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巴拉太空计划吧 关注:82,567贴子:1,885,038
  • 5回复贴,共1

【太空竞赛史考】月球双子星:只带两个人去月球 资料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月球双子座3型线图

月球双子座1型CG
原文章https://falsesteps.wordpress.com/2012/07/28/lunar-gemini-take-two-to-the-moon/
译者:本人
有部分删改
月球双子座:只带两个人去月球
专注是让美国在肯尼迪的登月挑战中获胜的关键原因。与在三位设计师(科罗廖夫,格卢什科和切洛梅)的不同方案之间不断变换的俄罗斯不同,美国人以一种方案为目标持续努力下去。阿波罗计划的关键程序,包括乘坐三人在土星五号及月球轨道交会飞行器(LOR)都于1963年初被敲定。从那里开始,在接下来的六年半时间里直到月球着陆,仅有阿波罗一号事故短暂打断计划。
唯有双子座飞船方案差点推翻之前的决定。它最初只是作为填补水星飞船1963年5月15日最后一次飞行与阿波罗首飞之间时间空档的试验飞船。但在“月球轨道交会”被选定为月球任务的方案时,双子座飞船的制造商麦克唐纳飞机公司指出,这计划意味着只有两名宇航员才会下降到地面。如果只有两人登陆,为什么不只发射两人?毕竟,双子座有十四天的轨道飞行能力,而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只需六天就能登月并返回。于是麦克唐纳设计出一种基于双子座飞船的月球登陆艇,这艘登月艇可以直接登上月球。,
麦克唐奈共提出了三种版本的飞船,根据它们与正在建造的双子座轨道版本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月球双子座I型,II型和III型。I型与轨道版本最为接近,同样使用弹射座椅逃生系统。它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左侧船员头部上方的返回舱外形进行了修改,以便航天员通过气泡舱更好的观察外界。II型被修改为溅落着陆(当时,轨道双子座被设计为地面着陆,而I型月球双子座也是如此),由此节省的重量以安装导航系统,并升级通讯系统。III型是最为不同的,逃逸塔系统替代了弹射座椅,采取溅落着陆,不久还决定对座椅设置和舷窗都进行改造。全部三型都将配备计划中的阿波罗登陆雷达。
除了返回舱的修改之外,双子座的服务舱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安装三个全新的系统:终端发动机模块,起落架和转移模块。整个飞船将被安置在土星五号的顶部,并发射到地球轨道。一旦进入轨道,着陆支架将由整流罩保护,在进入轨道之后整流罩将被抛弃。
转移模块的引擎会将把月球双子座从地球推进到月球,执行轨道修正并使其进入月球轨道。最终该模块将把飞行器从月球轨道推入下降阶段,不断放慢速度直到它距离地面仅1800米。在1800米处,转移模块将被抛弃,坠毁在月球上的其他地方。终端着陆舱发动机带着返回舱和起落架完成触地之前的最后一段飞行。
着陆将成为月球双子座I和II任务中最有趣的部分。和轨道双子座一样,航天员的座位方向问题让他们只得面对着这返回舱的“鼻子“,这就是说,当飞行器到达着陆位置时,他们将背对月球。当驾驶员一边操纵飞船一边通过一面可展开的后视镜观察月球表面时,任务长需要转身观察月面,并向驾驶员反馈。这样他们才能找到一个足够大的清晰区域进行着陆。前述的气泡舱盖也是为了在此时获得更好的视野而准备的。值得庆幸的是月球双子座III改变了座位布局,这样航天员就可以朝向侧面。还更换视野更好的舷窗,以便宇航员能够看到陆地,就像阿波罗着陆模块那样。
着陆后,宇航员将在月球上停留一天,然后启动终端着陆引擎返回地球,同时将起落架留在月面。这样减重的飞行器将能够直接返回地球,而不必像阿波罗计划的LOR那样在月球轨道上停留。
在任务第六天他们将抵达地球,月球双子座返回舱将与其余的飞船分离,保护穿越大气并着陆。II型和III型将在降落伞的帮助下溅落,而I型将在借助滑翔伞着陆在美国本土的机场,我们称之为悬挂式滑翔机。对双子座返回舱进行的最后一个改进也将在这里发挥作用:由于月球的直接返回比从低地球轨道返回的速度更快,所以月球双子座的所有三个型号都会装备更厚的防热盾。
NASA对于登月方案的执着最终宣判了这项计划的终结。这套方案的可靠性低并且冗余不足,任务程序显得过于紧凑,任何阶段出现问题都将造成严重后果,这些便是它失败的关键原因。如果强行实施计划,将很有可能使美国登月计划蒙上阴影。
如果说有什么情况能让这套方案得以实施。那只能是俄罗斯允许谢尔盖科罗廖夫将最初的登月计划继续下去,而没有在1964-65年陷入混乱,那么美国可能会因为时间紧急而临时换马。至少美国情报部门得出结论,即苏联将在1967年或68年进入登月程序,无论他们是否真可以做到,在当时看来这并非完全不可能。


IP属地:福建1楼2018-03-27 17:52回复
    我还以为是个mod。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3-27 18:03
    回复
      计划中的滑翔式着陆


      IP属地:福建3楼2018-03-27 18: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