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吧 关注:8,940贴子:101,356

重发楹联教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学讲义】
古今对联的内在规律和人文精神
于培森
大家好!
这一讲的题目是《古今对联的内在规律和人文精神》。整个内容分为一、对联的基本概念;二、对联的历史渊源和表现形式;三、对联的思想内涵;四、对联的内在规律;五、对联的抑扬顿错;六、对联的欣赏与应用六部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其间谬误、纰漏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多多批评指正,首先致以诚挚的谢意!
乍看题目,这一讲的内容貌似分为对联的“内在规律”和“人文精神”两部分;其实并不然。因为,对联的内在规律和人文精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组合体,所以这两方面的问题必须穿插进行一起讲。在介绍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人文精神也包含其中了。那么,我就先讲第一方面的内容——
一、对联的基本概念。
说到对联,在座的各位一定不生疏——就是在新春佳节,婚姻喜事、店铺开张等社会活动中,为了表达吉庆祝福,结合书法艺术张贴在房门上的吉庆话。
然而,讲到对联实质性的问题,就会有好多人模糊不清了。我说好多人,希望各位别介意。也许你不在好多人的范围内,你是所有人当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在不少人心目中,对联就是字数相等,节奏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两句话。比如当前从事对联印刷专业户批发的对联:“无边财源滚滚来,今年我要发大财!”;再比如杭州西湖岳王庙的对联:“黄土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二二三”节奏的七字句,读起来都能朗朗上口,似乎都能算对联。可是,经过细致入微的分析对比,你就会发现截然不同的内在含义在里边。咱们先看岳王庙的对联:首先,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词性词类严格一致。黄土、白铁,偏正词组;有幸、无辜,动宾词组;埋忠骨、铸佞臣,主谓词组。黄土不用说,白铁有点讲不通;这就体现了撰写对联者的大智慧。在岳王庙前面的土坎上,安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夫妇跪姿像。走到那里,人们攀登很费劲,只有抓住秦桧老婆的乳房才能借点力。久而久之,她的乳房就被人千揣万摸,变成了亮晶晶的白色了。幸运的黄土,做梦也不会想到能够荫蔽民族英雄的忠骨;无辜的白铁实在冤枉,竟然铸就了秦桧的丑恶嘴脸,招来万世骂名!这副对联的人文精神我就不必再讲了吧!再看第一个例子:“无边财源”和“今年我要”;“滚滚来”和“发大财”,驴唇不对马嘴,充其量就是字数相等,节奏一致,缺盐少醋,没滋没味的花子歌儿;旧社会要小钱儿的乞丐就这么打着竹板瞎咧咧。这样的句子是短语 ,没有资格称对联。既然是随口瞎编的顺口溜儿,哪里还有人文精神在里边!从事对联印刷发家致富没人反对你,不过专业知识还得好好补补课,总不能把祖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都给糟蹋了!
综上所述,对联就和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学到的对偶句子差不多,必须是上下并列成对仗形式的两句话。上下两联内容要呼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共同突出一个大主题。正所谓:对联,对联,结构必须相对仗,内容必须相关联。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幅对联用两个例子突出印证一个大主题:宝剑经过磨石上的打磨,才能变得更加锋利;梅花经过风霜雨雪的摧残,才能变得无比娇艳。两个侧面突出一件事——莘莘学子只有经过刻苦努力,细心钻研,才能取得优秀成绩,报效祖国创大业。


IP属地:山东1楼2018-02-08 09:59回复
    三、对联的思想内涵。
    对联作为一种独到的文学形式,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深邃隽永,回味无穷。一般对联大都是五言、七言;多者十一言——就是在“二二三”的七字句基础上再附加一个四字句。过大的篇幅反而显得臃肿累赘,难免画蛇添足之嫌。
    在古代私塾教育中,所开课业“对书”就是研究对联的必修课。学会对联,对于撰文赋诗都有必不可少的现实意义。比如六朝骈文和唐诗中的“诗联”,处处离不开对仗句子。
    在传统戏曲中,张公子投亲、李公子投亲的故事数不胜数。某公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到未婚岳父家中求帮。岳父嫌贫爱富,把公子赶出家门。未婚妻差遣丫鬟赠送银两,半路上遭遇强盗,讨饭进京,延误考期。皇帝网开一面,加试恩科,作诗答对钦点头名状元的故事数不胜数,说来都是千篇一律的瞎编乱造。不过,在封建社会,儒雅洒脱,风流倜傥,随时随地作诗答对的骚客雅士,总是得到社会的尊重,处处令人刮目相看。花朝月夕,九九重阳,二三文友,流连山水,小酌慢饮,击鼓传花,作诗答对。对的出,万人敬仰;对不出罚酒三杯。假设能有二三名句传留后世,更不失千古美谈。
    学好对联,可以提高语言功底,写作水平。包括任何体裁的文章融入对仗句子后,马上就会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撰写对联,作为警句悬于明堂书屋,于己可以励志,于人可以化民,阐释为政做人的修身哲理,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现把对联的社会作用归纳如下:
