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建盏吧 关注:69,817贴子:969,010
  • 6回复贴,共1

【转载】【福鼎白茶】 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茶 简介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故称“白茶”。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因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制法,造就了其外形天然素雅,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白茶文化。

白茶主产区
(叶乃兴,《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2010)

白茶主产区在福建的位置
当代茶界泰斗陈椽先生在其“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提出,“科学分类方法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方面必须表明品质的系统性, 另一方面也要表明制法的系统性。同时还要抓住主要的内含物变化的系统性。茶类发展的先后,应作为茶叶分类排列的次序。就是传统而通俗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 便于应用”。陈椽先生的观点获得了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中国茶叶形成了目前常说的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白茶是其中之一。
那么,白茶的基本制茶方法是怎样的呢?白茶的主要品质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和市面上通常见到的(绿茶)中的白茶主要有哪些区别呢?
1.白茶的基本制茶方法
白茶的初制加工分为萎凋和干燥两大工序,其中萎凋是白茶初制的核心过程,也是形成白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序。萎凋即是将茶叶摊放在萎凋工具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促使叶张失水萎凋的过程。
萎凋会受到鲜叶原料、萎凋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度、摊叶量以及萎凋时间的综合影响,
萎凋的目的就在于蒸发叶内水分,伴随着水分的蒸发和叶片呼吸作用的进行,内含物发生缓慢的水解、氧化变化,形成白茶外形及内质特点。在萎凋过程中,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增加,如氨基酸会因蛋白质的水解而增加;多酚类物质因水解、氧化而减少,苦涩味道降低;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有色物质,进而改变了叶色;青草气伴随低沸点物质的精油成分挥发,而逐渐减弱,露出茶香,形成白茶的品质特点。
萎凋根据方式不同可以分日光萎凋和阴处萎凋,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全萎凋和半萎凋。干燥可以是晒干、风干,也可以是烘干。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厂家在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上不同的组合和程度的把握,形成了目前市面上白茶产品较为丰富的风格特征。
2.白茶的主要品质特点
茶叶品质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地、品种、加工方法等。白茶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其茶树品种多为较高大植株,多数为小乔木、大叶种,外表满披茸毛,且芽叶肥壮,酚氨比较低。主要品种有【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福云6号以及一些地方种等】。鲜叶要求有“三白”,嫩芽和两片嫩叶都要满披白色毫毛,这构成了白茶内质的基础。
白茶由于制作工艺上微发酵的工艺,制作过程不炒不揉,因此成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白茶常见的品类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品质各异。但总体上,白茶具有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芽叶连枝,叶色灰绿;汤色浅黄明亮,毫香显,滋味鲜醇等品质特点,如果有毫,则要求毫心肥壮银白。

白毫银针
3.绿茶中的“白茶”
在特定的情况下,茶树鲜叶可能因某些原因导致叶片失去叶绿素而形成叶片白化现象,这类白化的茶树鲜叶经过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后也称之为“白茶”。这种“白茶”实际是一种白化的变异,根据白化类型可以分为温度敏感型、光照敏感型和光温不敏型,例如有安吉白茶、印雪白茶等。以安吉白茶为例,安吉白茶是“低温敏感型”变异的茶叶鲜叶,其变异温度阈值约在23℃,这种白化鲜叶经过绿茶加工工艺制作成了“安吉白茶”。通常在早春低温时节,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到了夏季,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这种因低温呈现白化现象且采用绿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通常氨基酸含量较高,因此往往更为鲜爽,茶汤黄绿,叶底自然展开呈现白色。这与六大茶类中的“白茶”银白披毫,毫香显现,茶汤鲜爽的口感特点有所不同。

白茶分类
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由于独特的环境条件、树种以及制作上微发酵的工艺,加工过程不炒不揉,因此形成了干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的特点。白茶的初制工艺基本相同,主要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以及近些年为便于储存而出现的白茶饼。

白茶分类图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因其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有“茶中美女”之美称。由于白毫银针鲜叶原料采自大白茶的肥芽,其干茶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在茶杯中冲泡时,芽芽挺立,蔚为壮观;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
白毫银针一般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大白茶或者福建水仙树品种肥壮芽头制成。传统上,在萎凋后的干燥环节,产自福鼎的银针在干燥一般采用烘干方式,称之“北路银针”;产自政和的银针,在正常气候下,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方式,称之“南路银针”。

