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猎吧 关注:37,595贴子:363,604
  • 21回复贴,共1

汪晋的有台传统实验手册之八:背部架构与力的综述(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篇中讲到了各种架构,那么现在来具体讲讲背部怎样用力。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沉肩?上一篇我们说了肩部三块区域的三个动作:旋肩、沉肩、放松,这其中旋肩是为了前手的支撑和控制,而沉肩有两个作用,一是肩部第三区域的放松,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链接肩部与背部,通过双肩的媒介,实现手臂与背部肌肉之间的力量传导。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肩膀越放松,就越不会影响手臂和背部之间的力量传导,力量就越发一致的通过手臂传导到我们的弓和箭上面,背部这个大块肌群发力的方向和大小就越稳定。因此,双肩放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力的一致性与前后平衡,双肩同时不发力的情况下能够最轻易的做到前后力的对称与平衡。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肩部肌群
而事实上,在开弓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第一,肩部的放松本身没做好;第二,背部力量较弱不足以支撑架构的平衡,肩部力量介入;第三,我们出于控制前手的需求,选择了较大的旋肩角度,主动让前肩发力。这些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更细腻的力量感受和更多的精神力,找到肩部力量介入之后的新平衡状态。
第二,背部哪里用力?从开弓到撒放,我们的发力感受,是从肩部向腰部移动的这样一个过程。具体来说,就是预开弓的时候,进行一个沉肩的工作,力量从肩部下沉到背部。
然后开弓的过程当中,脊柱上段两侧的大块肌群进行整体用力,向中心线夹紧,带动前推后拉。这个大块肌群,包括菱形肌、冈下肌、大小圆肌等,如图中黄圈区域。
随着加力的持续进行,整块肌群由中心线向外,并向下,渐次达到平衡,我们的加力感受区域,也逐步从中心线向外并略微向下移。当整体架构达到内在力的平衡,这时我们的加力感知,在大块肌群的外侧下边缘,大圆肌附近。

▲师傅不脱,徒弟只好代为献身
也就是说,最后触发撒放的加力区域,不是这时已经达到平衡的整块肌群,而是整块肌群的外侧下缘部位 -- 大圆肌。当然,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撒放触发肌,练习的时候未必能将感知精确到具体的一小条肌群上,我们只要明白整块肌群由内向外并向下逐渐平衡,最后在末端处触发撒放的原理,在这个部位去寻找撒放的感觉即可。
而位于大圆肌下方,与其相接的背阔肌,在背部加力的进程中,随着平衡逐渐向下扩展,也会渐渐绷紧,起到一个贯连腰部的稳定作用,属于一种控制力的形式。这个在后面腰部相关部分再细说。
第三,背部如何用力?这里要注意三点,
*持续用力:这是背加力的基础性原则。
所谓持续,就是从开弓到撒放,背部肌肉全程维持在持续抽紧的状态。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节点是靠位的时候,这时第一阶段开弓的发力完成了,架子也搭建好了,很容易就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出现背部肌肉松懈,内在用力的主体切换到手臂的状态。
而靠位之后,外在的动作形态包括靠位、架构,进入基本恒定不变的状态,但内在用力上依然要持续加力,个人感受上就是背越收越紧,肘尖越来越向后伸展,拉力直线越绷越紧。(有关瞄准的节点,统一在后续瞄准篇章论述。)
*直线用力:这是背加力的方向性法则。
上面我们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背部架构,其中有一条直线始终存在,就是箭杆所在的直线,也就是推弓点、拉力点、后肘尖这三点构成的拉力直线。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将这条直线指向目标,然后让箭杆沿着这条直线完美发射。

