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与牡丹为什么能凑在一起?在外形上,牡丹雍容华贵,宝钗穿着却是素净淡雅,也不爱花儿朵儿的,纯粹是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的打扮,也没有相似之处。又由于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语,因此历来歪曲甚多,无非是抓住“无情”二字痛批,用金钏儿、柳湘莲之事来印证所谓“无情”,我只想说这“无情”二字绝非《飞鸟各投林》中“无情的,分明报应”中的“无情”。禅宗有无情佛性观,宝钗曾跟宝玉讲过六祖慧能得道的故事,即那个有名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宝钗最喜《寄生草》,也是鲁智深出家后的曲子,可见宝钗深受佛家感染。看宝钗在柳湘莲出家后的表现,实在不能和冷漠挂钩,更是看透天道的淡然罢了。在书中,黛玉更多的是将物沾上情感,这有了《葬花吟》《桃花行》等诗歌,因此曰“情情”,宝钗更多的是注重人人之情,慰黛玉、助湘云、护香菱、援岫烟,如果这样的人都能被看做“无情”,那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谁可以叫做“有情”。看《小窗幽记》,里头有一句“情最难就,故多情必至寡情”,情本来就是个人性深处的玄妙问题,我还没看透,何况书还未完,我深信,八十回之后宝钗定有所作为,若读了原稿,可能会更懂这里的无情。
不过打住,我这里想到的却是宝钗与梨花的关系,与牡丹想比,我倒觉得梨花在宝钗的形象比较贴近,何况这并非我胡说。《红楼梦》中“梨”与宝钗的关系有两处,一是薛家进府时,第四回写道:
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
二是第七回中宝钗说到冷香丸时: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还有一处,即二十三回中宝玉《冬夜即事》中一句:梨花满地不闻莺。这句非常好理解,梨花暗喻“雪”,谐音“薛”,“莺”暗指宝钗的丫鬟莺儿,茫茫大雪,不闻莺声,这是句谶语,预示贾府衰败的景象。
书里也说了,梨香院是荣公暮年养静之所,自然是安静、雅致的所在,这合了宝钗不喜张扬、朴素淡雅的性格。有人根据“梨香院”指出其谐音“离乡怨”,说的是薛家母女远离家乡,不过我倒看不出来书里薛家母女流露出来的乡愁,但“梨”谐“离”却是真的,宝钗结局是与宝玉分隔,孤独终老,与“钗”谐“拆”是同个道理。说到这里,我真觉得曹雪芹用字甚妙,难得一字就道尽了所有!辛弃疾有词:宝钗分,桃叶渡。可能是宝钗名字的直接来源,古代情人分别时将钗分为两股,一人一股,暗语“离别”,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用簪而不用钗也是这个道理,两股簪合为一钗,可见宝钗是孤独终老。我到底是该赞美汉语之伟大、古人之浪漫,还是该赞美曹雪芹的奇思妙想呢?
梨除了谐“离”外,还暗喻“雪”,宝玉的《冬夜即事》就是明证,何况古人相关的诗词更多,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书中,雪曾直接指薛家,宝钗判词更是明言雪即薛。
梨花洁白清新,不染尘埃,与宝钗相似,性冷,暗合冷香丸。古诗中有关梨的几乎全是赞美,如唐钱起《梨花》: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这里与桃花相比,赞其静、香,却没有桃花的轻浮。陆游《梨花》: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赞梨花虽然开在春暮时节,但仍旧“最相宜”。梨花在诗中更多的是分离,如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史达祖的《赋梨花》: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白居易的《江岸梨花》: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当然古人还有借梨花来当做人的美好品格,如纯洁、清傲,有些诗人以此自比,希望得到君主赏识,例如王维的《左掖梨花》: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这里又用了黄莺,可见莺儿与梨花连在一起,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用梨花来比宝钗,可谓神形俱备,也能点出宝钗的结局,不过当把梨花与芙蓉、海棠、桃花、杏花、梅花等放在一起,可能很快被埋没。用一朵牡丹,配上花中之王的美名,衬出宝钗不同于诸钗的地位。至于为何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则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相传,武则天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这一则故事赞美了天香国色的牡丹不畏强权、孤傲不折的性格,如果用宝钗配牡丹,是否能反驳关于宝钗阿谀逢迎家长的偏见呢?要知道,不止是牡丹,在古代也多有用梨花来自喻清洁、清傲的骨气的。
不过打住,我这里想到的却是宝钗与梨花的关系,与牡丹想比,我倒觉得梨花在宝钗的形象比较贴近,何况这并非我胡说。《红楼梦》中“梨”与宝钗的关系有两处,一是薛家进府时,第四回写道:
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
二是第七回中宝钗说到冷香丸时: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还有一处,即二十三回中宝玉《冬夜即事》中一句:梨花满地不闻莺。这句非常好理解,梨花暗喻“雪”,谐音“薛”,“莺”暗指宝钗的丫鬟莺儿,茫茫大雪,不闻莺声,这是句谶语,预示贾府衰败的景象。
书里也说了,梨香院是荣公暮年养静之所,自然是安静、雅致的所在,这合了宝钗不喜张扬、朴素淡雅的性格。有人根据“梨香院”指出其谐音“离乡怨”,说的是薛家母女远离家乡,不过我倒看不出来书里薛家母女流露出来的乡愁,但“梨”谐“离”却是真的,宝钗结局是与宝玉分隔,孤独终老,与“钗”谐“拆”是同个道理。说到这里,我真觉得曹雪芹用字甚妙,难得一字就道尽了所有!辛弃疾有词:宝钗分,桃叶渡。可能是宝钗名字的直接来源,古代情人分别时将钗分为两股,一人一股,暗语“离别”,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用簪而不用钗也是这个道理,两股簪合为一钗,可见宝钗是孤独终老。我到底是该赞美汉语之伟大、古人之浪漫,还是该赞美曹雪芹的奇思妙想呢?
梨除了谐“离”外,还暗喻“雪”,宝玉的《冬夜即事》就是明证,何况古人相关的诗词更多,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书中,雪曾直接指薛家,宝钗判词更是明言雪即薛。
梨花洁白清新,不染尘埃,与宝钗相似,性冷,暗合冷香丸。古诗中有关梨的几乎全是赞美,如唐钱起《梨花》: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这里与桃花相比,赞其静、香,却没有桃花的轻浮。陆游《梨花》: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赞梨花虽然开在春暮时节,但仍旧“最相宜”。梨花在诗中更多的是分离,如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史达祖的《赋梨花》: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白居易的《江岸梨花》: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当然古人还有借梨花来当做人的美好品格,如纯洁、清傲,有些诗人以此自比,希望得到君主赏识,例如王维的《左掖梨花》: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这里又用了黄莺,可见莺儿与梨花连在一起,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用梨花来比宝钗,可谓神形俱备,也能点出宝钗的结局,不过当把梨花与芙蓉、海棠、桃花、杏花、梅花等放在一起,可能很快被埋没。用一朵牡丹,配上花中之王的美名,衬出宝钗不同于诸钗的地位。至于为何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则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相传,武则天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这一则故事赞美了天香国色的牡丹不畏强权、孤傲不折的性格,如果用宝钗配牡丹,是否能反驳关于宝钗阿谀逢迎家长的偏见呢?要知道,不止是牡丹,在古代也多有用梨花来自喻清洁、清傲的骨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