2.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叶背芽毫显露,绿面白底,当地人也称“天青地白”,其叶面、叶脉与节间枝梗在色泽上有差别,呈“绿叶红筋”状,也称做“红装素裹”。内质上,有毫香,味鲜醇,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白牡丹原料采摘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高级白牡丹则对鲜叶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
3.贡眉、寿眉
传统的贡眉是指用一芽二、三叶及小白(菜茶)制成的白茶,由于其外形较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贡眉形似白牡丹,但形体偏瘦小,叶色灰绿带黄,品质一般次于白牡丹。现在由于 菜茶树种少 已改用品质一般的低级牡丹代替制作贡眉

早期寿眉是制作白毫银针时采下的鲜梢经过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现寿眉制作为 春末茶
,色泽灰绿带黄,滋味清淡,汤色杏绿,叶底黄绿粗杂。

4.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是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它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其初制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新工艺白茶由于增加了轻揉制作工艺,一方面可以改变成茶不卷曲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叶片组织破碎,也促进了轻微发酵的进行,其茶汤滋味趋浓。所以新工艺白茶其外形卷缩,略带褶条,清香味浓,汤色橙红,滋味甘和稍浓;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但有没有红茶发酵的感觉;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
新工艺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但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的芽叶加工而成。

5.白茶饼
白茶饼是近些年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多起来的紧压产品,其制作原料一般采用常见的白茶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在精制中采取“蒸压”的工艺,压制成饼。因为生产工艺与传统散茶类似,故品质特点接近,但由于经过了加温蒸压的过程,口感较之散茶会更加柔和,且便于储存与运输。