▲我猜他胖了所以总是用旧图片
如果单以手臂的力量推拉出这条直线,就会因为缺乏一个稳定的支撑而无法维持平衡,而通过背部支撑的介入,以背部用力为中心平衡点,就能架构出一条稳定的拉力直线。
梯形架构是最容易控制直线用力的形态,因为背部的用力线和拉力直线处在平行的状态。相对的,其他几种架构下,背部用力的方向和拉力直线并不平行,那么就需要我们更细腻的发力感受和张力感知,通过非平行的背部用力构建出拉力直线。
*对称用力:这是背加力的平衡性法则。
其意义在于形成前后之间的平衡,从而架构整体的稳定。我们可以通过高开的方式结合梯形架构,来理解对称用力:脊柱两侧的大块肌群发力,向中心线夹紧,带动前推后拉,这就是一个最清晰的对称打开的用力过程。
▲典型的对称用力
所以对称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方向的对称,即背部两侧共同向中间夹紧。而我们通常感觉上的“向前推”,是前手的骨骼支撑在张力作用下的一种向前的支撑感受,并不是背部用力的方向向前。假设前侧背部向前用力,那么会出现的情况就是随着后侧背部的持续加力,前手持续往前顶,重心不断向前移,架构失衡。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采用平开的时候,背部用力的方向对称也同样存在,不同的是,这时前侧背部的用力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被动,随着后侧背部的加力而被动产生对顶的前侧背部加力,支撑前手。

▲梯形架构是最易实现对称用力的形式
二是力度上的对称。梯形架构时前侧背部与后侧背部的用力力度接近对等,因此直接在两侧背部的用力之间形成了平衡。
而斜角或是三角架构下,力度上的对称是一种整体性的感受,即前侧背部、前肩、前手,与后侧背部、后手,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力度对称,相对于梯形架构来说,就需要更细腻的感受和更强的肌肉控制能力。
第四,撒放如何进行?上面我们讲了,撒放之前,背部两侧的大块肌群已经在持续加力的进程中逐步达到平衡,最后触发撒放的区域,在整块肌群的外侧下缘部位,大圆肌附近。这条小肌肉群向中间一收紧,前后张力中断,箭离弦发射,身体在惯性的作用下前后打开,整体放松,完成一个撒放。(撒放的外在相关动作,在第六篇拉弓手中有相关阐述。)

这样的撒放一致性最高,直线力也最好,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数。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手指的问题,扣弦三指的第一指节有一个相对弦的勾的力,在撒放的一瞬间,要不要放松?我认为都可以,各有利弊。
手指放松的软撒放,属于主动控制,在撒放肌被加力触发的一瞬间,手指在向后走的过程中主动放松,让弦停留在原地。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不扰弦,但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为了手指放松,背部也跟着松掉,导致送撒。
也就是说,软撒放在撒放一瞬间需同时关注背部和手指,这就涉及到一个注意力分配的问题,我们在后续的注意力解析篇章详细论述。
▲撒放肌被加力触发的一瞬间,
手指在向后走的过程中放松。
而手指不放松的硬撒放,全程由背加力控制,撒放肌这个扳机扣动,弦从指肚上滑出。这种撒放的注意力重点始终在背加力,确保了背加力的稳定,一致性更好。
第二个问题,定撒到底行不行?
理论上来说,定撒也可以实现较好的一致性,但也不是随便定撒,而是在持续加力达到内在力的平衡之后,这时放弃撒放肌的加力触发,手指在原地向前打开,完成撒放。所以,具备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定撒,依然要进行背加力。
▲请欣赏:定撒,动作战绩610+
也就是说,无论手指放松与否,还是定撒,始终要遵从的一点就是平衡,通过对称用力和持续加力达到内在力的前后平衡后,才能进行撒放。假设我们在背部未达到平衡的时候撒放,就会因为前后力的不一致或是方向不对称,出现前手左甩弓或者右甩弓,或者是高低甩弓这种情况。
哪里用力,如何用力,如何撒放,这里我们尽量完整清晰的做了阐述,用力的问题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一样,还需要我们在练习中去细细感受和领悟。
这里我想再次重申一下18米练习的重要性,这个距离是我练习最多的距离,它可以让我们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下,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我们的动作精度。远距离练习会更注重对大动作的把握,而18米的练习能提高动作的极限精度,也就是提升远距离打10的概率。
当然我们需要避免的一个状态就是18米动作回缩,但这个问题当你进行有意识的动作训练和背加力练习时就不存在了。
最后,我们再回到整体层面,对力的整体感受做一个核心综述。从整体的角度,我们对力的感受,可以细分为张力、平衡力、控制力、指向力等。
我们开弓后,在弓的作用力下,前手和后手之间会感受到一种相互牵扯的力,这种不稳定的单线牵扯力,我们通过背部支撑的介入,将它转化为背部的感受,在背部进行前后衔接,成为一个圆满的闭环状态。这种以背部用力,对抗弓的作用力的整体感受,就是张力。

