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大河乡吧 关注:2贴子:16
  • 0回复贴,共1

旺苍历史概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旺苍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地处川陕交界的大巴山支脉米仓山的南麓,北与陕西的宁强、南郑县接壤,东临南江、巴中,南接苍溪,西连元坝。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24″-东经106°46′21″,北纬31°58′45″-32°42′24″。全县幅员面积2900余平方公里,县域东西宽约74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现在旺苍县下辖35个乡镇,3个社区街道办事处,人口45.3万。旺苍县以汉族为主,汉族约占90%。另有少量少数民族,如回族、满族、壮族、蒙古族、土家族、白族、藏族、彝族、布依族、羌族、苗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旺苍,古名望苍坝。相传在元明时期该地尚是一片蒹葭(芦苇)之地,远远望去,一片苍翠,故名望苍坝。后来因为集市逐渐繁荣,遂将“望”改为“兴旺”的“旺”,于是有了今天的名字。
旺苍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即有先民在此栖居繁衍。根据在百丈关、烟灯口、嘉川坝、鹿渡坝等地出土的灰陶、汉墓、车马砖等文物证实,旺苍在汉代经济、文化已经有了发展。1984年,考古工作者根据东河镇百丈村出土的汉代砖卷拱墓内的各种文物考证,确认旺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推到1900余年前的东汉光武帝时期。
西周时,今旺苍县域东属巴,西属蜀。春秋时大部为蜀国苴侯领地。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巴后,以苴侯国地置葭萌县,旺苍隶属葭萌县。周赧王三十年,即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杀蜀侯绾,国除,置蜀郡,葭萌隶属蜀郡。
秦朝时期,旺苍隶属蜀郡葭萌县。西汉时期,旺苍隶属益州广汉郡葭萌县。王莽新朝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旺苍隶属庸部就都葭萌县。更始二年(公元24年),公孙述据蜀,改就都名梓潼,旺苍属于梓潼葭萌县。东汉时期,旺苍隶属益州广汉郡葭萌县。蜀汉时期,旺苍属梓潼郡汉寿县。西晋时隶属梁州梓潼郡晋寿县。成(汉)、前秦时隶属未改。东晋时隶属晋寿郡晋寿县。
旺苍境内建置郡县的历史始于南北朝时期,长达1580多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于今旺苍县的嘉川镇置宋熙郡和兴乐县,郡县同治,并在今国华镇置嘉昌县,隶属梁州,州治汉中。宋熙郡共领五县:兴乐县(治今嘉川镇)、归安县(治地无考)、宋安县(治地苍溪歧平)、元寿县(治地无考)和嘉昌县(治地今旺苍县国华镇)。
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3年)于今旺苍县东河镇冯家坝置平周县,隶属梁州北巴西郡(今四川阆中)。除隶属北巴西郡外,并属白水郡(郡治新巴县,即现在江油雁门坝)属县,为两属县。
南朝齐,宋熙郡、兴乐县、嘉昌县和平周县郡县隶属与治地无变。
萧梁时期,宋熙郡隶属黎州,仍领兴乐、嘉昌二县,郡县治地无变。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北朝元魏占据宋熙郡及其属县。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改梁黎州为西益州,同年梁收复宋熙郡。天监八年(公元509年),平周县废。萧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于今旺苍县木门镇置木门郡,并在郡内置伏强县,郡县同治,隶属巴州(治梁大县,今巴中梁永)。同时,在今旺苍县普济镇大池坝置池川县。伏强、池川县同属木门郡。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宋熙郡、木门郡及其属县为武陵王萧纪割据。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嘉昌县废,宋熙郡仍置,领兴乐一县,隶属利州,魏都督司马裔统领本部进驻宋熙郡。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改兴乐县为嘉川县(嘉川之名始于此)。木门郡及伏强、池川二县仍置,郡县、隶属及治地不变。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分西晋寿郡置东洛郡,隶属利州,分晋寿县在今旺苍县东河镇百丈关置义城县,郡县同治。
北周时期,旺苍隶属北周。北周废东洛郡,仍置义城县,属晋寿郡,治地无变。宋熙郡仍置,属利州总管府。嘉川县仍置,属宋熙郡,郡县治地无变。又于今旺苍境内置元寿县(治地无考)。孝文帝元年(公元557年),撤元寿县,并入嘉川。此时,宋熙郡领嘉川、宋安(今苍溪歧平)两县。木门郡不变。
隋初罢郡置州,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木门郡,改伏强县为清化县;废宋熙郡,将嘉川、宋安归属利州;废池川县为池川里,归属清化县。嘉川、义城县隶属利州,伏强隶属巴州。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改伏强县为清化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复郡,改利州为义城郡(治今广元市中区),嘉川县、义城县隶属义城郡。改巴州为清化郡(治化成县),清化县隶属清化郡,县治仍旧。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改义城县为义清县,县治仍为今东河镇百丈关。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于清化县治地木门置静州,分清化县为清化(治地不变)、狄平(治今旺苍县普济镇大营坝)、大牟(今南江县长池区正直坝)三县,归属静州管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狄平为地平,静州移治地平(今旺苍县普济镇大营坝),州县同治,隶属利州都督府。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修筑义清县城城墙,仅筑三面,南面凭险未筑。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设南平州,以义清县属之,州县同治于今旺苍冯家坝。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南平州废,义清县改属利州。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派右武卫将军李子和统军镇压獠人,平静州,嘉川县划归静州。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静州,以地平县属集州(今南江县),清化县、大牟县属巴州(今巴中市),嘉川县属利州(今广元市)。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利州为益昌郡,改义清县为胤山县,嘉川、胤山同属益昌郡。其间,今旺苍县内有四县:嘉川(治今嘉川镇)、胤山(原义清县改,以县北可印山为名,治今东河镇百丈关)、地平(治今普济镇大营坝)和清化(治今木门镇楠木清杠坝)。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改地平县为通平县,割嘉川同属集州。唐天佑五年(公元908年),王建据有东西两川及汉中之地,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于旺苍境内置嘉川、胤山、地平、清化四县不变。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唐遣郭崇韬等伐蜀,攻取利州,蜀将王宗弼从胤山撤走。
