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爱奇艺热播的《海上牧云记》口碑有太多的话题可说,而其中最直观又夺人眼球的,还是它独特的镜头美学。
这部被网友赞为“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出来做教科书”的电视剧,呈现出一种电影大片般近乎偏执的构图规律。剧中处处都是精心布局的取景构图,还有色彩、布景,注重一切细节,用异常精致的镜头描述一个超出想象般复杂和厉害的故事。
我们先来看一些简单的构图法则:
对称式构图,又称均衡式构图
这是我们在《海上牧云记》中看到的最常用的近乎苛刻的构图方式,通常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其两个面在排列上的形状、大小趋于一致且呈对称,和谐统一结构严谨,图案美观、趣味性强。
皇上和穆如朔的第一次亮相,就用了对称构图,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上,可以说兼具了美感与趣味,也许还隐晦地表示了皇上和穆如朔之间的关系和势均力敌,仅仅从一个画面布局就可以让人浮想联翩,不禁让人对导演的镜头把控叹为观止。
牧云皇宫中的各种仪式,完美的对称构图充满了秩序感,展现出此时牧云统治的稳定,也塑造了一种威严感和仪式感,整齐划一的陈设布局和光影投射让皇朝的肃穆扑面而来,也为海牧增添了肖似电影的厚重感。


人物对话中,也多采用了对称构图和透视的镜头感,配上安静的背景音乐和台词,在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更能静下心来思考剧中人的对话和逻辑,从而猜测剧情的走向,而对称的构图更能将观众的眼球聚集到画面的正中心。


对角线构图
相较于四平八稳的对称式构图,对角线构图显得更加充满动感和不稳定感,视觉感受上显得更为刺激,画面也更活泼一些。可以有效地避开构图的呆板感,形成视觉上的均衡和空间上的纵深感。
对角分割构图:
例如在拍摄远景的过程中,一条笔直的水岸线将画面对角分割成青蓝海天和苍茫大地。渺小的人物行走在海天和大地之间,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苍凉感,所谓渺天地之孤鸿,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色吧。

三角构图:
相对于展现景色的对角线构图,导演曹盾在展示人物、阐述剧情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最经典的三角构图。使用三角构图来能展现角色和周围人物的关系,位于中间的人物占据了三角构图的正中,充盈了整个画面的同时又能突出主要和次要角色的地位。
作为最为经典的画面基础架构之一,三角形拥有着稳固和谐的特点,又使用角色充当分割线,分割了角色之间的粘连。

X型构图:
在对称构图和对角分割构图的中间地带,X型构图兼容了两者的和谐和优势。在分割画面的过程中,既保留了画面的庄重严谨,又不失一些活泼和色彩。
例如朝臣跪拜的场景,通过朝臣分列两段的对称设计,和光线投射的X型分割,镜头从远处捕捉,纵深到远处的黄金宝座。整个画面显得充满质感和类似电影的厚重,美得仿佛不像是一部网剧。

开放式构图
过肩镜头:
过肩镜头是最经典的开放式构图,它能有力地揭示两人内心之间的关系,经常被导演反复斟酌使用。而过肩镜头往往会搭配近景的特写,在拉近特写的镜头下,演员的一颦一笑,每一个微表情,每一句台词,甚至眉头的微动都会被镜头捕捉。
在海牧中,每一位演员都堪称“戏骨”,过肩镜头能更好地展现演员们之间的“飙戏”,在整个画面富有张力的同时,更给人以一种演技上的欣赏和震撼。

虚实对比:
虚实对比也是剧中主要运用的构图法则之一,虚实得到均衡,形成一股视觉冲击,强化人物形象的同时,更易于展现人物不同于其他角色的独特之处。
海牧中多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就是魅灵的戏份了。盼兮和牧云笙的相处多是在虚实交界的边缘,使用虚实对比的手法更能突出“盼兮非人”这一概念,让盼兮的身份不用多加赘述就可以被观众感受到。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构图表述手法之外,其实很多镜头画面不能单纯地用一种手法去解读,导演曹盾在美学上的造诣和镜头运用可谓“鬼才”。他擅于运用许多复合的构图设计,将自己对镜头的感知完整地传达到观众眼中。
例如以下几个简单的例子,感受一下这部剧对镜头运用的强悍吧。
在视距远、范围大,尤其用来展示视觉宽广的画面中,如大漠、原野、雪原、森林或者人很小浩大的群众场面。远景的构图主要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规模,渲染画面意境。
远景+对角线构图:

