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15,900贴子:72,605,185
  • 25回复贴,共1

(转)芳说 | 抵制电影《敦刻尔克》,是一个民族的自觉和自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些年来,中国对世界尤其是对西方,极度包容,几乎是敞开文化、书籍、电影的大门,引入各种外国大片,哪怕这些片子里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不少意识形态入侵,但是中国依然对这些片子关爱有加,提高排片率,甚至进行很多义务免费宣传。很多欧美电影,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中国电影却在西方几乎寸步难行。能得到西方广泛宣传的,只有那些丑化中国,或反映中国愚昧落后、迷信贫穷以及腐败的电影和书籍。而反映中国先进和强大的,不管做得再好在海外发行也困难重重。 比如战狼2此前在欧美放映虽然场场爆满,但是欧美电影院却只给了很少很少的排片率,而且很快就下线了,这就使得战狼2海外票房比较惨淡。通过对比这两件事,我们明显发现中国是一个在文化上十分包容和开放的国家,而西方在文化上却明显带有排外、保守、封闭的倾向。 中国人呢几乎从不按意识形态来敌对某个作品。比如就算中印对峙,但是印度明星阿米尔汗的作品在中国却依然很受欢迎。因为他的作品是积极的,正面的,好看的。所以,中国人很能包容,但也很能分辨是非。不过,最近有一部英国战争大片,却遭到了中国网民的自发抵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2-10 10:39回复
    那部大片就是《敦刻尔克》。《敦刻尔克》电影所表现的是“同盟国”英军抵抗“轴心国”(此处原笔误为:日本,并且当时推送后我们也在头条评论里置顶了更正声明)的英勇神武。但实际上这部片子却是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粉饰英军的同时,埋葬和无视的是中国人的英勇抵抗精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2-10 10:39
    回复
      当时,英国敦刻尔克战役的指挥官在亚洲指挥对日作战,但是英军的对日战术却是以曼德勒会战为要挟,强迫10万中国远征军在乔克巴为英军撤退充当肉盾和炮灰。但是当中国远征军咬牙完成这一艰难的任务时,英军却跑到印度躲了起来,对10万中国远征军的生死不闻不问。更过分的是英军走之前还故意将罐头、汽油等物资全部烧毁。在弹尽粮绝,后路被堵的情况下,中国远征军惨遭英军背叛和抛弃,最后不得不走入野人山寻求突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2-10 10:40
      收起回复
        整整数万中国军人,饿死、病死、在野人山这座充斥着毒蛇虫蚁的原始森林中。英军的懦弱、无耻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当记住这段历史。瓶子哥的四爷爷,当年就是远征军的团长。他幸运地从野人山活着走出来了,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战友,却大都葬身在那茫茫林海了。对这段记忆,老人生前从来闭口不提,可见那种痛是多么令他刻骨铭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2-10 10:40
        回复
          但是,现在英国人却要通过电影的方式来洗白自己,来扭曲历史,来虚无历史,吹捧美化自己的同时贬低中国军人。难道,我们不应该抵制它吗?在芳芳看来,我们当然应该抵制。抵制这样的电影,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部外国片,我们抵制它,是因为它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因为它对中国抗战先烈牺牲的蔑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2-10 10:40
          回复
            原第五军新22师卫生兵刘桂英曾经回忆说在远征军无奈进入野人山之前,还有1500多名无法移动的伤病员无法转移。最后这些伤病员说:你们留点汽油给我们就行了。等到日军追过来之后,这些伤病员就点燃汽油,集体自焚了。他们死也不愿意被日军俘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2-10 10:41
            回复
              所以但凡能够记住历史,但凡还有点血性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去观看这部电影。这种抵制不是一种号召,而是一种自觉和自重。 好了不说了,我们还是继续听歌、品茶、欣赏汉服之美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10 10:41
              回复
                反感抵制这抵制那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2-10 11:20
                收起回复
                  敦刻尔克和中国有个鸡毛关系?吃饱了撑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2-10 11:29
                  收起回复
                    先不说抵制不抵制,腐国把失败称作胜利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市场花园计划惨败之时,蒙哥马利还要厚着脸皮说是战略上的胜利,这次又把集体逃跑叫胜利。那我抗美援朝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才是真正伟大的胜利。


                    IP属地:陕西11楼2018-02-10 11:29
                    回复
                      白皮狗双标技能点的确实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2-10 11:29
                      回复
                        敦克尔克大撤退的确是一次胜利,战略上的大胜利。参照我党长征,也是一次胜利。
                        说到亚洲战场上英军的失败,有目共睹,新加坡,马来亚,东印度群岛,印度支那,缅甸,甚至太平洋上节节败退,其实除了英国部队,那时候的美国部队也在退却,麦克阿瑟无奈出走光荣的菲律宾。当时亚洲战场上的英国部队的确显得无能,因为之前一直是“欧洲第一”,所以精锐都在欧洲战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是防守和吓阻,即美英希望凭借抽调的一些海军部队来吓阻日本海军的南进太平洋的战略。当然,美英的吓阻战术是失败的,这只能把日本逼急了,加紧南进寻找资源,甚至准备不惜一亿玉碎。所以,从局势上看,这个阶段的美英迫于日军兵力士气上的优势,盟军在亚太战场是防守性的,退缩性的。我远征军入缅作战,是想保住滇缅公路,史迪威和蒙巴顿又何尝不想保住。但是国军指挥将领未免有点一厢情愿,在既没有海上控制权,又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想仅凭几支国军部队和大英帝国的残兵败卒就能守住漫长的滇缅公路,绝对是痴心妄想,毕竟在我国战场上都是老对手了,彼此的斤两都有数。再说回英国部队,他们在亚洲战场属于全线溃退,这也不在这一时一地,国军应该知道,但此时偏偏让200师孤军挺进深入作战,已是败笔;背后退路被断,无法安然撤退,又是败笔;各方将领互相鄙视猜忌,令出多门,更是自寻死路。孙立人将军带着38师基本安然无恙地撤到印度,但是剩下的部队不愿撤到印度,决定穿越野人山,这才有了无比悲惨的这一幕。
                        如果光靠我方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无条件地控告英军胆小如鼠,史迪威统帅无方,但是如果能参照一下当时的大背景,还是能发现一些原本隐藏着的蛛丝马迹。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2-10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