    1、荟萃吉言,祈福纳祥。
    家居化日光天下;
    人在春风和气中。
    发福生财地;
    堆金积玉门。
    2、哲理醒世,劝人向善。
    今生莫栽荆棘树;
    他年免挂子孙衣。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人有善庆,不可生嫉妒心。
    这两副对联的思想内涵特别深。为了内容的紧凑性,咱们放在第六部分重点讲。
    3、尊老爱幼,倡导和谐。
    紫荆花下兄谊弟;
    彩衣堂前子娯亲。
    围坐痛饮辞年酒;
    绕膝欣分压岁钱。
    4、诙谐幽默,逗趣取乐。这样的对联一般体现在口头上。比如下面的两个对联故事。
    (1、)翁婿斗趣: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有这么翁婿二人。女婿瘸了一条腿,岳父是个独眼龙。二人同朝为官,政见不和,见了面少不了冷嘲热讽。这一天女婿看丈人,岳父见面寒暄说:
    贤婿枉顾,前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瘸子)
    女婿回敬岳父说:
    岳父珍重,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瞎子)
    (2、)秀才祝寿:高抬岳父,贬低自己——有点谦虚过头了。
    上大人,大人居上,上至八千里云霄——玉帝盖楼,您在楼头祝寿;
    愚晚生,晚生在下,下到十八层地狱——阎王打井,我在井底挖泥。
    高古淡雅,陶冶情操。
    奇石尽含千古秀;
    异化总占四时春。
    明月三杯邀曲客;(酒)
    清风一曲奏桐君。(琴)
    6、欣赏美景,赞美山河。
    几点梅花几点雨;
    半含冬景半含春。横批:春寒料峭。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春色依旧。
    7、崇尚节俭,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
    勿临渴而掘井。(朱伯庐治治家格言)
    8、警句律己,励志奋进: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楚霸王巨鹿之战)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屡考不中,发愤图强。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不图金玉重重贵;
    但愿儿孙个个贤。(增广昔时贤文)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等等。
    这些对联起到的社会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类似于对联的行政公文和政府政令题目: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团结奋进谋发展;
    砥砺斗志创辉煌。
    下边是一篇行政公文中的小标题: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4、健全法规、完善制度;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7、依法监管、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这样的标题有的是对联,有的是短语,不具备对联的条件。不过它们都具备以下特点:简洁凝练,委婉含蓄,说理透彻,并且富有文学气息。假设换了陈述句,就成了文字繁多,内容累赘的标语口号,显得声嘶力竭,甚至连所要表达的主题都说不清。


    IP属地:山东3楼2018-02-08 10:02
    回复
      四、对联的内在规律。
      在第一部分内容里,咱们讲了“对联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讲解“对联的内在规律”。两者相比:基本概念笼统肤浅,只是给大家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一节内容很重要:内在规律是实质,是研究对联的真学问。
      我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总结规律,并且发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逆向思维规律法”:复杂问题简单化;概念问题规律化;规律实施迅捷化。有了规律作指导,任何事情都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甚至数百倍的效果来。假设做事没规律,仅凭揣摩看问题,就算你围绕题目瞎琢磨,也不一定能琢磨到点子上。
      由此及彼,我们也不妨看看对联之间的内在规律有哪些?以便发扬光大,人人学会对对联。比如下边的对联:
      紫荆花下(方位词,偏正词组)兄谊弟(主谓宾结构);
      彩衣堂前(方位词,偏正词组)子娯亲(主谓宾结构)。
      这幅对联从层次方面讲,仅可以分两个音节。前边讲的是故事发生的位置、处所,后边是故事的内容。句子整齐,对仗工整。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从这幅对联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规律。其中第一个规律是——
      (一、)对仗工整。
      顺便再分析一副传统对联,辅助验证对仗工整这件事:
      春前(方位)有雨(动宾)花开(主谓)早(形容词);
      秋后(方位)无霜(动宾)叶落(主谓)迟(形容词)。
