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帽吧 关注:1,099贴子:8,771

【求助】这首“金缕曲”是送给哪位友人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缕曲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弥个.柔乡避。
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废。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1楼2009-04-13 12:34回复
    顾贞观吧


    IP属地:北京2楼2009-04-14 09:24
    回复
      好像是写给自己的,我找了资料没有查到。


      IP属地:山东3楼2009-04-14 09:30
      回复
        有可能是给顾贞观的吧。和这个写的意思差不多呢。


        IP属地:山东5楼2009-04-14 09:37
        收起回复
          方才就是粗粗的查了下,根据书简一说粗略得了个结论,用手机又懒……
          又见熟悉的顿首了…这首词没有收在当年的通志堂集里面


          IP属地:北京6楼2009-04-14 11:26
          回复
            “天下事,公等在。”
            他是决计不管了,看着怎么这么不是个滋味呢。可能那时他就是想跟谁说也未必见到那人,所以也算自言自语吧


            IP属地:山东7楼2009-04-14 11:30
            回复
              《饮水词笺校》称此篇为写给顾贞观的。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写给严绳孙的。理由如下:
              这首词的“词眼”在“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刚刚建立了功勋、有了成就,就大笑忽然弃官而去了。这是一种在险恶的官场中急流勇退的表现。在纳兰的朋友中,符合此条件的只有两人,一为顾贞观,二为严绳孙。
              先说顾贞观,早年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虽有接近皇帝的机会,但其一生很并不得志,而且受人轻视和排挤。顾贞观是康熙10年退出仕途的,当时他还不认识纳兰(两人相识是康熙15年),时间对不上。再说,貌似顾贞观没有留下过功勋,甚至官位也不显赫,“麟阁才教留粉本”不知从何说起。
              再说严绳孙。他是纳兰的朋友中最热衷做官的一个,本是明代遗老,不愿意为清朝效力,是康熙为笼络人才,开设博学鸿词科强迫其登上官位的,任翰林院检讨。严绳孙纂修过明史,辅助康熙皇帝谋划平定三藩方略等方面尽心竭力,昼夜不辍。尽了为臣之职。他还曾奉命典试山西,为清廷选人才。严深知官场险恶,视仕途为畏途,在康熙24年,激流勇退,请假回家。据《纳兰性德行年录》记载:“康熙24年四月,严绳孙请假南归,实为弃官。”可证。
              《笺校》称此篇为写给顾贞观,理由是,纳兰写给顾贞观一封信:“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其中“饮醇酒近妇人”与“向名花.美酒拼沉醉”意思相近。我认为,这其实算不上什么证据。同一个人写作的风格必然一致的,作者喜欢某句话、某个词会经常用的,相同的词不一定非得用在哪一个人身上。


              IP属地:吉林8楼2009-04-15 12:40
              回复
                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
                古代麒麟阁,汉武帝建于未央宫之中,主要用于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文件。后汉建帝为表彰功臣,将历代对汉有功的功臣画像存放于麒麟阁。如果把龙作为帝王象征的话,麒麟就象征辅佐帝王的将相功臣。
                如果仅指高官与功名似乎容若这几个朋友都是够不上的,但是武帝时是用来藏史料的,倒是符合严绳孙的身份。他也奉召修史。


                IP属地:山东10楼2009-04-15 13:32
                回复
                  回书慧:你说的纳兰的那封信,上海图书馆影印本最早误置为写给严绳孙的。后来有人考证为顾贞观的,但剑锋老师不是最早发考证顾贞观的,是辽宁的一个人,叫什么名字记不得了。具体请参看《笺校》书后手简说明。我同意手简是写给顾贞观的。“吾哥所识天海风涛之人”即是证据。


                  IP属地:吉林11楼2009-04-15 15:12
                  回复
                    那么严绳孙是不识沈宛了?


                    IP属地:山东12楼2009-04-15 15:54
                    回复
                      回书慧,严绳孙有可能认识沈宛,但是最先认识沈宛的一定是顾贞观。呵呵,跑题了,我在11楼所说的是引申过来的话题——关于那封书信的作者是谁的问题。
                      ========================================================
                       言归正传,我个人理解《金缕曲》应该是写给严绳孙的。


                      IP属地:吉林13楼2009-04-15 17:12
                      回复
                        哦,谢谢书惠,谢谢花邻大哥^_^


                        14楼2009-04-15 20:18
                        回复
                          花邻的结论俺暂时没意见。哪天再有人翻案不关我的事。笑。作学问是很艰苦的事,最近要考试看人名和作品太多了,想要发疯。暂时不再想太多东西了……


                          IP属地:山东15楼2009-04-15 20:32
                          回复
                            我晕晕的来,再晕晕的回去……题外话,两人既然都是无锡人同认识沈宛…可惜沈宛不是无锡人…
                            还有那麒麟阁


                            IP属地:北京16楼2009-04-15 21:12
                            回复
                              高适《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光明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这里是盛唐时,以军功求取功名的想法。结合容若“银河亲挽,普天一洗”的说法,未尝不是也道出了自己无耐。但凭他是无力洗净天空,令世道清明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麒麟阁之典只不过是儒家渴望建功,积极入世的理想。用个现在的说法“名人堂”,“功勋录”。虽然容若是想去立军功,但这里是泛指,不是和高适讲的只是军功。于文人则是著书立言,或者是进士及第。


                              IP属地:山东17楼2009-04-15 2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