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菁灵吧 关注:198贴子:10,627

回复:西域三十六国之戎卢、东且弥、西且弥、莎车、西夜、渠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莎车历史上的佳话
  传说,在公元前206年至220年,在天山南部活跃着一个名叫莎车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两代国王延和康曾为汉朝保持西域政治上的统一做了长久不懈的努力,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佳话。
  传说,延在童年时,作为侍子曾到长安生活了许多年。何谓待子?史书上的解释是,古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由此可见,当时的莎车就已经是汉朝的附属国。在长安,延不仅学会了中原的语言文字,更受到了汉朝繁荣景象的强烈冲击。
  于是,在他长大成人回到莎车继承王位后,不但积极推行汉朝中央政府的政令,而且还依照汉朝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莎车国面貌大位改观。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莎车国一举成为塔里木盆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
  那时,匈奴在西域盛气凌人、恃强凌弱,莎车王延却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于是,匈奴开始把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因为莎车的背后有汉朝这个强大的后盾,匈奴不敢轻易下手。为摆脱匈奴奴隶主的控制,延还团结周围小国,同匈奴斗争达数十年之久,使匈奴企图完全统治西域的目的未能得逞,保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从此,莎车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在这个时候,莎车国内出现一种声音:莎车国曾经依附汉朝,是因为莎车不够强大,现在,莎车国已经很强大了,并且还得到了周边国家的拥护,怎么能够继续作为汉朝的附属国存在呢?并且,匈奴尽管很强大,但只要和周边的小国团结起来,匈奴根本不足为莎车的外患,所以,莎车已经没有必要利用汉朝抵抗匈奴了。
  怎么办?莎车王延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摆脱汉朝,虽然能够获得独立,但同时也意味着背弃;如果保持现状,虽然能够得到汉朝的信任,但会遭到一些国人的反对。思前想前,莎车王最终还是选择了依附汉朝,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强大是暂时的,而汉朝的强大则是永恒的,汉朝永远都是自己的大后方。因此他经常教导后代,“当世奉汉朝,不可负也”,要记住汉朝的恩泽,永不负汉。
  公元18年,莎车王延去世了。汉朝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和功绩,将他追授为“忠武王”。继承莎车国王的是延的儿子康,他恪守父亲的教诲,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


IP属地:广东17楼2018-02-20 23:15
回复
      西汉末年,西域动乱再起。匈奴大军不断侵略邻近国家,杀伐迭起,气焰极盛。西域都护被杀,汉朝军队不得已退回关内,不少小国纷纷倒向匈奴。
      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政治环境中,康顶住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强大压力,收容了来不及撤退的西域都护府的官员、士兵和他们的眷属一千余人,免遭匈奴军队的杀戮。
      西汉灭亡以后,东汉王朝于公元25年建立。此时的东汉,社会动荡却又百废待兴,莎车王康积极同东汉政府取得联系,时刻关注中原形势变化,经常写信给驻守河西走廊的“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一是表达盼望中原早日安定的殷切期望,二是表明自己对汉朝思慕的迫切心情。
      公元29年,窦融以东汉王朝的名义,封康为“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授命他统辖西域各地。这一任命在西域反响强烈。当时西域诸国都急切盼望东汉政府及早恢复对西域的全面统辖,康为西域大都尉,正是他们摆脱匈奴控制的大好时机,一致表示,愿听命于康的指挥。于是,以莎车国为中心的反匈奴联盟得以形成。