远景+黄金螺旋:



圆形构图:

而当需要给观众以震撼时,鸟瞰视角可能是我们经常会在电影中看到的视觉表现角度,这样的影像视觉很有力地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夸张了戏剧性角度,摄影机径直向下拍摄,观众也会被很自然地带到这个环境中,这进一步渲染了影片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戏剧性角度,极端角度,鸟瞰视角:

颠倒构图:
这样的镜头怎能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取景构图不只是画面感的炫技,镜头美学对于影视作品的艺术呈现、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上牧云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娴熟的使用色彩运用、光线配置、画面人物构图等这些审美元素。
美学构图的合理运用使人物性格塑造更加真实饱满,使情节发展更顺畅。
我们以皇后和皇上之间的人物和情节发展来看——
全景构图运用:
观众可以了解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剧中皇后每一次在公开场合的出场都极具威严,都处在“世界的中心”。


中近景:
但当她跟皇上在一起时,整体的光线和位置都变了,之前的霸气气场全无,皇后与皇上之间的纠葛与仇怨,依靠精准的镜头语言来塑造完成。


纵深舞台调度:
将两个人物之间的距离主观性拉大,增强戏剧张力,表现出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此镜头中皇上处于镜头主观位置,在视觉上就处于“优势”地位,而皇后却处于“被动”地位,而特写的皇后表情充满了幽怨和愤恨,这为后续皇后的全面黑化爆发埋下了伏笔。

当皇后和皇上构图中的位置再一次发生变化时,正是人物关系开始逆转,皇上不再占据主动之后,两人在画面中平分秋色。

《海上牧云记》的构图美学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电影的级别,网友们认为它绝美的画风是一部值得去大银幕上观看的剧集。这种观感的产生,都得益于导演将九州的故事在精确合理的镜头美学元素的配置中徐徐展开,使得故事因镜头中事物或者镜头本身的运动性而变得更有魅力,更能够准确传递九州世界所表达的意图与情感。

这部被网友赞为“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出来做教科书”的电视剧,呈现出一种电影大片般近乎偏执的构图规律。剧中处处都是精心布局的取景构图,还有色彩、布景,注重一切细节,用异常精致的镜头描述一个超出想象般复杂和厉害的故事。
我们先来看一些简单的构图法则:
对称式构图,又称均衡式构图
这是我们在《海上牧云记》中看到的最常用的近乎苛刻的构图方式,通常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其两个面在排列上的形状、大小趋于一致且呈对称,和谐统一结构严谨,图案美观、趣味性强。
皇上和穆如朔的第一次亮相,就用了对称构图,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上,可以说兼具了美感与趣味,也许还隐晦地表示了皇上和穆如朔之间的关系和势均力敌,仅仅从一个画面布局就可以让人浮想联翩,不禁让人对导演的镜头把控叹为观止。
牧云皇宫中的各种仪式,完美的对称构图充满了秩序感,展现出此时牧云统治的稳定,也塑造了一种威严感和仪式感,整齐划一的陈设布局和光影投射让皇朝的肃穆扑面而来,也为海牧增添了肖似电影的厚重感。


人物对话中,也多采用了对称构图和透视的镜头感,配上安静的背景音乐和台词,在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更能静下心来思考剧中人的对话和逻辑,从而猜测剧情的走向,而对称的构图更能将观众的眼球聚集到画面的正中心。


对角线构图
相较于四平八稳的对称式构图,对角线构图显得更加充满动感和不稳定感,视觉感受上显得更为刺激,画面也更活泼一些。可以有效地避开构图的呆板感,形成视觉上的均衡和空间上的纵深感。
对角分割构图:
例如在拍摄远景的过程中,一条笔直的水岸线将画面对角分割成青蓝海天和苍茫大地。渺小的人物行走在海天和大地之间,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种苍凉感,所谓渺天地之孤鸿,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色吧。

