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酒是僧家第一戒,对带罪取经的如来二徒弟唐僧来说,更是把守戒看得比生命还重。但是,在取经路上,他却几次破了戒。
刚出发时,他就被动喝了酒。干哥哥唐太宗亲自端了一杯递给他,要喝碗送行酒。但唐僧接在手里却如同捧了一团火,再三推辞到:“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唐太宗说:“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放在今天,太宗同志绝对是个劝酒高手,比“能喝一斤喝半斤,这样的同志不能用”之类文雅多了。虽然人家是大唐一把手,但却没用权威压人,动不动就让部下喝“深水炸弹”“红白啤三元会”什么的,人家打的是情怀牌,说得情真意切。
听到这样的劝解词,相信滴酒不沾的新司机,都会热泪盈眶地干个底朝天。
唐僧同志就是这样,根本没法拒绝,只得从了老大。正准备饮时,却见太宗低头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说:“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这句话的杀伤力更大,即使守住了第一道防线的老司机,听到这样的话,也会豪迈地一仰脖,主动干个“深水炸弹”“红白啤三元会”什么的,人生难得一知已,唯有一醉报友恩。
所以,李世民一句话,一杯酒,喝得唐僧同志泪流两行,大有“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二
太宗同志是皇帝,是天朝大哥大,所以唐僧没法拒绝。但当无底洞老鼠精要与他喝交杯酒时,他就打死不干了。
虽然老鼠精是西游中最美网红,连如来都动心饶了她一命(详见往期文章),并且人家还有强大背景,是天庭卫戍区总司令李天王的干女儿,独轮车集团创始人哪吒的干妹妹,但是,唐僧同志也是根红苗正的佛二代,管你是什么交际花,老子打死就不喝,爱咋咋地!
这时,老酒鬼孙悟空接替李世民,开始了第二次劝酒。但风格又与李老大不同,他变成虫子在唐僧耳边说:
“没事,没事!也吃他一钟;只要斟得急些儿,斟起一个喜花儿来,等我变作个虫儿飞在酒泡之下,他把我一口吞下肚去,我就捻破他的心肝,扯断他的肺腑,弄死那妖精,你才得脱身出去。”
意思是说:老大,为了取经大业,你就牺牲一下色相吧,别忘了,喝酒也是工作哦!
孙悟空的话也有杀伤力,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你要投资人在合同上签字,不陪两杯酒,不让人家高兴高兴,别人凭啥答应你?
既然是工作,那看来不喝不行!唐僧同志只得举起了杯。在喝之前,他还不忘隔空向检查团报告——
“护法诸天、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弟子陈玄奘,自离东土,蒙观世音菩萨差遣列位众神暗中保护,拜雷音见佛求经,今在途中,被妖精拿住,强逼成亲,将这一杯酒递与我吃。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
唐僧的做法,有点类似慷慨赴酒会向领导报告说,如果喝倒了,一定要算我的工伤哦,至少上班迟倒不许扣我工资!
唐僧报告词中有两个关键词:素酒、荤酒。
什么叫素酒,什么叫荤酒?书中解释说葡萄等水果做的就是素酒,其它品种酿的就是荤酒。可是我们想一想,这女妖精刚把他抓进去就与他交杯,哪来得及酿什么素酒?因此,很显然唐僧同志是自欺欺人或者老鼠精敷衍他(过后根本没人追究事实真相)。
三
既然有了第一次、第二次,那就肯定有第三次。正如一些老司机总结的喝酒经验:被劝下了第一杯,那肯定就有第二杯在等着你。要么打死不端杯,要么干脆喝个够。
很多曾经滴酒不沾的好同志,就是这样倒在酒桌上的。
在天竺国,玉兔假冒公主,将招婿绣球打中唐僧,欲与之成亲。唐僧师徒在此居住数日,多有佳宴。“笙歌缭绕如仙宴,杯單飞传玉液清”,唐僧“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
看看,唐僧喝第三杯酒时,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甚至向组织汇报这道程序也免了。
前几次,唐僧同志还算是因工作需要被迫饮酒,但在女儿国,他却是主动要求喝几杯。
为了骗女王倒换关文,在护照上盖钢砣砣,唐僧采纳孙猴子假结婚的建议,来到女王后宫同意马上开婚庆Party。
婚宴上,娇滴滴的女王一时情动,偎着长老的香腮道:“御弟哥哥,你吃荤吃素?”唐僧说:“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
大家看,这次唐僧的口风变了,以前都是“从不喝酒”,这次却说“未曾戒酒”。难道美色的诱惑真的那么大?