平衡力,就是这种以背部用力为核心形成的力的闭环下,前推与后拉之间,因为力度等值且方向相反,而产生的对冲感受。
控制力,通俗的讲,就是身体的听话程度,它分为意识控制和力量控制,前者我们在后面章节再论述,而力量控制,就是保持每个环节处于恒定可控状态的力量感受,比如扣弦手指、肩部形态的恒定控制等等。
我们前面说了,背部肌群是整个架构的主要发力来源,但我们的发力也不是单一的,还存在其它的细节发力,诸如手指、手臂、肩部、腰部等,这些都是为了控制而存在的力。而背部用力本身,其本质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控制力,控制整体架构的平衡。
指向力,比如上面斜角架构中提到的,以背部力线参与瞄准;比如第六篇中我们说过的,前手虎口加力,提升指向性;又或者,像我们用腰部的力量上下或左右瞄准。这些以指向性为目的,让我们随心所欲瞄准的力量感受,都属于指向力。
这些力的感受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像平衡力的实现,离不开前后的张力感受;指向力的发挥,需要借助控制力;而控制力,又是平衡力的最终目的。
我们没办法一一感受到每一种力的细分区别,但是没关系,这些力的形式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我们只需找到一个最容易发现、最容易感受的力作为核心标准,然后每一次调整或是纠错都从这种力开始。
比如最擅长平衡力,那么平衡力失调时就最容易发现,然后你就可以分析,是否是张力做的不到位,或者是控制力减弱造成。这样就可以把我们的动作作为一个整体去思考,而不会顾此失彼。
个体的敏感神经不同,因此每个人对力的感受都会有所偏向,而在这四种之外,也可能存在其它我个人尚未感受到的力量形式。因此对个人而言,只需确立一个他最熟悉的核心力量感受。
这里会涉及到一个注意力或者说精神力分配的内容,更深入的解析我们在后续结合下一部分篇章进行。
到这里,技术篇的第一部分,前手、后手、肩部、背部之间的架构解析完成了。说实话,写的挺辛苦的,有形的动作怎样清晰描述,抽象的用力如何直观表达,无形的感受怎样区分界定,一字一句的落到实处,才发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点点的做下来之后,就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一个将体系剖析又重组的过程,也是这几年对射箭的理解和感悟的一次总结和升华。

▲灵魂画手 汪晋
我们写作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带给新老朋友们一定程度的借鉴和突破瓶颈的进步契机,同时在相互印证的过程中寻求自我成长。因此我们欢迎交流性质的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手册中的文字与图片都属原创,思路的表达与写作不易,因此谢绝商业性质的收录或是摘编,请大家理解。
文章内容转载或引用请留言并标明出处

弓箭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箭客部落


1楼2018-03-30 15:28回复
    要是能拍系列视频就好了,大段文字有许多人没耐心看,理解的也没那么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30 18:15
    收起回复
      好帖啊!~学习很多!~希望看到关于瞄准的帖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30 19:38
      回复
        裸照……没人管?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01 17:52
        收起回复
          好帖,收藏了,感谢楼主分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02 00:58
          收起回复
            目前最细致的技术贴 太谢谢了 需要慢慢领会消化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4-02 23:08
            收起回复
              技术贴帮顶期待视频教学,背加力要一段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刚开始很难领悟的,而且磅数越小越有助于体会。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4-03 23:00
              收起回复
                我是美猎新手,接触美猎才半个月,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都是吧里的朋友指导的,前几天吧友介绍楼主的帖子,才开始学习,每天结合楼主的理论知识加上自己的实际联系,天天改正自己的错误,每条帖子都会看很多遍,有些知识刚开始看不懂,需要结合实践来理解,所以每天晚上练习完晚上再会从头看看帖子,看看自己的动作细节有没有问题,短短几天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因为学习较慢今天才把楼主的帖子大致看完,还有很多细节不是太了解,动作才见入门,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而且因为是新手,楼主的很多词不是很明白,而且图还有不少挂的,所以很多细节知识学不到位,希望群主能把图片补上,以后再讲解的时候尽量白话一点,而且最好是图文并茂,配合视频等,要求有点高希望群主见谅,因为真的是学习心切啊,有的时候帖子看来很多遍才看明白自己错在哪了,最好有机会加群主微信,指导一下才好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4-22 22:30
                回复(3)
                  请问选箭方面,是不是一定要保证箭杆会绕过箭台才能打准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4-23 03: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