稻谷二万余石,代冈州交纳于南雄广积仓,使冈州官民得以相安无事。张喾之子张昌豪富,秉承孝义家风,“尝作义仓,遇凶岁则发以赈济,人多感恩,及殁,士人塑其像,以祠奉之。”珠玑巷张族历传九代,后裔都迁到新会、开平等地去了。孝义之风也随之远播他方。


                IP属地:江苏331楼2019-06-17 18:02
                回复
                  全国张氏基因分支图及寻根信息,需要原图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可以私信里面把QQ发给我来加


                  IP属地:江苏349楼2020-04-06 18: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