      春、秋,季节名词;前、后,成相反意义的方位词;加在一起,春前、秋后又变成了一个处所或方位,还是方位词。雨、霜,气象名词;花、叶,表示植物组织结构的名词;有、无,表示然否的副词;开、落,成相反意义的动词;早、迟,成相反意义的形容词。这幅对联抓住自然界的气象规律,表达了我们的先辈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热爱生活的思想境界。尤其利用前、后;有、无;开、落;早、迟几组反义词,使这副对联对仗工整,结构严谨,别具一番风味——这是对联文化中的“反对仗”。以上讲的是对仗工整,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素,来不得半点将就。如果对仗不工整,就没有资格称对联。
      (二、)声律和谐。
      再看两幅对联音节尾字的平仄声调:(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
      春前(平声)有雨(仄声)花开早(仄声);
      秋后(仄声)无霜(平声)叶落迟(平声)。
      紫荆花下(仄声)兄谊弟(仄声);
      彩衣堂前(平声)子娯亲(平声)。
      上下联同步音节相互比较,得出第二个规律:同步音节的音节尾字平仄相反。为什么要平仄相反呢?这种句子的音声效果富于变幻,跌宕起伏,慷慨激昂,显得开阔奔放,大气磅礴。不像《六朝乐府·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音声单调,缺乏变换。口气上虽然很亲切,总免不掉闺门女子扎堆织布纺棉花,随口哼唱闺门曲儿的小家子气;更有点像街头巷尾孩子们哼唱的儿歌,低俗鄙俚,登不得大雅之堂。这是“声律和谐”。
      (三、)内容呼应。
      比如“紫荆花下兄谊弟;彩衣堂前子娯亲”这副对联,讲了两个故事。上联取材于南朝时期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分家的故事。兄弟三人惑于老婆的穿掇,把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分到了三下里。分家不久,院子里那棵紫荆树干上流下浓浓的汁液,就像褐色的眼泪,不几天就枯萎凋零了。三个人走到一块一合计,又把家合在一起了。令人惊讶的是那棵紫荆树也死而复生,长出茂密的枝叶来。
      下联取材于《二十四孝·彩衣娱亲》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年近六旬,上有八十老母,性格暴躁,经常发怒耍脾气。老莱子无奈,为了讨老母欢心,他身穿五彩斑斓之衣,模仿小儿堂前戏彩,打瓦、跳绳、踢毽子。有时假装栽跟头,趴在地上作幼儿啼哭之状挣扎打滚不起来。动作滑稽,逗人开心,于是老母就不生气了。上下两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突出尊老敬老,兄良弟悌的主题思想,对于当前发扬传统美德,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这就是“内容呼应”。
      “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内容呼应”就是对联的内在规律,也称对联三要素。这三个要素是我的独到发现,放在任何一副对联都适用。只要掌握了对联三要素,任何人都会对对联。明朝时候有个八岁的神童黄玘qǐ头脑特别灵,放学以后在路边玩。一位御史把他领到船上给他出上联:“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这幅对联的主旨含义是柔克刚,弱胜强。黄玘马上应对说“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古时候八岁的儿童都能对绝对,我们这些成年人就对不出普通对联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要掌握了“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内容呼应”这三个内在规律,高雅深邃的对联文化也就变得轻而易举,触手可及了。
      课程巩固:
      下边的一组句子很整齐,主题思想很鲜明,有没有资格称对联?
      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


      IP属地:山东4楼2018-02-08 10:03
      回复
        六、对联的欣赏与应用。
        在“对联的历史渊源”那一节,我们讲过:对联的萌芽在先秦;初步形成在南北朝后期的五代后蜀;大量普及在明初。到了现在,随着外来文化、电脑文化的冲击,加上对联印刷专业户一花独放的行为干扰,对联文化正在严重脱离群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好多人对于对联的概念不清楚,更别说什么是内在规律了。特别是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新春佳节、婚姻喜事,为了不破坏房子精美的装修,根本不再贴对联。你问他对联是什么,他就回答说:“还不是字数相等的顺口溜儿,见面发财的吉利话,哪里有天上掉馅饼!”归根结底,还是对联印刷专业户惹的祸;他们的对联就是庸俗不堪的顺口溜儿。就算你的内容专业化,也不该以厨代庖,剥夺包揽全社会对于对联文化探讨发展的权利吧!有了对联印刷专业户,哪里还有人写对联?更何况像他们的“大财源八方跟进,好生意四季来财”,就不具备对联的“三要素”。“八方跟进”和“四季来财”不成对儿:“跟进”是复合动词;“来财”是动宾词组。改作“八方进宝;四季来财”就行了。还有“出门求财财到手,在家创业业兴旺。”,连个句末的平仄都不懂。一棵狗尾巴草,把满园的大好春光都给糟蹋殆尽了!
        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传统对联的艺术水平,和这些沾满铜臭的肮脏文字真有天壤之别!


