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炼陨】“离开了我”。
其实她不算是我的朋友,网上没怎么聊天,只有她的QQ,连微信都不给我。学校里不同班,一直陪我聊天吃饭的也不是她。
我和她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朋友,所以我哭得很痛苦。
(你们这个只会皮和发疯的小吧主还会哭呵呵呵呵。)
现在,痛苦都快变成一种标榜的名词了,还有那个什么……对,孤独。但我在这解释一下,痛苦就是痛苦了,没必要作。
扯远了,继续说说炼陨。
我是在2016年末认识她的。她本来看上去其貌不扬,要不是一次演讲的机会绝对不会注意到她,听了她的演讲,在校显得成熟的我像个迷妹一样特别去赞了一通。她也注意到我了。我看出她和学校里其他人不一样,从来不刻意融入什么圈子,成绩差,甚至眼神都是带着疏离的意味。但是自有人看到她的优点,有人说她是个很厉害的人。
我在学校也不去刻意融入那些看上去光鲜受欢迎的圈子,个人觉得比起她看上去有点孤傲,我显得幽默随和的多。在一次文学课上,老师因为喜欢我的文字,就给我推荐了她的文字,我是惊喜的,因为这样一个莫名有种同类感的人竟然和我一样写东西。更加惊喜的是,我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诀》(吧里有)英文译名farewell,而她的文章的标题,正是《Farewell my kid》。与我的从全局轻描淡写草稿风格不同,她从第一人称出发,情感思维跳跃华丽,读者代入感极强。
后来我们虽然明白对方和自己的相同相通与不同之处,但还是没怎么交流说话,准确来说是没有像好朋友一样走哪都在一块,平日碰上了也会像熟人一样打招呼,觉得亲切。
然而我是在默默关注她。她除了写东西以外热衷的是表演,摄影,化妆,和我一样喜欢JUSF周存,喜欢黑暗美学和跨界音乐。还经常发自己出镜的特殊妆扮的照片,去年学校办的一个正式跨校表演的戏剧《雷雨》,我看到她的繁漪的时候流泪了,不过没让人知道。有人吐槽她的妆面形象,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大浓妆。
这个我是在后来发现了原因。
我们的文学课老师是个巨感性的人,一点都沉不住气。
一次我进教室,她马上把手机给我看,上面是炼陨在朋友圈的日记。日记原文我已经不记得,只知道出发点是她出演繁漪的感受,繁漪的笑。她从小时候就不爱笑,她的妈妈不解,愤怒,几近发疯还扇她耳光,问她为什么不笑。她大概想到的就是她这种不想笑的人,演的角色是个被逼成疯不得不笑的人。
老师在我旁边简直没心没肺一样感叹的时候,我理解了她只化浓妆的原因,就像我从去年夏天开始突然我的“朋友”【炼陨】“离开了我”。
其实她不算是我的朋友,网上没怎么聊天,只有她的QQ,连微信都不给我。学校里不同班,一直陪我聊天吃饭的也不是她。
我和她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朋友,所以我哭得很痛苦。
(你们这个只会皮和发疯的小吧主还会哭呵呵呵呵。)
现在,痛苦都快变成一种标榜的名词了,还有那个什么……对,孤独。但我在这解释一下,痛苦就是痛苦了,没必要作。
扯远了,继续说说炼陨。
我是在2016年末认识她的。她本来看上去其貌不扬,要不是一次演讲的机会绝对不会注意到她,听了她的演讲,在校显得成熟的我像个迷妹一样特别去赞了一通。她也注意到我了。我看出她和学校里其他人不一样,从来不刻意融入什么圈子,成绩差,甚至眼神都是带着疏离的意味。但是自有人看到她的优点,有人说她是个很厉害的人。
我在学校也不去刻意融入那些看上去光鲜受欢迎的圈子,个人觉得比起她看上去有点孤傲,我显得幽默随和的多。在一次文学课上,老师因为喜欢我的文字,就给我推荐了她的文字,我是惊喜的,因为这样一个莫名有种同类感的人竟然和我一样写东西。更加惊喜的是,我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诀》(吧里有)英文译名farewell,而她的文章的标题,正是《Farewell my kid》。与我的从全局轻描淡写草稿风格不同,她从第一人称出发,情感思维跳跃华丽,读者代入感极强。
后来我们虽然明白对方和自己的相同相通与不同之处,但还是没怎么交流说话,准确来说是没有像好朋友一样走哪都在一块,平日碰上了也会像熟人一样打招呼,觉得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