    IP属地:广东18楼2018-02-20 23:15
    回复
      全盛到灭亡——莎车的悲剧
        本来,莎车有希望成为西域超级大国的,可是,莎车王康在位的时间并不算长,大约在公元33年,莎车王康就死了,莎车王位由康的弟弟贤来继承。5年之后,贤与鄯善王安派使者首次到洛阳朝贡,同东汉政府面对面地交谈了对时局的见解。他们备细陈述了西域诸国受匈奴欺诈奴役的景象,渴望东汉政府尽快派都护到西域,恢复中央政权的统治,结束分裂动荡的政治局面。公元41年,贤第二次朝拜汉朝,此时,光武帝刘秀采纳了窦融的提议,“以为贤父子兄弟相约事汉,款诚又至,宜加号位以镇安之”,正式任命贤为西域都护,颁发印绶,赠送车旗、黄金和锦绣。
        这是西域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都护。可见,东汉政府对莎车王贤的无限信任与期待。可遗憾的是,这种局面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莎车王贤被任命为西域都护一事,敦煌太守裴遵有异议:贤为都护会引起各国对汉朝的不满。本来,就算敦煌太守裴遵的异议是实情,裴遵说了也就说了,光武帝听听便罢,问题就在于,光武帝不光听了,而且还认真地采纳了敦煌太守的建议,立即改授莎车王贤为“汉大将军”。
        “汉大将军”是个什么职位,谁也不知道,但在西域诸国的眼中,只有西域都护才是汉朝派来的最大的官,什么“汉大将军”或者“汉小将军”他们通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公元45年,车师、鄯善、焉耆等18国派使者到长安,请求东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但此时,由于东汉和匈奴长期征战已疲惫不堪,根本没有能力设置什么西域都护府,于是这件事情就因此搁置了下来。
        莎车王贤一定在想,既然你东汉没有人能够胜任西域都护一职,为什么就不能把西域都护的宝座赐给我莎车王贤呢,难道我没有这个能力吗?莎车王贤越想越不服气,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坐不住了,派兵攻破了楼兰。同年,他又杀死了龟兹王,并且派自己的儿子去做龟兹国王。
        莎车王想要称王称霸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如果不加以及时遏制,整个西域将会被莎车搅成一团。但是,当时的东汉因为一门心思在对付匈奴,所以根本就无暇顾及西域。于是,莎车王贤更加嚣张,全然把西域当成是他的天下,想灭谁就灭谁。


      IP属地:广东19楼2018-02-20 23:16
      回复
          莎车王贤为什么敢于如此嚣张?普遍认为是因为东汉面临着外忧内患,根本顾不上西域,所以才壮了莎车的胆。其实不全对,这是因为,一向视西域为领地或图谋霸占西域的,并不只有汉朝,还有匈奴。那么,西域的任何一个国家图谋不轨,即使汉朝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制止,匈奴人也会加以干涉的,匈奴人之所以会对莎车王贤的狼子野心视而不见,恰恰是因为匈奴和汉朝鹬蚌相争,才让莎车渔翁得了利。
          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些,公元50年,莎车王贤又借口大宛贡税减少,亲率多国联军共计数万人攻占了大宛。但是,莎车王并不因此而满足,接着,他又派兵攻破于阗国。为了直接控制整个西域,莎车王贤接着又做了一件无比残暴的事情。公元51年,他把姑墨等众多小国的国王召集到莎车,全部杀死,并且不再在这些国家立王,而是派自己的部将分别镇守。
          哪怕莎车王贤嚣张到了这分田地,但东汉和匈奴仍然无动于衷。难道西域因此就沦为莎车国的天下了吗? 当然不是。
          自古以来,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有残暴的地方就会有以暴制暴。莎车王贤的残暴虽然没有引发东汉和匈奴的征讨,但激起了西域各国的强烈反抗。人都是这样,不是因为被逼得走投无路,大抵是不会以命相搏的。所以,纵观世界,特别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通常都是以暴力的方式反抗暴力的统治。正如陈胜、吴广在起义的时候说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贤的兼并和屠杀激起了西域各国的强烈反对,后来,于阗国王广德在西域诸国百姓的支持下,率兵一举攻占莎车城,莎车王贤死于乱刀之下。史书虽然没有透露战争的经过,但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莎车王失去了民心,怎么可以不失去天下呢?
