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港区动态 > 正文
嘉兴港区经济总量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18-01-25 13:46:21 来源: 作者:
嘉兴港区经济总量破历史新高, 2017年,嘉兴港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599.9亿元,同比增长26.1%,创历史新高,增速位列嘉兴首位。对嘉兴全市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以嘉兴全市1.3%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8.7%的工业利润总额。大企业集群越发走势强劲,全年产值超50亿企业达到4家,产值超10亿企业有14家,均为历年来最多。合盛硅业今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是港区第三家本土上市公司,行业隐形冠军有新突破,累计已达8家。2017年以来,嘉兴港区围绕深化“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以推进“三年活动”,打赢“四大战役”为主线,紧盯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环节,全面提振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项目推进力度。以季度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为抓手,造声势、促进度,在三江化工挂牌成立“重大项目现场服务办公室”;先后帮助解决了嘉兴石化年产30万吨差别化纤维开口审批、管线施工及地块布置问题、尚润、孚泉黄金薄膜项目用地与嘉兴石化POY项目交界问题、浙江和惠污泥处置中心项目供地及前期报批问题等。目前,总投资32亿元嘉兴石化年产200万吨PTA项目顺利开车;总投资80亿元的三江化工100万吨/年EO-ET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展上海复旦大学智慧工厂项目;深化与北京化工大学的合作,在港区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嘉兴技术转移中心;鸿基石化•上海交大聚烯烃联合研发中心揭牌成立;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郭应禄院士工作站),累计已达3家;召开了港区企业科技创新培训大会,以科学技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家,累计已达17家;市级研发中心新增3家,累计已达21家;合盛硅业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获省级补助资金500万元、港区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成为嘉兴第18家重点企业研究院。
三是不断推进平台建设。完成《浙江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发展规划》,规划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产业园以整机整车整台套高端装备为主攻方向。一期基础设施框架全面拉开。目前已入驻飞瑞航空项目,总投资87亿元。规划到2020年产业园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每年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到202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元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智慧园区平台深入推进,一期项目正式上线运行,被列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全国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试点”。
嘉兴港区经济总量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18-01-25 13:46:21 来源: 作者:
嘉兴港区经济总量破历史新高, 2017年,嘉兴港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599.9亿元,同比增长26.1%,创历史新高,增速位列嘉兴首位。对嘉兴全市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以嘉兴全市1.3%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8.7%的工业利润总额。大企业集群越发走势强劲,全年产值超50亿企业达到4家,产值超10亿企业有14家,均为历年来最多。合盛硅业今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是港区第三家本土上市公司,行业隐形冠军有新突破,累计已达8家。2017年以来,嘉兴港区围绕深化“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以推进“三年活动”,打赢“四大战役”为主线,紧盯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环节,全面提振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项目推进力度。以季度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为抓手,造声势、促进度,在三江化工挂牌成立“重大项目现场服务办公室”;先后帮助解决了嘉兴石化年产30万吨差别化纤维开口审批、管线施工及地块布置问题、尚润、孚泉黄金薄膜项目用地与嘉兴石化POY项目交界问题、浙江和惠污泥处置中心项目供地及前期报批问题等。目前,总投资32亿元嘉兴石化年产200万吨PTA项目顺利开车;总投资80亿元的三江化工100万吨/年EO-ET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
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开展上海复旦大学智慧工厂项目;深化与北京化工大学的合作,在港区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嘉兴技术转移中心;鸿基石化•上海交大聚烯烃联合研发中心揭牌成立;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郭应禄院士工作站),累计已达3家;召开了港区企业科技创新培训大会,以科学技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家,累计已达17家;市级研发中心新增3家,累计已达21家;合盛硅业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获省级补助资金500万元、港区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成为嘉兴第18家重点企业研究院。
三是不断推进平台建设。完成《浙江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发展规划》,规划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产业园以整机整车整台套高端装备为主攻方向。一期基础设施框架全面拉开。目前已入驻飞瑞航空项目,总投资87亿元。规划到2020年产业园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每年引进3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到202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元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智慧园区平台深入推进,一期项目正式上线运行,被列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全国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