        IP属地:山东6楼2018-02-08 10:09
        回复
          普通家庭对联:
          时雨(名词,仄)染成(动词,平)千般(数量词,阴平)绿(形容词,仄);
          春风(名词,平)不让(动词,仄)一人(数量词,阳平)闲(形容词,平)。
          这幅对联配上一个“人勤春早”的横批,赞扬了劳动人民珍惜寸阴,不误农时,勤劳善良的质朴精神。
          五风十雨(互文,仄)皆(然否副词)为瑞(动宾,仄);
          万紫千红(互文,平)总(然否副词)是春(动宾,平)。横批:锦绣山河。
          什么是互文句式?就是说前后两个音节的成分具有互换性。比如你追我赶,并不是固定了追的必须是你,赶的必须是我。赶和追的双方可以互换;既可以是你追我赶,也可以是我追你赶。并且互文的两个音节成并列关系:五风和十雨都是对等的数量词;万紫和千红也是对等的数量词。再来看对联的人文精神:具备并列关系的数量词做主语,和后边的皆为瑞、总是春形成了主谓宾结构。整副对联利用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千变万化,自然景观五彩缤纷,歌颂了山河的壮美多姿,生活的丰富多彩。
          一冬(数量,平)无雪(动宾,古平)天藏瑞(主谓宾,仄);
          三春(数量,平)有雨(动宾,仄)地生金(主谓宾,平)。横批:细雨如酥、春雨如油。
          这幅对联具有深刻的气象哲理:身为农民,关心农事。一冬无雪,麦苗干旱少雨,农民心急如焚。三春喜降透雨,马上萌发春雨贵如油的喜悦心情。美中不足的是第一个音节不分平仄,只要对仗工整,主题鲜明,不可求全责备。
          家居(主谓,平)化日光天下(方位,仄);
          人在(主谓,仄)春风和气中(方位,平)。横批: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欣逢盛世,知足常乐。
          江山千古秀;
          祖国万年春。祖国万岁!
          语言简洁的五字联,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IP属地:山东7楼2018-02-08 10:10
          回复
            三星(数量,平)在户(动宾,仄)财源广(偏正,仄);
            五福(数量,仄)临门(动宾,平)喜事多(偏正,平)。横批:四季康泰。
            三星:福禄寿、日月星;五福:福禄寿喜财。对联表达人心思安,对于生活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东来(偏正,平)紫气(偏正,仄)西来福(短语,仄);
            南进(偏正,仄)祥光(偏正,平)北进财(短语,平)。紫气东来。
            “嵌字联”,“四方对”,内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紫气祥光都是祥瑞之气,表达了对于美好富足生活的热切向往。
            近水楼台(偏正,平)先(形容词)得月(动宾,仄);
            向阳花木(偏正,仄)早(形容词)逢春(动宾,平)。万木争荣。
            代表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IP属地:山东8楼2018-02-08 10:12
            回复
              难得一副对联专业户的好作品,值得欢呼雀跃:
              年年得福,千家千福景;
              岁岁登高,一步一重天。
              天天享受太平,家家喜气洋洋;岁岁发生变化 ,生活步步登高。千对一,大对小;小状大。妙绝!


              IP属地:山东9楼2018-02-08 10:16
              回复
                以下是鼓励学子好学上进的对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横批:卧薪尝胆。
                鼓励学子,培养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
                春风杨柳(并列,仄)鸣金马(动宾,仄);
                晴雪梅花(并列,平)照玉堂(动宾,平)。春风得意。
                越剧红楼梦黛玉焚稿一场戏里有她的一句唱:“这诗文不想玉堂金马得高中……”玉堂门、金马门都是紫禁城中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金马”是大富贵,大荣耀。假设要给他找一个对仗成分,也只有“紫绶蟒袍”了。这一类的对联就是对于莘莘学子的鞭策鼓舞和美好祝愿。鼓励他勤学上进,祝福他玉堂金马得高中。当然也要嘱咐他几句,戒骄戒躁,刻苦钻研下功夫,不要忘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立志成才。
                这幅对联的节奏应该理解成“三一三”。
                春风得意(成语,仄)花千里(短语,仄);
                秋月扬辉(成语,平)桂一枝(短语,平)。玉堂金马。
                抒发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下边是寿联:
                天增岁月(主谓宾,仄)人增寿(主谓宾,仄);
                春满乾坤(主谓宾,平)福满门(主谓宾,平)。人寿年丰。
                可以当做寿联。给母亲祝寿的笑话: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好多的爹!
