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巡回吧 关注:8,562贴子:65,073
  • 4回复贴,共1

魅族meizu flow bass评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魅族meizu flow bass评测………………………………………………………………


IP属地:河南1楼2018-02-15 13:20回复
    FLOW BASS是魅族FLOW的低频增强版,售价似乎也与FLOW一致559元(参考部分电商报价),这是款三单元混合驱动圈铁构造的入耳式耳机,其外形设计相当了得,拿在手上的一瞬间,我感觉以前折腾的耳机们都有了些*丝气质。。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开箱(看图)与评测(说话):

    盒子不算大,像是正方形,耳机图案赫然其表。它有着很S的曲线。

    这种很S的曲线造型,出自日本大神级设计师坪井浩尚之手。

    FLOW设计手稿.
    看得出因涉及到人体工学中一些较复杂的部分,也是很费心思,其中还用到了某些几何定律,以提升美感或是说舒适感。

    最终的流线型结构轮廓图。
    FLOW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弯曲的。而且也很难总结出明显的规则/记忆点,也就是说单凭记忆,你不好给描述或是画出它的准确轮廓。这一点与绝大多数耳机都不同。

    背面都是汉字,没有英/日文等他国语言。笔者手里的应该是仅限国内发售的零售版。

    侧面底部,FLOW BASS 极光灰,这也是BASS版仅有的颜色,区别于FLOW的黑和银


    IP属地:河南2楼2018-02-15 13:21
    回复

      套盒抽出,里面还有个盒子。

      打开后就是这样了,浮在海绵体表面的耳机看着很是贵气,即便不玩耳机的人,看到这一幕估计也能估测出它不便宜的价格。

      整个耳机团在手里的样子。
      如果耳机行业举办个耳机原配线材展览,我觉得魅族FLOW BASS的线在千元内耳机线中极可能是第一名。不论是视觉,手感,光泽感,都显得太高级,接触耳机20来年,这种样子的线没见过类似的。它的粗度和SONY MDR-EX1000差不多,比较粗,理论上也不容易坏掉。

      腔体并不算大,但在光线下自习观察,会感到它内敛而高贵的气质,而精美的弧面拉丝工艺也是我头回见到,假如你是个对美感有追求的人,我觉得这款产品仅用外表都可以让你满足了。

      漂亮不一定,但艺术气质可能碾压了千元内大多数耳机型号。就像是美术学院展出的雕塑作品。我在徕声的耳机上体验到类似的感觉。如今是魅族FLOW BASS。

      前腔体、后腔体,外部轮廓、手柄区、后端铜球压铸区,橡胶结合部位处处可见S型或是不规则的弯曲,这相当考验工匠师傅们的手艺。
      它的导音管比常规标准更粗一点,也很长。嘴口的金属滤网很密,据悉可促进更好的低频表现。这个导管的卡槽被设计在顶端,也有别于大多数卡槽位于中下方的位置的设计。耳套安装时,你要不断往下拉,直到被卡槽卡住耳套最顶端的一个小东西,那就是安好了。这个小小的细节,也是我头次遇到。安装好后的耳套,俯视看它,会感觉导音管滤网距离耳套顶端好近,从个人玩耳机的经验来说,我更希望滤网距离耳套顶端远一些,如此也好给声音留有更多回旋余地,或也可以避免耳屎等污物太轻易的涌进滤网。

      插头保护壳做的相当的漂亮,感觉是一两千的耳机才可能做出这样的效果。这拉丝工艺于粗糙中还能透出细腻。不得了。

      线控器正反面都有着极其强悍的外观,捏在手指间的感觉就跟捏着雪茄似的——昂贵感
      可惜,盲操识别精度还不够好,需要闭眼多熟练熟练。


      IP属地:河南3楼2018-02-15 13:21
      回复

        同样的弧形拉丝工艺也用在了分线器件中,美得要人命了。

        小物件们的合影

        其他一些小物件们,耳套质量算是很不错的了,接近索尼wi-1000x这类高端耳机的配件工艺,为什么说接近,因为反过来看这些耳套,比如说内附隔音棉的那种耳套,辅料的质感,装配的精细度还是能看出瑕疵的,不够精密。耳机插倒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最漂亮的。不带上飞机体验下它,都对不住它的颜值。

