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学吧 关注:11贴子:244

《一般平衡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的理论,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平衡哲学。《一般平衡论》的基本框架由其核心思想“天道自衡”,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质能观、宇宙观、平衡观、智慧观。天道自衡及其六大观点决定着三个存在模式、五个平衡法则、三个平衡层次和三个平衡工具等簇基本概念。


IP属地:湖南1楼2018-01-09 18:36回复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的理论,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平衡哲学。《一般平衡论》的基本框架由其核心思想“天道自衡”,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质能观、宇宙观、平衡观、智慧观。天道自衡及其六大观点决定着三个存在模式、五个平衡法则、三个平衡层次和三个平衡工具等簇基本概念。一般平衡论的理论和思想有:四维一体理论、剩余智慧理论、存在模式理论、三我一体理论、平衡循环理论、自我平衡理论、事物对称理论、自然位置理论、万物玄同理论、平衡层次理论、朴理论、平衡点理论、准平衡理论。


    IP属地:湖南2楼2018-01-09 18:36
    收起回复
      物质观一般平衡论将宇宙万物分成宇宙、万物、奇点、玄子等四种物质存在形态,并定义如下:宇宙是一个外无环境——内有结构的特殊系统(至大无外);宇宙奇点是另一个外无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玄子是外有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至小无内);万物是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一般平衡论中的“物质”概念包含着宇宙、万物、奇点、玄子等四种存在形态。物质即系统,宇宙、奇点、玄子都属于特殊系统,惟万物属于一般系统。万物即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就是外有环境、内有结构。奇点是宇宙运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点——从原宇宙到新宇宙中整个宇宙全部质能和时空的汇集点,既是原宇宙的终点又是新宇宙的起点。宇宙是一个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质量能量、时间空间不断运化的一个过程。这里的“玄子理论”是一般平衡论物质观的组成部分,是认识、解释宇宙万物运化过程及其规律的基石。一般平衡论认为,玄子是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物质层次有限。由于物质有“玄子”的至小无内,于是才有“宇宙”的至大无外。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奇点→宇宙→奇点);万物由玄子而来,又朝着玄子而去(玄子→万物→玄子)。万物构成宇宙,玄子构成万物,当宇宙运化到奇点状态时万物都呈玄子。一般平衡论中所说的“万物”是指除宇宙本身、奇点和玄子以外的一切东西——包括宇宙自奇点大爆炸到新奇点之间的所有:从微观呈正反粒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等不同层次的物质结构;从宏观呈行星、恒星、黑洞、星系…不同层面的天体系统,从生命观呈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各类生命系统。宇宙是万物构成的宇宙,万物是宇宙中的万物,所以称“宇宙万物”。玄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材料,只有在奇点时万物才呈玄子状态,所以称“奇点玄子”。物质在不同层面的天体系统下呈现不同的层次结构,而不同的层次的物质也构成不同的天体系统(物质结构与天体系统对称):物质在奇点状态成为玄子——玄子聚敛成奇点(玄子↔奇点);物质在黑洞状态成为正反粒子——正反粒子构成黑洞(正反粒子↔黑洞);在中子星状态成为中子——中子构成中子星(中子↔中子星);在恒星状态成为原子——原子构成恒星(原子↔恒星);在行星状态下多种原子构成为各种分子——各种分子构成行星(分子↔行星)。在地球生物圈的生命状态下,部分元素构成细胞——细胞构成生命(细胞↔生命)。一般平衡论认为,正反粒子生产于奇点大爆炸的顷刻之间,是物质结构最简单的系统,也是“万物”最基本、最初级的存在层次。宇宙中绝大多数的正反粒子在大爆炸之初就形成黑洞,并成为宇宙或星系的核心;只有绝小数的正反粒子成为中子质子,一部分中子质子聚合为原子核,并成为原子的核心,进而吸引电子后便膨胀为原子。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的物质在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可变成相同的物质。一般平衡论认为,正反粒子占宇宙总质量和总能量的绝大比重,且绝大多数的物质是以正反粒子形态存在于宇宙及星系的中心。这就是说,在“宇宙万物→奇点玄子→宇宙万物”过程中,宇宙中绝大多数的玄子仅到生成正反粒子为止,能进一步形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包括从正反粒子到中子质子之间还有多少个未知物质层次)等更为复杂的系统,只有绝小部分的物质。所以,正反粒子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质能最庞大、存在最稳定的物质形式。