                天上(方位,仄)四时(名词,平)春作首(主谓宾,仄);
                人间(方位,平)五福(名词,仄)寿当先(主谓宾,平)。椿萱并茂。
                椿,指的是父亲;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萱,母亲。语出《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同于萱。萱草为忘忧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亲。上联起兴作比,烘托下联主题思想:健康长寿才是硬道理。除了对联的三个基本规律外,还要注意对联的内在张力——比如天上对人间不能对云端。因为天上和云端没有本质的区别,天上是天上,云端也是天上。大家都知道《笠翁对韵》,三十篇内容都是对称成分举例。不妨多朗诵几遍,就自然而然的抓住了其中的对仗规律了。
                福如东海(成语,仄)长流水(偏正,仄);
                寿比南山(成语,平)不老松(偏正,平)。横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子孙满堂。
                也是寿联。
                年届八旬(短语,平),麻姑又添百岁寿;(麻姑献寿,仄)
                岁至耄耋(短语,平),麒麟再送五世孙。(麒麟送子,平)
                横批:乐享天伦、五世同堂都行。
                这是二十年前我给村里一位老寿星撰写的寿联。它是在七字句的基础上,又附加了一个四字句。
                新婚对联:
                同结丝萝山河固;
                共谐琴瑟天地长。
                首先要知道,这里的“丝”不是“线”;是一种寄生草“菟丝子”,俗名叫做“黄萝丝”。不少人把“萝”字写作绫罗的罗,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把“丝”和“罗”当成了线和布了。萝字有个草字头,代表的是一种地衣植物松萝,也是一种寄生草。菟丝子和松萝扭结在一起,贴切形象的比喻新婚小两口儿卿卿我我,如胶似漆分不开。谁说我们的祖先道貌岸然假正经?我们的祖先更风流!再有:
                诗歌关雎其三句;
                乐奏周南第一章。(诗经·国风·周南)
                以上两副对联上句都是一连六个平声字,声律有些不讲究。不过,由于内在含义特别好,所以就流传下来了。由此可见,在三个内在规律中,平仄声律相对宽松些,对仗工整、内容呼应必须是板上钉钉的。在对仗工整方面没有“宽严”这一说,假设对仗不工整,就没有资格称对联。
                喜看红梅新结子;(梅子,小两口儿盼儿子)
                欣逢绿竹又生荪。(竹荪、谐音联。公婆盼孙子)
                彩笔喜题红叶句;(红叶传沟)
                华堂欣诵爱情诗。(儒生于佑和宫女韩夫人的爱情故事)
                清茗一盏延佳客;
                白露三杯酬高宾。(清茗,茶;白露,酒)
                玉镜人间传合璧;
                银河天上度双星。(牛郎织女)
                尤其横批:蓝田种玉,暗示“珠胎暗结”,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参见我所撰写的《笠翁对韵标点诠注与概论》,那里头有明代文学家、剧作家李渔的名句: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陵埋金吐气:相传,秦始皇建立秦国不久,有术士进言,发现南京一带的山岭上散发帝王之气。建议他到那里埋上金子镇压,以保大秦帝国百年基业。所以南京至此称“金陵”。另有说法是楚国的国君在山上埋金人,意思和这差不多。田种玉生根:我们的汉语言文学最讲究语言变换。也许古人觉得“玉田种玉”不顺口吧?于是就把陕西蓝田地名拉过来,甘愿因错就错了。故事发生在河北唐山玉田县,古人阳伯雍家贫无妻,乐善好施。他在无终山前修路架桥,打来凉水供路人解渴消暑。一位路人感谢他的恩德,给他送来一车石子叫他种在地里。阳伯雍忠厚老实,依言而行。过了不久,发现没有埋进土中的石子变成美玉了。于是就扒开地下,发现所有的石头全都变成了美玉了。于是就有了财富,娶了妻子。后来妻子怀孕,给他生下了儿子。古人用“蓝田种玉、珠胎暗结”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同时又劝人向善,意义深远,回味无穷!这样的对联,你在对联批发商那里花多少钱也买不到。他们的对联就是狗带嚼子瞎胡勒,把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统统糟蹋了!
                以下内容是商户联:
                家如旭日腾云起;
                利似春潮带雨来。蒸蒸日上。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童叟无欺。
                医家联:
                药鉴凉温知表里;
                症分阴阳识寒热。药到病除。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悬壶济世。
                崇尚高贵的医德医风,医术精良,心地纯正,不开大方捆绑病人,不赚黑心钱丧天害理,草菅人命。


                IP属地:山东10楼2018-02-08 10:21
                回复
                  以下的对联很风雅,主题是歌颂祖国山河的景色美。
                  几点梅花几点雨;
                  半含冬景半含春。春寒料峭。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意盎然。
                  一点春色梅先占;
                  十里东风杏早传。怡红快绿。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春色依旧。
                  风来人间花自舞;
                  春入云霄鸟能言。春色宜人。
                  郑草谢兰燕桂树;
                  唐诗晋字汉文章。琴棋书画。
                  西汉文章两司马;
                  南阳经济一卧龙。横批:羽扇纶(guān)巾。
                  鹅毛做成的扇子,青丝带缝制的头巾,俗称诸葛巾。古人的帽子称头巾,和现代的毛巾不是一回事。头巾气指的是书卷气,不是娘们儿调子。经济:经世济民。和当代的经济词条不是一回事;指的是经营天下,普救众生。
                  一定要注意横批与对联内容相结合,对联叙事言物,横批总结概括。横批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概括作用。
                  以上对联都是“二二三”的节奏;还有一些对联别于常格,是三二二的节奏。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松竹梅、桃李杏都是并列词组)
                  桃李杏春风一家。(岁寒三友、春风一家是成语)