        不理解的是魅族和徕声一样,都做出了这种“张嘴”的软质硅胶收纳袋,无法抵挡大力的压,也无法真正收起来(无拉链收口),扔掉吧,但它外观看着还挺别致,上面也有meizu logo,又不舍得,于是就成了配件中很“鸡肋”的东西。也因此导致,你可能需要再另购一个防压收纳包。

        通常越高级的商品,看着越内敛。SONY XK、ZX300A和meizu flow bass都是如此
        佩戴:舒适度满分。耳套只要选对了,它的入耳深度、宽度都非常贴合耳朵,甚至是“手柄”位置的弯曲也很讲究,它与你的皮肤高度贴合,且无不良触感的,这个弯曲还起到支撑作用,让拱起来与弯下去的波峰与波谷位置抵住耳孔下缘部位皮肤,以此更进一步确保入耳的稳定性,这一点,目前FLOW BASS简直是站在“耳机人体工学”的最前沿,教科书级别的佩戴。

        “听诊器效应”:有一些,但属于正常的,比绝大多数铁三角入耳式耳机要好。至于原因,它的这条线很光滑,整体又很柔。在粗线类耳塞中可谓是很不错的一种了。
        易推性:符合预期,但与TFZ、铁三角、达音科这些品牌的不少耳塞比起来,稍弱一些,对于“大声党”来说,刚收到耳机时,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够给劲儿啊,对,它就是这个响度。搭配我手边的索尼播放器,两部千元级手机,还是足够了。比较易推。
        齿音:感觉很不明显,它的调音对齿音这个频率并未有突出感,除非你播放器比较刺激,否则它的齿音问题是不会干扰到听者。

        音质:近期听的1000元内的耳塞着实不少,10条肯定有了。但圈铁构造的只有FLOW BASS,严谨的谈这款圈铁的音质,不太好对比。只能大致粗略讲下,FLOW BASS一耳朵相比TFZ的石墨烯单元耳塞(series 2my love IIkingking proequila1)是稍闷的,尤其是在坚果Pro这个手机上,它的闷有些影响其硬素质的展现。但基本的立体感,人声部的韵味做的还是很自然的,有一定的感染力,高频素质也不错,但不足以让人意识到它是近乎600元的耳机,坚果pro搭配的结论就是这个前端以HIFI标准不够给力,但对普通音乐爱好者而言估计没问题,其密度感还是要超越earpods的。
        当换做索尼walkman F886时,音质有了较大提升,原本的“闷”感被不俗的高频延伸给稀释了一些,像是乌云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束光那样。人声柔和(毫无生猛的刺激),声场也较为宽广,低频量感和JVC、SONY定位重低音类的耳机不同,它还是“良性”的,适度加强量感,并非一耳朵冲头,下盘够稳够弹,给人很好的听音舒适感,说白了,就是耐听。这个调音对男声类民谣的表现挺有滋味。
        对比HZSOUND HZ5,HZ5的高频相对更犀利,背景音乐因此显得比较突出,但它控制力好,虽突出但却不会太亮,像是洒了一层星光那样,有着漂亮的声音。FLOW bass版,声音厚度,密度都有更强的表现力,HZSOUND HZ5相较之下就有点薄了,像男声的厚度感,一些来自胸腔的气声,HZ5是感受不明确的。FLOW BASS人声距离近,暖声质地,也让它搭配中性偏冷的所谓“素质机”(如飞傲X7)会有更好的包容性,
        评测期间看到电商平台和闲鱼上买家们的评价,BASS版口碑还挺不错,想想2000元级的设计,400到500元级别圈铁耳塞的音质,有此口碑也正常,而目前超出300元的有线入耳式耳机中,不论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品牌,能拥有三键线控的也比较稀有,魅族FLOW BASS良心的做出三键线控,对于手机党而言,也是非常值得留意的。


        IP属地:河南4楼2018-02-15 13:21
        回复
          鼓起勇气问一句,为啥没人喷


          IP属地:湖北6楼2018-02-24 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