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摆正位置
1、坚果3在这个受众定位下有竞争力,但首发定价策略稍显托大
纵观千元机市场,坚果3是打了一个“低价位小米mix类全面屏手机”的空隙产品策略,感觉锤科是在商业化成熟的标志之一,要知道,市场不是手机爱好者的市场,而是普通消费者的市场,经销商的市场,生意场的市场,一款叫好不叫座的产品和一款走量平庸产品的对决,成熟企业还是会选择后者,更何况其实坚果3还是有差异化的产品侧重,舍弃了锤子一点孤傲寡合做派,引起了“粉丝”的失望,但我相信这款产品可以走量,受众人群而言,覆盖那些三四线城市消费力差的人群,有一定的产品杀伤力,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2、对清库存的行为表示理解
坚果3就是为了清原料库存的,这点无可厚非,并且相信锤科在坚果3的研发成本上控制的很好,没有过多的透入精力,这还是产品定位的商业考虑,并且相信对资金流和供应链的维和是相当有好处
3、对515的一次天然预热营销
虽然本人对515的成功没有抱期望(个人分析大概率是叫好不叫座的产品),但从营销角度,坚果3必须是在这个节点上以这种半凉的姿态来呈现,这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分析,总体说是一手安稳棋
4、对于多品牌运营的担忧
最后吐槽锤子的多品牌策略的紊乱(当然理解他们的无奈),坚果明显是低端系列,对打红米、魅蓝的产品,问题在于过去两年锤子主打中高端机的品牌是坚果pro,这个就很尴尬了,坚果、坚果pro,普通消费者可能分不清是两个产品线,把坚果看成锤子的主打,pro系列看成升级产品线,这就很讨厌了,导致坚果产品下沉困难,pro产品拔高困难的两难局面,这是很大的商业失误,如果这次坚果3索性改一个其它名字,当众说明这就是低端机,想必争议就小了许多
1、坚果3在这个受众定位下有竞争力,但首发定价策略稍显托大
纵观千元机市场,坚果3是打了一个“低价位小米mix类全面屏手机”的空隙产品策略,感觉锤科是在商业化成熟的标志之一,要知道,市场不是手机爱好者的市场,而是普通消费者的市场,经销商的市场,生意场的市场,一款叫好不叫座的产品和一款走量平庸产品的对决,成熟企业还是会选择后者,更何况其实坚果3还是有差异化的产品侧重,舍弃了锤子一点孤傲寡合做派,引起了“粉丝”的失望,但我相信这款产品可以走量,受众人群而言,覆盖那些三四线城市消费力差的人群,有一定的产品杀伤力,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2、对清库存的行为表示理解
坚果3就是为了清原料库存的,这点无可厚非,并且相信锤科在坚果3的研发成本上控制的很好,没有过多的透入精力,这还是产品定位的商业考虑,并且相信对资金流和供应链的维和是相当有好处
3、对515的一次天然预热营销
虽然本人对515的成功没有抱期望(个人分析大概率是叫好不叫座的产品),但从营销角度,坚果3必须是在这个节点上以这种半凉的姿态来呈现,这关于消费心理学的分析,总体说是一手安稳棋
4、对于多品牌运营的担忧
最后吐槽锤子的多品牌策略的紊乱(当然理解他们的无奈),坚果明显是低端系列,对打红米、魅蓝的产品,问题在于过去两年锤子主打中高端机的品牌是坚果pro,这个就很尴尬了,坚果、坚果pro,普通消费者可能分不清是两个产品线,把坚果看成锤子的主打,pro系列看成升级产品线,这就很讨厌了,导致坚果产品下沉困难,pro产品拔高困难的两难局面,这是很大的商业失误,如果这次坚果3索性改一个其它名字,当众说明这就是低端机,想必争议就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