                  看春色青山绿水;
                  问家政读书耕田。
                  春来也红梅吐秀;
                  秋至矣丹桂生香。
                  福禄寿三星共照;
                  天地人一体同春。(福禄寿,天地人也是并列词组。)
                  古语三才天地人,三星对三才。
                  小登科三元及第;
                  大喜事五福临门。(婚庆联;三元及第、五福临门是成语)
                  举人乡试科考第一称解元;进京会试(殿试之前的预选)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一个人三场科考第一才能称作连中三元。自打唐朝开科取士以来,连中三元者寥寥无几。从“小登科”三字看得出,凡是成功的文人都很疏狂,他竟然把连中三元当作小菜一碟儿,反而把结婚当成头等大喜事!不过,谦谦君子没有干成大事的。
                  附录:自唐朝开科取士1390多年以来,共有文武连中三元者18人。其中文科15人,分别是唐朝:张又新、崔元翰。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孟宋献。元朝:王宗哲。明朝:黄观、商辂。清朝:钱檠、陈继昌、戴衢亨。武科连中三元者3人,明朝:尹凤、王名世。清朝:王玉璧。


                  IP属地:山东11楼2018-02-08 10:22
                  回复
                    一二三三阳开泰;(三阳开泰、六合同春是成语;)
                    四五六六合同春。(前边的一二三、四五六属于虚设。)
                    锦世泽莫若为善;(劝善)
                    振家声还是读书。(励志)
                    要想弘扬美好家风,不如积德行善;要想提高家庭威望,必须读书做官。
                    敬天地年年康泰;
                    孝父母岁岁平安。
                    注意吸取经验:这幅对联是由孝敬、天地父母、年年岁岁、平安康泰等成语、复合词拆开以后分到了上下联。同样的例子还有:
                    绿水本无心,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拟人化)
                    青山绿水,原本,因为,都是复合词,把他们拆开分到上下联就是挺好的对称成分。这是南宋学者沈义甫八岁的时候和塾师应对的对联,我们这些人的年龄早已超过他不知多少倍?八岁儿童都能对绝对,由此看来,古时候作诗答对就是平常事。
                    还有五字联:
                    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发福生财地;
                    堆金积玉门。
                    春经寒暑出;
                    福伴俭勤来。(勤俭为什么要颠倒?假如不颠倒,就显得语气没变换)
                    欣逢春草绿;(又是一年春草绿;)
                    喜见杏花红。(依然十里杏花红。)
                    六字联:
                    春来向阳门第;
                    福到积善人家。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在七字联的基础上,前边附加一个四字句。这样的对联每一句都分两个音节,相比单纯的七字句,又显得富有层次感。比如:
                    十一字联:
                    瑞雪纷飞,点破寒门枝上玉;(清贫)
                    春风浩荡,吹开冻柳叶里金。(风雅。清高风雅,诗书门第)
                    细雨催春,檐前梅绽两三点;
                    沉雷惊蛰,墙下蛩鸣四五声。(学者居宅的抱柱榱题)
                    冰清玉洁,三冬雪里谁是伴;(梅花)
                    国色天香,万花丛中我称王。(牡丹。别墅花园中门)
                    玉屏金镜,佳人巧妆芙蓉面;
                    净几明窗,才子苦读圣贤书。(新婚洞房)后面三副对联都是我撰写的。


                    IP属地:山东12楼2018-02-08 10:23
                    回复
                      古今妙联,千古绝对。
                      首先欣赏一副古代反贪对联。
                      早死一日天有眼;
                      再活三天地无皮。横批:刮地三尺。
                      这副对联揭示了贫苦百姓对于贪官污吏的刻骨仇恨,诅咒他们早早一天死去,已经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对联语言诙谐幽默,尖酸刻薄,举重若轻而又中肯务实。主题思想表达的是嫉恶如仇:尤其“早死一日”对仗“再活三天”,不留任何回旋余地。
                      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学在不知不觉当中锤炼出一种非常优美的互文句式——比如你形容奸商坑骗消费者的行为叫做“缺斤短两”,换作“缺斤缺两”或者“短斤短两”都显得语言累赘重复没韵味。上面的对联短短两句话就出现了两个天,必须想办法回避它。这种避免语言重复累赘、平仄不分等现象的措施叫做对联的避让。为了避免重复,就应该想办法替换掉其中的一个“天”。这幅对联就成了:
                      早死一日天有眼;
                      再活半月地无皮。
                      这种替换瑕疵,力求完美的挽救措施就叫做对联的补救。通过具体例子,使我们懂得了对联的避让与补救。
                      欣赏一副明代才子解缙的谐音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以葡萄二字的字音为基础,巧妙地衍生出蒲苇、桃树两种植物,然后与葡萄相呼应。下联严格遵守上联的规矩,以玫瑰二字的字音为基础,巧妙地衍生出梅花、桂花两种植物,然后与玫瑰相呼应。上联三种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一句“草本木本”,把下联的有限空间占领的一点不剩。想不到作者别出心裁,竟然在开花的季节找到突破口,然后对的是春香秋香。
                      再欣赏一副南旺分水龙王庙的对联: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这幅对联,充分暴露了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困惑与无奈。上联暗示:龙王喜怒无常,说风就风,说雨就雨。他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我们拿他有什么办法!下联暗示:就算磕头上供,龙王也不一定真会显灵,何必与龙王计较真假!
