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吧 关注:5,350贴子:16,216
  • 4回复贴,共1

鲁班研究答疑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靠传说去研究鲁班,是不是会产生推定、臆断之嫌呢?
怎么会呢?传说不是传奇。传说源于生活,风俗形成文化。《孟姜女哭长城》也是传说,你能说没有长城,没有孟姜女式的苦难民女么?至于孟姜女到底是姓“孟”还是姓“姜”,哭倒的是“秦长城”还是“齐长城”,这重要吗?鲁班家住在鲁家湾的东头西头,这重要吗?一味地“唯书”,单纯依靠引经据典,就能准确地判断鲁班家的大门朝哪吗?
鲁班的传说,浩如烟海。它流传的时间长久,传播的地域辽阔。特别是鲁班在滕州的传说,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连贯性;既具有人民性,又具有艺术性。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这在历史上的名人传说中极为少见。
鲁班的传说内容丰富,在由滕州市鲁班研究会编选出版的首集二十五篇中,有赞美鲁班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的,如《鲁班学艺》、《齿草化锯》;有反映鲁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的,如《点石成磨》、《仿鞋作舟》;有称赞他坦荡豁达、诚恳热忱的优秀品德的,如《朽木可雕》、《飞斧斩椽》;有描述他战胜邪恶、伸张正义的英雄气概的,如《拍案惊鬼》、《班门弄“楚”》;有歌颂他乐于助人、为民造福的高尚情操的,如《石头嫁妆》、《五更赶羊》。一句话,从鲁班呱呱坠地的《灵山彩虹》到德行天下的《刻石九州》,流布在鲁班故里的鲁班传说,沿着鲁班的人生轨迹,给世人塑造了一位“聪颖、诚信、勤奋、创新”的栩栩如生的布衣圣人。



1楼2009-03-24 10:19回复
    千古流传的是传说,千载传唱的是民歌。
    人们最早唱给鲁班爷的民歌是《小放牛》,《小放牛》属于小调体裁的民歌,起初是大人哄小孩唱的,城里人叫《摇篮曲》,乡里人叫《摇儿歌》。歌唱鲁班爷的《小放牛》,几乎一地一个唱法,一地一个版本。河北赵州桥附近的百姓,就借赵州桥唱鲁班爷:
    (问)赵州桥来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哎,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来呀呼咳。
    (答)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
    玉石栏杆圣祖留,
    哎,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来呀呼咳。


    2楼2009-03-24 10:20
    回复
      赵州桥桥面上有道沟不假,但桥却是隋朝李春领着人修的,真不关鲁班的事。人民感念鲁班一生所做的数不过来的好事,不管有关无关,偏就要这样说,偏就要这样唱。
      但在鲁班的老家,滕州人逢年过节踩高跷、撑花船唱鲁班爷的时候,就借他发明的辘轳、碌碡当词,虽然采用的形式也是一问一答的《小放牛》调,但内容就完全变了:
      (问)什么东西溜溜圆?
      什么把儿弯弯能浇田?
      哎,什么东西团团转?
      什么人千秋万代传来呀呼咳。
      (答)磨盘碾盘溜溜圆,
      辘轳把儿弯弯能浇田,
      哎,碌碡轧场团团转,
      鲁班爷圣名万代传来呀呼咳。
      八、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以鲁班智慧成就的器物仍然为人们所利用着?
      公输规矩仍在,鲁班神器犹存。


      3楼2009-03-24 10:21
      回复
        靠传说去研究鲁班,是不是会产生推定、臆断之嫌呢? 
        怎么会呢?传说不是传奇。传说源于生活,风俗形成文化。
        这就是今人可凭吊、可考的依据,毕竟鲁班是匠人,不会有碑和传记。但是风俗是个活化石,,,很有说服力


        4楼2009-03-24 14:23
        回复
          越是不好证明,越是需要我们去证明!


          5楼2009-03-27 1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