宴席摆开,女王传杯之后,唐僧也擎玉杯,与女王安席。猪八戒嫌小杯喝着不爽,又叫又嚷。女王即令取大杯,“连注琼浆,果然都各饮一巡。”
这是唯一的一次唐僧同志主动喝酒,至于是不是素酒,他们也没仪器检查。蜗牛还是那句话,不管素酒荤酒都是酒。
四
其实,唐僧完全没必要有那么大的思想包袱。在西游世界里,僧人喝酒很正常,就连如来,也是要喝酒的。
在原著第七回,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玉帝召集群仙开了一个“安天大会”,请如来喝酒,如来一点也没推辞,与众仙“觥筹交错、走棨传觞”,喝得“众各酩酊”。
在这次酒席上,如来也没有像唐僧一样,非得扭扭捏捏强调什么素酒荤酒,直接端杯子就整。
唐僧的上司如此,徒弟们更是没有任何顾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哪个不是端起杯子就喝?在跟着唐僧干革命之前,更是因为酗酒被判刑:孙悟空是因为喝酒大闹天宫的,猪八戒是因为喝酒搞出桃色事件的,沙僧是因为喝酒摔烂玻璃杯的……就连小白龙,似乎都是因为喝酒烧坏了家里的明珠。
在取经路上,他们也似乎没接受教训,不管白酒红酒啤酒,不管高档酒低档酒老白干,来者不拒,不醉不丢杯。到了西天,如来和众领导也没因此扣他们工资,更没影响他们取得西天户口。
可见,在西游世界里,佛家戒的不是酒,戒的是喝酒的恶行!
即使在今天,有品性的人也是把酒当成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像有些人借酒行歹事,把黑锅丢给杯中之酒。
酒仙李白有一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蜗牛相信,留名的,一定是有品味的酒客!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最好还是远离美酒的诱惑,因为,它会让你上天堂,也会让你下地狱。
酒是僧家第一戒,对带罪取经的如来二徒弟唐僧来说,更是把守戒看得比生命还重。但是,在取经路上,他却几次破了戒。
刚出发时,他就被动喝了酒。干哥哥唐太宗亲自端了一杯递给他,要喝碗送行酒。但唐僧接在手里却如同捧了一团火,再三推辞到:“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唐太宗说:“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放在今天,太宗同志绝对是个劝酒高手,比“能喝一斤喝半斤,这样的同志不能用”之类文雅多了。虽然人家是大唐一把手,但却没用权威压人,动不动就让部下喝“深水炸弹”“红白啤三元会”什么的,人家打的是情怀牌,说得情真意切。
听到这样的劝解词,相信滴酒不沾的新司机,都会热泪盈眶地干个底朝天。
唐僧同志就是这样,根本没法拒绝,只得从了老大。正准备饮时,却见太宗低头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说:“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这句话的杀伤力更大,即使守住了第一道防线的老司机,听到这样的话,也会豪迈地一仰脖,主动干个“深水炸弹”“红白啤三元会”什么的,人生难得一知已,唯有一醉报友恩。
所以,李世民一句话,一杯酒,喝得唐僧同志泪流两行,大有“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二
太宗同志是皇帝,是天朝大哥大,所以唐僧没法拒绝。但当无底洞老鼠精要与他喝交杯酒时,他就打死不干了。
虽然老鼠精是西游中最美网红,连如来都动心饶了她一命(详见往期文章),并且人家还有强大背景,是天庭卫戍区总司令李天王的干女儿,独轮车集团创始人哪吒的干妹妹,但是,唐僧同志也是根红苗正的佛二代,管你是什么交际花,老子打死就不喝,爱咋咋地!
这时,老酒鬼孙悟空接替李世民,开始了第二次劝酒。但风格又与李老大不同,他变成虫子在唐僧耳边说:
“没事,没事!也吃他一钟;只要斟得急些儿,斟起一个喜花儿来,等我变作个虫儿飞在酒泡之下,他把我一口吞下肚去,我就捻破他的心肝,扯断他的肺腑,弄死那妖精,你才得脱身出去。”
意思是说:老大,为了取经大业,你就牺牲一下色相吧,别忘了,喝酒也是工作哦!
