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吧 关注:383贴子:4,521

概念介绍: 关于 阴 阳 本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1楼2009-03-08 09:15回复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在我眼里为何如此深奥呢? 
    因为在我看来,作品涉及到了<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阴阳一体 
    村上的小说里总是存在着一阴一阳两个世界。 
    直子在阴,绿子在阳。岛本偏阴,初君偏阳。 
    阴阳理论是《易经》的重要思想,中国人是《易经》的民族。 
    可为何在村上作品中出现了阴阳理论呢? 
    我的观点是,日本人其实受到了汉唐文化很深的影响。 
    遣唐使们把中华文化带到了日本列岛,一代代地传下了去。 
    村上其实在骨子还是一个传统的日本文人。 
    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一部分中华文化的基因。 
    所以,如果要尝试分析《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必然要涉及到《易经》


    2楼2009-03-08 09:17
    回复
      [简单介绍一下《易经》]
      “易”,是变化的意思。“易经”,就是在讲未来变化的道理。
      《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这种变化,是有一定道理和规律的。
      《易经》,就是研究和阐释这种道理和规律的典籍,是中华哲学的源头。
      易经理论的高层——————老庄哲学——————“道可道,非常道。”
      易经理论的中层——————儒家学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易经理论的初层——————墨子学说——————“兼爱,非攻。”
      所以,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在我看来,就是《易经》理论的各种表现形式。


      3楼2009-03-08 09:18
      回复
        中国人,是《易经》的民族。
        我们讲究“无三不成理”,在我们中国人看来,
        时间分过去、现在、未来;一天分上午、中午、下午;
        人分为能人、中人、庸人;这就是易经理论对我们思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阴阳一体”的辨证思维,则是《易经》最主要的特色。


        4楼2009-03-08 09:19
        回复
          [何为阴阳?]
          #1
          阴阳, 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就自然界而言,
          阴阳协调,风调雨顺;阴阳失衡,灾害横生
          就人体而言,
          阴阳协调,身体健康;阴阳失衡,疾病缠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阴阳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啊!
          比如说天气,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阴天下雨”
          比如说人品,我们常看到“阳光女孩”,也经常遇到“阴险毒辣”的阴谋家
          比如说家庭,丈夫被妻子完全管住了(妻管严),那么就是“阴盛阳衰”
          何为阴? 何为阳?
          中国最早的一本字典,东汉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告诉我们,
          阳,高明也。山坡上,向阳的,明亮的地方就叫“阳”
          阴,水之南,山之北也。背阳的地方,就叫“阴”
          中国大陆的河流和山脉,大多是东西走向的,(比如黄河、长江)
          太阳光对北半球的照射,启发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阴”和“阳”的概念。


          5楼2009-03-08 09:19
          回复
            #2
            推而广之,凡是明亮的 温暖的 积极的 向上的 进取的,
            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都位于“阳”的广义范畴之内
            反过来,凡是属于黑暗的 寒冷的 消极的 向下的 退行性的事物
            都可以归类到“阴”的广义范畴之内
            阴 阳二者的划分,必须是处于同一个级别的两个事物
            或者是处于同一个级别的“相关联”的两个事物,才能够区分阴阳
            就抽象层面而言,《黄帝内经》告诉我们: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
            转换成我们今天的话,
            意思就是,阴阳 是大自然,是天地的最大的道理,最大的规律
            自然界之所以有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和各种事物,
            这些事物的产生、变化和灭亡的过程,它的本源和父母,都是“阴阳”。


            6楼2009-03-08 09:20
            回复
              #3
              我们的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呢?
              生之本,本于“阴阳”
              有了阴阳,才有生命;没有阴阳,就没有生命。
              中医治疗疾病,总体思想就是“阴阳协调”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就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阴阳协调”家。
              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水球”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如果缩短 1% ,地面上就是一片火海(阳气太亢)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如果推远 1% ,地面上就是一片寒冰(阴气太盛)
              白天的阳气,不亢不烈;夜间的阴气,不冰不寒,这才能够化育生命啊!
              昼夜交替,就是阴阳交替,就有了平衡协调,平衡稳定的发展环境。
              正因为地球有了这样阴阳二气,非常有规律的,协调的交替运动,
              再加上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一年四季),以及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
              经过几十亿年的氤氲演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
              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天人相应)
              而《易经》,作为中国人的先祖所创立的,研究自然和人世变化的典籍,
              把“阴阳一体”作为总体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吧。


              7楼2009-03-08 09:20
              回复
                简要说一下《易经》和村上作品的联系吧,
                无三不成理:《风》是 1 , 《弹》是 2 ,《羊》是 3 ,
                阴阳一体:“世界尽头”是阴中有阳,“冷酷仙境”是阳中带阴,
                最后,“阴阳一体”,二者合二为一。
                《挪》里面,直子在“阴”,绿子在“阳”
                《国境》中,岛本偏“阴”,初君偏“阳”
                由此可见“阴阳”思想在村上头脑中的深深烙印,
                村上作品,其实带有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村上春树,实在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得道高僧”
                林少华先生给过村上一句评语: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是《老子》(《道德经》)的原文,
                而《老子》短短五千字,竟有 88 句经文直接出自《易经》!!!


                8楼2009-03-08 09:21
                回复
                  乱马的文意大概看懂了,不过有些小小的疑问。
                  按照中国的阴阳思想,物极必反,阳盛极而后生阴。
                  那么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两个所在,想必也是在发展变化中了?
                  很好奇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IP属地:山东9楼2009-03-08 21:31
                  回复
                    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也很好奇
                    村上作品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这也是一大魅力之所在


                    10楼2009-03-15 14:56
                    回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1楼2009-04-10 11:44
                      回复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最后就是这样.....
                        放我出去!!!
                        放我进去!!!
                        我到底在里面还是外面???
                        


                        12楼2009-04-10 19:48
                        回复
                          关于里面或是外面的疑问,真田自己不是很清楚么?
                          以一篱圈之成囹圄,自然在里面;而以一篱圈转大千世界,则在外面笑看浮沉了。呵呵~~


                          IP属地:山东13楼2009-04-10 20:45
                          回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4楼2009-04-11 09:26
                            回复

                              难得糊涂。。。


                              IP属地:山东15楼2009-04-11 14: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