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 简介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故称“白茶”。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因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制法,造就了其外形天然素雅,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白茶文化。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c99a9c870f40ad115e4c7eb672e1151/f14e8c2c11dfa9ec1cf1c8e769d0f703938fc185.jpg)
白茶主产区
(叶乃兴,《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2010)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ead03401d162d985ee621421dda950/54b1cadfa9ec8a13f4c5c910fc03918fa2ecc085.jpg)
白茶主产区在福建的位置
当代茶界泰斗陈椽先生在其“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提出,“科学分类方法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方面必须表明品质的系统性, 另一方面也要表明制法的系统性。同时还要抓住主要的内含物变化的系统性。茶类发展的先后,应作为茶叶分类排列的次序。就是传统而通俗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 便于应用”。陈椽先生的观点获得了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中国茶叶形成了目前常说的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白茶是其中之一。
那么,白茶的基本制茶方法是怎样的呢?白茶的主要品质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和市面上通常见到的(绿茶)中的白茶主要有哪些区别呢?
1.白茶的基本制茶方法
白茶的初制加工分为萎凋和干燥两大工序,其中萎凋是白茶初制的核心过程,也是形成白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序。萎凋即是将茶叶摊放在萎凋工具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促使叶张失水萎凋的过程。
萎凋会受到鲜叶原料、萎凋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度、摊叶量以及萎凋时间的综合影响,
萎凋的目的就在于蒸发叶内水分,伴随着水分的蒸发和叶片呼吸作用的进行,内含物发生缓慢的水解、氧化变化,形成白茶外形及内质特点。在萎凋过程中,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增加,如氨基酸会因蛋白质的水解而增加;多酚类物质因水解、氧化而减少,苦涩味道降低;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有色物质,进而改变了叶色;青草气伴随低沸点物质的精油成分挥发,而逐渐减弱,露出茶香,形成白茶的品质特点。
萎凋根据方式不同可以分日光萎凋和阴处萎凋,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全萎凋和半萎凋。干燥可以是晒干、风干,也可以是烘干。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厂家在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上不同的组合和程度的把握,形成了目前市面上白茶产品较为丰富的风格特征。
2.白茶的主要品质特点
茶叶品质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地、品种、加工方法等。白茶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其茶树品种多为较高大植株,多数为小乔木、大叶种,外表满披茸毛,且芽叶肥壮,酚氨比较低。主要品种有【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福云6号以及一些地方种等】。鲜叶要求有“三白”,嫩芽和两片嫩叶都要满披白色毫毛,这构成了白茶内质的基础。
白茶由于制作工艺上微发酵的工艺,制作过程不炒不揉,因此成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白茶常见的品类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品质各异。但总体上,白茶具有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芽叶连枝,叶色灰绿;汤色浅黄明亮,毫香显,滋味鲜醇等品质特点,如果有毫,则要求毫心肥壮银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316a11169d9f2d3201124e799ee8a53/124272ec8a136327fa325cc39a8fa0ec0afac785.jpg)
白毫银针
3.绿茶中的“白茶”
在特定的情况下,茶树鲜叶可能因某些原因导致叶片失去叶绿素而形成叶片白化现象,这类白化的茶树鲜叶经过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后也称之为“白茶”。这种“白茶”实际是一种白化的变异,根据白化类型可以分为温度敏感型、光照敏感型和光温不敏型,例如有安吉白茶、印雪白茶等。以安吉白茶为例,安吉白茶是“低温敏感型”变异的茶叶鲜叶,其变异温度阈值约在23℃,这种白化鲜叶经过绿茶加工工艺制作成了“安吉白茶”。通常在早春低温时节,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到了夏季,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这种因低温呈现白化现象且采用绿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通常氨基酸含量较高,因此往往更为鲜爽,茶汤黄绿,叶底自然展开呈现白色。这与六大茶类中的“白茶”银白披毫,毫香显现,茶汤鲜爽的口感特点有所不同。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333c919f9d3572c66e29cd4ba116352/aa715113632762d06ee13a4fabec08fa533dc685.jpg)
白茶分类
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由于独特的环境条件、树种以及制作上微发酵的工艺,加工过程不炒不揉,因此形成了干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的特点。白茶的初制工艺基本相同,主要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以及近些年为便于储存而出现的白茶饼。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83b59135c2c11dfded1bf2b53256255/898eb82762d0f7030b6d0b2c03fa513d2497c585.jpg)
