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伊始,在寝室许下了三个愿望,通过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很幸运实现了这两个。虽然还有一个没有实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事情难求圆满。接下来分享下通过这两个考试的经验吧!
首先来说说成绩吧,司考385分,研究生考试392分。这个成绩说实话在我自己看来,司考低于我的预期,而研究生考试则高我的预期。我认为原因在于,第一,司考确实无愧国内最难的考试之一,其考试内容的广度,以及题型的灵活度,较之研究生考试都是远远胜过,而自己在卷四上存在一定失误也是导致司考分数较低的重要原因。而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可能深度较之司考更胜一筹(但是也不必深刻理解,死记硬背即可)所以总的来说,司法考试现更名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难度是大大超过研究生考试的。这一点可以从我的复习时间上得到充分的反映,本人司法考试的复习时间大概是六个月,前四个月每天在9个小时左右,后两个月基本上就10个小时了。而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时间大概在3个月,前一个月每天平均下来6个小时左右,后两个月每天9个小时左右。算下来司法考试的复习时间大概在2220个小时,深度学习时间大概在1900个小时左右。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时间则是720个小时,深度学习时间大概是600个小时。当然研究生考试复习时间少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我选择的考研院校并非211,985类知名大学,难度相对较小。第二,就公共课来说我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政治学习方法,同时专业课经过司法考试的洗礼,再无需额外时间去理解。因此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这么少的复习时间,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我的复习节奏。
接下来是干货时间。
1、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的考试科目都是四门,相应的考试时间是2天。
2、但题型上却有很大不同,司考以案例题客观题为主(新的改革方向是提升主观题的比例,但是主观题无非是将客观题的思考过程用笔写出来,因此其本质与客观题并无不同,当然主观题也有其方法),而案例题就要求考生能用法律知识去分析法律事件,解决法律问题,这就要求对法律和实务之间的联系的高度把握和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换言之就是要准确全面的法律思维。这可以说这是司法考试的灵魂所在了。而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在我看来,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法律专业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即用专业的法律术语阐释专业的法律概念,以及各个法律概念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考生牢记相关概念的教科书式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就不需要理解,相反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的记住)。
3、司考的话因为他的范围非常广,基本涵盖了我国整个的法律体系,因此要想全部牢牢掌握那纯属痴人说梦,合理地分配时间精力才是通过考试的关键。就我个人来说,卷一是完全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拿高分的,而且这一卷也无需你去思考去理解,总之背就行了。卷二卷三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部分,民商法,刑法属于实体法,三大诉讼法和行政法属于程序法。相应的复习方法也有所区别,实体法不仅要求记忆而且对理解的要求比程序法要更高。程序法也不是说全记住就OK,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解,起码你要知道一个案子它处于程序的那个阶段,相应的应该采取何种步骤和方式。更进一步,你需要理解程序设置背后的用意和来历,这一点对于记忆很有帮助。
4、研究生考试的话,政治,英语,专业课的时间分配比例大概是3:2:5,(1)专业课就讲义背了四五遍,(2)政治大黄书看了一遍,真题一遍,一千题一遍,后期就是有什么模拟题做什么模拟题,主观题就是肖八肖四各背了四五遍吧。(3)英语就真题做了一遍,后期主要在练作文了。
总之,做成一件事,无论是考试还是其他的事,无非是道法术。道,即做成它,通过它的强大愿望。法,即由愿力转换而来的不懈努力恒心。术:即过程中的方法手段。相反满足现状,贪恋安稳,仅仅期望通过加强术,寄希望于运气,想要获得成功恐怕是难以如愿。
首先来说说成绩吧,司考385分,研究生考试392分。这个成绩说实话在我自己看来,司考低于我的预期,而研究生考试则高我的预期。我认为原因在于,第一,司考确实无愧国内最难的考试之一,其考试内容的广度,以及题型的灵活度,较之研究生考试都是远远胜过,而自己在卷四上存在一定失误也是导致司考分数较低的重要原因。而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可能深度较之司考更胜一筹(但是也不必深刻理解,死记硬背即可)所以总的来说,司法考试现更名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难度是大大超过研究生考试的。这一点可以从我的复习时间上得到充分的反映,本人司法考试的复习时间大概是六个月,前四个月每天在9个小时左右,后两个月基本上就10个小时了。而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时间大概在3个月,前一个月每天平均下来6个小时左右,后两个月每天9个小时左右。算下来司法考试的复习时间大概在2220个小时,深度学习时间大概在1900个小时左右。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时间则是720个小时,深度学习时间大概是600个小时。当然研究生考试复习时间少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我选择的考研院校并非211,985类知名大学,难度相对较小。第二,就公共课来说我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政治学习方法,同时专业课经过司法考试的洗礼,再无需额外时间去理解。因此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这么少的复习时间,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我的复习节奏。
接下来是干货时间。
1、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的考试科目都是四门,相应的考试时间是2天。
2、但题型上却有很大不同,司考以案例题客观题为主(新的改革方向是提升主观题的比例,但是主观题无非是将客观题的思考过程用笔写出来,因此其本质与客观题并无不同,当然主观题也有其方法),而案例题就要求考生能用法律知识去分析法律事件,解决法律问题,这就要求对法律和实务之间的联系的高度把握和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换言之就是要准确全面的法律思维。这可以说这是司法考试的灵魂所在了。而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在我看来,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法律专业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即用专业的法律术语阐释专业的法律概念,以及各个法律概念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考生牢记相关概念的教科书式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就不需要理解,相反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的记住)。
3、司考的话因为他的范围非常广,基本涵盖了我国整个的法律体系,因此要想全部牢牢掌握那纯属痴人说梦,合理地分配时间精力才是通过考试的关键。就我个人来说,卷一是完全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拿高分的,而且这一卷也无需你去思考去理解,总之背就行了。卷二卷三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部分,民商法,刑法属于实体法,三大诉讼法和行政法属于程序法。相应的复习方法也有所区别,实体法不仅要求记忆而且对理解的要求比程序法要更高。程序法也不是说全记住就OK,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解,起码你要知道一个案子它处于程序的那个阶段,相应的应该采取何种步骤和方式。更进一步,你需要理解程序设置背后的用意和来历,这一点对于记忆很有帮助。
4、研究生考试的话,政治,英语,专业课的时间分配比例大概是3:2:5,(1)专业课就讲义背了四五遍,(2)政治大黄书看了一遍,真题一遍,一千题一遍,后期就是有什么模拟题做什么模拟题,主观题就是肖八肖四各背了四五遍吧。(3)英语就真题做了一遍,后期主要在练作文了。
总之,做成一件事,无论是考试还是其他的事,无非是道法术。道,即做成它,通过它的强大愿望。法,即由愿力转换而来的不懈努力恒心。术:即过程中的方法手段。相反满足现状,贪恋安稳,仅仅期望通过加强术,寄希望于运气,想要获得成功恐怕是难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