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是团粉,我喜欢团剧,我喜欢到了每天只看团剧和讨论团剧的帖。
但是我一直找不到可以领到传说中的团托报酬的组织。嗯,如果真的有这么个发钱的机构的话,请务必看在我的码字的诚意上,发我点传说中的餐券。当然,没餐券,五毛也行啊!
***************以下是我看团剧的感想的分割线***************
标题是标题,正文是正文。不配套。但是我心疼这句话。因为我心疼他的伤心有多伤心,孤独有多孤独。
如果看了团剧,感觉不到这种孤独和伤心,我后面那一长串乱七八糟的胡言乱语就不用看了。
真的是胡言乱语,出自一个看疯了的家伙。
一、团剧剧本与小说
因为团剧播出前对该剧的完全不关注,所以对该剧的产生前因后果并不了解。看完电视后看了小说,直觉小说写得太象剧本,因此一直疑心着,这剧究竟是先有的剧本还是先有的小说?
这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结局的改变,给观者的感受太不相同。
电视剧结构相对简单,前后呼应,一条主线,就是南天门。南天门上打生打死,炮灰团两次拿人命填了南天门下虞啸卿的军功。一条暗线,纠结着只是在问,国难当头,壮士赴死,大义与小利,慷慨或悲情,这一切究竟该拿什么来量?究竟是谁在量?
小说却还意犹未竟。南天门是鬼门关,是炼狱,可连南天门都收不了的人,偏偏却都还是倒下了。倒在自己拼命守护的地方,倒在自己人的手上。打生打死,枪炮里穿行只当闲庭漫步的汉子,一条一条倒下,偏就不关日本人的事。
这层意思,电视剧里只有借了老麦的口喊过,“这不公平!”
小说却足足用了好几万字,堆出一堆隔空哀叹的坟头,悬挂在读者心里,憋得连句“这不公平”都喊不出来。
所以简直要感激导演。小说的画面感并没有那么强烈,真不知道如果用光影技术全方位有声有色演一遍,观者的心会不会如被马克沁不间断强力扫射过那样,碎到要烂。
至少电视剧给了一点希望。
上峰战报里所谓的渡江侦察最后还是以损失三千条人命的总攻完胜收场。至少这一场牺牲,填平了怒江的天堑,收回了西岸的失地。这已是最大的仁慈。没有让流出的血毫无意义,没有让无尽的等待等成绝望。
电视剧演到这里便收手。转眼就是六十年后,功名利禄,尘或者土,都过去了。当年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今天?没有战争,人活着,乐或苦,喜或悲,无论怎样都好,重要的是没有战争,纵然那些忠魂只是虞啸卿嘴里的那句“我的那个师”。
那也算是炮灰们死有所值。
否则难道真的要把思考带到小说里不得不点透的最后一层?
打败了外敌,并不是拥有了真正的胜利。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是输在别人的手里。
可几乎谁都不想往这边想。承认失败已经很不甘心,承认败给自己,需要无比的自我反省的勇气,还要有愿意审视灵魂的智慧。
我们都不喜欢自省,因为指责别人要容易得多。我们一次一次走错路,但我们喜欢说,那只是因为路自己长歪了。
我们喜欢把屡战屡败说成屡败屡战,我们以为可以文过饰非,可到头来被骗到的只有自己。所以日本人败了,战争却没有结束。全国解放了,文 革 是一场整整十年的浩 劫。
不能再往下说了,所以只有把时间定格,就让南天门见证英雄。电视剧的一声叹息,六十年后健步如飞的孟烦了是给我们心理最后的一丝安慰。
但是我一直找不到可以领到传说中的团托报酬的组织。嗯,如果真的有这么个发钱的机构的话,请务必看在我的码字的诚意上,发我点传说中的餐券。当然,没餐券,五毛也行啊!
***************以下是我看团剧的感想的分割线***************
标题是标题,正文是正文。不配套。但是我心疼这句话。因为我心疼他的伤心有多伤心,孤独有多孤独。
如果看了团剧,感觉不到这种孤独和伤心,我后面那一长串乱七八糟的胡言乱语就不用看了。
真的是胡言乱语,出自一个看疯了的家伙。
一、团剧剧本与小说
因为团剧播出前对该剧的完全不关注,所以对该剧的产生前因后果并不了解。看完电视后看了小说,直觉小说写得太象剧本,因此一直疑心着,这剧究竟是先有的剧本还是先有的小说?
这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结局的改变,给观者的感受太不相同。
电视剧结构相对简单,前后呼应,一条主线,就是南天门。南天门上打生打死,炮灰团两次拿人命填了南天门下虞啸卿的军功。一条暗线,纠结着只是在问,国难当头,壮士赴死,大义与小利,慷慨或悲情,这一切究竟该拿什么来量?究竟是谁在量?
小说却还意犹未竟。南天门是鬼门关,是炼狱,可连南天门都收不了的人,偏偏却都还是倒下了。倒在自己拼命守护的地方,倒在自己人的手上。打生打死,枪炮里穿行只当闲庭漫步的汉子,一条一条倒下,偏就不关日本人的事。
这层意思,电视剧里只有借了老麦的口喊过,“这不公平!”
小说却足足用了好几万字,堆出一堆隔空哀叹的坟头,悬挂在读者心里,憋得连句“这不公平”都喊不出来。
所以简直要感激导演。小说的画面感并没有那么强烈,真不知道如果用光影技术全方位有声有色演一遍,观者的心会不会如被马克沁不间断强力扫射过那样,碎到要烂。
至少电视剧给了一点希望。
上峰战报里所谓的渡江侦察最后还是以损失三千条人命的总攻完胜收场。至少这一场牺牲,填平了怒江的天堑,收回了西岸的失地。这已是最大的仁慈。没有让流出的血毫无意义,没有让无尽的等待等成绝望。
电视剧演到这里便收手。转眼就是六十年后,功名利禄,尘或者土,都过去了。当年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今天?没有战争,人活着,乐或苦,喜或悲,无论怎样都好,重要的是没有战争,纵然那些忠魂只是虞啸卿嘴里的那句“我的那个师”。
那也算是炮灰们死有所值。
否则难道真的要把思考带到小说里不得不点透的最后一层?
打败了外敌,并不是拥有了真正的胜利。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是输在别人的手里。
可几乎谁都不想往这边想。承认失败已经很不甘心,承认败给自己,需要无比的自我反省的勇气,还要有愿意审视灵魂的智慧。
我们都不喜欢自省,因为指责别人要容易得多。我们一次一次走错路,但我们喜欢说,那只是因为路自己长歪了。
我们喜欢把屡战屡败说成屡败屡战,我们以为可以文过饰非,可到头来被骗到的只有自己。所以日本人败了,战争却没有结束。全国解放了,文 革 是一场整整十年的浩 劫。
不能再往下说了,所以只有把时间定格,就让南天门见证英雄。电视剧的一声叹息,六十年后健步如飞的孟烦了是给我们心理最后的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