      IP属地:湖南3楼2018-01-09 18:37
      回复
        质能观一般平衡论的质能观认为,宇宙质能是守恒的。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是宇宙平衡循环的普遍形式,宇宙的质能之和是一个常数。能量源自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过程——由一物质变成另一物质时释放或吸收能量:物质结构层次愈小,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一般平衡论的质能观认为,能量源自物质平衡循环过程,自然力量源自万物求存在求平衡过程,可以认为能量是一种具体的自然力量。质量反映着系统的结构属性,能量反映系统的功能属性,任何系统都是质量和能量的统一,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过程中,由一物质变成另一物质时就会释放或吸收能量。能量来自或去自于物质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运动过程。系统的层次愈小(物质结构层次),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系统的质量愈大,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原子核裂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是原子以上层面化学反应所释放能量的几千倍,正反粒子湮灭时所释放的能量又是核裂聚变能的几千倍。系统有积聚能量过程,就会有释放能量过程;释放或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系统愈小→“引力↔反引力”愈大→系统愈稳定→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愈大;系统内能量积聚到临界点时→内部结构平衡状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能量积聚临界点时→系统间的平衡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外部条件变化→系统平衡状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一般平衡论的质能观认为,物质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运动过程中吸收或释放能量:物质在分子原子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化学能;带电粒子平衡运动过程中释放电能;光子平衡运动过程中释放光能;原子核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巨大的核能,中子质子以下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将吸收或释放。物质的层级越小,平衡运动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就越大。


        IP属地:湖南4楼2018-01-09 18:37
        回复
          时空观
          一般平衡论的时空观认为,宇宙空间是有限的,而宇宙时间是无限的,宇宙的时间随宇宙空间尺寸变化而变化,而宇宙时空随着宇宙质能转变而变化。空间不同时间就不同,万物的时间与所属物的空间对称,同一物体在不同时点,空间尺寸也在变化。时间随着所属天体的空间及其旋转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地球的时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球的时空尺寸也是随着质能转变而变化。
          宇宙空间的大小因宇宙质能转化而变化:小(奇点玄子)→大(宇宙万物)→小(玄子奇点)→…,宇宙小到最小时开始变大,大到最大时开始变小。宇宙奇点有多小,宇宙就有多小;大爆炸时的能量有多大,宇宙空间就有多大,物质膨胀到哪里,宇宙的边界就到那里。宇宙是一个由奇点大爆炸开始→膨胀至最大→坍缩为新奇点→新奇点再大爆炸……无穷平衡循环的过程。
          当宇宙全部物质都呈玄子状态,整个宇宙的质量和能量都聚集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一刹那就是奇点,此刻的宇宙的空间最小,而奇点存在的时间却很短。奇点是原宇宙的终点,也是新宇宙的起点。奇点属宇宙时空和质能的极端状态——内无结构、外无环境。物极必反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宇宙本身也不例外。宇宙小到至小时就会向大的方向膨胀,大到至大时就会向小的方向回归。
          一般平衡论认为,万物有万物的时间,宇宙有宇宙的时间,万物的时间均有限,惟有宇宙时间无穷。宇宙的空间尺寸随着宇宙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万物的时间却随着所属物的空间尺寸不同而不同。人类所用的时空是地球绕核和自转运动所形成的时空。太阳有太阳的时空,同是太阳系的行星的空间和时间也不同。银河系有银河系的时空,不同的恒星、不同的星系有不同的时空。同一颗恒星从恒星→白矮星→中子星→夸克星→黑洞的不同阶段,时空也不相同。人类不能用地球的时空去描述其它星球的时空,更不能用地球的时空去理解宇宙的时空。
          宇宙万物都有各自的平衡循环和生命周期——不同系统、系统不同层次的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各不相同。物与物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的不同——不同的星系、分子、原子…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不同,不同种群的生命系统都具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和平衡循环。万物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平衡循环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宇宙、星系、 恒星、分子、原子、中子质子…正反粒子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各不相同;生物圈、种群、个体、细胞…等不同层面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
          人类所用的数量单位都是相对目前地球时空而言的。然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呈减慢趋势——地球旋转越来越慢,所谓的“年”、“日”会变得越来越长。宇宙有宇宙的时空,万物有万物的时空,奇点玄子没有时空,宇宙的不同阶段的时空也不尽相同。所以,“多少亿光年空间”、“几百亿年时间”对人类生存没有意义,人类不可能用人类的标准,用地球的时空标准去衡量宇宙、认识宇宙、理解宇宙、表达宇宙。爱因斯坦也认为,时间、空间和物质,只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IP属地:湖南5楼2018-01-09 18:38
          收起回复
            宇宙观
            一般平衡论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化的过程;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宇宙空间有限,宇宙时间无限;宇宙质能守恒;宇宙质能互化过程左右着宇宙时空;宇宙是圆形的;宇宙是旋转的;宇宙是简单的;宇宙是孤立的。宇宙观决定着人的世界观,进而左右着价值观和人生观,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
            ☀宇宙是一个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质量能量、时间空间不断运化的过程: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奇点→宇宙→奇点);万物由玄子而来,又朝着玄子而去(玄子→万物→玄子)。
            ☀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质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间,空间生时间,时空生万物。
            ☀宇宙空间有限,而宇宙时间无限。宇宙的空间左右宇宙时间变化,宇宙的时间空间随宇宙质量能量互化而变化:宇宙(大)→奇点(小)→宇宙(大)→…的无穷循环。
            ☀万物的时间均有限,惟有宇宙时间无穷。万物的时间与所属物的空间对称,不同空间有不同的时间,万物的时间随所在物的空间不同而不同。宇宙时空随着宇宙质能的转化而变化,奇点玄子没有空间也就没有时间。
            ☀宇宙质能是守恒的。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是宇宙平衡循环的普遍形式,宇宙的质能之和是一个常数。质能转化左右宇宙时空的变化。宇宙绝多数质能呈正反粒子形成宇宙的核心。
            ☀能量源自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过程——由一物质变成另一物质时释放或吸收能量:物质结构层次愈小,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物质在一定能量环境下会转变成另一种物质。
            ☀宇宙由万物构成,万物由玄子构成,当宇宙运化到奇点状态时万物都呈玄子。奇点是整个宇宙质量能量、时间空间的汇集点。
            ☀宇宙是圆形的。宇宙中心正反粒子的引力与所有星系天体的反引力平衡。圆是宇宙万物存在的自然形状。
            ☀宇宙是旋转的。万物的旋转包括自转和绕核运动,旋转运动是宇宙万物保持平衡的基本形式。
            ☀宇宙是简单的。宇宙愈接近奇点愈简单,愈远离奇点愈复杂。宇宙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回归简单过程中,简单的正反粒子结构始终占宇宙总质能的绝大比重。简单更利于存在。天道至简,平衡即天道,天道即平衡。
            ☀宇宙是孤立的。惟宇宙是一个至大无外(无外部环境),独一无二(没有对称方),仅有内部结构的封闭系统。


