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35,914贴子:104,508,571
  • 5回复贴,共1

忽略地域和财政政策差异比较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毫无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省的财政政策有差异,不同城市的税收上缴比例不一样,烟草税分配比例都不一样,忽略财政政策差异去单纯比较单个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去以此评论城市经济总量是否注水,可以说毫无意义。 譬如同在福建,泉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超级低,明显不符合他的经济总量,厦门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很高,也是明显高于其经济规模。 但这更多是财政政策差异带来的。
其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确实能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但需要以省为单位来统计,只有这样才能过滤掉省内财政政策的影响。 基本经济发达的省份,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都会比较高,因为经济成熟了,到了收割季节。而其他省份,处于发展中,需要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自然税收方面的减免力度会更大。而且,经济发展质量相对没那么高,同样的增加值利润是有差异的,可征税的空间也小一些。
拿几个省来做例子,譬如河南,福建,湖南。河南2017 GDP 4.5万亿,湖南3.45万亿,福建3.23万亿。 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38亿,福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4亿,湖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5亿。福建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4.25%, 湖南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3.23%, 河南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1.64%。应该说,这与三个省经济发展阶段是基本匹配的。
如果忽略经济发展阶段,按财政收入占GDP绝对比重来判断GDP是否注水,那么河南比湖南注水程度大将近20%。


IP属地:湖南1楼2018-01-30 22:41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1-31 12:41
    回复
      再说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长沙差不多能单挑河南整个省了。


      IP属地:湖南6楼2018-01-31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