          莎车王贤为自己的残暴和野心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莎车国就此灭亡了。
          莎车王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贤背弃了他的遗志,成了祸乱西域的另一个源头。
          直到汉明帝即位,班超率36名勇士出使西域,在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下,驱逐了匈奴在鄯善、于阗、疏勒等地的监护者。第二年,大汉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古丝道畅通,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于是再次形成。莎车王延、康父子的夙愿才终得到实现。
          顺便交代一下,东汉安帝时,西域又乱,莎车先属于阗,后附疏勒。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班勇再一次平定西域,莎车遣使朝贡。后来,东汉国力渐弱,莎车终被疏勒所并。


        IP属地:广东20楼2018-02-20 23:17
        回复
          西夜
            西夜国是丝绸之路南道小国,又名漂沙。位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一说叶城县城西南的乌夏尔巴什即其国都所在地。西汉时其王在呼犍谷。有4000人,350余户,养兵1000人。人种与羌人相类。经济以游牧为主,地产玉石。
            东汉时人口达万余人,户增至2500,养兵达3000人。国分为西夜与子合两部,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东汉末被疏勒所并。西夜王族为疏勒人,语言与于阗语大同小异。由于它处在昆仑山的怀抱之中,因此,有被成为“怀抱王国”之说。
            关于西夜,除了《汉书》上提纲挈领式的记载之外,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任何痕迹。一直以来,考古发现也没能够向人们昭示更多有关西夜的信息。但是,西夜也和乌孙、龟兹这样的西域大国一样,的的确确在历史上存在过,那么,我们如何了解这个特殊的国度呢?虽然我们有一百个不乐意,但除了传说,我们还没有别的办法。


          IP属地:广东21楼2018-03-13 22:46
          回复
            西夜的第一次亡国
              史书上一共记载了西夜的两次亡国,一次是(西夜)国分为西夜与子合两部,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但是,对于西夜是如何被莎车所破的,一直以来却是一个谜,我们寻遍所有史籍和考古发现都没能够找到答案。直到有一天,我们听说了一个诞生于东汉年间的传说。
              传说,有一位汉朝公主远嫁到了西夜国,但她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朝廷中一位大臣的女儿。这位大臣的女儿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知书达理,而且长得漂亮,随处现出了高贵的气质。
              汉朝皇帝不舍得自己女儿出嫁到如此遥远荒凉的地方受罪,于是,经常在宫中钦点某一位大臣的女儿替公主“出嫁”,皇命难违,被钦点的大臣就是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否则就是抗旨,满门抄斩,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跳入火坑。
              大臣将这个消息告诉女儿时,孝顺的女儿为了父母亲点头答应了。
              很快,这位“公主”盛装出嫁了。皇帝自然乐得合不上嘴,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亲自将“女儿”送出皇城大门。只有这位大臣夫妻俩躲在一边默默的流泪,而且还不敢让皇帝看到。
              其实,这位公主心中早已经有了心爱的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滋味一直折磨着公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其实自己的爱人就混迹在送嫁队伍中。
              公主到了西夜国,子合王出城相迎,当他看公主的第一眼时就被公主的美貌吸引,也深深的爱上了公主。公主到了西夜国,怎么会是子合王出城迎接呢?对此《汉书》记载道:“西夜国王号子合王。”这就是说,西夜国的国王不叫西夜王,而是叫子合王。
              然而,没过多少天,公主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对爱人,对亲人的思念,整个人不断憔悴下去,与初到西夜的时候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人。
              子合王着急了,赶紧召集群臣商量解决的办法,有位从中原去的大臣说出了公主憔悴的原因,并建议在宫中建造一座中原的花园,来缓解公主的思乡之情。
              于是,子合王就赶紧下命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中原风情的花园,并且还请了中原的花匠在花园中打理,公主的思乡之情终于得到了缓解。
              这天,公主正在在花园中散步的时候,一位花匠站出来,深情的呼唤着公主的乳名。公主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两人能够在千里之外的这里相遇公主的那个激动就别说了。公主赶紧看四下无人将自己的情人拉到一边细问他在这里的原因。他将自己为了追寻自己的爱人千里迢迢追随自己到了西夜,还乔装成花匠潜入宫中,只为见公主一面的事情一一道来。公主听了激动万分,自然喜出望外,日日与情人相见。
              公主自从与自己的情人每日在花园幽会之后,往日的愁云一去不复返,整天喜笑颜开。起初,子合王有点奇怪,一向美丽而忧伤的公主怎么突然变得开心快乐呢?随之,他没有详细的追问,只要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心这就是天大的好事了。最终,子合王将公主的开心归为,自己的诚心感动了公主。


            IP属地:广东22楼2018-03-13 22:47
            回复
                然而,一场巨大的阴谋在公主的背后悄悄展开了。
                公主有一个陪嫁的侍女,毕竟是自己的娘家人,所以公主把她当做心腹,在她面前,公主从来不隐瞒任何事情,包括私会情人的事情。
                然而,这位侍女竟然爱上了子合王,看到两个男人都如此深爱公主,心里非常嫉妒。这位侍女为了得到子合王的宠幸,将公主与自己的情人在后花园约会的事情统统告诉了子合王,子合王哪里能够容忍自己心爱的女人给自己戴“绿帽子”呢?子合王于是火冒三丈,立刻要去把公主杀了。侍女赶紧拦住子合王说,抓贼要抓赃,否则别人还认为自己在挑拨离间呢!