                      咱们不妨根据这一主题再来撰写一幅对联:
                      四时布甘露,八方升平,赢得万民称道;(褒)
                      一怒决江河,千古功罪,能有几人评说?(贬)
                      再举一副王兆会老师题中都宝相寺的对联:
                      我本有缘人,得沐慈光瞻宝相;
                      客来无欲地,敬承法雨拜真身。
                      这幅对联功底深厚,富于哲理,又深谙佛家真谛;令人有“可神会不可言传之妙”。其中“有缘人”和“无欲地”字面上形成反对仗,意义却是说的一回事;这叫做“字反义不反”。对比一等奖的作品,孰优孰劣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敢肯定,一等奖的作者绝对没有这功底!上联我字应该当做我们讲;下联客字还应当做我们讲,只是为了对联的内在张力用了不同的词。两句大意:我们这些与佛结缘的善男信女们,来到古中都,瞻仰宝相佛光,为的是涤荡杂念,超尘脱俗;拜祭菩萨真身,为的是喜沾法雨,早修善果。
                      孔府对联:
                      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登峰造极。结尾平仄不分);
                      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雍正题大成殿。)
                      先知先觉颠倒使用,为的是音节尾字平仄相反(避让与补救)。对联大意:孔夫子先知先觉,为万古人伦纲常树立榜样;至诚至圣的品格造就了不朽的功德在人间万古流芳。
                      两间:天和地两者之间仅有一间的距离;这一间指的是人间。胤禛皇帝绕了这么个大圈子,只是为了用“两间”对仗“万古”这个数量词。雍正用的就是“补救法”。再说“避让”。
                      某年春节写对联,有感而发,感叹自己人生坎坷,怀才不遇;家境贫寒,愧对红颜知己,内容写真又诙谐:
                      设有新妆,老荆当年亦佳丽;
                      能置高梯,宿儒他日更风流。(潇洒)
                      二三文友看后不禁发笑。因为是自撰联,自己掌握着主动权,就能力求在上下联之间选词过程中微妙的避让,力求选择余地宽泛灵活,意境耐人寻味,文学水准更高些。这幅对联着重在“假设——能够”、“老荆——宿儒”、“当年——他日”、“亦——更”几组对仗成分面前适当避让不重复,读起来口感不累赘。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诗词尽可能不重字,不重音。假设是自己出对子,然后让别人对下联,就可能把所有的路子都堵死,这无形之中就增加对联的难度,甚至要形成“千古绝对”了。书归正传,还说孔府对联——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雍正,戟门)
                      藏头联,两句开头暗藏“道德”二字。咸,都。首出,第一。为了避免开天辟地和金声玉振的平仄不分,把开天辟地倒置。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德冠生民和道隆群圣都是孔子德行高高在上,即使追溯到开天辟地,也是他为天下第一,其他人无以伦比;经世化民之道超越其他圣人,知识渊博,才学精到,为万众瞻仰。
                      清高宗乾隆题孔庙诗礼堂:
                      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
                      趋庭传至教,学礼学诗。
                      绍绪:绍休圣绪的缩写。绍,接续;休,美好;圣,先哲;绪,前人未曾完成的功业。斯文,赞扬孔子文质彬彬,通今博古。上联意思:崇尚圣贤,尊老敬老,知尊知卑。趋庭:古有严父慈母之说,父亲必须在儿子面前立威,儿子必须和老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一天,孔鲤起床后见父亲在院子里站着,他急忙回避。听到父亲的呼唤,一路小跑,快步向前,遵从吩咐,学礼学诗。至教,周至崇高的教导。识大识小、学礼学诗都是互文句式,对联的对仗非常工整。
                      袁世凯题孔府大门联:
                      千秋至圣先师;(平)
                      万代礼仪之表。(仄,反格联)
                      至圣先师与礼仪之表节奏不和谐,并且平仄颠倒。成俗使然,不可求全责备。
                      于培森题孔庙对联,发表于全国征联《联花香漫麒麟城》:
                      三教推一儒,五洲四海皆圣化;
                      六合无二天,九幽八荒尽文章。七十来复。
                      儒释道三位一体,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三教当中,儒教是其主流。五洲四海都被孔孟思想教化渗透;广袤宇宙没有其他礼教可与孔孟之道相提并论。即使昆仑戈壁,雪域高原交通闭塞之地,乃至疆外之域,欧美大陆,也都崇尚孔孟之道,开办孔子学院。横批象征孔子思想永垂不朽。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故称“七十来复”;反反复复,以致无穷。这是一副讲究文字技巧的嵌字联,句间整齐恰当的镶嵌从一到十十个数字。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七十三和八十四均为圣贤年。山东梆子《墙头记》里张二乖知书达理,就有这么一段唱:“孟夫子年老八十四,孔夫子寿终七十三。老爹爹今年八十五,何不死在圣贤年?游手好闲无所用,暴殄天物费吃穿……”讽刺归讽刺,笑话归笑话,大家千万可别这么做!