白茶分类图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因其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有“茶中美女”之美称。由于白毫银针鲜叶原料采自大白茶的肥芽,其干茶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在茶杯中冲泡时,芽芽挺立,蔚为壮观;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
白毫银针一般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大白茶或者福建水仙树品种肥壮芽头制成。传统上,在萎凋后的干燥环节,产自福鼎的银针在干燥一般采用烘干方式,称之“北路银针”;产自政和的银针,在正常气候下,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方式,称之“南路银针”。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931fcec1adfa9ecfd2e561f52d2f754/60bab9d0f703918f3b0ea33a5a3d26975beec485.jpg)
2.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叶背芽毫显露,绿面白底,当地人也称“天青地白”,其叶面、叶脉与节间枝梗在色泽上有差别,呈“绿叶红筋”状,也称做“红装素裹”。内质上,有毫香,味鲜醇,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bceba1fa2ec8a13141a57e8c7019157/614d2c03918fa0ec9418fafd2d9759ee3f6ddb85.jpg)
白牡丹原料采摘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高级白牡丹则对鲜叶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
3.贡眉、寿眉
传统的贡眉是指用一芽二、三叶及小白(菜茶)制成的白茶,由于其外形较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贡眉形似白牡丹,但形体偏瘦小,叶色灰绿带黄,品质一般次于白牡丹。现在由于 菜茶树种少 已改用品质一般的低级牡丹代替制作贡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c3d022c8113632715edc23ba18da056/f49e4a8fa0ec08faccdf8d5752ee3d6d57fbda85.jpg)
早期寿眉是制作白毫银针时采下的鲜梢经过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现寿眉制作为 春末茶
,色泽灰绿带黄,滋味清淡,汤色杏绿,叶底黄绿粗杂。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70e21d3682762d0803ea4b790ee0849/92127bec08fa513db875f22e366d55fbb0fbd985.jpg)
4.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是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它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其初制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新工艺白茶由于增加了轻揉制作工艺,一方面可以改变成茶不卷曲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叶片组织破碎,也促进了轻微发酵的进行,其茶汤滋味趋浓。所以新工艺白茶其外形卷缩,略带褶条,清香味浓,汤色橙红,滋味甘和稍浓;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但有没有红茶发酵的感觉;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
新工艺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但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的芽叶加工而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5f1c8e769d0f703e6b295d438f85148/a371d3fa513d2697c60c96ad5efbb2fb4116d885.jpg)
5.白茶饼
白茶饼是近些年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多起来的紧压产品,其制作原料一般采用常见的白茶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在精制中采取“蒸压”的工艺,压制成饼。因为生产工艺与传统散茶类似,故品质特点接近,但由于经过了加温蒸压的过程,口感较之散茶会更加柔和,且便于储存与运输。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3c5c910fc03918fd7d13dc2613f264b/0b678a3d269759ee9d8ffe3bb9fb43166f22df85.jpg)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故称“白茶”。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因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制法,造就了其外形天然素雅,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白茶文化。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c99a9c870f40ad115e4c7eb672e1151/f14e8c2c11dfa9ec1cf1c8e769d0f703938fc185.jpg)
白茶主产区
(叶乃兴,《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2010)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ead03401d162d985ee621421dda950/54b1cadfa9ec8a13f4c5c910fc03918fa2ecc085.jpg)
白茶主产区在福建的位置
当代茶界泰斗陈椽先生在其“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提出,“科学分类方法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方面必须表明品质的系统性, 另一方面也要表明制法的系统性。同时还要抓住主要的内含物变化的系统性。茶类发展的先后,应作为茶叶分类排列的次序。就是传统而通俗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 便于应用”。陈椽先生的观点获得了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中国茶叶形成了目前常说的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白茶是其中之一。
那么,白茶的基本制茶方法是怎样的呢?白茶的主要品质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和市面上通常见到的(绿茶)中的白茶主要有哪些区别呢?