                很快,当公主再次投向情人怀抱的时候,子合王出现了。
               子合王看到情敌分外眼红,一声令下,身边的随从举起武器向公主的情人扑了过去。此人,从小跟随父亲习武,懂得一招半式,三下五除二,子合王身边的护卫都被打倒在地。子合王一看,急了,情敌没有杀死,反让自己损兵折将。看到在一边替自己的情人着急的公主,子合王拔剑冲了过去,想将给自己侮辱的公主杀死。说时迟那时快,公主的情人一看自己心爱的人就要被子合王刺死了,举起一具死尸向子合王砸去,子合王被尸体一绊一个趔趄,差点倒在地上。但是,让谁都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具尸体手中的剑竟然穿过子合王的胸部,从背部穿出来。子合王口吐鲜血,身子一斜,一命呜呼了。
                躲在一边偷看热闹的侍女一看自己心爱的子合王死了,赶紧大喊:“来人啊!抓刺客!抓刺客!”
                公主的情人抓着公主的手,让公主与自己一起逃走。公主甩开情人地手说:“你赶紧走,你如果带着我,我只能成为你的累赘,不但救不了你,而且还会害了你!”
                情人正在与公主争执时,侍女喊来的士兵赶来了!向公主的情人围攻过来,公主一把推开情人喊道:“你如果爱我就赶紧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公主的情人一咬牙,逃走了。
                侍女借机责怪公主,说公主谋杀了公主。于是,将公主关入了死牢。公主自知罪孽深重,在死牢里自杀了。
                侍女看到公主死了,一切都死无对证。于是,告诉朝中大臣,子合王被人暗杀,公主殉情。侍女为了获取绝对的权力,伪造了一份诏书,立了子合王一个幼小的儿子做王。
                一时之间,这位侍女大权在握。大有后来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架势。
                唯一让侍女担心的是公主的情人会回来报仇,于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人支持自己铲除后患,侍女加油添醋渲染了一番公主情人如何残忍的杀害了子合王。文武大臣个个听得义愤填膺,都站出来信誓旦旦,非得想办法将公主的情人杀掉为快。
                可是,现在连公主的情人会躲藏的地方都不知道,从何谈起杀掉他呢?
                此时,有大臣站出来建议道,他不是公主的情人吗?现在我何不以公主的尸体来诱捕他呢?