            IP属地:湖南6楼2018-01-09 18:39
            回复
              平衡观
              一般平衡论认为,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平衡是万物的平衡,万物是平衡的万物。在宇宙万物运化过程中,无处不在平衡,无时不有平衡,平衡才能存在,存在就要平衡。万物因为平衡而存在,万物为存在而求平衡。平衡之道嵌于宇宙万物、天地造化、人间万态之中,它生于天地万物之先,超越时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即天之道。
              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平衡,而不是运动——万物的运动是为了平衡,而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万物要维持平衡也离不开运动,运动只是万物实现和维持平衡的必要形式。万物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平衡离不开运动,万物都是在运动中求得平衡。运动作为宇宙普遍现象仅是万物维持平衡的过程和手段,而不是万物的本质。
              一般平衡论认为,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存在的方式。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为了平衡,联系存在于平衡的万物之中。万物为了平衡而联系,为了自身的存在而联系,而不是为了联系而联系。万物之间的联系是为了互为对称方。万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为了到达自己的自然位置。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应当是物质和精神的同一,精神镶嵌于物质之中,物质因为精神而存在。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就是求存在、求平衡。物质和精神谁也决定不了谁,也无先后之分。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平衡。
              宇宙万物永恒处在平衡循环过程中。平衡是万物的本质,万物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永恒处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中。平衡决定物质的来源和去向,万物来之于平衡,去之于新的平衡。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
              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统对环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应,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会趋于自我平衡。万物都有自我趋向平衡的求存在本能,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求存在是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
              万物都有自身的对称方。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对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而产生。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与之对称,任何事物自身结构也是对称的。
              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然位置。万物的自然位置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环境选择和自我平衡合力的结果。求存在的本能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原自然位置(原平衡)→寻找自然位置(不平衡)→新自然位置(新平衡)。
              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万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万物的差别是相对特定的时空和条件而言的,在彼时空和条件下呈差别的事物,在此时空和条件下会无差别。万物在无穷的平衡循环过程中“玄同”。