                      说到艺术联,接着再举几个例子。比如乾隆年间的江西举人刘凤诰和皇帝对的“四时对四方”。刘凤诰学富五车,才华冠世,可惜就长了一只眼。主考官把他的卷子放在第三名,就担心他长相不雅观,于是请皇帝做决断。其实,没有生理缺陷也是皇帝朱批三鼎甲。乾隆看到刘凤诰,不高兴的说:独眼岂能登龙榜?刘凤诰才思敏锐,顺口应对: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眼前一亮,爱才心切,不以相貌取人,顺便给他搭梯子——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谁是摘星手?(春夏秋冬四时对)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我乃探花郎!(巧用四方对四时,探花搞定!)乾隆爱才太心切,竟然提示他用星对。
                      2006年,我受山东电视台之邀,和主持人对的千古绝对:
                      南铁匠,支北炉,烧黑炭,生紫烟,铁锤上下打东西;(四方加上下,轻声作仄声。)
                      冬姑娘,抽夏丝,扯绿线,绣红袍,银针左右描春秋。(四时加左右,阴平)
                      夏丝,蚕老时值麦黄时。这副上联原句就是这样,后来发现有人为了卖弄,改变原句增添了不少内容,越改越鄙俚。所谓鄙,是低劣;所谓俚,是庸俗。从古到今,联韵对句是一种高雅文化,是阳春白雪。你把杂七杂八的下三滥都塞进对联里,还有原汁原味吗?再说了,你把原来设下的包袱变得简单化,然后对完夸学问,算不得真本事!
                      我对的下一副对联难度更大些:
                      一见如故,对两言三语妙趣横生,连四五句话遂成佳制;耐六人相聚时短,别于七里河八孔九星桥上,十分难舍。盼百日后携来工品千万,再来做客;
                      佳制:天衣无缝的对子。工品:对仗工整的下联。上联内含从一到十到百到千到万十三个数字,下联必须在相应的位置按照固定的顺序恰如其分的对上这些数字,而且还要圆上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我的下联是:
                      万思不遂,诵千回百遍味同嚼蜡,邀什九墨客难就妙语。幸八仙乐饮夜长,聚在七夕夜六合五更天里,四艺既得。恰三月前奉上拙句一二,又去献丑。(无格联)
                      六合,广袤远大。秀才四艺,琴棋书画。这样的长联一般都会穿插一个故事情节,除了注意对联的字工意雅,声律和谐,下联内容还必须和上联的故事情节相呼应。古代文字没标点,断句正确与否很关键。数百年来前面的古人对不出,大概是把句读弄错了。比如“携来工品千万再来做客”,你要是断句“携来工品,千万再来做客”,上句变成了主人的千叮咛万嘱咐的祈使句,一下子钻进死胡同,这副绝对你就别对了。上联结尾“再来做客”,下联结尾只能对“又去献丑”。丑字是仄声字,顾了对仗工整就顾不了平仄相反了。两者相权取其重,还是主题是大事,于是就成了前面提到的无格联。虽然无格,中间的内容必须对仗工整,平仄相反,内容呼应;否则就不是对联了。这个例子类似于传说当中苏轼、苏辙九江应试遇雨延误考期,监考官难为他兄弟二人的对联:
                      一叶孤舟,载了二三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来九江,十分来迟;(上平)
                      苏东坡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拜了九八位名师,作了七六五篇妙文,四返三复来二门,一定要进!(下仄,反格联)
                      苏东坡的这幅对联也曾被人篡改过。前后两副对联相比,前一副要比后一副增加难度不知多少倍,所以数百年没人对的上。这样的对联之所以称作千古绝对,往往需要在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时间,甚至相隔数十年,千百年,忽然萌发灵感,才能侥幸对的出。不过对对联的必须是内行,外行憋破肚子也白搭。十三个数字反正顺序都重七,这幅对联的关键之处就是“七里河八孔九星桥上”那个复杂无比的方位词。对上这个方位词,其他地方就好对了。正月十五看花灯,回到家嘲笑别人的作品不入流,句子味同嚼蜡。灵机乍现,味同嚼蜡不是正和妙趣横生形成反对仗嘛!于是一气呵成,前后没过五分钟。所有这些,全都体现在规律上。相信大家牢牢记住对联的三个内在规律: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内容呼应。只要记住这三句话,就一定能学会对对联。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公元二0一七岁次丁酉年孟冬
                      古中都酸腐老儒


                      IP属地:山东14楼2018-02-08 10:24
                      回复
                        历尽千难万险,总算发出去了!
                        唉,看来百度必须改改了,要不然真的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小异史氏 取消原帖加精,让大家阅读这个帖子。


                        IP属地:山东15楼2018-02-08 10:27
                        收起回复
                          百度把我的第二部分内容“对联的历史渊源”删除了,**头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2-08 12:07
                          回复
                            刚刚补发的内容又删贴了,**!


                            IP属地:山东18楼2018-02-08 12:51
                            回复
                              补充被百度删帖的第二部分内容


                              IP属地:山东19楼2018-02-08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