                这位的大臣的建议得到了所有人,包括侍女的赞同。
                于是,为公主举行了轰动全西夜国的葬礼。公主的情人知道了公主的死讯悲伤至极,他觉得她应该去见公主的最后一面。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公主的情人偷偷钻进了安葬公主的墓地,当看到公主的坟墓时,公主的情人爬在上面大哭起来,他觉得自己心爱的女人离他而去,他也不能够活在这个世上苟且偷生,他应该陪着心爱的人一起去。
                于是,他拔出剑刺进自己的胸口,倒在了地上。
                埋伏在墓地周围的西夜国的士兵,一步步围了过来……
                侍女的后顾之忧解除了,权力在她的手心掌握的更加牢固了。可是,侍女从此再也快乐不起来,自己的主人被自己害死,自己爱的人也死了。虽然可以携天子令诸侯,但是整个西夜王宫只有她一个汉人,内心的悔恨也让她寝食难安,于是她开始利用自己的权利为子合王和公主大造陵寝。所需的经费都是从民间征集而来,一时之间,沉重的苛捐杂税让国民怨声载道,民心向背,国内不断的有民众起义。
                不久,一直虎视眈眈的莎车国趁着西夜暴乱的时候进攻王宫,最终城破国灭,侍女也被处死。
                西夜是否真的如此悄然诞生,然后又悄然灭亡,没有人能够说清,也许,这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就是其中的奥妙吧!


              IP属地:广东23楼2018-03-13 22:50
              回复
                “姑娘洞”的神奇传说
                  西夜被莎车攻破后没多久,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总之是复国了。我们想,复国的原因正在于东汉的日益强大吧。可是,直到东汉末年,他们又一次被兼并,不过,这一次兼并他们的是小国疏勒。那么,疏勒是如何兼并西夜的呢?我们同样听说了一段传说。
                  东汉末年,西夜国王虽然有不少后宫美女,可是唯独没有一个能够为国王生下一子来继承王位,别说儿子,就连个丫头片子也没有生下来。年过花甲的国王整日闷闷不乐,尤其这些日子,他老感觉出现身体困乏无力,双眼昏花,国王觉得自己也许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
                  这天,有位宫女急匆匆跑进来向国王禀报,王娘娘有喜了。
                  国王一听兴奋地三步并两步向王娘娘的寝宫跑去,边跑边喊,终于有龙脉了,我终于有龙脉啦!国王扑进门激动地跪倒在王娘娘的床前,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躺在床上的王娘娘的肚子。激动地对王娘娘怀孕的功劳大为赞赏。
                  随后,吩咐身边的人在王娘娘的房间在搭张床,自己要亲自守在身边照顾。
                  国王整日守候在王娘娘的身边,这可惹怒了王后,以前隔三五天国王总会过去陪着她一两天,可是现在倒好,几个月也去不了一次。不仅仅王后生气,其他的后宫嫔妃也是对国王生气,对王娘娘更是恨之入骨。王后每次盼望国王能够来自己的寝宫一次,可是每次都是失望。只有王娘娘的寝宫昼夜灯火通明,热闹好像唱大戏一般。王后越来越坐不住了,心想现在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国王就这样冷落自己,如果等孩子生下来,那是不是自己的王后位置都要让给王娘娘啊?
                  王后这么一想顿时毛骨悚然,她要想办法让王娘娘的孩子不能生成功。可是,国王可能预料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事一样,将以前王娘娘身边宫女统统换掉,换上自己信任的人。昼夜加强戒备,就连王娘娘的饭菜国王为了防止下毒,都是自己先亲口尝了,再让王娘娘吃。这让王后无法接近王娘娘的寝宫。
                  转眼间,孩子出生了,虽然不是男孩,是个女孩,但是国王依然是那么的高兴。毕竟自己有孩子了,有事没有事就陪在自己的女儿的身边。
                  王后依然坐在王后的宝座上,可是她还是嫉妒王娘娘。不除掉王娘娘或者她的女儿,王后心里就不可能安宁。
                  这天,王后在自己的寝宫设宴招待国师,国师看到丰富的饭菜,有些不知所措,不敢坐下来与王后同吃一桌饭。国师有些紧张地问王后,老臣无功不受禄,不知道王后娘娘如此设宴,有何事情请直接吩咐,老臣照办就是。
                  王后笑道,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请你喝酒。王后说着边斟酒两杯,一杯端在自己手中,一杯端给国师,国师急忙接过酒杯。王后头一仰酒杯见底了,国师也只好一饮而尽。
                  国师喝完酒没有多少时间,感觉头有些晕,接着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国师被王后娘娘身边宫女的尖叫声吓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赤身裸体的与王后娘娘躺在一起,那些伺候王后的宫女都掩面急匆匆离去了。国师一看自己闯祸了,拉过床头的衣服披在身上,跪在床头下对王后说,老臣侵犯了王后娘娘,请王后娘娘惩罚老臣吧!
