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慈悲
《易经》:“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就是慈悲。慈悲是托起世界,使众生解脱的力量。
当心中有了慈悲,才知生命尽是天籁。
有慈悲心的人,有大智慧,也都有大的福报。
慈悲就是包容,是放大心量。
没有慈悲的人,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具有慈悲的人,则能看开很多。
“世间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这句话道出的,正是慈悲的真谛。
3.舍得
《易经》中有损、益二卦,有损就有益,有得必有失。
同样,舍得意味着:舍才能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会放弃才能拥有,全部得到是不现实的。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要舍弃不恰当的自我定位,要忘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苛求、不奢求、不强求,才是舍得的最高境界。
4.务实
《易经》:“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该静止的时候,必须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
这实际上就是理性精神,就是务实心态。
务实心态是一种基于行为的态度,具备务实心态的人不会急功急利,不会投机取巧,而这是符合道的。
务实比聪明更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往往因为自己的聪明而忽略了实干。
有时,放下自己的聪明,务实地做点事情,持续把事情做透,才能真正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