IP属地:福建1楼2017-12-18 22:40回复
    【福鼎白茶】
    品质特点是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初泡无色。要求黄烷醇类轻度地延缓地自然氧化,既不破坏酶促作用,制止氧化,也不促进氧化,听其自然变化。一般制法是经过 【萎凋、干燥】二个工序。”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大类的“福鼎白茶”,其鲜叶原料主要采自芽叶满披茸毛的白茶品种【大白茶或大毫茶】,按照白茶加工工艺【鲜叶-萎凋-干燥】制成的茶叶产品。
    福鼎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
    【安吉白茶】
    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冲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
    目前安吉白茶是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包括摊青、杀青理条、初烘、干燥这几道工艺】,属于绿茶,和六大茶类里的“白茶”不是一类茶。由于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1倍左右,制成的干茶鲜爽度好,目前也有一些茶企以其原料采用龙井茶制法加工成龙井茶。
    【白茶萎凋的三种方式:】
    白茶传统工艺分为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其中萎凋是白茶加工的“灵魂”,萎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白茶成茶的品质。
    萎凋,一般是在一定温、湿度和通风等情况下,伴随叶片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叶片内含物发生缓慢水解氧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茶叶挥发青气,增进茶香,发出甜醇的“萎凋香”,这对白茶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白茶的三种萎凋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成规模的茶叶生产上,一般将白茶萎凋的方式分为三种:【室内自然萎凋、加温萎凋、复式萎凋】。利用户外日光的自然条件下使叶子萎凋的纯日光萎凋(日晒茶)十分依赖天气情况,耗费人工成本也较大,在成规模的茶叶生产上应用会稍微少一些。
    1:【室内自然萎凋】
    室内自然萎凋即是指在适当的室内环境进行摊晾。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无日光直射,并要防止雨雾侵入;场所必须清洁卫生,且温、湿度要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鲜叶进厂后要严格区分开老、嫩叶片,并及时分别萎凋。在此过程中,把鲜叶摊放在水筛上(俗称“开青”或“开筛”)。待萎凋程度达到七八成时,萎凋叶的表现为:叶片不贴筛,芽毫色发白,叶色由浅绿转为灰绿色或深绿,叶态如船底状;嗅之无青气。此时需进行拼筛处理,拼筛后继续萎凋12~14h,待干度达九成时,就可下筛拣剔。在萎凋条件上,白茶萎凋历时可达52~60小时。
    2:【加温萎凋】
    春茶季节,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无法进行室内自然萎凋,而必须采用加温萎凋。加温萎凋可采用管道加温或萎凋槽加温萎凋。
    萎凋槽萎凋与红茶(工夫红茶)相同,但温度低些(30℃左右),摊叶厚度薄些(20~25cm),全程历时约12~16小时。萎凋后仍然上架继续摊晾萎凋。
    3:【复式萎凋】
    所谓复式萎凋,就是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选择早晨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每次晒25~30分钟,晒至叶片微热时移入萎凋室内萎凋,如此反复2~4次。