              IP属地:湖南7楼2018-01-09 18:39
              回复
                智慧观
                一般平衡论将“智慧”和“存在”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智慧分解成“存在智慧”和“剩余智慧”。一般平衡论的智慧观认为:宇宙万物各有各的智慧,存在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平衡。
                一般平衡论认为,“存在智慧”是宇宙万物求存求在的智慧,包括生命系统求存求活的智慧。存在智慧是大自然求存在、求平衡的智慧。宇宙万物及宇宙的秩序源自于万物求存在、求平衡的智慧。
                “剩余智慧”是人类智慧减除生存智慧的剩余部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剩余智慧,而其它生命系统只有生存智慧。其它生命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不同的生命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智慧。大自然运化了人类及其剩余智慧,但人的剩余智慧并不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大自然。
                一般平衡论在将智慧分解成“存在智慧”和“剩余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存在模式,即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态;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谐。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存在模式,并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
                一般平衡论在“剩余智慧”和“存在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欲望分为“求存求活”和“求名求利”两个层次;将资源分为“生存资源”和“名利资源”两类资源;将人的行为分成“自然活动”和“社会活动”两类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源自于求存求活和求名求利的需求。
                一般平衡论在“剩余智慧”和“存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我一体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体。“自然我”无智无欲,属第一存在模式的“我”;“当然我”有智有欲,属第二存在模式的“我”;“超然我”有智无欲,属第三存在模式的“我”。
                一般平衡论认为,生存智慧与有无大脑结构无关,而剩余智慧必需一个结构复杂的大脑,但结构复杂的大脑不一定就有剩余智慧。生命的生存智慧与大脑细胞数量及复杂程度呈负相关,而人类的剩余智慧与其的大脑结构及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简单的生命往往有着不简单的生存智慧。一个人的智慧是一个常数:剩余智慧愈多,他的生存智慧就愈少。


                IP属地:湖南8楼2018-01-09 18:40
                回复
                  平衡循环理论编辑
                  平衡循环是指宇宙万物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永恒处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中。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
                  事物总是从一种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的螺旋式循环中得以发展。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另一种新的平衡,从一种系统结构到另一种系统结构,从一个物质层次到另一个物质层次,从一种混沌到另一种混沌。原有平衡的打破代表旧事物的消亡,形成新的平衡代表新事物的诞生。系统经过每轮循环后“新平衡” 与“原平衡”的结构总会发生变化。
                  宇宙万物平衡循环的结构和层次可以是从一个宇宙到另一个宇宙,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从一种天体到另一种天体,从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原子,从一种生命到另一种生命,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从一种事物到另一种事物……
                  系统的变化总是从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的循环中,每一次循环有可能是事物得到进化,也有可能得到退化。平衡(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于环境)→不平衡(系统不同层次的分解,回归于环境)→新平衡(经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新系统,从环境中来)。宇宙新陈代谢的表现形式就是万物的平衡循环:现物质(平衡)→崩溃分解(不平衡)→新物质(新平衡)。
                  宇宙万物都有各自的平衡循环和生命周期——不同系统、系统不同层次的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各不相同。物与物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的不同——不同的星系、分子、原子…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不同,不同种群的生命系统都具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和平衡循环。万物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平衡循环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宇宙、星系、 恒星、分子、原子、中子质子…正反粒子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各不相同;生物圈、种群、个体、细胞…等不同层面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
                  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过程中,释放或吸收能量。能量来自或去自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过程:释放或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系统愈小→引力—反引力愈大→系统愈稳定→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愈大。系统有积聚能量过程,就会有释放能量过程,释放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是对称的。
                  宇宙万物总是不断地进行着平衡循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有序→无序→新有序;生→死→新生;现系统→崩溃分解→新系统;现事物→崩溃分解→新事物;思想→反思→新思想。宇宙万物的平衡循环是永恒的过程,旋转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运动形式——万物都呈圆周循环运动,曲线是绝对的,直线是相对的,直线仅仅是曲线中的线段。万物的基本结构都是曲线运动方式的圆环形状,从中子质子、原子分子、星球星系无一例外。宇宙万物没有结果,只有过程。结果是人的认识和需要,过程是绝对的,结果是相对的。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包括生物不仅仅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复杂到一定极限时,高级到顶部时,宇宙万物就会从复杂返回到简单,从高级重新回到低级。宇宙从简单的奇点玄子开始,大爆炸顷刻间生成正反粒子,宇宙的结构趋向复杂,在绝大多数形成黑洞的同时,少数正反粒子生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恒星行星→黑洞星系,当复杂到不能再复杂时,宇宙又回到简单的奇点。生命系统不仅仅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当进化到某个极限时,就会从高级向低级的退化。
                  宇宙万物螺旋式地循环应当是在一个时期内从低级逐步走向高级、从简单变为复杂,当高级和复杂到顶点时,又会重新回到低级和简单状态。所以,宇宙万物的简单和复杂属一种平衡循环:低级→高级→新低级,简单→复杂→新简单。简单易于平衡,简单就是合理,结构简单的系统更有利于存在。“复杂”仅仅是宇宙万物从“原简单”到“新简单”的过渡,简单的才是永恒的,任何复杂系统或复杂关系都是不可以长久的。