三角构图:
相对于展现景色的对角线构图,导演曹盾在展示人物、阐述剧情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最经典的三角构图。使用三角构图来能展现角色和周围人物的关系,位于中间的人物占据了三角构图的正中,充盈了整个画面的同时又能突出主要和次要角色的地位。
作为最为经典的画面基础架构之一,三角形拥有着稳固和谐的特点,又使用角色充当分割线,分割了角色之间的粘连。

X型构图:
在对称构图和对角分割构图的中间地带,X型构图兼容了两者的和谐和优势。在分割画面的过程中,既保留了画面的庄重严谨,又不失一些活泼和色彩。
例如朝臣跪拜的场景,通过朝臣分列两段的对称设计,和光线投射的X型分割,镜头从远处捕捉,纵深到远处的黄金宝座。整个画面显得充满质感和类似电影的厚重,美得仿佛不像是一部网剧。

开放式构图
过肩镜头:
过肩镜头是最经典的开放式构图,它能有力地揭示两人内心之间的关系,经常被导演反复斟酌使用。而过肩镜头往往会搭配近景的特写,在拉近特写的镜头下,演员的一颦一笑,每一个微表情,每一句台词,甚至眉头的微动都会被镜头捕捉。
在海牧中,每一位演员都堪称“戏骨”,过肩镜头能更好地展现演员们之间的“飙戏”,在整个画面富有张力的同时,更给人以一种演技上的欣赏和震撼。

虚实对比:
虚实对比也是剧中主要运用的构图法则之一,虚实得到均衡,形成一股视觉冲击,强化人物形象的同时,更易于展现人物不同于其他角色的独特之处。
海牧中多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就是魅灵的戏份了。盼兮和牧云笙的相处多是在虚实交界的边缘,使用虚实对比的手法更能突出“盼兮非人”这一概念,让盼兮的身份不用多加赘述就可以被观众感受到。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构图表述手法之外,其实很多镜头画面不能单纯地用一种手法去解读,导演曹盾在美学上的造诣和镜头运用可谓“鬼才”。他擅于运用许多复合的构图设计,将自己对镜头的感知完整地传达到观众眼中。
例如以下几个简单的例子,感受一下这部剧对镜头运用的强悍吧。
在视距远、范围大,尤其用来展示视觉宽广的画面中,如大漠、原野、雪原、森林或者人很小浩大的群众场面。远景的构图主要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规模,渲染画面意境。
远景+对角线构图:

远景+黄金螺旋:



圆形构图:

而当需要给观众以震撼时,鸟瞰视角可能是我们经常会在电影中看到的视觉表现角度,这样的影像视觉很有力地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夸张了戏剧性角度,摄影机径直向下拍摄,观众也会被很自然地带到这个环境中,这进一步渲染了影片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戏剧性角度,极端角度,鸟瞰视角:

颠倒构图:
这样的镜头怎能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取景构图不只是画面感的炫技,镜头美学对于影视作品的艺术呈现、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上牧云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娴熟的使用色彩运用、光线配置、画面人物构图等这些审美元素。
美学构图的合理运用使人物性格塑造更加真实饱满,使情节发展更顺畅。
我们以皇后和皇上之间的人物和情节发展来看——
全景构图运用:
观众可以了解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间的关系。剧中皇后每一次在公开场合的出场都极具威严,都处在“世界的中心”。


中近景:
但当她跟皇上在一起时,整体的光线和位置都变了,之前的霸气气场全无,皇后与皇上之间的纠葛与仇怨,依靠精准的镜头语言来塑造完成。


纵深舞台调度:
将两个人物之间的距离主观性拉大,增强戏剧张力,表现出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此镜头中皇上处于镜头主观位置,在视觉上就处于“优势”地位,而皇后却处于“被动”地位,而特写的皇后表情充满了幽怨和愤恨,这为后续皇后的全面黑化爆发埋下了伏笔。

当皇后和皇上构图中的位置再一次发生变化时,正是人物关系开始逆转,皇上不再占据主动之后,两人在画面中平分秋色。

《海上牧云记》的构图美学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电影的级别,网友们认为它绝美的画风是一部值得去大银幕上观看的剧集。这种观感的产生,都得益于导演将九州的故事在精确合理的镜头美学元素的配置中徐徐展开,使得故事因镜头中事物或者镜头本身的运动性而变得更有魅力,更能够准确传递九州世界所表达的意图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