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阶级国家论与中国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起初,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人们不得不共同劳作,而且产品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当生产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人们开始独自劳作,而且产品出现剩余,落到部分人手里,逐渐地,少数人占有大多数的生产资料,而其他人拥有的生产资料很少,这时阶级便产生了。其二,当一群人分化为两个阶级时,生产关系便体现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其三,剥削阶级通过军队、武器、法院,组成国家,实施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反映这种生产关系的法律、设施、观念、习惯等。吾按,马克思论国家起源,是自下而上的,国家因阶级剥削的需要而产生,被动地为剥削阶级服务;再者,剥削是指劳动者无生产资料,于是他们只能依附有生产资料的人,为其交出自己的剩余产品,才能生存下去。就中国历史而言,大多数时期,生产资料分配大抵公平,阶级之间的剥削不甚明显;国家主动地通过仁德和武力化外为内,自我维持,而不是被动地服务于剥削阶级。
(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相对。)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起初,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人们不得不共同劳作,而且产品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当生产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人们开始独自劳作,而且产品出现剩余,落到部分人手里,逐渐地,少数人占有大多数的生产资料,而其他人拥有的生产资料很少,这时阶级便产生了。其二,当一群人分化为两个阶级时,生产关系便体现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其三,剥削阶级通过军队、武器、法院,组成国家,实施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反映这种生产关系的法律、设施、观念、习惯等。吾按,马克思论国家起源,是自下而上的,国家因阶级剥削的需要而产生,被动地为剥削阶级服务;再者,剥削是指劳动者无生产资料,于是他们只能依附有生产资料的人,为其交出自己的剩余产品,才能生存下去。就中国历史而言,大多数时期,生产资料分配大抵公平,阶级之间的剥削不甚明显;国家主动地通过仁德和武力化外为内,自我维持,而不是被动地服务于剥削阶级。
(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