                  IP属地:湖南9楼2018-01-09 18:41
                  收起回复
                    自我平衡理论编辑
                    自我平衡是指系统内部结构的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是万物求存在的本能表现,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于求存在的智慧:存在智慧→求存本能→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源自系统求存在的本能,自我平衡表现为系统为适当环境而进行的内部结构平衡。 由于万物的本能是求存在,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当万物处在不平衡时,总是自我趋于平衡;处在平衡时也是自我趋于最佳平衡。万物的平衡是自我平衡的结果,不平衡是自我平衡的过程,新平衡是自我平衡的新结果。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哪里有不平衡,那里就有自我平衡。
                    自我平衡是宇宙万物普遍规律。宇宙作为一个没有外部环境的特殊系统,在数百多亿光年的空间内,有上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又有几百到几万亿颗恒星,宇宙及其所有成员都在不断地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是宇宙万物自然力量过程的内在方面(外在方面是环境选择),更多表现在系统在环境的作用下,主动调节自身的结构,持续地维持内部结构的平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达到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之自然目标。
                    万物为求存在而自我平衡,总会从不稳定趋向稳定。万物自我平衡表现的各层次上:玄子→原子分子→宇宙天体;基因→细胞→个休;个体→种群→生物;个人→组织→社会;要素→系统→环境;等。不稳定原子的原子核总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直至衰变成稳定的原子为止。个人及基因为求生存而自我平衡,任何系统都为求得自身的存在而自动趋向平衡。生物圈为求得存在而自动趋向平衡,人类为求得整体存在而自动趋向平衡。万物都有自我保存的本能,都有其自然位置和自然目的。求存在是万物(不仅是有机体)的本能,求存在是万物自我平衡的源动力。
                    万物都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比如系统论中的“自组织现象”;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态学讲植物、动物、微生物会自动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博弈论中的生物亲序,即所有生物在恶劣、未知的环境中都有寻找规律和有序的本能。原子物理学中电子会自动排位到能量最低的轨道……
                    系统的平衡是一种状态和过程,事物总是自动地趋向于平衡。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能,存在就是合理,活着就是成功,合理就是平衡。平衡则生,不平衡则亡。任何系统都有渴望自身存在的本能,这种本能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求生存的本能在生物界尤其明显。系统求存在求生存的本能驱使系统在不平衡时极力自动趋向平衡,达到平衡时则又竭力维持平衡,然后随时伺机趋向新的平衡,以至往复无穷。
                    天体运动是平衡中的运动和运动中的平衡。宇宙天体、太阳、月亮、地球等星球的自身平衡和相互间的平衡现象——自转和公转——四季轮回、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地球上的风、云、雨、雪、龙卷风、泥石流、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是地球求存在的自我调节——通过释放能量来实现自我平衡,是地球为万物生存排除障碍。人类今天的生存环境正是来自于地球这些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结果。生物圈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各生态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利用,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和补偿,完成动态循环,构成一个庞大的“动态平衡圈”……


