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2全面战争吧 关注:133,511贴子:7,254,272

假如没有独尊儒术而是别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如说独尊黄老道家学说。那么汉代的士族们以什么传家?治什么经典?以《庄子》传家?治《道德经》?到了后面某个架空朝代采取了科举制,考试都考玄之又玄?或者尊墨(虽然太不可能),更少,就一本“墨子”。能诞生中国本土的物理学么?然后科举考物理?反过来说儒家四书五经,经典众多。孔子编六经。本就最大范围的涵盖继承了周代文化。儒家天然的在文化上就占优势。西汉剪灭诸侯王血阀没落后,新兴的士族门阀要用文化来为自己的地位正名只能选择儒学。所以独尊儒术是历史的形成。


1楼2018-02-04 19:40回复
    所以说,不是独尊儒术不是汉武帝的锅也不是董仲舒的锅。而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如此。是士族们选择了儒家。因为没别的选择。


    2楼2018-02-04 19:49
    回复
      2025-08-02 15:55: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晋南北朝的时候道家玄学曾压制过儒学。那时候官职跟门第挂钩的。当官不干实事才是正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2-04 19:49
      收起回复
        孔子也就留了本春秋留了本诗经啊,儒家经典也有很多的后人整理的啊,孔子的弟子会整理出本论语,要是老黄之学成为主流也会有后人整理本论语给他们啊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2-04 19:50
        收起回复
          这儒家里混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又不是只有儒家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2-04 20:54
          回复
            儒家也吸收了不少百家主张和观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04 21:42
            回复
              董仲舒最受汉武帝欣赏的恐怕是“春秋大一统”论,但当时可能不是人人都喜欢,比如董仲舒在江都王那里当国相,江都王刘非靠打七国之乱发的家,《史记》认为他“好气力”、“招四方豪桀”、“骄奢甚”,恐怕也是有所想法的。。。不过他到最后还是没动手,到他儿子刘建才造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05 08:37
              回复
                董仲舒其实是中央政府的人,老是派他到诸侯王那里当官,盯着这帮大爷,他也老是宣传“大一统”那一套,说大家不要崇拜齐桓晋文,要以五霸为耻云云。对于诸侯王来说这种学说岂不可恨,要不是看在他是个名人,又有皇帝撑腰,他可能早死个十回八回了。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见好就收,最后辞官了,另外他是反对盐铁专卖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05 08:47
                收起回复
                  2025-08-02 15:49: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士人则主要是想捞个一官半职,至于是给皇帝打工,还是给诸侯王打工,其实没太大所谓。到了东汉三国,士族已经形成累世公卿,分裂成为潮流时,他们还不是“自比管乐”,帮别人行齐桓晋文之事。
                  九品中正制相对于两汉察举制的一大不同是,两汉察举制举孝廉的是地方,而九品中正制地方只推举中正官,到晋朝更是中正官都由中央选授,实际是一次强化集权。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2-05 09:04
                  收起回复
                    独尊墨家中国早就各自黑科技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2-05 12:42
                    回复
                      当时的儒家更像个大锅,什么都能往里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2-05 14:26
                      回复
                        提一下为什么汉武帝和桑弘羊在军费开支巨大的时候会想到盐铁专卖这个点子,这玩意的“合法性”(搞事情总得有个名目)在哪。
                        最早打盐铁主意的管仲,他的政策叫“官山海”。为什么叫这名,山海和盐铁的关系?在秦汉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耕地非耕地名义上都是王的(虽然井田制是否真正是普遍制度存疑),后来耕地虽然私有了,但非耕地还是王家的,这也不是中国独有,比如英国诺曼征服后,森林都归王家,p民在王家森林里猎鹿被护林员逮到是要治罪的(现在给皇家看林子的职业还在,只是不能治罪了)。但是在中国偷猎这种事老抓抓不完,于是改为征税,猎了猎物要缴税,这也是关税的缘起。所以在武帝看来,商人们卖盐卖铁,过的都是他的地盘,现在不让你们干,你们也无话可说。
                        当然以上都是扯淡,关键是管政府财政的大司农和管皇家财政的少府都要关门了,武帝得想个法子搞钱。
                        说董仲舒是地主和商人的代言人,这个不对,至少不全对,董仲舒那时他就认识到了土地兼并的危害,试图限制私人拥田大小,只是没被采纳。平心而论,很多原因都能导致农民卖地,土地兼并只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在古代反其道而行之阻力重重,像王莽那种想恢复井田的被推翻也正常。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2-05 15:56
                        回复
                          什么时候尊,怎么个尊法,尊的哪一派,都没有,那无法说明。
                          不过顺带,就算给我一千个脑子,我也想不出把《庄子》拿来治国是什么场面
                          But,六经不仅是儒家尊奉。
                          but but……根据后来道家里很多人甚至尊孔子高于老庄(自然不能排除独尊儒术的影响),即使尊其它各家,也肯定不是先秦那种一个模式的百家之一。
                          毕竟百家里真正可以治国用的,也只有儒法(抱头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2-05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