1.白茶的基本制茶方法
白茶的初制加工分为萎凋和干燥两大工序,其中萎凋是白茶初制的核心过程,也是形成白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序。萎凋即是将茶叶摊放在萎凋工具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促使叶张失水萎凋的过程。
萎凋会受到鲜叶原料、萎凋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度、摊叶量以及萎凋时间的综合影响,
萎凋的目的就在于蒸发叶内水分,伴随着水分的蒸发和叶片呼吸作用的进行,内含物发生缓慢的水解、氧化变化,形成白茶外形及内质特点。在萎凋过程中,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增加,如氨基酸会因蛋白质的水解而增加;多酚类物质因水解、氧化而减少,苦涩味道降低;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有色物质,进而改变了叶色;青草气伴随低沸点物质的精油成分挥发,而逐渐减弱,露出茶香,形成白茶的品质特点。
萎凋根据方式不同可以分日光萎凋和阴处萎凋,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全萎凋和半萎凋。干燥可以是晒干、风干,也可以是烘干。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厂家在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上不同的组合和程度的把握,形成了目前市面上白茶产品较为丰富的风格特征。
2.白茶的主要品质特点
茶叶品质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地、品种、加工方法等。白茶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其茶树品种多为较高大植株,多数为小乔木、大叶种,外表满披茸毛,且芽叶肥壮,酚氨比较低。主要品种有【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福云6号以及一些地方种等】。鲜叶要求有“三白”,嫩芽和两片嫩叶都要满披白色毫毛,这构成了白茶内质的基础。
白茶由于制作工艺上微发酵的工艺,制作过程不炒不揉,因此成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白茶常见的品类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品质各异。但总体上,白茶具有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芽叶连枝,叶色灰绿;汤色浅黄明亮,毫香显,滋味鲜醇等品质特点,如果有毫,则要求毫心肥壮银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316a11169d9f2d3201124e799ee8a53/124272ec8a136327fa325cc39a8fa0ec0afac785.jpg)
白毫银针
3.绿茶中的“白茶”
在特定的情况下,茶树鲜叶可能因某些原因导致叶片失去叶绿素而形成叶片白化现象,这类白化的茶树鲜叶经过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后也称之为“白茶”。这种“白茶”实际是一种白化的变异,根据白化类型可以分为温度敏感型、光照敏感型和光温不敏型,例如有安吉白茶、印雪白茶等。以安吉白茶为例,安吉白茶是“低温敏感型”变异的茶叶鲜叶,其变异温度阈值约在23℃,这种白化鲜叶经过绿茶加工工艺制作成了“安吉白茶”。通常在早春低温时节,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到了夏季,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这种因低温呈现白化现象且采用绿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通常氨基酸含量较高,因此往往更为鲜爽,茶汤黄绿,叶底自然展开呈现白色。这与六大茶类中的“白茶”银白披毫,毫香显现,茶汤鲜爽的口感特点有所不同。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333c919f9d3572c66e29cd4ba116352/aa715113632762d06ee13a4fabec08fa533dc685.jpg)
白茶分类
白茶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及松溪等地,由于独特的环境条件、树种以及制作上微发酵的工艺,加工过程不炒不揉,因此形成了干茶表面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的特点。白茶的初制工艺基本相同,主要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以及近些年为便于储存而出现的白茶饼。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83b59135c2c11dfded1bf2b53256255/898eb82762d0f7030b6d0b2c03fa513d2497c585.jpg)
白茶分类图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因其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有“茶中美女”之美称。由于白毫银针鲜叶原料采自大白茶的肥芽,其干茶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在茶杯中冲泡时,芽芽挺立,蔚为壮观;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
白毫银针一般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大白茶或者福建水仙树品种肥壮芽头制成。传统上,在萎凋后的干燥环节,产自福鼎的银针在干燥一般采用烘干方式,称之“北路银针”;产自政和的银针,在正常气候下,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方式,称之“南路银针”。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931fcec1adfa9ecfd2e561f52d2f754/60bab9d0f703918f3b0ea33a5a3d26975beec485.jpg)
2.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叶背芽毫显露,绿面白底,当地人也称“天青地白”,其叶面、叶脉与节间枝梗在色泽上有差别,呈“绿叶红筋”状,也称做“红装素裹”。内质上,有毫香,味鲜醇,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bceba1fa2ec8a13141a57e8c7019157/614d2c03918fa0ec9418fafd2d9759ee3f6ddb85.jpg)
白牡丹原料采摘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高级白牡丹则对鲜叶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
3.贡眉、寿眉
传统的贡眉是指用一芽二、三叶及小白(菜茶)制成的白茶,由于其外形较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贡眉形似白牡丹,但形体偏瘦小,叶色灰绿带黄,品质一般次于白牡丹。现在由于 菜茶树种少 已改用品质一般的低级牡丹代替制作贡眉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c3d022c8113632715edc23ba18da056/f49e4a8fa0ec08faccdf8d5752ee3d6d57fbda85.jpg)
早期寿眉是制作白毫银针时采下的鲜梢经过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现寿眉制作为 春末茶
,色泽灰绿带黄,滋味清淡,汤色杏绿,叶底黄绿粗杂。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70e21d3682762d0803ea4b790ee0849/92127bec08fa513db875f22e366d55fbb0fbd985.jpg)
4.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是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它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其初制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新工艺白茶由于增加了轻揉制作工艺,一方面可以改变成茶不卷曲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叶片组织破碎,也促进了轻微发酵的进行,其茶汤滋味趋浓。所以新工艺白茶其外形卷缩,略带褶条,清香味浓,汤色橙红,滋味甘和稍浓;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但有没有红茶发酵的感觉;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
新工艺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但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的芽叶加工而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5f1c8e769d0f703e6b295d438f85148/a371d3fa513d2697c60c96ad5efbb2fb4116d885.jpg)
5.白茶饼
白茶饼是近些年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多起来的紧压产品,其制作原料一般采用常见的白茶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在精制中采取“蒸压”的工艺,压制成饼。因为生产工艺与传统散茶类似,故品质特点接近,但由于经过了加温蒸压的过程,口感较之散茶会更加柔和,且便于储存与运输。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3c5c910fc03918fd7d13dc2613f264b/0b678a3d269759ee9d8ffe3bb9fb43166f22df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