                    IP属地:湖南10楼2018-01-09 18:41
                    回复
                      事物对称理论编辑
                      事物对称是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万物都有自身的对称方,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与之对称。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与之对称,任何事物自身内部结构也是对称的。事物对称源自事物求存求在的本能。对立面的存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的对立面是事物运化的方向。
                      宇宙万物的对称性包括内部结构对称、物物对称和物与环境对称。宇宙大至无外,所以宇宙只有内部结构的对称;玄子小至无内,玄子与环境的对称,玄子没有结构对称;万物的对称包含自身内部结构对称、物物对称、物与环境的对称。
                      宇宙万物都存在一个自己的核心,一个系统核心的质能决定着这个系统的结构和性质。宇宙的核心就在奇点及大爆炸之处,奇点大爆炸后所形成宇宙核心的引力与其所有星系的反引力对称。宇宙中的上千亿个星系都存在自己的核心。黑洞是星系的核心,黑洞的引力与这个星系几百亿甚至几千亿颗恒星的反引力平衡。黑洞是一种引力超大的天体,黑洞与所有的一般系统一样:外有环境,内有结构,只不过黑洞的内部结构已简单到只有正反粒子。当一个物质系统核心的引力与其成员的反引力的平衡被打破时,这个系统就会出现坍缩。
                      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太阳的引力与围绕它的8颗行星的反引力平衡,地球的引力与月球的反引力平衡。根据经典模型,原子就像一个小型太阳系,电子环绕中央的原子核旋转,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复合的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并且和环绕的电子的总负电荷平衡。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原子核的引力与围绕它的电子反引力平衡。
                      一般平衡论认为,核心结构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结构,也是旋转运动的基础。旋转是宇宙万物保持平衡和对称的基本形式,万物旋转包括其自旋运动和绕核运动。天体系统核心引力与其成员的反引力平衡,并在引力与反引力共同作用下做旋转运动。万物的运动都是为了平衡,而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旋转运动是宇宙万物的普遍存在形式:星系围绕宇宙核心旋转,恒星围绕星系核心旋转,行星围绕恒星旋转,卫星围绕行星旋转,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中子、质子、诸粒子都在旋转…
                      太阳在自转的同时又带着整个太阳系的成员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核心旋转,运转一周即一个太阳年相当2.5亿个地球年。月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地球运转,同时又跟随地球一起围绕太阳运转。类似银河这样的河外星系在宇宙多达上千亿个,所有的星系在自转的同时都围绕宇宙中心作旋转运动。宇宙普遍存在的旋转运动使得宇宙天体总是呈圆球形状:月球—地球—太阳;卫星—行星—恒星;恒星—星系—宇宙…
                      平衡是事物之间的平衡,不平衡也是事物之间的不平衡,新平衡是事物之间新的平衡。物物对称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正反粒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宇宙天体;个体→种群→生物;个人→组织→社会;要素→系统→环境。万物在不同层面上的对称可以分别表现在时间、空间、质量、能量上的对称。宇宙对称包括的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的统一。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程颐)。万事万物总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生相克,相应相成,相依相随,物物有对,事事有双,一分为二,共存共亡,物极必反。宇宙万物除宇宙本身、奇点玄子没有对称方外,正反粒子…中子、质子、原子、恒星、黑洞、星系…包括从正反粒子到中子质子之间还有多少未知的“子”,所有物质都存在与自身对称的反物质。
                      人类思维方法对称才有合理的逻辑,包括:矛与盾对称;结果与原因对称;形式与内容对称;现象与本质对称;道和器的对称;物质与意识的对称;知识和实践的对称;现实与可能对称;主观与客观对称;工具与目标对称;过程与结果的对称;输入与输出的对称;行为与目的的对称;作用与反作用对称;存在模式与行为方式对称……