孙悟空的话也有杀伤力,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你要投资人在合同上签字,不陪两杯酒,不让人家高兴高兴,别人凭啥答应你?
既然是工作,那看来不喝不行!唐僧同志只得举起了杯。在喝之前,他还不忘隔空向检查团报告——
“护法诸天、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弟子陈玄奘,自离东土,蒙观世音菩萨差遣列位众神暗中保护,拜雷音见佛求经,今在途中,被妖精拿住,强逼成亲,将这一杯酒递与我吃。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
唐僧的做法,有点类似慷慨赴酒会向领导报告说,如果喝倒了,一定要算我的工伤哦,至少上班迟倒不许扣我工资!
唐僧报告词中有两个关键词:素酒、荤酒。
什么叫素酒,什么叫荤酒?书中解释说葡萄等水果做的就是素酒,其它品种酿的就是荤酒。可是我们想一想,这女妖精刚把他抓进去就与他交杯,哪来得及酿什么素酒?因此,很显然唐僧同志是自欺欺人或者老鼠精敷衍他(过后根本没人追究事实真相)。
三
既然有了第一次、第二次,那就肯定有第三次。正如一些老司机总结的喝酒经验:被劝下了第一杯,那肯定就有第二杯在等着你。要么打死不端杯,要么干脆喝个够。
很多曾经滴酒不沾的好同志,就是这样倒在酒桌上的。
在天竺国,玉兔假冒公主,将招婿绣球打中唐僧,欲与之成亲。唐僧师徒在此居住数日,多有佳宴。“笙歌缭绕如仙宴,杯單飞传玉液清”,唐僧“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
看看,唐僧喝第三杯酒时,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甚至向组织汇报这道程序也免了。
前几次,唐僧同志还算是因工作需要被迫饮酒,但在女儿国,他却是主动要求喝几杯。
为了骗女王倒换关文,在护照上盖钢砣砣,唐僧采纳孙猴子假结婚的建议,来到女王后宫同意马上开婚庆Party。
婚宴上,娇滴滴的女王一时情动,偎着长老的香腮道:“御弟哥哥,你吃荤吃素?”唐僧说:“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
大家看,这次唐僧的口风变了,以前都是“从不喝酒”,这次却说“未曾戒酒”。难道美色的诱惑真的那么大?
宴席摆开,女王传杯之后,唐僧也擎玉杯,与女王安席。猪八戒嫌小杯喝着不爽,又叫又嚷。女王即令取大杯,“连注琼浆,果然都各饮一巡。”
这是唯一的一次唐僧同志主动喝酒,至于是不是素酒,他们也没仪器检查。蜗牛还是那句话,不管素酒荤酒都是酒。
四
其实,唐僧完全没必要有那么大的思想包袱。在西游世界里,僧人喝酒很正常,就连如来,也是要喝酒的。
在原著第七回,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玉帝召集群仙开了一个“安天大会”,请如来喝酒,如来一点也没推辞,与众仙“觥筹交错、走棨传觞”,喝得“众各酩酊”。
在这次酒席上,如来也没有像唐僧一样,非得扭扭捏捏强调什么素酒荤酒,直接端杯子就整。
唐僧的上司如此,徒弟们更是没有任何顾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哪个不是端起杯子就喝?在跟着唐僧干革命之前,更是因为酗酒被判刑:孙悟空是因为喝酒大闹天宫的,猪八戒是因为喝酒搞出桃色事件的,沙僧是因为喝酒摔烂玻璃杯的……就连小白龙,似乎都是因为喝酒烧坏了家里的明珠。
在取经路上,他们也似乎没接受教训,不管白酒红酒啤酒,不管高档酒低档酒老白干,来者不拒,不醉不丢杯。到了西天,如来和众领导也没因此扣他们工资,更没影响他们取得西天户口。
可见,在西游世界里,佛家戒的不是酒,戒的是喝酒的恶行!
即使在今天,有品性的人也是把酒当成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像有些人借酒行歹事,把黑锅丢给杯中之酒。
酒仙李白有一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蜗牛相信,留名的,一定是有品味的酒客!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最好还是远离美酒的诱惑,因为,它会让你上天堂,也会让你下地狱。