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应为美军给瑞典提供的一个概览性质的示意图,我们注意到炮塔正向60°弧区抗穿600mm,抗破900mm,对应下图图表的红线,可知是入射航向角20°、着靶穿深600mm时,M1A2(原版)的防护面积为50%。
在上图中格外引起不适的应该就是车体防护数据了,抗穿350,抗破750,而这个我并不想解释太多,M1系列的车首装甲空间确实是太小了,M1CATTB所用的M1A1车体车首复合装甲质量也才1.8吨,与其炮塔装甲40英寸方案的7.16吨和50英寸装甲方案的10.9吨相比,差距太大,可见美国对车体防护的升级确实不甚着重。此外从M1到M1A2,未见详细提及车首装甲的升级,也未见试验车在车首加挂几次配重,而且在车首安装过含贫铀的改进装甲组件也就只有少数几辆,并非普遍。很可能直到M1A2SEPv3,M1系列才实施了35年来最重大的车首装甲升级计划。
根据上图我们看到左上方的绿色框中写着M1A2瑞典特供版,相同的入射角度,抗穿性能提高到了700mm,显然这是安装了附加装甲的方案。
15°航向角用静破1000mm的聚能战斗部打击M1A2的车首,绿色是有效防护面积,红色是击穿区。可见加装了附加装甲后的M1A2瑞典特供版的首下抗破性能从750mm提高到了1000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