    【三种萎凋方式】各有利弊,但目的都在于适应天气条件,解决雨天加工困难的问题,同时控制青叶生化反应以达到适当的程度,提高白茶生产的质与量。
    白茶的分类:
    『白茶按类型分为芽茶与叶茶;
    『按树种分为小乔木型、灌木型;
    『按品种分为大白茶、小白茶、
    『按品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
    『按工艺分为传统白茶、新工艺白茶;
    『按形状分为散白茶、紧压白茶(多为饼茶)。
    树种的区别:
    白毫银针与白牡丹茶,一般原料采自福鼎大白、福鼎大毫 树种,均为无性群体茶树种(即扦插繁殖),
    【早期 贡眉的原料采自 【菜茶(小白)福鼎本地叫 【土茶】树种,为有性群体茶树种 即种子繁殖。 现基本用 大白 大毫树种低级牡丹代替】
    福鼎大白树种为小乔木中叶型树种,福鼎大毫树种为小乔木大叶型树种,【菜茶】为灌木型树种。
    福鼎大白一芽三叶百芽重63克(中叶),多用来做【太姥绿茶】、【白琳工夫红茶】与【白毫银针】;
    福鼎大毫一芽三叶百芽重104克(大叶),多用来制作【白毫银针】与【白牡丹】与【白琳功夫红茶】;
    大白 是指采自于福鼎大白茶树、福鼎大毫茶树
    小白 是指采自于 菜茶树 福鼎本地叫【土茶】 即种子种植的茶树原料
    白茶工艺:
    『包括:鲜叶-萎凋-堆积-干燥-拣剔。
    『白茶工艺是所有茶类里最简单的,只有萎凋与干燥两个过程,但也是最难把控的。
    『高温则变红,低温则变黑,火久则变黄,火短则变绿。
    『其中主要工艺环节为萎凋,同时完成微发酵,晴天萎凋时间约20-30小时,加温萎凋不低于40小时。
    『堆积的目的主要是均衡茶叶水分并达到消除青气的目的(2-6小时)。
    『干燥是为了使茶叶的含水率达到7%以内防止霉变。
    关于萎凋:
    『传统白茶工艺中采用的是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
    『自然萎凋是指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不动风干而成,复式萎凋是指早晚2-4次弱阳日晒半小时。
    『现代白茶工艺多使用通风加温萎凋,通风加温萎凋主要是应对阴雨恶劣天气,通过热风或地热加速萎凋,
    人工调控制茶环境以达到品质最佳化及产量最大化。
    新工艺白茶:
    『是对揉捻白茶的统称,包括且不限于银针、牡丹、贡眉.
    『这种工艺即在传统意义上增加了揉捻工艺。新工艺白茶的口感特色是甜香,
    通过揉捻出汁经氧化反应制造出具有红茶特点的香气滋味。
    关于冲泡:
    『正常生活中,冲泡白茶宜陶瓷盖碗茶具,宜桶装纯净水,宜90-95度水温,宜15-60秒出汤,
    宜冲10泡有余,宜各类饮茶人群,宜四季全时饮用。
    福鼎白茶最明显特点:
    『独一无二的药香谷香(醇香)
    『温冷烫煮均
    『从早到晚的耐冲泡度
    『清热解毒轻咽润肺最佳
    『无与伦比的晶润透亮茶汤。
    热饮醇爽甘香心旷神怡,冷饮浓纯甘甜厚而不钝,煮泡粘稠滑润不苦不涩。
    白茶之误区:
    『评判白茶品质前先界定树种、原料、等级、工艺、季节。
    『不要盲目 “见浅即新,视红即老;芽小为早,叶大为老;药香即陈,味淡就新;老茶便宝,是芽便好”;
    『不要把福鼎白茶当成神丹妙药,别指望它天天给你治感冒,加强锻炼最重要。
    目前市场上陈7年以上的老白茶十分有限,要想长期可持续地喝到老白茶
    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学会储存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在不同的储存储存条件下,都会出现化学反应,生产的物质具有不可预见性;如果在良好的储存环境中,老白茶会出现很好的香气和滋味。
    储存白茶关键点是茶叶一定要干燥,含水率要低,用锡箔纸包装茶叶可以避光,密封保存。茶叶用大包装比小包装储存的效果好。
    南方和北方储存白茶,由于气候不同,差异很大。白茶在福鼎和南方地区,内含物转化速度快,北方则慢,
    第一,茶叶的含水率,国家标准为7%,但要长期储存白茶,含水率一定控制在5%以下。
    第二,储存环境应当是干燥、常温,无异味、湿度在60%以下的地方,在水泥房储存底板要用木架支撑。
    第三,包装物,一种用纸箱包装的,内包装最好用2层,用塑料膜食品袋和锡箔纸