宋初,改胤山县为裔山县。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平定前蜀后,改裔山县为平蜀县,仍治百丈关。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撤通平(原地平县改)并入嘉川,省盘道县(今南江八庙乡)入清化县。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嘉川从集州改属利州益川郡。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平蜀县并入嘉川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撤清化县为清化镇,并入化成县(今巴中)。至此,旺苍境内仅有嘉川一县。其时,嘉川县疆域大抵东接巴州(今巴中),西邻绵谷(今广元市中区),南至苍溪高坡和歧平一代,北部和东北部与陕西宁强、南郑接界,比现在的旺苍县略大。
南宋端平(公元1243年)以后,今广元市中区、元坝、旺苍、苍溪一带为宋元争夺之地。宝祐二年(即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元将汪德臣袭击嘉川县,掳掠粮食2000多担。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利州路为广元路(广元之名始于此),隶属四川行省。撤嘉川县入绵谷县,隶属广元路。元代广元路领绵谷、昭化、临江三县,其中临江县设于今旺苍县境内,废于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治地无考,可能在今普济镇一带。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派兵攻取蜀,明升(明玉珍之子)投降,大夏灭亡,旺苍归属明朝版图。明设广元府,复置嘉川县,治今嘉川镇,属广元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广元府降格为州。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广元州降格为县,废嘉川县为嘉川里,归入广元县。
明朝初年,加强了对今旺苍一带的防务。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派遣武德将军杨锦次子杨杰屯守通坪(今普济镇)。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于嘉川县百丈渡口东岸设百丈关,与二郎关、七盘关诸关齐名,由铁柱将军李本通、兵部侍郎陈纪和布兵戍守。又于今鹿渡坝设独脚关,调镇守葭萌关的李青守卫。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为防御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明政府补修百丈关城垣,城周四里,分设四门。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献忠率军入川,军至梁山(今旺苍大河乡),团首涂原组织乡团拦阻,张献忠率部下巴州,攻阆中,陷剑州,取广元不克,欲走间道入汉中,赵光远、贺人龙等守阳平关、百丈关,张献忠取道昭化,复走巴西(阆中)入楚。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张献忠占领广元,后建都成都,国号大西。旺苍归入大西政权广元县,历时四年。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军占领广元,旺苍归入清朝,属川北道保宁府广元县。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设百丈关汛,置把总一员,守兵50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于百丈关设巡检司佐理民政,防治盗匪。嘉庆年间,白莲教义军王三槐率部进入旺苍。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于百丈关设置黄洋堡营,设守备,分驻西关、五郎、宽滩三汛,防守旺苍地区。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广元、南江两县派员勘明界畔,划分木门寺与青龙场地界,木门等处划归广元,青龙等地属南江。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百丈关巡检司,设广元县百丈关分县,以清巡检署为百丈关分县县佐署,分理广元县东部地区三十堡政务,首任分县知事郭骥骨。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废百丈关分县,置县佐署。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百丈关佐署,设广元县百丈关公安局。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废百丈关公安局。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旺苍全境,于旺苍坝设广元县苏维埃,于鹰嘴岩(今旺苍县英萃镇)设英安县(初名莺舞县)苏维埃。1934年10月以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川陕省委、省苏维埃等机关陆续迁来旺苍,旺苍成为川陕苏区后期首府。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从旺苍出发开始长征,旺苍又为国民党统治,仍隶属于广元县。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民国政府内政部令分广元东部地区设治,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8月,分广元县13乡、镇成立旺苍设治局,局长钱文华,局治旺苍坝瘟祖庙(今旺苍县教师进修学校),筹备建县,隶属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并改定了乡镇名称。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旺苍建县筹备就绪。同年九月一日,奉四川省令正式成立旺苍县。县治及上下隶属关系不变。原任旺苍设治局局长钱文华为旺苍首任县长。
1950年1月13日,旺苍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李培方代理县长,旺苍隶属剑阁专区,县人民政府设原县政府驻地(今旺苍县教师进修学校)。1953年旺苍县改属绵阳专区(1968年改为绵阳地区),1985年至今改属广元市。


IP属地:四川1楼2018-01-25 11: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