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尧是怎样一个人?他主政时的华夏又是怎样的?
我们常说“致君尧舜上”,把尧看成是一个圣君,那么真实的尧帝是怎样的呢?尧帝名叫放勋,他是帝喾的四子,被封在陶,掌管姒姓和妫姓。很明显他治理的很好,很受拥护。他的哥哥挚在王位上处理问题很不顺手,就把尧封到了唐。尧就帮助挚处理政务,于是尧的威望很高了,挚在位九年就禅让给了尧。
尧继位后还是忌惮那支在长江地区的姜姓部落,所以他派了祝融镇守南方。在帝喾的节气的基础上,尧创造了历法,鼓励从事生产。
到了尧帝在位的后半段时间里爆发了大洪水。洪水波及了陕西、山西和河南地区。擅长治水的共工氏族被灭了,于是人们推荐鯀去治水。鯀虽然兢兢业业的治水,原则上他是哪里有水就在哪里建坝堵住,但他失败了。洪水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但此时尧感觉自己年纪大了,他已经七、八十岁了,于是他希望能够有人继承自己。所以继承人的考量被提上了日程。
大臣们首先推举的是尧的儿子丹朱。但尧认为丹朱顽劣不堪大任。
大臣们又推举了许由,但是许由听说后跑去洗耳朵。
尧又问伯夷(不要与后面的伯夷混淆),伯夷说舜的处事能力很强。
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一起嫁给了舜。事实上证明舜是有能力的,于是到了尧的身边。尧也开始放权给舜,舜就代尧巡视天下。
巡视回来后,舜处置了四个人,这四个人被称为四凶。
尧在自己百岁的时候禅让给了舜。当然也有人认为舜幽禁了尧(但目前没有资料证明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