                  王后娘娘诡异地边笑边穿衣服。突然,大怒,国师,你也太大胆了,你连国王的女人也敢欺负,你不想活了吗?
                  国师边磕头边说,请王后娘娘惩罚老臣吧!要不,我对不起娘娘您,更是对不起皇上。
                  国师你想过没有?你犯这样的罪,不仅仅是定你一个人的罪,而是株连九族,你想让你全家也想死吗?
                  国师心惊胆战地问,不知道娘娘有什么拯救老臣全家的办法吗?
                  王后娘娘在国师的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国师顿时脸色变得苍白。急忙说,王后娘娘,老臣做不得啊!
                  王后再次大怒,你难道愿意想看着你全家人由于你而命归黄泉吗?
                  国师顿时无语了,沉思了许久国师咬咬牙无奈的点点头,王后笑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在接下里的一段时间里,天公不作美,火红的太阳狂烤着大地,树木枯萎死了,河流水干了,庄稼中道地里没有长出苗就被烤熟了,人呼出的气都几乎都要着火了。王宫里面的人整天泡在水中都感觉到热,大街上到处都是被太阳烤死的人。
                  国王着急了,急忙召集大臣商量应对老天的办法,可是,哪个大臣都没有办法能够对付老天。国王着急万分,这时,国师站出来说,我认识一个高明的巫师,何不请他来占卜占卜一下,看老天到底为什么要惩罚我们。
                  国王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下,只要同意国师的建议。
                  很快,巫师被请来了,巫师在王宫做法之后说,老天之所以惩罚我们主要是因为新生的公主是一位灾星。
                  国王一听着急了,自己的宝贝女儿怎么可能是灾星呢?急忙问巫师油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巫师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距离王宫百里之外的西南方向,凿些十个石洞,让小公主在里面躲着,才可以避开这些灾难,拯救天下臣民。
                  国王虽然心疼公主,但是为了拯救天下,赶紧命人在距离王宫百里之外的西南方向的山崖上凿出十个石洞,让公主在里面躲避灾难。为了保证公主的安全,国王在石崖的下面有凿开了一些石洞,用来自己和大臣、卫士们住陪伴公主。
                  可惜的是,小公主入住石洞没有多长时间,一天夜里,一条毒蛇潜入公主的石洞咬伤了公主,当其他人发现时,小公主已经命归西天。
                  公主的离去,让国王几乎崩溃了,整日茶不思饭不吃,守在公主的石洞呼唤着公主的名字。国王的不高兴,那就是整个国家的不高兴。国王崩溃了,国家也崩溃了。
                  临近的一个国家看到这个国家已经奄奄一息,发动了进攻,几乎不费摧毁之力,就拿下了这个国家。王宫里面的人统统处死,王宫一把火也被烧掉了,只有那些石洞依然保留着。因为小公主曾经住过,所以,后人都称为“姑娘洞”。
                  这个传说虽然只是传闻,但我们认为,它未必不是西夜国于东汉末年被疏勒吞并的奥秘所在。


                IP属地:广东24楼2018-03-13 22:50
                回复
                  渠勒国,古西域国名,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今新疆于田附近。国民尚武,生产结构以农为主,兼营畜牧。因自然和战乱等原因,曾经历三次搬迁。
                  渠勒国,西域古国,《汉书·西域传》记载:“渠勒、王治革建德成,去长安9950公里,户310、122170、胜兵300人。东北至都护治所3852里:东与戎卢、西与若羌,北与于弥接。”三国以后,成为于阗的属地。
                  渠勒在今新疆于田南地在克里雅河上游,昆仓山麓,文中提到、西与婼羌接有误。婼羌地处最东,不可能接。


                  IP属地:广东25楼2018-03-13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