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言吧 关注:1贴子:634
  • 1回复贴,共1

高利贷让生命何其之轻,我们该打上防范补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利贷让生命何其之轻
文|朱忠保
李兴元最后一条朋友圈是1月30日凌晨3:16,“活着真的很累,就让我这么安安静静地死了吧,对不起我的家人,我撑不下去了,累了。”并配了一张碳在燃烧的图。他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21岁。当天,他被发现在学校附近一家宾馆内死亡。家人提到,李兴元曾通过网络贷款。“最初借了五六千,还不起,后来越借越多,各种债务利滚利成了五万多。”(3月1日新京报)。
因为还不上贷款而自杀身亡的,李兴元不是第一个,也许不是最后一个。李兴元的大学三年,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挂科,经常混迹于网吧,通过贷款上网打游戏,贷款购买苹果手机,因为还不上贷款,借东家补西家,贷款累积5万多元。

(▲2017年9月,李兴元通过贷款分期购买一台苹果手机。)
放寒假了,明明在网吧打游戏,却对家人谎称打三份工,甚至谎称要考研而不回家。对于早先接到催还贷款的电话,家人还不以为然,还以为是诈骗电话,没有当一回事。在接到催款电话后,家人为什么就不问一问他是否真有贷款一事,也许早一些发现问题,不至于让他最后走上死亡之路呢?
悲剧的发生,应该怪谁?
人们最直接的回答是高利贷,是高利贷把他们逼向死亡的绝路上去的。这话当然不错。但是,没有人逼你去借高利贷呀,是你主动去找高利贷借钱的呀。高利贷的利息高,不是不知道,是你自己主动伸脖子去挨刀的呀!当然,对于高利贷,目前来说打击不严是主因。
明明属于穷人家的孩子,却偏偏要借高利贷购买苹果手机。苹果手机并非生活必需品,多少人并没有用苹果手机,照样活得潇洒。借高利贷购买高档手机,这难道不是作死吗?

(▲2月23日,李兴元去世后,“催收人员”仍向他的家人催债。)
据报道,现在有不少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校园贷还不上了,只要找媒体投诉进行曝光,自己成了受害者,社会公众就会同情自己,高利贷公司就是过街老鼠,贷款就不用还了。须不知,无论是否高利贷,本金以及不超过24%甚至不越过#6%的利息还是要还的。因为这种错误的认识,于是疯狂地贷款,不管还不还得起。借高利贷,哪有不用还的!
自古“骄儿不孝”,“骄狗上灶”,“慈母多败儿”。“穷家富养”难免不出败家子。一些父母竭尽所有甚至超越自己经济能力向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再苦不能苦孩子”,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习惯了伸手讨要,不懂得得感恩,缺少责任,最后成为败家子,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孩子需要“富养”,富在精神而非物质,富在教养。

(▲李兴元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增加一点吃苦教育,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比如李兴元,贷款购买苹果手机,难道家人就没有发现吗?发现了为什么不追问,不及时制止其错误行为?对于他的死,难道家人就没有责任吗?
有一句说得好,你改变不了世界,惟有改变自己。只有管好自己,不去碰高利贷,不就什么事都没有!超出自己能力贷款高消费,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有可能就是生命!


1楼2018-03-02 16:42回复
    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了、有关部门负责人能尽快处理他们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0-03-09 04: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