                      IP属地:湖南11楼2018-01-09 18:42
                      回复
                        自然位置理论编辑
                        自然位置是是指系统与环境的平衡。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求存在的本能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
                        系统与环境相平衡和谐时就是系统的自然位置。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存在智慧→求存本能→自然力量→自然位置。万物处在不平衡时,在求存本能的作用下,总会自我趋于平衡,寻找自己的自然位置;处在平衡时,总会努力维持自然位置。系统的自然位置也是它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找到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并保持自我平衡就是万物的自然目的。万物和谐就是自然秩序:万物求存本能(自然目的)→自然力量(万物求存求在的合力)→自然秩序(万物和谐)。
                        自然位置是系统在环境中有适当的位置,表明系统与环境平衡。对整体而言,每一个个体都找到自己的自然位置,就形成了整体的自然秩序;对个体而言,整体有了自然秩序,说明每一个体都有了自然位置。当每个个体都找到自然位置,整体有了自然秩序时,就形成了自然平衡。存在智慧→求存本能→自然力量→自然位置→自然秩序→自然平衡。
                        万物的自然位置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会因自然秩序变化而不断变化——自然位置是动态的。原自然秩序有原自然位置,当自然秩序变化时,它们会寻找自己新的自然位置(自我平衡作用),新自然秩序有新的自然位置(此时会维持自然位置)。自然秩序变动决定自然位置运动方向;但系统自然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反作用于环境自然秩序的变化。
                        每个天体都与所处的环境保持平衡,银河系统中所有的恒星有各自的自然位置。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整个圆盘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中间最厚的部分约3000~6500光年。银河中心应当就是一个大黑洞,这个黑洞的巨大引力与银河系中2000多亿颗恒星的反引力平衡。鼓起处为银心,是恒星密集区,故望去白茫茫的一片。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个漩涡有四个旋臂组成。太阳系就位于其中一个旋臂(猎户座臂),并逆时针绕银河中心旋转。太阳位于距银河中心3.3万光年处,绕银心旋转一周约需要2.5亿年。太阳在银河系中自然位置的变化,必然会对地球带来周期性影响,尤其是对生命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只是这个周期对人类来说太长太长。人类也许只是太阳绕银核运动周期某个阶段的产物。
                        宇宙中像银河这样的星系多达上千亿个,银河系只是普通的一员。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宇宙从奇点大爆炸后所形成的上千亿个星系,在上百亿光年半径的空间都有着自己的自然位置,每个星系自转的同时都在绕着宇宙中心旋转,每个星系都与宇宙环境保持平衡。
                        宇宙从奇点大爆炸开始,由最初的玄子→正反粒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恒星星系,就是一个在不同层次上的自然位置变化过程。系统从原自然位置到新自然位置过程中,都会吸收和释放能量。系统自然位置所跨越的层次愈大,所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就愈大。
                        宇宙中不同面层次的物质、不同层面的天体都有各自的自然位置。原子是构成恒星行星的基本材料,仅地球就有1.33×10个原子。原子分子在环境中都有各自的自然位置,地球在太阳系中有自己的自然位置。太阳系与一个原子结构有些近似,原子99.9%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若干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太阳系也同样是行星绕着太阳旋转,同样是99.9%的质量集中在太阳。绕太阳旋转的所有行星都有各自的自然位置,太阳在银河系中也有自己的自然位置。
                        生物圈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是环境选择和自我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为了平衡而选择系统,系统为了生存而适应或选择环境。系统可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结构来适应环境,也可选择适合自身生存的新环境。对一个生命系统而言,自然选择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来自环境对系统的力量,表现在环境对系统的输入。
                        自我平衡是系统内部求存在本能对环境输入的反应。系统是环境中的系统,环境决定系统,系统需要一个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还要在这个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系统应主动适应所在的环境。决定生命种群及个体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的因素是:物竞天择——自然选择与生存竞争合力作用,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自我平衡共同作用。种群的自然秩序是竞争的结果,一旦形成自然秩序就可以减少争斗。
                        万物的自然位置是分层次的: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可以是:奇点玄子——原子分子——宇宙天体;个体——种群——生物;个人——组织——社会;要素——系统——环境;等不同层面的自然位置。结构相同的原子分子常常会聚在一起,内部结构相同的系统往往抱成一团。物以类聚是为了存在,人以群分则是为了名利。
                        自然位置法则告知人类,任何事物只有适当,没有最好。最好只是相对的,适当才是绝对的。万物平等,世上无**,在适当位置为“宝”,在不适当位置为“废”(有时为害)。变废为宝就是物从不适当位置回到适当位置——自然位置(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和自然秩序是最合理的,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一个有自然秩序的系统,有利于这个系统在环境中的存在。自然力量是相对人类求名求利活动而言的。