    IP属地:福建2楼2017-12-18 22:46
    回复
      简述一下福鼎白茶常见的泡饮方法
      玻璃杯泡法:
      白毫银针常用的泡饮方式,取茶入杯,冲入90℃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

      盖碗泡法:
      用盖碗置白茶3~5克,用90℃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这样就能品到十分清新的口味。盖碗泡法适用于福鼎白茶的所有种类。

      商务泡法:
      取白茶3~5克,投入飘逸杯或茶过滤杯中,冲入90℃以上的开水,置几分钟后即可享有,一次置茶,多次泡饮,随冲随喝,方便实惠。

      紫砂壶泡法:
      取白茶3~5克,投入紫砂壶内,用沸水醒茶后,再加入100℃开水,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口味。紫砂壶泡法更适合老白茶。

      冷水泡法:
      这是其它茶类所没有的的泡茶方式。用一瓶矿泉水,加入白毫银针若干,摇晃几分钟后便可饮用,几个小时后白茶滋味更佳。夏日季节旅游或者在不方便泡茶时时候,茶瘾又特别大的人士适合这种泡法。

      蒸煮泡法:
      福鼎民间一直流传着偏方就是用陈年的白毫银针治咽喉肿痛和牙疼的习俗,尤其是上火和疲劳过度引发的咽喉肿痛和牙疼病症。取3~5克陈年白茶于炖罐里,置锅内隔水炖10分钟,倒出茶汤,投放少许冰糖,乘热饮用,十分有效。如今7年以上的陈年白茶逐渐多了,很多爱喝的人,前几泡用紫砂壶泡饮,然后用煮茶器煮饮,年份越陈的老白茶越煮越好喝,有麦香、枣香、花果香、荷叶香,不一而足。目前,福鼎本地和国内一些已经流行紧压白茶城市,爱喝紧压白茶或老白茶者,通常采用的泡茶方式就是煮白茶。这是紧压白茶和老白茶最适宜的泡饮方式,既能把其中有效成分析出,又能热饮,在北方地区寒冷的天气品饮是十分惬意之事。
      大壶泡法和大缸泡法:
      在大壶或大缸里多投放些白茶,冲入95℃开水,水的量和置放时间不限,从几分钟到24小时,随时饮用。在炎热的夏天,上班或出工前泡好茶,下班收工回家饮用,不仅止渴,还能消除疲劳。白茶放在大缸里的泡饮方式,流传年代不知有多久,在古代,福鼎官道上都建有茶亭,茶亭内都有专人泡茶,供路人歇息饮茶。
      1.白毫银针的泡法。 冲泡白毫银针,
      主要注意事项有二:
      其一,茶芽纤长细嫩,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
      其二,这种上好的白茶浑身披满白毫,冲泡时,热水不可直冲茶芽,应当沿杯(或壶)壁入冲,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即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不臻至于因为茶芽大量脱毫令茶汤变浊、而影响其汤色的美感。
      白毫银针茶形虽然纤小细嫩,因为茶芽肥壮丰腴,出汤时间较长,十分耐泡,即便泡至十道,汤色尤在,虽然口味淡了不少,但还是可以从中品到其余韵的。
      冲泡白毫银针,还有一个秘诀,每回往外分茶汤,不可全倒空,应留汤底约三分之一,这样,续过新水之后,茶汤还能沿承原来韵味。
      2.白牡丹的泡法。 白牡丹,旗枪兼具,茶芽细嫩纤巧,茶叶粗犷豪放,水温不可过低,低则茶味难出,水温若是太高,则又会伤及茶芽,若配以玻璃茶具,则其水中倩影尽收眼底。所以,白牡丹的冲泡温度,最好控制在90—100度之间。 其它注意事项,类似白毫银针。
      3.寿眉的泡法 。寿贡皆以茶叶为主,其形粗放,尽显古朴之风,其靓丽之处有三:其茶汤深红美艳,其滋味醇厚浓郁,其功效较为卓越。所以,冲泡白茶,水温可在100以上,而且可以多泡一会,这样,就会充分享受到其最美的部分。
      4.新工艺白茶的泡法 。新工艺白茶是白茶家族中的新秀,因其工艺特殊,其味浓醇清甘,近似闽北乌龙之"馥郁",故,此茶以工夫法冲泡为宜。
      5.老茶饼的泡法 。老茶饼经压塑而生,较紧实,因存入时间较长,内部自然发酵起变化,茶味厚生独特,只有百度以上的水温,才能令其尽显本色。
      (二)不同年份,不同泡法
      1.新茶的泡法:新茶往往较嫩,干茶观感也新艳,所以最好浅泡,出水尽量快一些,这样能品到那种新茶之纯美。
      2.老茶的泡法: 品饮老白茶,宜用大肚紫砂壶,80度水温,耐心等待1分半钟出汤。如果能使福鼎泉水泡制,再好不过。宽敞的大肚壶使芽叶尽情舒展,将叶面和芽头上披着白毫的滋味充分散发。过程显得那样生机无限,意趣盎然。那股香气和沁入心脾的蜜韵味道自然甘醇,是茶本质的香气。如同置身于原始森林,嗅着林中清新的气息,心情也自然悠闲,宁静致远。
      (三)不同用具,也有不同泡法:
      1.杯泡:取5g白茶用90度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泡:取3g的白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这样就能品到十分清新的口味。
      3.小壶泡:取7-10g的白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品味。
      4.大壶泡:取10-15g的白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这种方法也可供一家大小共享,特别是夏天。因为白茶的冷饮更好喝,并且决不伤害身体。

      四)不同需求(是重品饮,还是重保健),还有不一样的泡法。
      1.重品饮:重品饮者,最好喝淡点,因为淡泊,是白茶最本真的茶味,所以,此时最好浅泡白茶。
      2.重保健:重保健者,最好用煮饮法,这是民间一直沿用的秘方——用清水加15g老白茶(陈三年以上)煮3分钟成浓汁后过滤出茶水,待凉到70度添加一勺蜂蜜或土冰糖乘热饮用,顿感体轻神宁其中妙用自能体会,其口感神韵更是醇厚奇特。 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古代名医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五)不同对象,泡法也不一样。
      1.女性:女性往往口味轻,所以最好清淡点。尤其是为了美容,最好喝淡茶。用具则以玻璃茶具为宜,这样更适合爱美的女人从白茶中得到更多美的启迪。
      2.男性:男人一般心界较宽,心机深沉点,喝白茶,可能更追求其醇厚的一面,所以茶味相对可以浓点,这就意味着,泡时可稍长一些,汤温还是得依据茶质而定。
      3.老人:老年人尤其要重保健,因此老人喝白,要重其根本功效,冲泡时,要尽量让茶的根性尽显,所以,更要多泡一会。
      4.学生:白茶多清淡,也适于年轻学生饮用。因此生活特点,平时不宜多人围坐一处久喝,最好用杯泡,所用之茶,以白毫银针或白牡丹为宜,水温尽量低点,根据不同茶质,水温取其下限。


      IP属地:福建3楼2017-12-18 22:48
      回复
        学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12-18 23:36
        回复
          谢谢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2-19 00:10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3-28 12:45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4-02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