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国家综合交通网,畅通省内外运输网络,打造交通强国战略山东示范区。铁路。加快鲁南高铁、济莱临高铁建设,打造“三环四横六纵”的快速铁路网络,建设大莱龙扩能改造、聊泰、淄东等铁路项目,完善“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公路。实施济青、京沪(山东段)、沈海(山东段)等大运量路段改扩建工程,推进普通国省道低标准路段改造,按照一条综合运输通道至少配置一条免费快速干线公路的原则,开展全省干线快速路网工程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轨道交通。推进济南、青岛地铁和轻轨建设,规划建设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威海等市轨道交通。机场。加强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完善机场布局,提高机场资源配置效率,构建现代民用航空体系。港口。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整合港口资源,带动航运协同合作及一体化运营,打造现代化港口群。按程序成立省港口发展管理委员会,作为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对港口群进行统一规划,实现港口间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支持各市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港口运营,打通出海通道。加快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及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推进港口内部优化整合,打造新一代国际智慧港口。实施通江达海内河水运工程,加强内河航道建设,初步形成以京杭运河主航道为骨架,其他支流航道为补充的“一干多支”航运网络和济宁港、枣庄港、泰安港等内河港口群。支持济南优化跨黄河桥隧布局。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发展智慧物流,鼓励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推进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打通省内外物流大通道,建设综合性物流基地和节点枢纽城市。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和大宗商品国际中转创新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建设国家物流标准化城市试点和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发挥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等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