                        IP属地:湖南12楼2018-01-09 18:42
                        回复
                          万物玄同理论编辑
                          万物玄同是是指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平衡。万物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有着共同的本质,万物源自同一的元点。万物在永恒的平衡循环过程中同源同宗同归宿。宇宙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无限循环中,万物最初和最终是没有差别的,最初是玄子,最终又还原为玄子。“玄”是平衡循环,“玄同”就是宇宙万物具有共同的本质——万物在无限的平衡循环过程中,不同的物物之间总会存在着共同点。万物在特定条件或层次下呈同一的绝对平衡状态。
                          万物都由玄子构成,万物的基本“材料”相同,世上各种东西都是由相同的“零件”结合起来的,只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在不同层次上的组成结构不同。构成物质的不同原子都是由为数不多的粒子根据相同的规律所组成,在黑洞环境中不同的中子质子都化成正反粒子,在奇点时整个宇宙所有的“子”都回归于同一的玄子。“宇宙万物→奇点玄子→宇宙万物”,是宇宙层面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
                          物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而玄同是绝对的。万物的差别是相对特定的层次和条件而言的,在上一层次呈差别的物质,到了下一层次就会无差别;在彼条件下有差别的事物,在此条件下就无差别。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奇点玄子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物物之间的差别是运化过程中的差别,宇宙奇点又最终九九归一。
                          万物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玄子—中子质子—原子;细胞—组织)。在黑洞环境中,地球上的所有的元素都化成正反粒子,地球会被坍缩成只有一粒豆子大小的体积。在宇宙大爆炸前的顷刻,整个宇宙也会坍缩成一个奇点,此刻宇宙万物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
                          在地球生物圈,不同的生物种群是因为在DNA分子层面的差异。不同种群的生命都由相同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分别组成其蛋白质和核酸,所有生命的遗传物质都是及在所有的细胞中都以同样的生化机制进行复制,具有同样的中心法则和遗传密码。复杂的DNA都是由几种简单的原子组成,不同的生命种群到了原子层面上是玄同的,只是构成的结构不同。假设能破译生命原子层面上的结构信息,就可能改变生命延续和繁衍的方式。假如知道了你的原子层面结构信息,就可以到另一个时空重新组装一个一模一样的你。
                          凡事物就存在共同本质,凡系统都存在共同之处。看似截然不同的系统之间,在无限的平衡循环中,总会存在着共同之处——表象不同事物的内在一定有着共同的本质。系统之间的差别仅仅相对某个层次而言的,在某一个层次存在的差别,深入一个层次就会得到同一。


                          IP属地:湖南13楼2018-01-09 18:43
                          回复
                            平衡层次理论编辑
                            一般平衡论的平衡层次理论认为,所有平衡的系统都同时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系统与环境的平衡
                            系统与自身所存在的环境保持平衡。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就是系统的求存求活。“自然位置”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和谐。
                            系统与系统的平衡
                            系统与存在的环境中另一个相关联的系统保持平衡。“事物对称”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系统的平衡和谐。任何系统的存在都会因为另一个系统的存在而存在,系统内部也是对称的。
                            系统内部结构平衡
                            系统内部结构保持平衡。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自我平衡”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和谐。


                            IP属地:湖南14楼2018-01-09 18:43
                            回复
                              朴理论编辑
                              “朴”就是生命系统将全部智慧用于求生存的状态。一般平衡论用“朴”当作表达或衡量事物自然平衡状态的工具。“朴”是系统内在平衡的重要特征,表现一是自然而然,二是无智无欲。系统“朴”的状态与系统自我平衡呈正相关:系统愈接近“朴”愈能自我平衡,愈远离“朴”就愈不能自我平衡。远离朴则表明系统内在不平衡。
                              “朴”可以计量,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0时,即剩余智慧等于“0”或智慧与生存平衡时谓之“朴”。剩余智慧愈多愈求名求利就愈远离朴。所以,“朴”是一个表达个人(系统)“剩余智慧→求名求利”的程度和状态的概念: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朴;剩余智慧→求名求利→远离朴。人的全部智慧用于求存求活状态就是“朴”——也是一般平衡论用于衡量和评判一个人本质特征的工具。
                              “朴”与生存模式的内在联系是:第一存在模式为“朴”;第二存在模式则远离朴;第三存在模式回归朴。同理,“朴”与“三我一体”的关系是:“自然我”为“朴”;“当然我”远离朴;“超然我”回归朴。“朴”是衡量和评判“我”的尺度和标准,表达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朴”的本质是平衡,远离朴就是不平衡,回归朴就是重新达到平衡。所以,天之道朴,人之道远离朴,圣人之道回归于朴。
                              人生不同阶段,从“朴→远离朴→回归朴”:初生婴儿,生存智慧=求存求活(自然平衡),剩余智慧为0时就是“朴”,就是“自然我”;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产生剩余智慧,慢慢远离“朴”,变得不“朴”。到成年时,剩余智慧到达高峰值,最不“朴”,就是“当然我”;剩余智慧愈多,求名求利愈甚,就愈远离朴——趋向不朴。年迈时,剩余智慧衰减,重新回归于“朴”。剩余智慧愈少愈不求名求利就愈“朴”。


                              IP属地:湖南15楼2018-01-09 1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