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研究吧 关注:17,770贴子:45,661
  • 6回复贴,共1

关于道教哲学的些许领悟与疑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在某一刻突然喜欢上了道家哲学。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以前的价值观,只是领悟浅薄,有一些盲点,敢问吧中得道高人请教。
我以前收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认为向善向德便是人生的价值。可经历了许多失败之后,我悟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不存在仁慈与谅解,人与动物一样,没有天生的平等。以此为论据,我认为道家所说,便是自然法则主宰我们的人生。人与动物一样,追求多余的仁德是违背人类本性的行为,与本性相悖的追求,要么让追求道德的人变成百无一用的书生,被世界淘汰,要么变成身心不一的伪君子。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才是人之道。
但是却也产生了疑惑,若我的看法是这样,那么道教提倡的上德不德却又似乎在追求道德,既然已经说道德是多余的东西,却为何又提出上德这个概念?


1楼2018-01-17 16:18回复
    当心入魔啊……
    天地不仁,把万物齐为一(详见庄子),世间没有仁慈与原谅,人有,世间没有生命,动物有;动物有痛苦,天没有,人有理由,天没有。
    道赋人德,德予人性。
    人的本性由德而来,却会收到外界干扰,驰骋田猎,心会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自然,就是顺着自己的德,也就是顺着道。
    水有水德,火有火德,人有人德,天有天的德。道赋予天的德,就是公正,无私,所以不仁。而道赋予人的德,却可以有仁。
    顺从自己的德性,才是自然,才是合道,水逆了自己的德性去遵从火的德性,才不自然,才不合道。
    仁德不多余,全都抛弃了才不合德,才不合道。追求道德,其实是追求自己,只是我对于儒家的礼制道德并不是特别感冒,我对道家这种道德更喜欢。道德本来就是本性,又怎么会多余?只是儒家的方法我不喜欢。
    按本性去生活,即是按道赋予自己的德性去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1-19 18:33
    回复
      2025-08-21 06:37: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这个道德的问题,推荐楼主看我写的文章《三种因果》http://www.asall.org/bbs/dispbbs.asp?boardid=15&ID=2292


      IP属地:北京3楼2018-01-21 15:39
      回复
        你的表演~~~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1-25 11:00
        回复
          各位,我不相信因果,更不相信平等。这种观念是我的人生感悟,与我的人生经历刻印成刚。不可能听大家向德的劝谏就改变,而且,我认为大家对道的认识已经偏颇。 诸位口中的道,恐怕是道儒的混合产品。 我认为老子提出的天地不仁就是真理,它也附和生物进化的科学现象。
          我不相信仁德,并不代表我没有仁德,是只相信本性之中的仁德,本性之外的道德是多余的,而且有毒


          5楼2018-01-28 16: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